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介入醫療器械輸送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392830閱讀:397來源:國知局
介入醫療器械輸送系統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介入醫療器械輸送系統。



背景技術:

微創介入手術在臨床應用中越來越廣泛,腔內介入器械(比如封堵器,血管塞,濾器等)的輸送系統通常至少包括輸送鞘管、擴張器、裝載器、止血閥和推送器(如鋼纜)等幾個部分,輸送鞘管和擴張器建立好通道,撤出擴張器,通過推送器將介入器械收入裝載器,然后導入輸送導管,進一步輸送至靶向位置。在將介入器械從裝載器導入輸送導管的過程中,裝載器與輸送導管之間的連接配合至關重要,該位置要求裝載器的裝載管遠端與輸送導管近端的端面無縫連接,內腔平滑過渡,以保證器械順暢通過。對于血管內介入器械,該位置還要求要保持密封,以保證在對器械排氣的過程成,降低氣栓的風險。

裝載器與輸送導管之間通常通過螺紋的方式連接,裝載器的裝載管遠端與輸送導管接頭通過螺紋連接,通過螺紋的不斷旋合,使裝載管遠端抵住輸送導管近端,如果旋進程度不夠,裝載管遠端與輸送導管近端連接不到位,銜接位置存在縫隙,介入器械在推送時很容易卡死,尤其對于帶有倒勾或者單絲末端的結構,如果強行推送,嚴重可造成器械變形或者斷裂,進而造成手術失敗,另外,如果銜接位置若存在縫隙,裝載器與輸送導管就不能保持密封,在通過止血閥對器械進行排氣的過程中,輸送系統會容易因排氣不良而引發氣栓。

臨床實踐中,為了實現裝載器遠端與輸送導管近端無縫連接,并且二者內腔平滑過渡,同時保證裝載器遠端與輸送導管近端的連接位置密封,以降低減少氣栓的風險,醫生往往傾向于過量的旋進螺紋,但是,如果旋合程度過量,則裝載器的裝載管遠端容易受擠壓變形,產生縮口效應,致使裝載管遠端內徑變小,器械難以通過,如果強行推送,嚴重可造成器械變形或者斷裂,進而造成手術失敗。如果旋進程度不夠,裝載管遠端與輸送導管近端連接不到位,銜接位置存在縫隙,介入器械在推送時很容易卡死,同時也會因因排氣不良而引發氣栓;上述結構無法確定器械是否已經裝配到位,需要醫生憑經驗操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易操作、自動確定旋進程度的介入醫療器械輸送系統。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介入醫療器械輸送系統,包括設有裝載管的裝載器、輸送導管、擴張器、推送器和止血閥;

在裝載管或輸送導管上設有限位鎖定接頭;

所述裝載管或輸送導管外設有用于裝載管遠端與輸送導管近端旋緊程度的適量旋進控制機構;

所述輸送導管近端與裝載管遠端相互插裝封閉并通過限位鎖定接頭螺接固定在一起;所述適量旋進控制機構一個方向旋轉適量旋緊螺接固定、反向旋轉解除螺接。

所述的介入醫療器械輸送系統中,優選所述限位鎖定接頭和適量旋進控制機構同時套裝在裝載管外或輸送導管外,所述適量旋進控制機構與限位鎖定接頭之間插接、固定連接或可拆卸固定連接,所述限位鎖定接頭設有內螺紋,對應的輸送導管或裝載管設有外螺紋,內螺紋與外螺紋螺接將裝載管與輸送導管連接在一起。

所述的介入醫療器械輸送系統中,優選所述適量旋進控制機構與限位鎖定接頭通過彈性定位件和卡接位可拆卸固定連接;所述限位鎖定接頭外壁設有彈性定位件,對應的適量旋進控制機構上設有卡接位,所述彈性定位件彈性卡入卡接位將適量旋進控制機構與限位鎖定接頭可拆卸固定,外力作用下彈性定位件彈性收縮從卡接位中脫出解除適量旋進控制機構與限位鎖定接頭的固定;

或者所述適量旋進控制機構設有彈性定位件,對應的限位鎖定接頭上設有卡接位,所述彈性定位件彈性卡入卡接位將適量旋進控制機構與限位鎖定接頭可拆卸固定,外力作用下彈性定位件彈性收縮從卡接位中脫出解除適量旋進控制機構與限位鎖定接頭的固定。

所述的介入醫療器械輸送系統中,優選所述彈性定位件為固定在限位鎖定接頭上且由限位鎖定接頭壁面向外逐步伸張的彈性件,彈性定位件彈性卡入卡接位后適量旋進控制機構限位固定只相對于限位鎖定接頭旋轉;

