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攜載藥物的介入醫療器械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攜載藥物的介入醫療 器械。
背景技術:
人體內器官或組織出現病癥時,往往需要通過導入各種形狀和用途 的介入醫療器械到達病變處,利用這些醫療器械的機械作用和/或藥學作 用和/生物學作用等作用治療病變。
以冠心病的介入治療為例,通過微創傷技術PCI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
治療)的方法在病變血管處植入一個可擴張的支架,以達到撐開狹窄血 管的治療目的,在支架上涂覆藥物,還可以同時抑制棵體支架可能帶來 的再狹窄。以大動脈血管瘤的治療為例,通過腔內隔絕原理在病變處才直 入一個覆膜支架,通過覆膜將動脈瘤隔絕在血管之外,使血管功能恢復
正常。本申請人申請的CN200410053816. 7專利"組合式可任意方向彎曲 的覆膜支架",其公開了一種對人體病變血管進行腔內隔絕治療的覆膜支 架,包括若干個覆膜支架單元,每個覆膜支架單元由支架單元和管狀的 覆膜單元組成。
大量的研究資料和專利已經公開了攜載藥物的介入醫療器械。例如 由本申請人申請的CN02146905. 9專利"一種具有多層涂層的藥物洗脫支 架",公開了一種具有多層涂層的藥物洗脫支架,其由支架和覆蓋在支架 表面上的包含載藥層在內的1-4層涂層構成。
從可植入體內的各種介入醫療器械的結構特點來看,至少從人體動 脈內的各種支架的特點來看,大體上已基本形成兩個技術方向, 一是在 支架桿上攜帶藥物(例如現在盛行的冠狀動脈藥物洗脫支架),這種支架沒有覆膜;二是帶有覆膜的支架(例如大動脈覆膜支架),這種支架沒有 攜帶藥物。
從兩種技術方向的發展結果來看,仍然有眾多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例如藥物支架并不能完全、長久地解決血管內再狹窄的問題,而且,由 于支架金屬桿的外表面的面積限制,載藥量少,藥物釋放方向不能得到 有效控制,相當部分藥物釋放于血液中,而不是被病變血管壁吸收,藥
物涂層也有可能脫落,引起血栓;此外,為將藥物涂層牢固結合在支架
上,藥物涂層基底往往采用了不可降解聚合物,藥物釋放完畢后,該聚 合物永久存在于血管內,很容易引發晚期血栓,而且由于聚合物的存在,
造成了晚期貼壁不良,延緩影響支架內皮化;另外,在支架桿上涂覆藥 物時,為擴大載藥量有時需要在支架上鉆孔或者鉆槽,例如,申請人為 Conor Medsystems Inc的WO2006/098889專利"Expandable Medical
Device with Openings for Delivery of Multiple Beneficial Agents
所公開的一種通過在支架桿挖孔或挖槽以便利用孔或槽的凹陷容積攜載 大量藥物的支架,但這種支架對支架的力學性能要求甚高,可能會導致 支架壽命的損失。
另 一方面,帶有覆膜的大動脈支架雖然很好地實現了腔內隔絕的治 療目的,但對于血管壁上有其他并發癥的情況時,也不能同時解決問題。 類似的問題也存在于人體內血管以外的其他器官或者組織,例如尿道、 膽道、食道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攜載藥物的介入醫療器械,可以同時發揮 覆膜的隔絕作用和藥物的治療作用。
為實現發明目的,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攜載藥物的介入醫療器械,在該介入醫療器械上設置覆膜,其中,所述覆膜上攜載藥物。
其中,所述介入醫療器械可以是血管支架或其他可以植入人體膽道、 食道、尿道等管腔內的醫療器械。
其中,所述覆膜至少為一層;覆膜可采用不通透覆膜或帶微孔覆膜; 所述覆膜可全部或部分覆蓋醫療器械。其中,覆膜的材料為具有生物相 容性的高分子材料,如聚四氟乙烯、膨脹型聚四氟乙烯或聚醚型聚氨酯 等等。
其中,所述藥物涂敷在覆膜的表面或嵌入覆膜材料的纖維中。所述 藥物根據治療的目的選擇,例如,對于冠狀動脈的治療,可以選用抗增 生、抗炎和/或抗血栓形成的藥物,如西莫羅斯(雷帕酶素)、依維莫 斯、生長抑素、它克莫斯、羅紅霉素等等。根據藥物釋放速度或者藥物 與覆膜結合力的需要,也可在藥物中加入適當的聚合物或其他添加劑。 所述聚合物優選可降解聚合物,并且應該具有生物相容性。所述聚合物 可選自聚乳酸、聚丙交酯、聚己內酯、聚乙醇酸、聚羥丁酸、聚羥戊酸、 聚癸酸、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聚羥丁酸phb的共聚物ph-bv、聚M 丙烯酸異己酯或聚丙交酯乙交酯等等。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覆膜進一步包括覆膜A和覆膜B,覆膜A 全部或部分覆蓋在醫療器械上,覆膜B覆蓋在覆膜A上。
其中,所述覆膜A為不通透覆膜或帶微孔覆膜,優選致密不通透的 結構。所述覆膜B為不通透覆膜或帶微孔覆膜,優選有微孔的結構。當 然,也可以根據覆膜的兩個表面藥物釋放的需要,同時選取有微孔的結 構。微孔結構和致密不通透的結構,可以確保藥物的定向釋放。調節微 孔結構的尺寸,可以調節藥物的釋放速度。
其中,所述覆膜B可以是一塊覆膜,也可以是若千小塊的覆膜,這 些小塊覆膜再分別均勻地覆蓋在覆膜A上。其中,覆膜B可以選擇攜載 藥物的脂質體覆膜。覆膜B越小塊,在均勻覆蓋在覆膜A上后,藥物就越能均勻分布在覆膜A上,形成一個個均勻分布的小藥嚢,在這種情況 下,即便覆膜支架本身需要經過安裝、壓縮、輸送、擴張等過程,也不 會導致藥物脫落,或者發生移位致使不同地方的藥物濃度不均。
