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獸藥領域,涉及一種提高畜禽抗應激能力的中藥口服液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背景技術:
近年來國內外專家學者進行的大量關于抗熱應激添加的研究,多數研究主要是針對蛋雞高溫中暑所表現的一系列生理變化對癥下藥,如使用解熱鎮靜劑、調節酸堿平衡的化學物質、vc、抗生素等,從多方面不同程度地緩解了熱應激。但是其中有些藥物作用劇烈,長時間使用必然出現副作用和藥殘。中草藥由于對機體的調節作用具有多方面的調控,純天然、毒副作用小、越來越受人們的重視。從中醫理論和中獸醫理論的研究基礎那個,隨著中藥在抗熱應激的作用機理的研究,許多研究表明抗熱應激中藥可顯著提高飼料報酬,緩解熱應激對雞的不良反應。抗熱應激中藥的應用主要表現在治已病和治未病兩方面。
中藥治已病的報道較少,但是效果還是比較顯著的。在中藥抗熱應激組方中遵循溫病治則,調整和平衡陰陽,協調熱平衡、祛濕、增食欲、助消化達到增強機體免疫力的治療目的。
在治未病方面,中藥的報道很多,因其能顯著預防熱應激,全面協調蛋雞生理功能,特別是對營養物質代謝過程中酶的雙向調節效果顯著,許多學者一直在探究各種抗熱應激中藥對蛋雞的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提高畜禽免疫力的中藥口服液,按重量百分比計,包括下列組分:
本發明的中藥口服液按重量份數計,包含下列組分:
本發明研制的畜禽用抗應激新獸藥為中獸藥口服液,屬于國內領先水平,高效安全,對大型養殖公司在防控畜禽應激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可為養殖戶有效預防和緩解畜禽應激的發生,減少畜禽死亡,提高生產性能,增加養殖收入,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
優選的,由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組成:白術20份、黨參10份、茯苓10份、白扁豆15份、甘草10份、柴胡15份、炒熾實10份、芍藥10份。
相應的,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提高畜禽抗應激能力的中藥口服液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步驟(1)按組方比例稱取各原料藥材,加水煎煮,每次8-10倍水的劑量煎煮2-3次,每次2h;靜置,濾取上清液。
步驟(2)將上述上清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1.05-1.10,所述相對密度為50℃時的相對密度。
步驟(3):將所述步驟(2)中得到的濃縮藥液采用口服液制劑工藝,即可制得提高畜禽抗應激能力的中藥口服液。
優選的,在步驟(1)的上清液中加入山梨酸鉀,加入山梨酸鉀的量為所述上清液的3%,攪勻,過濾,罐裝,滅菌。
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的中藥口服液組方合理,工藝優化,效果顯著,使用安全,毒副作用小,是一種綠色、安全、有效的新型中獸藥制劑。
2.本發明中的中藥口服液不僅能提高畜禽抗應激能力,同時對保障畜禽食品安全,減少抗生素使用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較優的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實施例1
中藥口服液按重量計,包含下列組分:
制備方法如下:
(1)按組方比例稱取各原料藥材,加水煎煮,每次9倍水的劑量煎煮3次,每次2h。靜置,濾取上清液。
(2)將上述上清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1.05,所述相對密度為50℃時的相對密度。
(3):將所述步驟(2)中得到的濃縮藥液采用口服液制劑工藝,即可制得提高畜禽抗應激能力的中藥口服液。
優選的,在步驟(1)的上清液中加入山梨酸鉀,加入山梨酸鉀的量為所述上清液的3%,攪勻,過濾,罐裝,滅菌。
一種提高畜禽抗應激能力的中藥口服液及其制備方法,在步驟(1)的上清液中加入山梨酸鉀3g,攪勻,加水調節至1000ml,過濾,罐裝,滅菌。
實施例2
中藥口服液按重量計,包含下列組分:
制備方法如下:
(1)按組方比例稱取各原料藥材,加水煎煮,每次10倍水的劑量煎煮3次,每次2h。靜置,濾取上清液。
(2)將上述上清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1.10,所述相對密度為50℃時的相對密度。
(3):將所述步驟(2)中得到的濃縮藥液采用口服液制劑工藝,即可制得提高畜禽抗應激能力的中藥口服液。
優選的,在步驟(1)的上清液中加入山梨酸鉀3g,攪勻,加水調節至1000ml,過濾,罐裝,滅菌。
實施例3
中藥口服液按重量計,包含下列組分:
制備方法如下:
(1)按組方比例稱取各原料藥材,加水煎煮,每次8倍水的劑量煎煮2次,每次2h。靜置,濾取上清液。
(2)將上述上清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1.08,所述相對密度為50℃時的相對密度。
(3):將所述步驟(2)中得到的濃縮藥液采用口服液制劑工藝,即可制得提高畜禽抗應激能力的中藥口服液。
優選的,在步驟(1)的上清液中加入山梨酸鉀3g,攪勻,加水調節至1000ml,過濾,罐裝,滅菌。
實施例4提高畜禽抗應激能力的口服液對豬直腸溫度的影響
將實施例1-3制得的中藥口服液按推薦劑量喂健康的飼養的40頭體重約為60kg的杜長大三元雜,隨機分為4組。
1-3組:分別為實施案例1-3制備的樣品,添加量為每1l飲水中加中藥口服液3ml,連續添加5-7天。
4組:空白對照組,不添加中藥口服液。
在試驗期間,豬舍內環境人工造成溫度為38℃±1℃,濕度為80±5%,每天持續2h,形成熱應激的環境,連續試驗7天。
試驗期間,于每天12:00點測量,將獸用溫度計直接插入豬的直腸內,2min后抽出讀數,記錄結果,每組10頭豬的平均體溫為該組的平均溫度,計算7天(用藥期間)的平均溫度。
試驗結果見如表1所示:
表1試驗各組豬只平均溫度變化情況(n=7)
從表1可見:結果表明,各個實施案例組的直腸溫度都比空白對照組低,雖然差異不顯著,但是具有降低直腸溫度的趨勢,表明抗應激中藥口服液具有清熱解暑的效果。
實施案例5提高畜禽抗應激能力的口服液對熱休克蛋白70的影響
將實施例1-3制得的中藥口服液按推薦劑量喂健康的飼養的40頭體重約為60kg的杜長大三元雜,隨機分為4組。
1-3組:分別為實施案例1-3制備的樣品,添加量為每1l飲水中加中藥口服液3ml,連續添加5-7天。
4組:空白對照組,不添加中藥口服液。
在試驗期間,豬舍內環境人工造成溫度為38℃±1℃,濕度為80±5%,每天持續2h,形成熱應激的環境,連續試驗7天。
在試驗前后后采集新鮮血液,制備血清,用于熱休克蛋白的檢測,按照試劑盒操作說明(porcinehsp-70elisakit試劑盒。)
試驗結果見如表2所示:
表2熱休克蛋白(hsp-70)的濃度變化
從表2所示,各個實施案例組豬熱休克蛋白的濃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或極顯著(p<0.05或p<0.01),表明提高畜禽抗應激能力的中藥口服液具有明顯增加豬血清中熱休克蛋白的作用,增強其抗應激作用。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