或者所述彈性定位件為固定在適量旋進控制機構內且由適量旋進控制機構向中心逐步伸張的彈性件,彈性定位件卡入卡接位后適量旋進控制機構限位固定只相對于限位鎖定接頭旋轉。

所述的介入醫療器械輸送系統中,優選所述適量旋進控制機構與限位鎖定接頭分別各自設置在裝載管或輸送導管外,在裝載管或輸送導管插接后,適量旋進控制機構與限位鎖定接頭相互插接,使得適量旋進控制機構帶動限位鎖定接頭旋轉。

所述的介入醫療器械輸送系統中,優選所述限位鎖定接頭與適量旋進控制機構之間通過連接套筒連接,所述限位鎖定接頭與連接套筒之間、連接套筒與適量旋進控制機構分別各自可拆卸連接。

所述的介入醫療器械輸送系統中,優選所述限位鎖定接頭、連接套筒、適量旋進控制機構上分別各自設有彈性定位件或/和卡接位,所述限位鎖定接頭與連接套筒之間、連接套筒與適量旋進控制機構之間通過彈性定位件彈性卡入卡接位將三者可拆卸固定連接在一起。

所述的介入醫療器械輸送系統中,優選所述適量旋進控制機構包括手輪、手輪內設有與連接套筒或限位鎖定接頭可拆卸固定連接的驅動連接件,所述手輪與驅動連接件之間設有適量止動件;手輪帶動驅動連接件旋轉的驅動力小于所述適量止動件變形滑出的受力,手輪通過適量止動件帶動驅動連接件向一個方向轉動;手輪帶動驅動連接件旋進中旋轉的驅動力使得所述適量止動件變形滑出時,手輪相對驅動連接件獨自轉動。

所述的介入醫療器械輸送系統中,優選所述適量止動件為在手輪內壁上設置的至少一個彈性卡頭、對應的驅動連接件外壁上設有多個卡槽;或者所述適量止動件為在驅動連接件外壁上設置的至少一個彈性卡頭、對應的在手輪內壁上設有多個卡槽;

每個卡槽的側壁設有第一滑動面;所述彈性卡頭卡入卡槽后,彈性卡頭端部與第一滑動面搭接,手輪旋轉帶動驅動連接件轉動;

在驅動連接件受到旋轉阻力止動時,手輪旋轉迫使彈性卡頭彈性變形通過第一滑動面滑出卡槽,手輪相對驅動連接件自轉;所述卡槽中與第一滑動面相對的側面為第一止動面,彈性卡頭端部與第一止動面搭接,使得手輪反向旋轉帶動驅動連接件轉動。

所述的介入醫療器械輸送系統中,優選所述驅動連接件沿軸向向外延伸有連接端,所述連接端在軸向開口且連接端內壁設有內螺紋,所述連接端的內螺紋與輸送導管近端的外螺紋或裝載管遠端的外螺紋螺接將輸送導管近端與裝載管遠端固定連接在一起;

或者所述適量旋進控制機構內設有連接頭,所述連接頭與適量旋進控制機構固定連接或可拆卸固定連接,所述連接頭一端在軸向開口且內壁設有內螺紋,所述連接頭的內螺紋與輸送導管近端的外螺紋或裝載管遠端的外螺紋螺接將輸送導管近端與裝載管遠端固定連接在一起。

所述的介入醫療器械輸送系統中,優選所述彈性卡頭為螺旋彈片或者受力彎曲的彈性棘爪;或者所述彈性卡頭包括彈性件和彈性件前端設置的頂壓件。

本發明采用在裝載器的裝載管、輸送導管設置限位鎖定接頭、適量旋進控制機構來控制旋進程度。當旋合到合適位置時,裝載管遠端的端面頂壓輸送導管近端遇到阻力時,阻力將傳遞至適量旋進控制機構,繼續旋動適量旋進控制機構,適量旋進控制機構由于遇到阻力,不能繼續轉動,這樣在驅動力和阻力的同時作用下,適量旋進控制機構的結構受力發生彈性形變,當形變累計到一定程度,則發生滑絲現象,則裝載器與輸送導管的螺紋不能再繼續旋合,從而避免裝配過緊造成裝載管遠端端面擠壓變形,內腔變小,致使器械無法輸送的問題。同時,滑絲現象也可以提示醫生,已裝配到位,即實現了裝載器與輸送器端面無縫連接、內腔連接通暢,同時裝載管遠端、輸送導管近端之間的徑向斜面貼合密封,若未發生打滑現象,說明器械尚未裝配到位,仍需要繼續旋進直至打滑。因此,本發明的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自動提示裝配到位。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的外觀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1限位鎖定接頭與適量旋進控制機構可拆卸固定的外觀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1限位鎖定接頭與適量旋進控制機構可拆卸固定的剖視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1限位鎖定接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1限位鎖定接頭與適量旋進控制機構固定連接的剖視圖;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1限位鎖定接頭與適量旋進控制機構插接的外觀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1限位鎖定接頭與適量旋進控制機構插接的剖視圖;