其中,覆膜A可以通過縫合線縫合固定在醫療器械上,覆膜B也可 以通過縫合線縫合固定在覆膜A和/或醫療器械上。當然,不排除其他優 越覆膜方式的應用,例如,覆膜B采用掛膜的方式固定在覆膜A上。
其中,所述藥物包裹在覆膜A和覆膜B之間所形成的空間,或者直 接涂敷在覆膜B的表面,或者嵌入覆膜B材料的纖維中。
本發明設計在介入醫療器械的覆膜上攜載藥物,其有益效果如下
1、 可以發揮覆膜的隔絕作用和藥物的治療作用。如在冠狀動脈支架 的設計原理上再加上一層覆膜,同時將傳統技術中在支架桿上涂覆藥物 改進成為在覆膜上涂覆藥物,那么就可以利用覆膜的隔絕作用將形成再 狹窄的物質隔絕在外,那么血管內再狹窄的問題將可以得到較為根本性 的解決。
2、 在覆膜上攜載藥物可提高藥物的攜載量。如傳統的冠狀動脈藥物 棵支架是將藥物直接涂覆在支架表面上,由于支架金屬桿的外表面的面 積限制,載藥量少,而在覆膜上攜載藥物可明顯提高血管支架的載藥量。
3、 通過對覆膜結構的設計可以避免藥物脫落。如采用多層覆膜設計 可以使兩層覆膜之間形成均勻分布的小藥嚢,在這種情況下,即便覆膜 支架本身需要經過安裝、壓縮、輸送、擴張等過程,也不會導致藥物脫
落,或者發生移位致使不同地方的藥物濃度不均。
4、 通過對覆膜結構的設計可以控制藥物釋放的速度和方向。覆膜設 計成微孔結構和/或致密不通透的結構,可以確保藥物的定向釋放。調節 微孔結構的尺寸,可以調節藥物的釋放速度;調節覆膜上不同位置的藥 物的量,可以有的^L矢地實現對不同病變的治療。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是基于現有的介入醫療器械在配合藥物治療時存在不足而提 出的改進,以更好地發揮介入醫療器械的治療作用,設計在覆膜上攜載 藥物,同時發揮覆膜的隔絕作用和藥物的治療作用。下面具體描述本發 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
下面所述的介入醫療器械可以是血管支架或其他可以植入人體諸如 膽道、食道、尿道等管腔內的醫療器械。下面以血管支架為例加以詳細 說明。
下面所述應用于血管支架中的覆膜材料為具有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 材料,如聚四氟乙烯、膨脹型聚四氟乙烯或聚醚型聚氨酯等等。應用于 覆膜上的藥物根據治療的目的選擇,對于冠狀動脈的治療,可以選用抗
增生、抗炎和/或抗血栓形成的藥物,如西莫羅斯(雷帕酶素)、依維 莫斯、生長抑素、它克莫斯、羅紅霉素等等。藥物中可以添加聚合物或 其他添加劑以控制藥物釋放速度或者藥物與覆膜結合力的大小。所述聚 合物優選具有生物相容性可降解聚合物,如聚乳酸、聚丙交酯、聚己內 酯、聚乙醇酸、聚羥丁酸、聚羥戊酸、聚癸酸、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 聚羥丁酸phb的共聚物ph-bv、聚氰基丙烯酸異己酯或聚丙交酯乙交酯等 等。
在下面的實施例中上述覆膜材料、藥物及可降解聚合物可按照具體 需要選擇使用。 實施例1
一種覆膜血管支架,覆膜A縫合于支架上,在覆膜A上直接涂敷藥 物層。其中,覆膜A可以全部覆蓋在支架上,也可以部分覆蓋在支架上, 例如,只覆蓋支架的中部,也可以只覆蓋支架的中部和頭部/尾部,也可 以只覆蓋支架桿與相鄰支架桿之間大致類似于網孔的空白處。部分覆蓋 的方式特別有利于需要利用支架本身的機械性能錨定在血管壁上的支架,例如大動脈覆膜支架,它通過棵露在頭端的沒有覆蓋覆膜的支架段 的張力錨定在動脈血管壁上。 實施例2
一種覆膜血管支架,覆膜A縫合于支架上,所述藥物嵌入覆膜材料 的纖維中。其余同實施例1。
實施例3
一種覆膜血管支架,其中覆膜A全部或部分縫合在醫療器械的支架 上,覆膜B縫合固定在覆膜A和/或支架上。其中,覆膜A為不通透覆膜, 覆膜B帶有微孔的結構,其中,覆膜B可以是一塊或多個小塊。藥物攜 載于覆膜A或覆膜B之間,由于覆膜A和覆膜B的通透性能不同,藥物 往覆膜B的方向單向釋放。
實施例4
一種覆膜血管支架,其中覆膜A全部或部分縫合在醫療器械的支架 上,覆膜B縫合固定在覆膜A和/或支架上。其中,覆膜A和覆膜B均為 帶有微孔結構的覆膜,其中,覆膜B可以是一塊或多個小塊。藥物攜載 于覆膜A或覆膜B之間,由于覆膜A和覆膜B均具有通透性能,藥物可 雙向釋放。
實施例5
一種覆膜血管支架,其中覆膜A全部或部分縫合在醫療器械的支架 上,覆膜B通過掛膜的方式固定在覆膜A上。其中,覆膜A和覆膜B均 帶有微孔結構,覆膜B可以是一塊或多個小塊。藥物攜載于覆膜A和覆 膜B之間,雙向釋放。
需要指出的是,具體實施方式
所描述的內容是為更好的實施本發明 而優選的實施方式,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所述的技術 方案,而應以權利要求書所述的實質內容為準,任何可能的結構上的改 變只要不脫離本發明權利要求的實質內容均屬于本發明所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攜載藥物的介入醫療器械,在該介入醫療器械上設置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上攜載藥物。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醫療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為不通透覆膜或帶微孔覆膜。