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用于夾閉切口的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65540閱讀:637來源:國知局
一種用于夾閉切口的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夾閉切口的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內鏡微創手術逐漸得到普及,在微創手術中需要使用切口閉合裝置進行手術切口的夾閉。閉合技術可分為內鏡金屬夾閉合裝置、內鏡針式縫合裝置和內鏡吻合器閉合裝置等。雖然每種技術都具備其獨特之處,但要安全、有效、快捷的應用于臨床,需要深入探索研究。目前,最常使用的閉合技術是內鏡金屬夾閉合裝置,即通過內鏡和止血夾完成手術切口的夾閉。

在實現本實用新型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的止血夾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現有的止血夾頭端張開角度有限,在對一些手術切口鉗夾進行止血及閉合時,特別是手術的切口較大時,比如消化道穿孔及經自然腔道手術瘺口,一個止血夾難以實現對較大切口的完全夾閉,如果通過多個止血夾來進行止血及閉合手術切口,又會導致操作復雜、繁瑣。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便捷而且能夠夾閉較大面積手術切口的 閉合裝置是內鏡微創手術發展過程中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一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夾閉切口的裝置,用以克服現有技術中在進行內鏡微創手術時,現有技術中的夾閉裝置的較大切口的閉合困難、操作繁瑣的缺陷。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夾閉切口的裝置,包括夾閉部,操作部,所述操作部通過控制線的牽引控制所述夾閉部進行夾持以及鎖定操作,

所述夾閉部包括第一夾持體、第二夾持體以及第三夾持體,所述第一夾持體設置有轉動結構和鎖定結構;所述第二夾持體和所述第三夾持體通過所述轉動結構與所述第一夾持體連接,所述轉動結構用于使所述第二夾持體和所述第三夾持體分別相對于所述第一夾持體轉動;所述第二夾持體和所述第三夾持體分別用于與所述第一夾持體組合以對切口兩側的組織進行夾持,所述鎖定結構用于對所述夾持進行鎖定,以牽扯所述切口兩側的組織對所述切口的夾閉。

可選地,在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還包括:軟性導管,所述軟性導管用于連接所述夾閉部與所述操作部,并復用為所述控制線的通道。

可選地,在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夾持體包 括一端具有兩個夾持面、另一端具有安裝管的第一夾持板,所述第二夾持體包括一端具有一個夾持面、另一端具有安裝板的第二夾持板,所述第三夾持體包括一端具有一個夾持面、另一端具有安裝板的第三夾持板;所述第一夾持板的兩個夾持面分別與所述第二夾持板和第三夾持板的夾持面對應,以對切口兩側的組織進行夾持。

可選地,在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夾持板的兩個夾持面遠離所述安裝管的位置分別設置夾持切口兩側的組織的第一倒鉤狀凸起。

可選地,在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夾持板和第三夾持板的夾持面遠離所述安裝板的位置分別設置夾持切口兩側的組織的第二倒鉤狀凸起和第三倒鉤狀凸起。

可選地,在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夾持板的所述安裝管、所述第二夾持板和所述第三夾持板的所述安裝板具有位置對應的通孔,所述轉動結構包括設置在所述通孔中的轉軸,所述轉軸用于使所述第一夾持體與所述第二夾持體和所述第三夾持體分別轉動連接。

可選地,在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安裝管為空心管,所述鎖定結構設置于所述空心管內。

可選地,在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鎖定結構為滑動部件,所述滑動部件上設置兩個內扣的凸起,所述第二夾持體與第三夾持體上設置與所述凸起對應的凹槽,所述控制線具體用 于牽引所述滑動部件進行滑動令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契合以完成鎖定。

可選地,在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滑動部件和所述安裝管還設置兩個相應的開槽,所述鎖定結構通過所述開槽鎖定所述夾持,所述第二夾持體與所述第三夾持體通過所述開槽打開更大的角度。

可選地,在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操作部包括主體部以及與所述主體部滑動連接的第一操作單元,第二操作單元和第三操作單元,相應地,所述控制線包括第一控制線,第二控制線以及第三控制線,

所述第一操作單元通過所述第一控制線控制所述鎖定結構進行鎖定;