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1限位鎖定接頭的外觀結構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適量旋進控制機構第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本發明實施例1驅動連接件的外觀結構示意圖;

圖11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適量旋進控制機構第二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12是圖11中m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13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適量旋進控制機構第三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14是圖13中k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15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適量旋進控制機構第四種實施方式鎖定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16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適量旋進控制機構第四種實施方式滑動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17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適量旋進控制機構第五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18是圖17中n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19是本發明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20是本發明實施例2的適量旋進控制機構與裝載管裝配的結構示意圖。

圖21是本發明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

圖22是本發明實施例3的剖視圖;

圖23是本發明實施例4的結構示意圖;

圖24是本發明實施例4的剖視圖;

圖25是本發明實施例5的結構示意圖;

圖26是本發明實施例5的剖視圖;

圖27是本發明實施例6的結構示意圖;

圖28是本發明實施例6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發明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方位定義:靠近操作者的方向為近端,遠離操作者的方向為遠端。

由于本發明有多種技術方案,則通過以下多個實施例進行分別說明。

如圖1、2所示,一種介入醫療器械輸送系統包括設有裝載管1000的裝載器、輸送導管2000、擴張器7000、推送器5000和止血閥4000,通過輸送導管2000和擴張器7000建立通道,然后撤出擴張器7000,推送器5000穿過裝載器的裝載管1000與止血閥4000組件,將介入器械6000收入裝載器的裝載管1000內。在裝載器的裝載管1000上或輸送導管2000設有限位鎖定接頭1100;所述裝載管1000或輸送導管2000上設有用于控制裝載管1000與輸送導管2000旋緊程度的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

根據限位鎖定接頭1100和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的設置位置不同,二者之間的連接關系有多種形式,一種是所述限位鎖定接頭1100和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同時套裝在裝載管1000外,或者同時套裝在輸送導管2000外,所述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與限位鎖定接頭1100之間插接、固定連接或可拆卸固定連接;另一種是所述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與限位鎖定接頭1100分別各自設置在裝載管或輸送導管外,未裝配時,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與限位鎖定接頭1100分離,只有在裝載管或輸送導管插接后,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與限位鎖定接頭1100才相互插接,使得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帶動限位鎖定接頭1100旋轉。以下用不同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1,如圖2-18所示,介入醫療器械輸送系統中,在裝載器的裝載管1000上設有限位鎖定接頭1100和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與限位鎖定接頭1100插接、固定連接或可拆卸固定連接。限位鎖定接頭1100、裝載管1000和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同軸安裝。所述裝載管1000、輸送導管2000相互插裝封閉并通過限位鎖定接頭1100螺接固定在一起;所述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一個方向旋轉適量旋緊螺接固定、反向旋轉解除螺接。

如圖2所示,輸送導管2000的端口外壁設有外螺紋2110、內壁為由端口向內直徑逐漸減小的錐臺面,輸送導管2000內壁錐臺面中的最小直徑與裝載管1000外徑一致,且在最小直徑處設有一圈臺階2111,臺階2111處的內徑與裝載管1000的內徑相同,使得裝載管1000的端面1410抵壓在臺階2111上,裝載管1000與輸送導管2000的內壁之間平滑過渡,以保證器械順暢通過,同時裝載管1000的端面抵壓在臺階2111上無縫連接,保持密封,保證了在對器械排氣的過程中不漏氣,降低氣栓的風險,最后將器械從裝載管1000順暢地導入至輸送導管2000中。

如圖2、3所示,限位鎖定接頭1100為兩端貫通的筒狀結構,限位鎖定接頭1100套裝可拆卸限位固定或直接限位固定在裝載管1000,可拆卸固定方式采用卡接。通過裝載管1000外壁設置的卡位限制限位鎖定接頭1100的軸向運動,使其只能轉動不能軸向移動。具體為限位鎖定接頭1100的內壁上設有有一圈卡槽1300,對應的裝載管1000外壁上設卡頭1331,限位鎖定接頭1100穿裝在裝載管1000上,卡頭1331對應卡入卡槽1300將二者限位連接在一起,限位鎖定接頭1100可以沿裝載管1000軸向轉動但不能沿軸向前后移動??^1331和卡槽1300位置也可以對調設置,裝載管1000上設有卡槽、限位鎖定接頭1100內壁上設有卡頭。

