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口腔衛生用品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草本漱口泡騰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口腔衛生用的漱口用品,以漱口水為主,漱口水為液體形態物品,存在著包裝體積大,攜帶不便、不可登機、容易泄露等諸多不便。而現實生活中人們對口腔保健越發重視,飯后漱口刷牙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習慣,只是苦于漱口水不便攜帶,難以真正實現飯后三分鐘內立即漱口清除口腔細菌。
由鑒于此,市面上有廠家開始研發并制造出漱口片,其具備清潔牙齒,消除口氣、殺滅細菌的功能,且方便攜帶,固體狀避免了泄漏浸濕其他物品的可能,中國專利文獻CN 103083209 A公開了一種漱口液的母片及其制備方法,漱口液的母片,按重量份計,由以下組分組成:百里香酚0.5-5份、薄荷腦0.5-5份、桉葉油-β環糊精包合物0.5-5份、水楊酸甲酯-β環糊精包合物0.5-5份、甘露醇45-65份、碳酸氫鈉8-18份、羥丙甲基纖維素6-1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7份、檸檬酸0.5-2份、聚乙二醇-4000 1-5份;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按比例稱取百里香酚、薄荷腦、桉葉油-β環糊精包合物、水楊酸甲酯-β環糊精包合物混合均勻,干燥備用;(2)、按比例稱取甘露醇、碳酸氫鈉、檸檬酸研磨均勻,加入所需量的羥丙甲基纖維素、聚乙烯吡咯烷酮、PEG4000混合均勻,干燥備用;(3)、將步驟(2)和步驟(1)所速有效成分及藥物輔料混合均勻,控制片重1.1g,在3-13KN壓力下直接壓片,其中β環糊精包合物的制備方法如下:(1)、40℃下配置β環糊精飽和水溶液;(2)、將植物精油與乙醇按照體積比1:1的比例稀釋;(3)、將(2)所述溶液滴加到(1)所述的溶液中,40℃下繼續攪拌5h,冷卻至室溫后,置冰箱冷藏24h,用0.45μm有機微孔濾膜抽濾,沉淀物用少量蒸餾水及石油醚洗滌至無桉葉油氣味,40℃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備用,上述漱口液的母片,制作方法復雜,生產條件要求高,有待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制作方法簡單、生產條件要求低的草本漱口泡騰片的制作方法。
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草本漱口泡騰片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烏龍茶提取物、檸檬酸與乳糖混合均勻;
(2)、取碳酸氫鈉與乳糖混合均勻;
(3)、把步驟(1)得到的混合物用粘合劑制得酸粒,再進行干燥;
(4)、把步驟(2)得到的混合物用粘合劑制得堿粒,再進行干燥;
(5)、取聚乙二醇加到步驟(3)和步驟(4)得到的酸粒和堿粒中混合均勻后,壓片制得成品。
進一步的,所述烏龍茶提取物的重量份為5-15份、檸檬酸的重量份為5-15份、乳糖的重量份為60-70份、碳酸氫鈉的重量份為15-20份、聚乙二醇的重量份為1-5份。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3)和(4)的干燥條件為50-60℃,2.5-3.5h。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1)和步驟(2)所用的乳糖重量相等。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3)和(4)所用的粘合劑為乙醇。
進一步的,所述乙醇的質量濃度為80-95%。
進一步的,所述聚乙二醇的相對分子質量為6000。
進一步的,所述聚乙二醇先粉碎為粉末狀,過80-200目篩,再與步驟(3)和步驟(4)得到的酸粒和堿粒混合均勻。
一種草本漱口泡騰片,由以下成分組成:烏龍茶提取物的重量份為5-15份、檸檬酸的重量份為5-15份、乳糖的重量份為60-70份、碳酸氫鈉的重量份為15-20份、聚乙二醇的重量份為1-5份。
由上述對本發明的描述可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將烏龍茶提取物、檸檬酸、乳糖制成酸粒,將碳酸氫鈉與乳糖制成堿粒,分別制成顆粒,防止檸檬酸和碳酸氫鈉在制備過程中發生反應;