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醫療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全部 或部分覆蓋醫療器械。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醫療器械,其特征在于覆膜的材料為 具有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介入醫療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 料包括聚四氟乙烯、膨脹型聚四氟乙烯或聚醚型聚氨酯。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醫療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涂敷 在覆膜的表面或嵌入覆膜材料的纖維中。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醫療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包括 抗增生、抗炎和/或抗血栓形成的藥物。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醫療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中含 有聚合物。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介入醫療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選 自聚乳酸、聚丙交酯、聚己內酯、聚乙醇酸、聚羥丁酸、聚羥戊酸、聚 癸酸、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聚羥丁酸phb的共聚物ph-bv、聚氰基丙 烯酸異己酯或聚丙交酯乙交酯。
10、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醫療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進 一步包括覆膜A和覆膜B,覆膜A全部或部分覆蓋在醫療器械上,覆膜B 覆蓋在覆膜A上。
11、 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介入醫療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A 為不通透覆膜。
12、 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介入醫療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B為帶微孔覆膜。
13、 根據權利要求IO所述的介入醫療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B 為一塊或若干小塊覆膜。
14、 根據權利要求IO所述的介入醫療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B為攜載藥物的脂質體生物膜。
15、 根據權利要求IO所述的介入醫療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A縫合固定在醫療器械上。
16、 根據權利求IO所述的介入醫療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B縫 合固定在覆膜A和/或醫療器械上。
17、 根據權利要求IO所述的介入醫療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 B采用掛膜的方式固定在覆膜A上。
18、 根據權利要求10-17任一項所述的介入醫療器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藥物包裹在覆膜A和覆膜B之間所形成的空間,或者直接涂敷在覆 膜B的表面,或者嵌入覆膜B材料的纖維中。
19、 根據權利求1所述的介入醫療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入醫療 器械包括血管支架以及用于膽道、食道或尿道管腔內的醫療器械。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攜載藥物的介入醫療器械,在該介入醫療器械上設置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上攜載藥物。本發明設計在介入醫療器械的覆膜上攜載藥物可以同時發揮覆膜的隔絕作用和藥物的治療作用,可提高藥物的攜載量,通過對覆膜結構的設計可以避免藥物脫落,并且可以控制藥物釋放的速度和方向。
文檔編號A61F2/00GK101632606SQ20081004092
公開日2010年1月27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21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21日
發明者唐智榮, 洪小鵬, 石秀鳳, 羅七一 申請人:微創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