如圖3、5、6所示,由于要與輸送導管2000連接,則限位鎖定接頭1100設有內螺紋1110,對應的輸送導管2000設有外螺紋2110,二者螺接將輸送導管2000與裝載管1000固定連接在一起。

如圖2、3所示,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與限位鎖定接頭1100可拆卸固定連接,如圖5所示,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與限位鎖定接頭1100固定連接。

限位鎖定接頭1100與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之間的可拆卸固定連接的方式有多種,例如:卡接、螺接、銷釘連接等,本實施例中采用卡接方式。所述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與限位鎖定接頭1100通過彈性定位件和卡接位可拆卸固定連接。

如圖3、4所示,第一種卡接實施方式:所述限位鎖定接頭1100外壁設有彈性定位件1120,對應的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內設有卡接位3401,具體的,卡接位3401設置驅動連接件3400的內壁壁面上,卡接位3401為卡槽或卡孔。所述彈性定位件彈性卡入卡接位3401將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與限位鎖定接頭1100可拆卸固定連接在一起。

所述彈性定位件1120為由限位鎖定接頭1100壁面向外逐步伸張的彈性件,彈性定位件1120可以為彈珠、彈片等多種結構,優選是如圖3所示的角形設置的彈片.如圖2、3所示,彈性定位件1120包括從限位鎖定接頭1100的壁面向外伸張的斜面1121,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順限位鎖定接頭1100的彈性定位件1120上的斜面1121滑動時,彈性定位件1120受到驅動連接件3400的內壁壁面的擠壓而向限位鎖定接頭1100內運動,從而將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套上限位鎖定接頭1100,當滑動到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的卡接位3401時,受到擠壓的彈性定位件1120向卡接位3401中彈出卡入卡接位3401,這樣限位鎖定接頭1100與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裝配到一起,在彈性定位件1120的斜面1121兩側的側向端面1122限制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的自轉,斜面1121近端的末端端面1123限制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相對限位鎖定接頭1100只能繼續向前運動不能后退。這樣,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在限位鎖定接頭1100上。

第二種卡接實施方式:所述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內壁即驅動連接件3400的內壁壁面設有彈性定位件,限位鎖定接頭1100對應的壁面上設有卡接位,所述彈性定位件彈性卡入卡接位將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與限位鎖定接頭1100可拆卸固定。所述彈性定位件為由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內壁面向中心逐步伸張的彈性件,且彈性定位件卡入卡接位限制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相對于限位鎖定接頭1100旋轉和后退。具體結構同第一種卡接實施方式,在此不再贅述。

如圖5所示,所述驅動連接件3400與限位鎖定接頭1100同軸固定連接,或者二者為一體結構。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與限位鎖定接頭1100固定連接,即限位鎖定接頭1100與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固定成為一個整體,即限位鎖定接頭1100成為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軸向延伸的一部分。在限位鎖定接頭1100內設有內螺紋1110。

如圖5-8所示,同時設置在裝載管1000外的限位鎖定接頭1100和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相互插接。插接的方式有多種,一般是軸向設有相互插接的插接塊和插接槽,如圖5-6所示,限位鎖定接頭1100的端部設有連接頭1101,所示連接頭1101上沿軸向設有插接槽1102,對應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軸向設有插接塊,所述插接塊插入插接槽1102后,軸向則由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帶動限位鎖定接頭1100轉動。限位鎖定接頭1100外壁沿軸向也可以設置插接塊,對應的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軸向設置插接槽,二者插接。

限位鎖定接頭1100和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除了設置在裝載器的裝載管1000上,還可以同時設置在輸送導管2000上。限位鎖定接頭1100和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之間的連接關系同上,在此不再贅述。

如圖3、5、7所示,所述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包括手輪3100、手輪3100內設有與限位鎖定接頭1100可拆卸固定連接的驅動連接件3400,所述手輪3100與驅動連接件3400之間設有適量止動件3200;手輪3100帶動驅動連接件3400旋轉的驅動力小于所述適量止動件變形滑出的受力,手輪3100通過適量止動件帶動驅動連接件3400向一個方向轉動;手輪3100帶動驅動連接件3400旋進中旋轉的驅動力使得所述適量止動件變形滑出,手輪3100相對驅動連接件3400獨自轉動。

