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療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智能體檢及健康建議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在現在的體檢中,對于人體的身高,體溫,體重,脈率和血壓等等參數的測量,都是一項一項地進行測量的。特別是對于一些大型的體檢中,整個過程耗時較長;若是對于少數個人的全項測量,體檢程序就顯得更加繁瑣了。同時,在大型的體檢中,數據手工錄入的過程操作非常繁瑣且容易出錯;另外,體檢時都要到醫院排隊掛號,就顯得十分耗時費力。
因而現有技術還有待改進和提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智能體檢及健康建議裝置及其控制方法,以解決現有體檢過程繁復,體檢數據人工記錄效率低下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智能體檢及健康建議裝置,包括機架,所述機架包括立柱、頂板和底板;其還包括,設置于機架上的用于獲取體檢數據的測量模塊、用于分析體檢數據并給出健康建議的主控模塊以及用于接收主控模塊的體檢數據和健康建議并輸出顯示的顯示模塊,所述測量模塊和顯示模塊均與所述主控模塊相連接。
所述智能體檢及健康建議裝置,其中,所述主控模塊還用于預先存儲體檢數據區間與健康建議的對應關系。
所述智能體檢及健康建議裝置,其中,所述測量模塊包括用于測量身高的身高測量單元、用于測量體重的體重測量單元、用于測量體溫的體溫測量單元、用于測量血壓的血壓測量單元以及用于測量脈率的脈率測量單元;所述身高測量單元設置于機架的頂部;所述體重測量單元設置于機架的底板上;所述體溫測量單元、所述血壓測量單元以及脈率測量單元25設置于機架的立柱上;所述身高測量單元、體重測量單元、體溫測量單元、血壓測量單元以及脈率測量單元均與主控模塊相連。
所述智能體檢及健康建議裝置,其還包括用于計數的計數模塊,所述計數模塊包括紅外感應傳感器和用于提示計數成功的若干發光二極管;所述紅外感應傳感器和若干發光二極管均與主控模塊相連。
所述智能體檢及健康建議裝置,其還包括通信模塊,用于與上位機通信的通信模塊,所述通信模塊為2.4G無線模塊、WIFI模塊、藍牙模塊和/或NFC模塊。
一種智能體檢及健康建議裝置的控制方法,應用于如權利要求1-8任一所述智能體檢及健康建議裝置,所述方法包括:
A、測量模塊獲取體檢數據并發送至主控模塊,其中,所述體檢數據包括身高、體重、體溫、血壓和脈率;
B、所述主控模塊接收所述體檢數據并進行分析,以給出健康建議并輸出至顯示模塊;
C、所述顯示裝置接收所述健康建議并呈現給用戶。
所述智能體檢及健康建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步驟A之前還包括:
A0、預先設置體檢數據區間與健康建議的對應關系并保存至所述主控模塊。
所述智能體檢及健康建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步驟B具體包括:
B1、所述主控模塊接收所述體檢數據并將所述體檢數據與體檢數據閾值進行比較;
B2、根據所述比較結果確定所述體檢數據所處的體檢數據區間,以確定所述體檢數據對應的健康建議;
B3、將所述健康建議輸出至顯示模塊。
所述智能體檢及健康建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步驟A之前還包括:
紅外感應器感應到人體站立于所述機架上并發送計數信號至主控模塊;
所述主控模塊接收所述計數信號并控制計數累計+1,以及發送驅動信號至發光二極管;
所述發光二極管接收所述驅動信號并發光以提示用戶開始體檢。
所述智能體檢及健康建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步驟C之后還包括:
D、將體檢數據以及相應的健康建議通過通信模塊發送至上位機。
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智能體檢及健康建議裝置,包括機架,所述機架包括立柱、頂板和底板;其還包括,設置于機架上的用于獲取體檢數據的測量模塊、用于分析體檢數據并給出健康建議的主控模塊以及用于接收主控模塊的健康建議并輸出顯示的顯示模塊,所述測量模塊和顯示模塊均與所述主控模塊相連接。本發明通過測量模塊獲取體檢數據,由主控模塊根據所述體檢參數給出相應的健康建議,不僅提供了體檢的效率而且快速地給出針對性的健康建議,給人們帶來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供的智能體檢及健康建議裝置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提供的智能體檢及健康建議裝置的結構原理圖。
圖3為本發明提供的智能體檢及健康建議裝置的體溫測量單元的較佳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提供的智能體檢及健康建議裝置的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提供的智能體檢及健康建議裝置的查詢模式的較佳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提供的智能體檢及健康建議裝置的建議模式的較佳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提供的智能體檢及健康建議裝置的控制方法的較佳實施例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一種智能體檢及健康建議裝置及其控制方法,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參照附圖并舉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發明內容作進一步說明。
一種智能體檢及健康建議裝置,如圖1和圖2所示,其包括機架100,所述機架100包括立柱102、頂板101和底板103;其還包括,設置于機架100上的用于獲取體檢數據的測量模塊2、用于分析體檢數據并給出健康建議的主控模塊1以及用于接收主控模塊1的健康建議并輸出顯示的顯示模塊33,所述測量模塊2和顯示模塊3均與所述主控模塊1相連接。所述智能體檢及健康建議裝置通過測量模塊2獲取體檢數據,由主控模塊1根據所述體檢參數給出相應的健康建議,不僅提供了體檢的效率而且快速地給出針對性的健康建議,給人們帶來方便。
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中,所述測量模塊2包括用于測量體重的體重測量單元21、用于測量身高的身高測量單元22、用于測量體溫的體溫測量單元23、用于測量血壓的血壓測量單元24以及用于測量脈率的脈率測量單元25。所述身高測量單元22設置于機架100的頂部;所述體重測量單元21設置于機架100的底板103上;所述體溫測量單元23、所述血壓測量單元24以及脈率測量單元25設置于機架100的立柱102上。所述身高測量單元、體重測量單元、體溫測量單元、血壓測量單元以及脈率測量單元均與主控模塊相連。在實際應用中,所述測量模塊2還包括提示單元,用于在開始或者結束一項測量項目時,提示體檢者進行下一個體檢項目的測量。所述提示單元可以為揚聲器、蜂鳴器、振動器等,所述提示單元可以設置于所述立柱102上,這樣用戶更容易接受到相應的提示。
所述底板103上設有人體站立區域,用于提示體檢者站立在正確的區域,開始體檢。所述體重測量單元21包括稱重傳感器和A/D模數轉換器,二者均與所述主控模塊1相連。當體檢者站上稱重臺的人腳站立區域時,所述稱重傳感器感受到重壓力,將壓力轉化成相應的毫安級別的模擬電信號輸出至模數轉換器,通過A/D模數轉換器將所述模擬電信號放大128倍并通過I/O口傳輸數據到主控模塊1中并保存。所述稱重傳感器可以采用量程為150KG的懸臂梁式壓力應變片,所述A/D模數轉換器可以采用HX700芯片。