所述第二操作單元通過所述第二控制線控制所述第一夾持體進行夾持;

所述第三操作單元通過所述第三控制線控制所述第二夾持體進行夾持。

可選地,在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夾閉部還包括脫離體,所述脫離體連接在所述夾閉部和所述操作部之間,所述脫離體用于分離所述夾閉部與所述操作部。

可選地,在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夾閉部與所述脫離體通過彈性部件銷接,所述控制線上設置有卡結,所述卡結用于牽引所述彈性部件打開銷接,以分離所述脫離體與所述夾閉 部。

可選地,在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控制線在所述鎖定結構與所述操作部之間設置有豁口結構,所述豁口結構用于所述鎖定結束后斷開所述控制線。

由以上技術方案可見,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夾閉切口的裝置,包括夾閉部,操作部,所述操作部通過控制線的牽引控制所述夾閉部進行夾持以及鎖定操作,所述夾閉部包括第一夾持體、第二夾持體以及第三夾持體,所述第一夾持體設置有轉動結構和鎖定結構;所述第二夾持體和所述第三夾持體通過所述轉動結構與所述第一夾持體連接,所述轉動結構用于使所述第二夾持體和所述第三夾持體分別相對于所述第一夾持體轉動;所述第二夾持體和所述第三夾持體分別用于與所述第一夾持體組合以對切口兩側的組織進行夾持,所述鎖定結構用于對所述夾持進行鎖定,以牽扯所述切口兩側的組織對所述切口的夾閉。本實用新型通過第一夾持體與第二夾持體分別對切口兩側進行夾持并向中間夾閉來擠合切口,并由所述鎖定結構鎖定夾持操做,與現有技術相比,能夠夾閉更大的手術切口,而且操作更簡便,有利于手術的進行。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 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用于夾閉切口的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用于夾閉切口的裝置中夾閉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用于夾閉切口的裝置中倒鉤狀凸起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用于夾閉切口的裝置中轉動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用于夾閉切口的裝置中鎖定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五用于夾閉切口的裝置中開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六用于夾閉切口的裝置中操作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七用于夾閉切口的裝置中脫離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夾閉切口的裝置,包括夾閉部,操作部,所述操作部通過控制線的牽引控制所述夾閉部進行 夾持以及鎖定操作,其中所述夾閉部包括第一夾持體、第二夾持體以及第三夾持體,所述第一夾持體設置有轉動結構和鎖定結構,所述第二夾持體和所述第三夾持體通過所述轉動結構與所述第一夾持體連接,并分別相對于所述第一夾持體轉動,所述第二夾持體和所述第三夾持體分別與所述第一夾持體組合以對切口兩側的組織進行夾持操作,并通過所述鎖定結構對所述夾持操作進行鎖定,以實現牽扯所述切口兩側的組織對所述切口的夾閉,通過使切口兩側的組織向中間靠攏以擠合所述手術切口。通過第一夾持體與第二夾持體分別對切口兩側進行夾持并向中間夾閉來擠合切口,并由所述鎖定結構鎖定夾持操做,與現有技術相比,具備更大的夾閉面積,而且操作更簡便,有利于手術的進行。

當然,實施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任一技術方案必不一定需要同時達到以上的所有優點。

為了使本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保護的范圍。

下面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具體實現。

在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參見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夾閉切口的裝置,包括:夾閉部1,操作部2,所述操作部2通過控制線3的牽引控制所述夾閉部1進行夾持以及鎖定操作,其中所述夾閉部1包括第一夾持體11、第二夾持體12以及第三夾持體13,所述第一夾持體11設置有轉動結構14和鎖定結構15,所述第二夾持體12和所述第三夾持體13通過所述轉動結構14與所述第一夾持體11連接,并分別相對于所述第一夾持體11轉動,所述第二夾持體12和所述第三夾持體13分別與所述第一夾持體11組合以對切口兩側的組織進行夾持操作,并通過所述鎖定結構15對所述夾持操作進行鎖定,以實現牽扯所述切口兩側的組織對所述切口的夾閉。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軟性導管4,所述軟性導管4為柔性管,所述柔性管用于連接所述夾閉部1與所述操作部2,并復用為所述控制線3的通道。