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除了主要結構手輪3100、驅動連接件3400和適量止動件3200,還包括設置在手輪3100端部的擋圈3300,擋圈3300將手輪3100封閉,驅動連接件3400與適量止動件3200位于擋圈3300與手輪3100封閉的空間中。適量止動件3200位于驅動連接件3400的外壁面上,也可以位于手輪3100的內壁上。在適量止動件3200位于驅動連接件3400的外壁面上時,驅動連接件3400和適量止動件3200可以是一體成型制成,也可以固定連接在一起。同樣適量止動件3200位于手輪3100的內壁上時,適量止動件3200與手輪3100可以是一體成型制成,也可以固定連接在一起。

如圖9-18所示,所述適量止動件3200為在手輪3100內壁上設置的至少一個彈性卡頭、驅動連接件3400外壁上設有多個卡槽3130;或者所述適量止動件3200為在驅動連接件3400外壁上設置的至少一個彈性卡頭、在手輪3100內壁上設有多個卡槽3130,每個卡槽3130的側壁設有第一滑動面3110;所述彈性卡頭卡入卡槽3130后,彈性卡頭端部與第一滑動面3110搭接時,手輪3100旋轉帶動驅動連接件3400轉動;在驅動連接件3400受到旋轉阻力止動時,手輪3100旋轉迫使彈性卡頭彈性變形通過第一滑動面3110滑出卡槽3130,手輪3100相對驅動連接件3400自轉。所述彈性卡頭端部與卡槽3130側壁搭接的面為第一滑動面3110。所述彈性卡頭為螺旋彈片或者受力彎曲的彈性棘爪,或者所述彈性卡頭包括彈性件和彈性件前端設置的頂壓件。

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有多種結構,以下具體就每種結構進行詳細描述:

一、如圖9、10所示,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的第一種實施方式:

所述適量止動件3200為在驅動連接件3400外壁上設置的至少一個彈性卡頭3201、在手輪3100內壁上設有多個卡槽3130;彈性卡頭3201的數量根據實際需要設置,可以為一個也可以為多個。本實施例中彈性卡頭3201沿驅動連接件3400外壁周向一圈間隔均勻設置多個,對應手輪3100內壁設置的卡槽3130位置、間隔和數量跟彈性卡頭3201一致,或大于彈性卡頭3201的設置數量。所述彈性卡頭3201為受力彎曲的彈性棘爪,彈性卡頭3201整體的形狀不作限制,可以是條形、片形、凸起等,為了增加彈性卡頭3201的彈力,多采用長度較長的結構,且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設置,增加彈性卡頭3201的變形量。

彈性卡頭3201端部與卡槽3130卡接,彈性卡頭3201形狀配合卡接并適合滑出,每個卡槽3130的側壁設有第一滑動面3110,第一滑動面3110相對側面為第一止動面3120;每個彈性卡頭3201端部分別設有第二滑動面3210和第二止動面3220。所述彈性卡頭3201端部與卡槽3130側壁搭接的面為第二滑動面3210。所述彈性卡頭3201卡入卡槽3130后,彈性卡頭3201端部的第二滑動面3210與第一滑動面3110搭接時,手輪3100旋轉帶動驅動連接件3400轉動,此時螺紋正常旋合;當裝載管1000與輸送導管2000裝配到位,抵壓產生阻力。在驅動連接件3400受到旋轉阻力止動時,手輪3100旋轉迫使彈性卡頭3201彈性變形通過第一滑動面3110滑出卡槽3130,手輪3100相對驅動連接件3400自轉。第一滑動面3110和第二滑動面3210都為斜面有利于在適當外力下相互滑動,且二者斜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為了實現彈性卡頭3201既能與卡槽3130的第一滑動面3110搭接帶動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旋轉,也在一定外力下脫離第一滑動面3110,則彈性卡頭3201優選與卡槽3130部分搭接,即第二滑動面3210與第一滑動面3110部分接觸??ú?130對彈性卡頭3201之間的作用力致使彈性卡頭3201發生彈性形變超過卡槽3130的第一滑動面3110與彈性卡頭3201端部的齒合深度時,彈性卡頭3201的第二滑動面3210沿卡槽3130的第一滑動面3110滑動,卡槽3130與彈性卡頭3201錯開,驅動連接件3400與手輪3100之間發生滑絲現象。

彈性卡頭3201的第二止動面3220和卡槽3130的第一止動面3120都為與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的中軸線垂直的垂直面,即第二止動面3220、第一止動面3120都與旋轉的軸向垂直或基本垂直。