所述身高測量單元22包括超聲波傳感器和模數轉換器,并且均與所述主控模塊1相連接。所述超聲波傳感器包括發射端和接收端,二者均位于所述頂板101相對于所述底板103的一側。在實際應用中,所述頂板101與所述立柱102可以采用滑動連接,因此所述頂板101距離所述底板103的高度可以根據體檢者的身高進行調節。當調節好頂板101的高度后,所述發射端朝向所述底板103發射超聲波,所述接收端接收返回信號,這樣可以根據獲取的超聲波反射時間獲得頂板101與底板103之間的高度H1。當感應到有體檢者站立在底板103上時,超聲波傳感器采用同樣的方法獲取發射端發射的超聲波從人體頭部反射回接收端的時間,從而可以獲得頂板101與頂板101之間的高度H2。因此,可以人體的身高即為H=H1-H2。所述超聲波傳感器將所述超過聲波反射時間輸出至主控模塊1,主控模塊1根據相應的參數計算得出當前體檢學生的身高數據并保存。
所述體溫測量單元23包括紅外測溫傳感器和溫度轉換器,所述紅外測溫傳感器用于采集體檢者額頭溫度,溫度轉換器用于根據所述紅外測溫傳感器采集到的溫度信號計算出體溫并發送給主控模塊1。
進一步,為了精確的測量到不同身高體檢者的額頭溫度,所述體溫測量單元23還包括激光避障器。如圖3和圖4所示,所述激光避障器和紅外測溫傳感器可以設置于一殼體231上。所述殼體231為圓柱體,所述圓柱體的一端面上開有用于放置所述激光避障器的第一圓孔235和用于放置所述紅外測溫傳感器的第二圓孔236。所述圓柱體的兩側對稱設置有一對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一端與所述圓柱體相連,另一端與設置于立柱上的軌道相接觸。為了使得所述支撐桿能夠平穩的在所述滑軌234內上下滑動,所述支撐桿與所述滑軌234相接觸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滑軌234相適配的滑塊232。這樣,通過滑軌234與滑塊232之間的配合,帶動所述殼體231相對于所述立柱102上下滑動。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殼體231背離所述激光避障器和紅外測溫傳感器的一端面設置一傳動軸,所述傳動軸與所述殼體231相對靜止。所述傳動軸背離所述殼體231的一端設置一從動齒輪238。相對應地,所述立柱102上設置一主動齒輪、驅動電機以及傳動鏈(圖中未標出),所述傳動鏈與所述從動齒輪238相嚙合,所述主動齒輪與所述傳動鏈相嚙合。所述主控齒輪在所述驅動電機的帶動下轉動,并帶動所述傳動鏈轉動,所述傳動鏈與從動齒輪238相嚙合,使得所述從動齒輪238沿所述傳動鏈上下移動,以帶動所述殼體231沿所述立柱102上下移動。所述殼體231可以相對于所述立柱102上下滑動以適應不同身高的體檢者。當然,在實際應用中,還可以采用其他驅動結構來實現所述殼體231相對于所述立柱102的相對運動。
當位于所述圓柱形殼體231內的激光避障傳感器碰到頭頂的位置時,避障傳感器發出一個高電平信號至主控模塊1,所述主控模塊1接收所述高電平信號并輸出驅動信號至所述電機,使得所述電機驅動所述圓柱形殼體231繼續向下滑動5cm,然后停止觸發避障傳感器和電機,同時通過主控模塊1觸發紅外測溫傳感器,紅外測溫傳感器測得人的溫度信號后,輸出至所述溫度轉換器,所述溫度轉換器根據所述溫度信號計算出體溫并發送給主控模塊1。這樣可以通過激光避障器的配合,使得紅外測溫傳感器能夠準確測量用戶額頭位置的溫度,從而提高體溫的測量準確度。
進一步,如圖3和圖4所示,為了便于所述圓柱形殼體231能夠平穩的上下移動,所述圓柱形殼體231上設置有阻尼球237,所述阻尼球237與所述傳動軸未設置從動齒輪238的一端相連,并且位于所述殼體231的另一端的凹槽239內。這樣,所述從動齒輪238通過所述阻尼球237與所述圓柱形殼體231相連接,可以保證所述從動齒輪238帶動所述圓柱形殼體231平穩上下移動,并且便于精確控制所述體溫計上移動的距離,從而進一步提高體溫測量的精度。