所述軟性導管4為柔性管,所述軟性導管4內設置有通道以通過控制線3,從而減少對人體的刺激并實現對控制線3的保護,所述夾閉部1與所述操作部2通過軟性導管4連接,從而可以配合內鏡將所述夾閉部1送入人體內部,完成人體內部切口(比如消化道管壁切口)的夾閉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夾持體11包括一端具有兩個夾持面,另一端具有安裝管的第一夾持板111,所述第二夾持體12包括一端具有一個夾持面,另一端具有安裝板的第二夾持板121,所述第三夾持 體13包括一端具有一個夾持面,另一端具有安裝板的第三夾持板131;所述第一夾持板111的兩個夾持面分別與所述第二夾持板121和第三夾持板131的夾持面對應,以實現所述夾持操作。

本實施例在普通狀態下可以充當普通止血夾使用,通過操作部2牽引控制線3完成對出血部位的夾閉動作,通過控制線3牽引第二夾持體12的夾持面與或者第三夾持體13的夾持面分別相對于第一夾持體11的夾持面轉動以對組織進行夾持的時候,可以先令第二夾持體12的夾持面相對于第一夾持體11的夾持面轉動對切口一側組織進行夾持,然后并鎖定保持夾持操作,從而像普通止血夾一樣實現對出血血管的夾閉。當然也可以通過第三夾持體13的夾持面相對于第一夾持體11的夾持面轉動對切口另一側的組織進行夾持,然后鎖定夾持操作,從而像普通止血夾一樣實現對出血血管的夾閉。

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還包括一鎖定結構15,通過所述鎖定結構15由普通狀態進入鎖定狀態,所述鎖定結構15可用于在使用第二夾持體12與第一夾持體11對切口一側的組織進行第一夾持的時候,鎖定所述第一夾持操作,然后在使用第三夾持體13相對于第一夾持體11轉動對切口另一側的組織進行第二夾持,并鎖定第二夾持操作,從而完成夾閉切口的工作。

需要說明的是,使用第二夾持體12與第一夾持體11夾持并鎖定切口一側組織的操作與使用第三夾持體13與第一夾持體11夾持并鎖定切口另一側組織的操作,根據切口的具體情況以及手 術時的具體狀況,可以分為先后進行也可以同時進行。

在本實施例中,通過向切口牽拉所述切口兩側的組織以夾閉所述手術切口,并通過鎖定結構對夾閉操作進行鎖定,與傳統的止血夾相比能夠夾閉更大的切口。

在本實施例中,通過一個軟性導管4來連接夾閉部1與操作部2,使得所述用于夾閉切口的裝置可以配合內鏡進入人體工作,從而將該裝置應用到一些在人體內部有切口的手術中。

在本實施例中,通過使切口兩側的組織向中間靠攏以擠合所述手術切口,被夾持的組織受力均勻,不用刻意去調整鉗口的位置去和血管對應,從而使夾閉手術切口的操作更為簡單。

在本實施例中,在對夾持操作完成鎖定后可以通過斷開連接線13,并將操作部12與夾閉部11分離,從而方便手術的后續操作。

在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參見圖3,所述第一夾持板111的兩個夾持面遠離所述安裝管的位置分別設置夾持切口兩側的組織的第一倒鉤狀凸起。

當然,根據夾持的需要可以有選擇地,在所述第二夾持板121和第三夾持板131的夾持面遠離所述安裝板且與所述第一倒鉤狀凸起對應的位置分別設置夾持切口兩側的組織的第二倒鉤狀凸起和第三倒鉤狀凸起,以實現更好地夾持效果。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裝置包括夾閉部1,操作部2,所述操作部2通過控制線3的牽引控制所述夾閉部1進行夾持以及鎖定操作,其中所述夾閉部1包括第一夾持體11、第二夾持體12以及第三夾持體13,并在所述第一夾持板111的兩個夾持面遠離安裝管的部分分別設置第一倒鉤狀突起,并根據夾持的需要,在第二夾持板121和第三夾持板131的夾持面遠離安裝板的部分分別有選擇地設置第二倒鉤狀突起以及第三倒鉤狀突起。再通過所述第一夾持體11設置的轉動結構14和鎖定結構15,所述第二夾持體12和所述第三夾持體13通過所述轉動結構14與所述第一夾持體11連接,并分別相對于所述第一夾持體11轉動,所述第二夾持體12和所述第三夾持體13分別與所述第一夾持體11組合以對所述切口兩側的組織進行夾持操作,并通過所述鎖定結構15對所述夾持操作進行鎖定,以實現牽扯所述切口兩側的組織對所述切口的夾閉,通過使切口兩側的組織向中間靠攏以擠合所述手術切口。本實施例通過在各夾持面遠離安裝板的位置設置倒鉤狀突起,所述用于夾閉切口的裝置具有更好夾持效果。