實施過程:旋轉手輪3100,帶動適量止動件3200和驅動連接件3400轉動,在彈性定位件1120的作用下,將力傳遞至限位鎖定接頭1100,限位鎖定接頭1100上的內螺紋1110在卡位1300的作用下,相對裝載管1000原位轉動,通過限位鎖定接頭1100的內螺紋1110與輸送導管2000的外螺紋2110的不斷旋合,直至裝載管1000的端面1410與輸送導管2000的臺階2111接觸時,內螺紋1110與外螺紋2110旋合受阻,限位鎖定接頭1100不能轉動,此時,繼續旋轉手輪3100,旋轉阻力增大,適量止動件3200彈性形變,當彈性形變超過卡槽3130與彈性卡頭3201的齒合深度時,第二滑動面3210從第一滑動面3110滑出,實現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旋轉而限位鎖定接頭1100不轉,避免因螺紋過渡旋合而使裝載管1000的端面1410擠壓變形受損。彈性卡頭3201因受阻力而發生彈性形變,當從第一滑動面3110滑出瞬間,彈性卡頭3201彈性形變恢復,發出聲響,能提示操作者已裝配到位,無需繼續旋轉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當反方向旋轉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時,彈性卡頭3201的第二止動面3220與卡槽3130的第一止動面3120接觸,帶動限位鎖定接頭1100反向旋轉,由于第二止動面3220與第一止動面3120為相互平行或基本平行,且與旋轉中軸線垂直,其驅動阻力遠遠大于第一滑動面3110與第二滑動面3210之間斜面接觸所產生的力,且當螺紋旋出時,其旋合力時是逐漸減小的,所以旋轉手輪3100可以輕松帶動限位鎖定接頭1100旋轉,從而旋出裝載管1000,實現裝載管1000與輸送導管2000的分離。

二、如圖11、12所示,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的第二種實施方式:

第二種實施方式與第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相似,彈性卡頭3201都采用彈性棘爪,只是彈性卡頭3201與卡槽3130位置互換,即所述適量止動件3200為在驅動連接件3400外壁上設置的多個卡槽3130、在手輪3100內壁上設有至少一個彈性卡頭3201;彈性卡頭3201的數量根據實際需要設置,可以為一個也可以為多個。彈性卡頭3201和卡槽3130具體結構同第一種實施方式,在此不再贅述。

三、如圖13、14所示,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的第三種實施方式:

第三種實施方式在第一種實施方式和第二種實施方式的基礎上,將彈性卡頭3201由彈性棘爪更換為螺旋彈片。將螺旋彈片圍繞驅動連接件3400纏繞數圈,螺旋彈片產生伸張彈力,螺旋彈片的自由端3225頂壓在卡槽3130中,螺旋彈片自由端3225端部可以同樣設有第二滑動面3201,也可以不設置滑動面,螺旋彈片螺旋的方向跟手輪3100旋轉方向相同,都為逆時針方向。裝配時旋轉手輪3100,螺旋彈片與卡槽3130的第一滑動面3110重合部分接觸,此時限位鎖定接頭1100的螺紋旋合力小于螺旋彈片向外擴展的彈力,帶動限位鎖定接頭1100旋轉,螺紋正常旋合;當裝載管1000的端面1410與輸送導管2000的臺階2111接觸時,螺紋旋合受阻,限位鎖定接頭1100不能再轉動,此時,繼續旋轉手輪3100,旋合阻力增大,當阻力大于螺旋彈片的彈性形變力時,螺旋彈片發生彈性形變,第一滑動面3110從螺旋彈片的自由端滑出;實現手輪3100旋轉而限位鎖定接頭1100不轉,避免因螺紋過渡旋合而使端面1410擠壓變形受損。在第一滑動面3110滑出瞬間,螺旋彈片彈性形變恢復,與手輪3100碰撞發出聲響,提示操作者已裝配到位,無需繼續旋轉手輪3100。當反方向旋轉手輪3100時,卡槽3130的第一止動面3120與螺旋彈片自由端接觸,螺旋彈片在手輪3100作用下外徑逐漸增大,當外徑增大到擠壓驅動部時,可帶動限位鎖定接頭1100反向旋轉;且當螺紋旋出時,其旋合力時是逐漸減小的,所以旋轉手輪3100可以輕松帶動限位鎖定接頭1100旋轉,從而實現裝載管1000與輸送導管2000的分離。

四、如圖15、16所示,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的第四種實施方式:

第四種實施方式在第一種實施方式和第二種實施方式的基礎上,將彈性卡頭3201由彈性棘爪更換為彈性件3222和彈性件3222前端設置的頂壓件3221,本實施例優選彈性件3222為彈簧,頂壓件3221為鋼珠。卡槽3130為半圓凹槽,其一邊設為倒圓角,使得半圓凹槽一側弧度趨向平坦,鋼珠易于從卡槽3130中滑出。卡槽3130沿周向在驅動連接件3400外壁或手輪3100內壁上均勻設置多個,本實施例設置3個,為了使鋼珠能在圓周上做周向轉動,則在驅動連接件3400或手輪3100內壁上設有一圈滾道3223,卡槽3130設置在滾道3223中。為了使得彈簧只能在徑向上伸展,在驅動連接件3400和手輪3100內壁上沿徑向設置多個盲孔3224,彈簧固定在盲孔3224中,彈簧只能在盲孔3224中伸展或壓縮。