所述血壓測量單元24包括壓力傳感器和第一信號處理器,所述壓力傳感器用于采集與血壓相對應的模擬信號,所述信號處理器用于將所述模擬信號轉化為對應的血壓值并發送至主控模塊1。
所述脈率測量單元25包括紅外脈率傳感器和第二信號處理器,所述紅外脈率傳感器用于采集與脈搏跳動同步的脈沖信號,所述第二信號處理器用于將所述脈沖信號轉化為脈率數據并發送至主控模塊1。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殼體231上還設置有攝像頭233,所述攝像頭233與主控模塊1相連接,當所述殼體231在所述驅動機構的驅動下停留在合適的位置時,所述主控模塊1輸出驅動電平至所述攝像頭233,所述攝像頭233開啟并拍攝體檢者的照片。這樣,可以實現在測量體檢者體溫的同時,采集其頭像信息,為后續的用戶信息查詢和匹配提供方便。在實際應用中,所述攝像頭233還可以通過通信模塊直接將所述照片發送至上位機,也可以將所述照片發送至主控模塊1,由主控模塊1發送至上位機。這樣即實現了在體檢的同時,同步采集體檢者的圖像信息,節約了體檢者的時間。
進一步,如圖2所示,為了準確感應是否有體檢者站立在所述機架100上開始體檢,所述機架100的立柱102上設有計數模塊4,所述計數模塊4與主控模塊1相連。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計數模塊4采用采用紅外感應傳感器。所述紅外感應傳感器設置于所述立柱102的下端,這樣只要有體檢者站立于所述底板103時均可以被所述紅外感應傳感器感應到,而不受身高因素的影響。當感應到人體時,所述紅外感應傳感器輸出高電平信號至主控模塊1,同時所述主控模塊1根據所述高電平信號在體檢人數的初始值上加1并覆蓋原數值并保存。這樣,所述計數即為體檢者對應的體檢編號,通過所述體檢編號可以查詢到其對應的體檢數據和信息。所述紅外感應傳感器的型號為HC-SR501。
進一步,為了提示體檢者感應和計數成功,所述計數模塊4還包括若干發光二極管41,所述若干發光二極管41相連與主控模塊1相連。當主控模塊1接收成功保存所述計數時,輸出低電平信號至發光二極管41,驅動所述發光二極管41發光以提示體檢者感應成功,開始體檢。當然,在實際應用中,還可以采用其他提醒裝置,例如揚聲器、蜂鳴器、振動器等。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主控模塊1還用于存儲預設的若干體檢數據區間與健康建議的對應關系。由于所述體檢數據包括體重、體溫、脈率和血壓,因此所述體檢數據區間包括所述4項體檢項目的體檢數據區間。即所述體檢數據區間包括預設的體重區間、預設的體溫區間、預設的脈率區間和預設的血壓區間。所述預設的體檢數據區間可以包括若干個,例如體溫區間可以為4個,分別為小于36度、36度-37度、37度-38度、38度以上等。所述若干體檢數據區間分別對應一個健康建議,例如,體溫區間為小于36度,其對應的健康建議為:多鍛煉,多喝白開水,注意保暖,有強烈不適可到醫院檢查,健康指數為體溫偏低;體溫區間為:36度-37度,其對應的健康建議為:繼續保持,健康指數為體溫正常;體溫區間為:37度-38度,其對應的健康建議為:適當鍛煉到出汗,多喝白開水,也可用凍毛巾敷額頭,健康指數為低燒;體溫區間為:38度以上,其對應的健康建議為:建議到醫院進行檢查,按時吃退燒藥,健康指數為高燒。表1為本實施例中各個體檢項目預設的若干體檢數據區間與健康建議的對應關系表。
