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醫學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下肢骨牽引手術的導向輔助器。
背景技術:
下肢骨牽引是下肢骨創傷的常用治療方式,目前進行下肢骨牽引操作普遍為醫生徒手操作,存在定位點容易偏移、置入牽引針時不能與肢體軸線完全垂直或不能保持與治療方案一致的力線,上述問題均可能影響骨牽引治療的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下肢骨牽引手術的導向輔助器,通過驅動機構和伸縮面板使支架前后上下移動,實現了下肢骨不同位置的牽引孔定位。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下肢骨牽引手術的導向輔助器,其包括底板、支架、驅動機構、伸縮面板以及光源發射器,所述支架設置有兩個且分別位于底板的兩側,所述驅動機構控制支架在底板上左右移動,所述伸縮面板設置在支架上端用于控制支架的伸縮,所述光源發射器設置在伸縮面板上用于定位牽引的精確位置。
本發明的特點還在于,
所述伸縮面板內部頂端設置有用于置入牽引針的套筒,所述光源發射器圍繞所述套筒設置。
所述底板包括垂直面板、水平面板以及連接機構,所述連接機構連接垂直面板和水平面板并控制垂直面板的翻轉程度。
所述水平面板內設置有一夾層,所述驅動機構設置在所述夾層內,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電機、減速器、絲杠以及連桿,所述電機、減速器依次連接并且減速器的輸出端與絲杠連接,所述連桿套設在所述絲杠上,所述連桿的兩端通過連接件與所述支架的底端固定連接,并所述絲杠在電機的驅動下帶動連桿產生位移,所述連桿帶動所述支架左右移動。
所述底板上設置有契合人體腿部形狀的內襯。
所述內襯為充氣式內襯,通過給內襯中充氣使其符合人體工學。
所述內襯為抽氣式內襯,通過抽取內襯中質密顆粒之間的空氣使其符合人體工學。
所述伸縮面板包括上夾板、下夾板以及卡鎖,所述卡鎖設置在上夾板和下夾板之間,所述支架通過卡鎖與上夾板和下夾板活動連接。
所述光源發射器包括電源、固定管、無菌管以及光源,所述無菌管設置在固定管內,所述光源設置在無菌管外。
與現有技術相比,使用時,通過驅動機構和伸縮面板使支架在底板上前后上下移動,通過光源發射器定位牽引針置入的精確位置,實現了下肢骨不同位置的牽引,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下肢骨牽引手術的導向輔助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下肢骨牽引手術的導向輔助器中驅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下肢骨牽引手術的導向輔助器中伸縮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下肢骨牽引手術的導向輔助器,如圖1-3所示,其包括底板1、支架2、驅動機構3、伸縮面板4以及光源發射器5,支架2設置有兩個且分別位于底板1的兩側,驅動機構3控制支架2在底板1上左右移動,伸縮面板4設置在支架2上端用于控制支架2的伸縮,光源發射器5設置在伸縮面板4上用于定位牽引的精確位置,伸縮面板4內部頂端設置有用于置入牽引針的套筒6,光源發射器5圍繞套筒6設置,這樣,通過驅動機構和伸縮面板使支架在底板上前后上下移動,通過光源發射器定位牽引針置入的精確位置,實現了下肢骨不同位置的牽引。
底板1包括垂直面板11、水平面板12以及連接機構13,連接機構13連接垂直面板11和水平面板12并控制垂直面板11的翻轉程度,連接結構13為一鉸軸,這樣,通過連接機構13控制底板1的翻轉程度進而控制牽引的力度,使用方便。
水平面板12內設置有一夾層,驅動機構3設置在夾層內,驅動機構3包括電機31、減速器32、絲杠33以及連桿34,電機31、減速器32依次連接并且減速器32的輸出端與絲杠33連接,連桿34套設在絲杠33上,這樣,連桿34的兩端通過連接件與支架2的底端固定連接,并絲杠33在電機31的驅動下帶動連桿34產生位移,連桿34帶動支架2左右移動。
底板1上設置有契合人體腿部形狀的內襯,內襯為充氣式內襯,通過給內襯中充氣使其符合人體工學;內襯為抽氣式內襯,通過抽取內襯中質密顆粒之間的空氣使其符合人體工學。
還包括設置在支架2上端,用于控制支架伸縮的伸縮面板4,伸縮面板4包括上夾板41、下夾板42以及卡鎖43,卡鎖43設置在上夾板41和下夾板42之間,支架2通過卡鎖43與上夾板41和下夾板42活動連接,這樣,通過伸縮面板4調節支架2的高度,可實現腿部不同位置的牽引。
光源發射器5包括電源、固定管、無菌管以及光源,無菌管設置在固定管內,光源設置在無菌管外,這樣,通過光源發射器5定位腿部的固定點,使牽引更加方便,更加精準。
工作過程:使用時,根據牽引的位置通過驅動機構3以及伸縮面板4移動支架2使其達到牽引的最佳位置,將患者的下肢固定在底板1的內襯上,通過充氣或者抽氣使內襯符合人體工學,最后再通過連接機構13調節底板1的翻轉程度進而控制踝關節的角度,維持下肢正常的功能體位;另外,牽引時通過伸縮面板4上方的光源發射器5定位牽引的精確位置,牽引針通過套筒6置入腿部。
支架2左右移動時:電機31通過減速器32帶動絲杠33轉動,絲杠33帶動連桿34移動進而帶動連桿34兩端的支架同步移動;支架2上下伸縮時,支架2通過伸縮面板4中的卡鎖43調節所需要的高度,卡鎖43的最佳長度為0.5-30厘米,也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定做。
采用上述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使用時,通過驅動機構和伸縮面板使支架在底板上前后上下移動,通過光源發射器定位牽引針置入的精確位置,實現了下肢骨不同位置的牽引,使用方便。
以上,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