正常狀態時,頂壓件3221受彈性件3222支撐,卡在手輪3100的卡槽3130(半圓凹槽)中;裝載管1000與輸送導管2000裝配時,旋轉手輪3100,帶動頂壓件3221、彈性件3222,限位鎖定接頭1100同時轉動,從而使螺紋正常旋合;當裝載管1000的端面1410與輸送導管2000的臺階2111接觸時,螺紋旋合受阻,限位鎖定接頭1100不能再轉動,此時,繼續旋轉手輪3100,旋轉阻力增大,當阻力大于頂壓件3221所受彈性件3222彈力時,則彈性件3222受壓縮頂壓件3221回退,從卡槽3130(半圓凹槽)中滑到手輪3100內壁上的滾道3223中,實現手輪3100旋轉而限位鎖定接頭1100不轉,避免因螺紋過度旋合而使端面1410擠壓變形受損。繼續旋轉手輪3100,頂壓件3221在彈性件3222彈力作用下會卡在下一個卡槽3130處,發出聲響,提示操作者已裝配到位,無需繼續旋轉手輪3100。當反方向旋轉手輪3100時,因卡槽3130另一面未倒圓角,頂壓件3221所受阻力大于旋合時的力,且當螺紋旋出時,其旋合力是逐漸減小的,所以頂壓件3221會在彈性件3222作用下一直卡在卡槽3130中,帶動限位鎖定接頭1100旋轉,從而實現裝載管1000與輸送導管2000的分離。

五、如圖17、18所示,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的第五種實施方式:

第五種實施方式在第四種實施方式的基礎上,將頂壓件3221的鋼珠換成活動銷,卡槽3130采用第一至第三種實施方式中的卡槽結構,并且將盲孔3224由徑向改為朝向逆時針方向或順時針方向偏轉,使得活動銷的外端向逆時針方向或順時針方向偏移,抵壓在卡槽3130的第一滑動面3110上。

正常狀態時,作為頂壓件3221的活動銷受彈性件3222彈力支撐,卡在卡槽3130中;裝載管1000與輸送導管2000裝配時,旋轉手輪3100,卡槽3130的第一滑動面3110與作為頂壓件3221的活動銷接觸,帶動彈性件3222,限位鎖定接頭1100同時轉動,螺紋正常旋合;當裝載管1000的端面1410與輸送導管2000的臺階2111接觸時,螺紋旋合受阻,限位鎖定接頭1100不能繼續轉動,此時,繼續旋轉手輪3100,旋轉阻力增大,當旋合阻力大于彈性件3222彈力時,彈性件3222壓縮,作為頂壓件3221的活動銷回退,第一滑動面3110從作為頂壓件3221的活動銷上滑過,實現手輪3100旋轉而限位鎖定接頭1100不轉,避免因螺紋過度旋合而使端面1410擠壓變形受損。當第一滑動面3110滑出瞬間,作為頂壓件3221的活動銷在彈性件3222作用下恢復原位,作為頂壓件3221的活動銷碰撞手輪3100,發出聲響,提示操作者已裝配到位,無需繼續旋轉手輪3100。當反方向旋轉手輪3100時,卡槽3130的第一止動面3120與作為頂壓件3221的活動銷接觸,此時,第一止動面3120對作為頂壓件3221的活動銷的力與彈性件3222彈力垂直,所以彈性件3222不會收縮,作為頂壓件3221的活動銷不會回退。帶動限位鎖定接頭1100反向旋轉,從而實現裝載管1000與輸送導管2000的分離。

實施例2、本實施例的結構跟實施例的區別就是:限位鎖定接頭1100和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分別設置在裝載器的裝載管1000上或輸送導管2000上外,限位鎖定接頭1100和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分離設置,只在裝載管1000或輸送導管2000插接后,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與限位鎖定接頭1100才相互插接,使得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帶動限位鎖定接頭1100旋轉。

如圖19、20所示,限位鎖定接頭1100設置在裝載器的裝載管1000上,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設置在輸送導管2000上。限位鎖定接頭1100也可以設置在輸送導管近端連接部2000上,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也可設置在裝載器的裝載管遠端連接部1000上。