當然,所述預設的體檢數據區間與健康建議的對應關系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經調整,以適應不同的年齡、地區的人。這樣,所述主控模塊1可以根據所述預設的體檢數據區間與健康建議的對應關系將接收到的體檢數據劃分至不同的區間內,以給出對應的健康建議。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顯示模塊3用于接收所述主控裝置輸出的體檢數據和健康建議并顯示給用戶。所述顯示模塊3可以采用觸屏顯示器,這樣,用戶可以通過操作所述觸屏顯示屏查詢對應的體檢信息,例如,通過輸入對應的體檢編號查詢體檢數據,或者在對應的體檢編號下添加體檢者的姓名、年齡等信息以生成完善的體檢信息。在實際應用中,如圖5和圖6所示,顯示界面可以包括查詢模式、檢測模式和健康建議模式,在所述查詢模式下可以查詢體檢者對應的體檢數據,例如:身高、體重、脈率等;在所述健康建議模式下可以通過輸入體檢編號查看體檢者對應的健康建議。當然還可以設定其他顯示模式來查看體檢結果。當然,還可以增設鍵盤模塊用于輸入和查詢體檢信息。
進一步,所述健康建議系統還可以包括一揚聲器5,所述揚聲器5用于與所述顯示模塊3相配合進行語音播報。
進一步,為了便于體檢者獲取和查看體檢數據,所述智能體檢及健康建議裝置還包括通信模塊。所述通信模塊用于與上位機通信的通信模塊,所述通信模塊為2.4G無線模塊、WIFI模塊、藍牙模塊和/或NFC模塊。這樣,當所述智能體檢及健康建議裝置可以采用上位機支持的通信方式進行通信,提高所述智能體檢及健康建議裝置的使用范圍。所述上位機可以為移動終端、PDA、PC端、服務器等。
基于上述智能體檢及健康建議裝置,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智能體檢及健康建議裝置的控制方法,如圖7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00、測量模塊2獲取體檢數據并發送至主控模塊1,其中,所述體檢數據包括身高、體重、體溫、脈率和血壓。
具體地,所述測量模塊2中的身高測量單元22、體重測量單元21、體溫測量單元23、脈率測量單元25以及血壓測量單元24分別獲取身高、體重、體溫、血壓、脈率和血壓數據。所述5項測量可以按照一定的先后順序進行,例如,按照身高、體重、體溫、血壓、脈率和血壓的順序依次進行,在一個項目結束之后才開始另一個項目的測量。所述測量模塊2獲取所需的體檢數據后將所述體檢數據發送至主控模塊1。
進一步,為了及時提示體檢者可以開始體檢,在所述步驟S100之前還可以包括:
S10、紅外感應器感應到人體站立于所述機架100上并發送計數信號至主控模塊1;
S20、所述主控模塊1接收所述計數信號并控制計數累計+1,以及發送驅動信號至發光二極管;
S30、所述發光二極管接收所述驅動信號并發光以提示用戶開始體檢。
S200、所述主控模塊1接收所述體檢數據并進行分析,以給出健康建議并輸出至顯示模塊3;
具體地,所述主控模塊1接收所述數據后,判斷所述體檢數據所處的體檢數據區間,并根據所述預設的體檢數據區間與健康建議的對應關系,確定所述體檢數據對應的健康建議并將所述健康建議輸出至顯示模塊3呈現給用戶。在本實施例中,由于所述預設的體檢數據區間是由若干個臨界值劃分,因此可以將接收的體檢數據分別與預設的臨界值進行比較以確定其所處的預設體檢數據區間。
示例性的,所述主控模塊1接收所述體檢數據并進行分析,以給出健康建議并輸出至顯示模塊3具體包括:
S201、主控模塊1接收所述體檢數據并將所述體檢數據分別與預設的若干臨界值進行比較;
S202、根據比較結果確定接收的體檢數據所處的體檢數據區間;
S203、根據預設的體檢數據區間與健康建議的對應關系確定接收的體檢數據對應的健康建議并輸出至顯示模塊3。
S300、所述顯示裝置接收所述健康建議并呈現給用戶。
具體地,所述顯示裝置接收所述健康建議后將所述健康建議呈現給用戶,這樣用戶在體檢完成后立即可以獲知自己的體檢數據,節省時間同時方便快捷。當然,在實際應用中,還可以將所述健康建議同時進行語音播報,這樣視聽同步的方式更加方便用戶獲知體檢建議,同時為不方便查看建議的用戶提供新的廣播途徑。
進一步,為了便于體檢者獲取和查看體檢數據,所述步驟S300之后還包括:
S400、將體檢數據以及相應的健康建議通過通信模塊發送至上位機。具體如上所述。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