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心外科監護報警裝置。
背景技術:
心外科ICU患者存在其特殊性、突變性和循環不穩定性等特征,病人處于極其脆弱的狀態,各系統代償能力低下,病情變化迅速,就要求判斷準確、處理及時得當,稍有不慎可能造成嚴重后果,心外科監護是保證心臟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環節。
以最大限度的確保病人的生存及生命質量,隨著我國醫院信息系統(HIS)應用的不斷發展和完善,醫院臨床信息系統的開發與應用已成為當前醫院發展的重點,而監護信息系統則成為臨床信息系統中的代表。而患者手術后監護是圍術期護理的核心,術后患者病情重、需要采集的數據信息更多。
心臟監護儀是十分必要的設備,現在醫護人員普遍采用的是傳統的心臟監護儀,心臟監護儀主要由顯示屏幕和監護電極組成,但是,醫護人員在監護病人時,這種傳統的心臟監護儀功能單一,不能很好地滿足醫護人員在監護病人時的多種必要要求,從而耽誤護理過程的進行,給醫護人員帶來了極大的工作難度,同時沒有及時報警提示裝置,增加醫護人員工作負擔。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心臟監護儀報警提示不及時等缺陷,提出一種心外科監護報警裝置,通過心臟監護儀與提示終端無線連接,心臟監護儀及時發送相關報警及位置信息到提示終端報警提醒,有效減輕醫護人員工作負擔,便于對病人的危急情況做出及時的應對處理。
本實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心外科監護報警裝置,包括心臟監護儀和移動提示裝置,所述心臟監護儀包括監護儀外殼、設置在外殼內的監護儀主機,且在監護儀外殼上設置有操作按鈕;所述心臟監護儀還包括與監護儀主機通過導線連接的脈搏傳感器、體溫檢測器、血壓檢測儀、GPS定位模塊、第一報警裝置及無線發射模塊,所述體溫檢測器為棉質材料制成,在體溫檢測器上設有若干個溫度傳感器;所述脈搏傳感器、體溫檢測器和血壓檢測儀檢測的數據傳輸至監護儀主機進行分析處理,由第一報警裝置進行報警提醒,并通過無線發射模塊將數據傳輸給移動提示裝置;所述移動提示裝置包括提示外殼及設置在提示外殼內的微處理器、與微處理器電連接的無線接收模塊、第二報警裝置,所述無線接收模塊接收無線發射模塊傳輸的數據,由微處理器對接收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并通過第二報警裝置進行報警提醒與顯示。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報警裝置包括設置在監護儀外殼上的蜂鳴器和指示燈。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報警裝置包括揚聲器和顯示屏。
進一步的,所述移動提示裝置上還設置有彈性束帶,所述彈性束帶上設置有調節松緊的調節扣。
進一步的,所述監護儀主機背面設置有電池盒,所述電池盒與監護主機卡持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監護主機一側設置有導聯線插口、USB插口和TF卡插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心外科監護報警裝置,包括心臟監護儀和移動提示裝置,通過對心臟監護儀的結構進行改進設計實現溫度、脈搏、血壓的檢測,并通過GPS定位模塊獲取位置信息,通過無線發射模塊及無線接收模塊與醫護人員端移動提示裝置進行通訊連接,實現及時的報警與提醒;避免通過人工通知醫護人員而造成時間上的浪費,有助于醫護人員第一時間獲知緊急情況及位置信息,并及時趕到病房,對病人的緊急情況做出及時的應對處理,以免危急情況的發生,具有廣泛的實際應用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心外科監護報警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心外科監護報警裝置原理框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心臟監護儀背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參考圖1,一種心外科監護報警裝置,包括心臟監護儀1和移動提示裝置2,所述心臟監護儀1包括監護儀外殼、設置在外殼內的監護儀主機,且在監護儀外殼上設置有操作按鈕11及監護儀主機開關111,當監護儀主機開關111打開時顯示紅色,表示電源接通;參考圖2,所述心臟監護儀還包括與監護儀主機通過導線連接的脈搏傳感器、體溫檢測器、血壓檢測儀、GPS定位模塊、第一報警裝置及無線發射模塊,采集數據齊全,從病人的各方面身體指數出發,便于對危重病人進行監護護理;所述體溫檢測器為棉質材料制成,在體溫檢測器上設有若干個溫度傳感器,優選兩個,比如本實施例中,所述溫度傳感器可以采用深圳市科帝特電子有限公司生產的NTC溫度傳感器K0843,所述脈搏傳感器可以采用HK-2000系列集成化脈搏傳感器,所述血壓監測儀可以采用美國偉倫ABPM6100動態血壓檢測儀,當然本實用新型不限制具體傳感器的型號。
脈搏傳感器、體溫檢測器和血壓檢測儀檢測的數據傳輸至監護儀主機進行分析處理,通過設置造監護儀外殼上的監護儀顯示屏19進行數據顯示,由第一報警裝置進行報警提醒,所述第一報警裝置包括設置在監護儀外殼上的蜂鳴器12和指示燈13,同時通過無線發射模塊14將分析處理后的數據傳輸給移動提示裝置2;所述移動提示裝置2可以隨時戴在醫護人員身上,包括提示外殼及設置在提示外殼內的微處理器、與微處理器電連接的無線接收模塊21、第二報警裝置,為了方便醫護人員攜帶,即在所述移動提示裝置2上還設置有彈性束帶24,所述彈性束帶24上設置有調節松緊的調節扣25,方便醫護人員綁在手臂上,現有技術中實現該功能的微處理器型號眾多,技術也比較成熟,例如MPC8247CVRTIEA微處理器516-FPBGA,所述微處理器采用所述無線接收模塊21接收無線發射模塊14傳輸的數據,由微處理器對接收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并通過第二報警裝置進行報警提醒與顯示,所述第二報警裝置包括揚聲器22和顯示屏23。
監護儀外殼上電極插頭18設有延伸的導線及電極頭,一方面,在病房由監護儀的第一報警裝置進行報警提示,若此時醫護人員不在現場,需要有專門的人去通知醫護人員,來往路程上就會浪費很多時間,但是本實用新型通過移動提示裝置2,在第一時間就可以將報警信息傳遞給醫護人員,同時通過GPS定位模塊及時發送地理位置信息,以便醫護人員及時趕到現場,避免危急情況發生。
另外,參考圖3,在所述監護儀的背面設置手把3,便于提攜與移動,在手把3的下方設有電池盒4,所述電池盒4與監護主機卡持連接,在電池盒4上設有滑動蓋5,,方便拆解與組裝,在移動提示裝置2上還設置有一些操作按鈕及對講機26,對應的在監護儀上也設置有對講機,若有緊急情況,還可以現場指揮處理,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無線發射模塊和無線接收模塊可以采用藍牙模塊、WIFI模塊、3G模塊和紅外模塊等,目前有很多此類的專用芯片,因此適合多種連接方式。
本實施例中,所述監護儀的一側設置有導聯線插口17、USB插口15和TF卡插槽16,所述導聯線插口17可以安裝其他的電機或者儀器進行采集數據,有監護儀主機進行分析處理并顯示,實現無人監控的效果,降低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量,而且也非常的及時。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應用于其它領域,但是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