限位鎖定接頭1100和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在裝載管遠端連接部1000、輸送導管近端連接部2000上的固定方式,以及它們本身的結構同實施例1,在此不再贅述。

如圖19、20所示,用于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與限位鎖定接頭1100插接的方式有多種,一般是軸向設有相互插接的插接塊和插接槽,插接塊和插接槽可以設置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與限位鎖定接頭1100的壁面上,也可以在二者連接的端部設置。如圖19所示,限位鎖定接頭1100的外壁面沿軸向設有插接槽1102,對應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內壁面軸向設有凸起或凸棱(圖中未示出),所述凸起或凸棱插入插槽1102,則由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帶動限位鎖定接頭1100轉動。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內壁面具體為驅動連接件3400內壁面上設有凸起或凸棱,限位鎖定接頭1100外壁沿軸向也可以設置凸起或凸棱,對應的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軸向設置插槽,二者插接。

本實施例中的其他結構同實施例1,在此不再贅述。

實施例3,如圖21、22所示,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在所述限位鎖定接頭1100與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之間通過連接套筒1200連接,連接套筒1200套裝在限位鎖定接頭1100外,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套裝在連接套筒1200外,即所述限位鎖定接頭1100與連接套筒1200之間、連接套筒1200與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分別各自可拆卸連接。限位鎖定接頭1100與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的結構同實施例1,在此不再贅述。

連接套筒1200為筒狀結構,其內徑稍大于限位鎖定接頭1100外徑,二者之間留有滑動間隙。

限位鎖定接頭1100、連接套筒1200、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之間分別設有彈性定位件和卡接位,實現三者的可拆卸連接。

可拆卸連接實施方式有:一種是所述限位鎖定接頭1100、連接套筒1200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的驅動連接件3400各種獨立設有卡接位、彈性定位件中的至少一種,相鄰的部件之間卡接可拆卸固定;另一種是如圖20所示,在限位鎖定接頭1100外壁設有彈性定位件1120,對應的連接套筒1200設有卡接位1201,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的驅動連接件3400設有卡接位3401,彈性定位件1120同時卡入兩個卡接位1201、卡接位3401將三者固定連接在一起。

其余結構同實施例1,在此不再贅述。

實施例4、如圖23、24所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的區別是:所述限位鎖定接頭1100與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為一體結構,即所述驅動連接件3400沿軸向向外延伸有連接端3500,所述連接端3500在軸向開口且連接端內壁設有內螺紋3510,限位鎖定接頭1100與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設置在裝載管1000遠端,所述連接端3500的內螺紋3510與輸送導管2000近端的外螺紋2110或裝載管遠端的外螺紋1110螺接,將輸送導管2000近端與裝載管1000遠端固定連接在一起;

或者所述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內設有連接頭,所述連接頭與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固定連接或可拆卸固定連接,所述連接頭一端在軸向開口且內壁設有內螺紋,所述連接頭的內螺紋與輸送導管近端的外螺紋或裝載管遠端的外螺紋螺接將輸送導管近端與裝載管遠端固定連接在一起。

限位鎖定接頭1100、連接套筒1200、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三者本身的結構同實施例1-3,在此不再贅述。

實施例5、如圖25、26所示,本實施例是實施例4的基礎上的改進,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4的區別是:所述限位鎖定接頭1100與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為一體結構,設置在輸送導管2000近端,所述連接端3500的內螺紋3510與裝載管遠端的外螺紋1111螺接,將輸送導管2000近端與裝載管1000遠端固定連接在一起。限位鎖定接頭1100、連接套筒1200、適量旋進控制機構3000三者本身的結構同實施例1-4,在此不再贅述。

實施例6、如圖27、28所示,本實施例是實施例1的基礎上,在所述限位鎖定接頭1100與適量旋進控制機構2000之間增加了連接套筒1200。三者設置在輸送導管2000近端外壁上。與實施例5的區別是:限位鎖定接頭1100設有內螺紋1110,與裝載管遠端的外螺紋1111螺接,其余結構同實施例5,在此不再贅述。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乌珠穆沁旗| 汕尾市| 浪卡子县| 永年县| 扬中市| 寿宁县| 东兰县| 汉沽区| 延边| 囊谦县| 松滋市| 漳平市| 颍上县| 彰武县| 高雄市| 眉山市| 海宁市| 股票| 丹棱县| 叶城县| 永定县| 郧西县| 名山县| 武川县| 清涧县| 太仆寺旗| 仲巴县| 滨海县| 井研县| 泊头市| 阳谷县| 汉阴县| 滕州市| 松潘县| 博客| 浮山县| 远安县| 遂平县| 汉源县| 聂荣县| 哈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