在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參見圖4,所述第一夾持板111的安裝管、所述第二夾持板121和第三夾持板131的安裝板具有位置對應的通孔,所述轉動結構14包括設置在所述通孔中的轉軸,所述第二夾持體12和所述第三夾持體13分別通過所述轉軸141相對所述第一夾持體11轉動。

在本實施例中,在第一夾持板111的安裝管上設置有第一通孔142,在所述第二夾持板121和第三夾持板131的安裝板分別設置有位置對應的第二通孔143和第三通孔(圖中未示出),然后通過一轉軸141分別穿過第一通孔142,第二通孔143以及第三通孔進行鉸接組成轉動結構14。在所述轉動結構14中,所述第二夾持板121和所述第三夾持板131可以分別通過所述轉軸141相對所述第一夾持板111轉動,并分別完成夾閉操作。

本實施例通過所述第二夾持板121和所述第三夾持板131通過所述轉軸141分別和所述第一夾持板111鉸接,以實現所述第二夾持板121和所述第三夾持板131分別和所述第一夾持板111進行夾持操作,從而夾閉操作可以分成兩步,并通過分別使切口兩側的組織向中間靠攏以擠合所述手術切口,從而對較大的切口進行夾閉。

在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參見圖5,所述安裝管為空心管,所述鎖定結構15設置于所述空心管內。

所述鎖定結構15為通過所述控制線3與所述操作部12連接的滑動部件,所述滑動部件上設置兩個內扣的凸起151,以及在所述第二夾持體12與第三夾持體13上設置相應的凹槽152,操作部12通過所述控制線14牽引所述滑動部件進行滑動令所述凸起151和所述凹槽152契合,完成鎖定的操作。

參見圖6,所述滑動部件和所述安裝管還設置兩個相應的開槽 145,所述第二夾持體12與所述第三夾持體13通過所述開槽145打開更大的角度。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滑動單元呈空心筒狀,在其底面上設置有一個通孔,便于所述控制線3與其連接。在其側壁上設置有兩個扣向滑動單元的內部的彈片,在彈片的末端設置有楔形塊,同時在第二夾持體12與第三夾持體13上設置可以與上述楔形塊契合的楔形槽,通過將彈片扣向滑動單元的內部,彈片末端的楔形塊可以緊貼在第二夾持體12與第三夾持體13上,當楔形槽運動到和楔形塊同一位置時,楔形塊繼續受來自于彈片的力從而掉入楔形槽中,完成鎖定工作。

其中,在普通狀態下楔形槽跟隨第二夾持體12和/或第三夾持體13繞轉軸141轉動,楔形塊并不落在所述楔形槽的轉動路徑內,故第二夾持體12的夾持面與第三夾持體13的夾持面可以分別相對于第一夾持體11的夾持面轉動以對組織進行夾持,只有當來自于操作部12通過控制線13的牽引作用時,楔形塊移動到楔形槽的轉動路徑內與楔形槽契合,從而對夾持動作進行鎖定。

此外,在所述滑動部件和所述安裝管還可以設置兩個相應的開槽145,所述第二夾持體12與所述第三夾持體13通過所述開槽145可以打開至90至100度,從而使夾持的操作更便于進行。