泡騰片使用時,溶于水,產生二氧化碳,呈現“沸騰現象”,有助于快速溶解;
采用乙醇作為粘合劑,在制酸粒與堿粒的時候不參與反應,且乙醇在常溫、常壓下易揮發,在干燥時,可完全揮發,使泡騰片不含酒精,也適用于對酒精過敏的人群,增加了該泡騰片的實用性;
該草本泡騰片的制作方法簡單,易于實現,生產條件要求低,制作方便,制成的泡騰片具有以下優點:不含酒精、口感好、崩解快速、攜帶方便、既能保持口氣清新、又能保護牙齒、預防口腔疾病。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1
一種草本漱口泡騰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烏龍茶提取物5份、檸檬酸15份、乳糖60份、碳酸氫鈉15份、聚乙二醇5份,具體的,聚乙二醇的相對分子量為6000。
本實施例的草本漱口泡騰片,包括以下步驟:
(1)、取烏龍茶提取物、檸檬酸與一半量的乳糖混合均勻,過100目篩;
(2)、取碳酸氫鈉與另一半量的乳糖混合均勻,過100目篩;
(3)、把步驟(1)得到的混合物用質量濃度為90%的乙醇制得酸粒,在50℃的條件下干燥3.5h;
(4)、把步驟(2)得到的混合物用質量濃度為90%的乙醇制得堿粒,在50℃的條件下干燥3.5h;
(5)、取聚乙二醇經200目篩,分次加到步驟(3)和步驟(4)得到的酸粒和堿粒中混合均勻后,再過18目篩,壓片制得成品,具體的,聚乙二醇先粉碎為粉末狀,過200目篩,再分次與等量的酸粒和堿粒混合,最后補加酸粒和堿粒至足量,混合均勻,分次可以使聚乙二醇、酸粒和堿粒的混合均勻,保證泡騰片的質量。
實施例2
一種草本漱口泡騰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烏龍茶提取物15份、檸檬酸5份、乳糖70份、碳酸氫鈉20份、聚乙二醇1份,具體的,聚乙二醇的相對分子量為6000。
本實施例的草本漱口泡騰片,包括以下步驟:
(1)、取烏龍茶提取物、檸檬酸與一半量的乳糖混合均勻,過100目篩;
(2)、取碳酸氫鈉與另一半量的乳糖混合均勻,過100目篩;
(3)、把步驟(1)得到的混合物用質量濃度為90%的乙醇制得酸粒,在60℃的條件下干燥2.5h;
(4)、把步驟(2)得到的混合物用質量濃度為90%的乙醇制得堿粒,在60℃的條件下干燥2.5h;
(5)、取聚乙二醇經80目篩,分次加到步驟(3)和步驟(4)得到的酸粒和堿粒中混合均勻后,再過18目篩,壓片制得成品,具體的,聚乙二醇先粉碎為粉末狀,過80目篩,再分次與等量的酸粒和堿粒混合,最后補加酸粒和堿粒至足量,混合均勻,分次可以使聚乙二醇、酸粒和堿粒的混合均勻,保證泡騰片的質量。
實施例3
一種草本漱口泡騰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烏龍茶提取物8份、檸檬酸10份、乳糖65份、碳酸氫鈉18份、聚乙二醇3份,具體的,聚乙二醇的相對分子量為6000。
本實施例的草本漱口泡騰片,包括以下步驟:
(1)、取烏龍茶提取物、檸檬酸與一半量的乳糖混合均勻,過100目篩;
(2)、取碳酸氫鈉與另一半量的乳糖混合均勻,過100目篩;
(3)、把步驟(1)得到的混合物用質量濃度為90%的乙醇制得酸粒,在55℃的條件下干燥3h;
(4)、把步驟(2)得到的混合物用質量濃度為90%的乙醇制得堿粒,在55℃的條件下干燥3h;
(5)、取聚乙二醇經100目篩,分次加到步驟(3)和步驟(4)得到的酸粒和堿粒中混合均勻后,再過18目篩,壓片制得成品,具體的,聚乙二醇先粉碎為粉末狀,過100目篩,再分次與等量的酸粒和堿粒混合,最后補加酸粒和堿粒至足量,混合均勻,分次可以使聚乙二醇、酸粒和堿粒的混合均勻,保證泡騰片的質量。
上述草本漱口泡騰片,在早晚刷牙后或需清潔口腔時使用,使用時,取泡騰片一片放入100-200ml飲用水中,待完全泡騰后,漱口三十秒后吐出,無需再用清水漱口,使用方便、既能保持口氣清新、又能保護牙齒、預防口腔疾病。
臨床試驗
本發明草本漱口泡騰片,經30人試驗,采取問卷調查形式,比較漱口前與漱口后的口氣清新、口腔清潔以及預防口腔疾病三個方面的情況,結果表明,三個方面都有明顯改善,滿意百分率均大于60%,結果見表1。
表1 草本漱口泡騰片效果的問卷調查結果
通過臨床試驗,進一步驗證了該泡騰片既能保持口氣清新、又能保護牙齒、預防口腔疾病的優點。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的范圍,即依本發明申請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