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呼吸內科用叩背裝置。
背景技術:
呼吸內科的重癥病人需要經常翻身叩背,叩背有利于排痰,叩背時需要先使病人側臥,然而重癥病人側臥后很難保持側臥狀態,這樣就需要有看護人員進行扶持,看護人員一只手進行扶持的同時另一只手進行叩背,這樣就增大了勞動強度。另外經常翻身還可以避免出現褥瘡。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呼吸內科用叩背裝置,該呼吸內科用叩背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便于協助病人保持側臥姿勢的同時進行叩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支撐板,其特征是:所述支撐板外表面的兩端部均設有支撐裝置,所述支撐板上滑動連接有叩背錘,所述支撐板的中部設有沿其長度方向設置的滑腔,所述支撐板上安裝有推拉油缸,所述推拉油缸的伸縮桿伸入滑腔且滑動連接在滑腔內,所述叩背錘固接在伸縮桿的內伸端;所述支撐板內表面的兩端部均設有插板。
所述支撐裝置包括固接在支撐板一端上部的第一伸縮桿,所述支撐板一端的下部固接有第一下支桿,所述第一下支桿的端部鉸接有第一連接桿,所述第一連接桿的另一端部與第一伸縮桿連接;支撐板另一端上部設有第二伸縮桿,所述支撐板另一端的下部固接有第二下支桿,所述第二下支桿的端部鉸接有第二連接桿,所述第二連接桿的另一端部與第二伸縮桿連接。
所述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均傾斜設置。
所述插板上設有插槽,插槽內插裝有海綿層,提高人體舒適度。
所述支撐板上均布有多個透氣孔。
采用上述方案后的優點效果是:支撐板上滑動連接有叩背錘,叩背時,醫護人員可以先使病人側臥,然后將兩插板的內表面與病人后背的上下部接觸,這樣就使病人后背的中部留出可供叩背錘往復運動的空間,滑動推拉油缸至背部相應位置,推拉油缸的伸縮桿帶動叩背錘往復運動,從而對背部進行叩擊;不需要叩背,僅需要輔助病人側臥時,可以將海綿層插入插板的插槽內,使海綿層與人體接觸,這樣也可以使海綿層將叩背錘包裹起來,海綿層可以提高人體的舒適度,此時支撐板上的透氣孔可以使背部保持干爽。支撐板外表面設有支撐裝置,支撐裝置可根據病人的側臥角度進行調整,本實用新型可以在輔助病人保持側臥姿勢的同時進行叩背,取代人力勞動,降低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右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該呼吸內科用叩背裝置包括支撐板1,支撐板1上均布有多個透氣孔19。支撐板1內表面的兩端部均設有插板13,插板13上設有插槽,插槽內插裝有海綿層10。支撐板1外表面的兩端部均設有支撐裝置,本實施例中支撐裝置包括固接在支撐板1一端上部的第一伸縮桿4,第一伸縮桿4包括固接在支撐板1上的短桿,短桿上設有空腔,上述空腔內插裝有長桿,長桿和短桿之間設有定位螺釘,這樣就可以使第一伸縮桿4的長度可調。支撐板1一端的下部固接有第一下支桿5,第一下支桿5的端部鉸接有第一連接桿6,第一下支桿5與第一連接桿6之間的鉸接結構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第一連接桿6傾斜設置,第一連接桿6的另一端部與第一伸縮桿4連接;支撐板1另一端上部設有第二伸縮桿7,第二伸縮桿7包括固接在支撐板1上的短桿,短桿上設有空腔,上述空腔內插裝有長桿,長桿和短桿之間設有定位螺釘,這樣就可以使第二伸縮桿7的長度可調。支撐板1另一端的下部固接有第二下支桿,第二下支桿的端部鉸接有第二連接桿9,第二下支桿和第二連接桿9之間的鉸接結構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第二連接桿9傾斜設置,第二連接桿9的另一端部與第二伸縮桿7連接。
如圖1和圖2所示,支撐板1上滑動連接有叩背錘2,支撐板1的中部設有沿其長度方向設置的滑腔11,支撐板1上安裝有推拉油缸3,支撐板1的側部設有與推拉油缸3連接的控制設備,推拉油缸3的伸縮桿31伸入滑腔11且滑動連接在滑腔11內,本實施例中伸縮桿31伸出滑腔11且露出一部分,叩背錘2固接在伸縮桿31的內伸端。
使用過程:病人需要翻身叩背時,醫護人員可以先使病人側臥,然后將兩插板13的內表面與病人后背的上下部接觸,這樣就使病人后背的中部留出可供叩背錘2往復運動的空間,根據側臥角度調整第一伸縮桿4和第二伸縮桿7長度,并通過鎖緊螺釘定位,進而調整第一連接桿6和第二連接桿9的支撐角度。叩背時,滑動推拉油缸3至背部相應位置,啟動推拉油缸3,推拉油缸3的伸縮桿31帶動叩背錘2往復運動,從而對背部進行叩擊。不需要叩背,僅需要輔助病人側臥時,可以將海綿層10插入插板13的插槽內,使海綿層10與人體接觸,這樣也可以使海綿層10將叩背錘2包裹起來,海綿層10可以提高人體的舒適度,此時支撐板1上的透氣孔19可以使背部保持干爽。
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體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可做若干的更改和修飾。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