本實施例通過簡單的鎖定結構15,對夾持操作進行鎖定,在鎖定后可以通過斷開連接線13并將操作部12與夾閉部11分離,從而方便手術的后續操作。

在本實施例中,通過設置安裝管為空心管,并將鎖定結構15設置在所述空心管內可以有效減小夾閉部1的體積以減少夾閉部1進入人體工作時對人體產生的刺激。

在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參見圖7,所述操作部2包括主體部21以及和所述主體部21滑動連接的第一操作單元22,第二操作單元23和第三操作單元24,相應地,所述控制線3包括第一控制線,第二控制線以及第三控制線,

所述第一操作單元22通過所述第一控制線控制所述鎖定結構15進行鎖定操作;

所述第二操作單元23通過所述第二控制線控制所述第二夾持體12進行夾持操作;

所述第三操作單元24通過所述第二控制線控制所述第三夾持體13進行夾持操作。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主體部具體包括上端體211、下端體212以及并行設置在上端體211和下端體212之間的第一滑柱213和第二滑柱214,第一操作單元22套在第一滑柱213和第二滑柱214上,可沿第一滑柱213和第二滑柱214滑動,以完成鎖定操作。第二操作單元23套在第一滑柱213上,且位于第一操作單元22與上端體211之間。對應地,第三操作單元24套在第二滑柱214上,且位于第一操作單元22與上端體211之間。

可選地,在第一操作單元22,第二操作單元23和第三操作單 元24上分別設置有通孔,以便與相應的控制線3連接,并實現對夾閉部1的操作。

在本實施例中,在主體部21以及夾閉部1上分別設置有第一控制線,第二控制線以及第三控制線的通道,第一控制線,第二控制線以及第三控制線分別通過各自的通道進行相應的操作,從而可以避免對彼此的操作產生影響。

本實施例通過簡單的機械結構就實現了操作部2對夾閉部1的控制,使用控制線3來進行控制,在夾閉完成后可以更簡單地將操作部2與夾閉部1分離,從而便于后續手術的進行。

在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參見圖8,所述夾閉部1還包括脫離體16,所述脫離體16連接在所述夾閉部1和所述操作部2之間,通過所述脫離體16,所述夾閉部1與所述操作部2完成分離動作。

所述夾閉部1與所述脫離體16通過彈性部件161銷接,相應地,所述控制線13上設置有卡結,通過所述卡結牽引所述彈性部件161打開銷接,以分離所述脫離體16與所述夾閉部1。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夾閉部1和脫離體16分別在相應位置開有兩個用于銷接通孔,所述彈性部件161具體為一彈簧片,彈簧片周圍有兩個用于銷接的插銷,所述彈簧片中心開有供所述控制線3通過的通孔,所述操作部2通過控制線3的牽引控制所述夾 閉部1進行夾持以及鎖定操作結束后,可以通過控制線上的卡結使彈簧片上的插銷退出通孔,從而夾閉部1通過脫離體16與操作部2分離,并由控制線3上的卡結將脫離體16脫離夾閉部1,從而方便后續手術的進行。

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實施例中,所述控制線3在所述鎖定結構15與所述操作部2之間設置有豁口結構,所述用于切口夾閉的裝置通過所述豁口結構在所述鎖定操作結束后斷開所述控制線3。

而且在上述實施例中,所述夾持部1可以使用可降解材料制作,使用夾閉部1進行夾閉后,可以使夾閉部1一直保留在手術切口上,在切口愈合后可以自行降解,從而省去縫合的繁瑣和切口縫合時給患者帶來的痛苦。

盡管已描述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優選實施例,但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一旦得知了基本創造性概念,則可對這些實施例作出另外的變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權利要求意欲解釋為包括優選實施例以及落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范圍的所有變更和修改。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權利要求及其 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滨海县| 宣恩县| 凌源市| 永川市| 武陟县| 原平市| 陆良县| 英超| 睢宁县| 苍梧县| 泾阳县| 芦山县| 乐昌市| 萨迦县| 紫阳县| 洛扎县| 宜昌市| 东阳市| 浦东新区| 辽源市| 汤原县| 屏山县| 霍城县| 台山市| 江达县| 波密县| 无棣县| 德清县| 长宁县| 沂南县| 阜阳市| 米易县| 虎林市| 泰安市| 南宁市| 华宁县| 西藏| 阜宁县| 普陀区| 金门县| 吉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