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精神疾病的中藥,屬于中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與人才競爭激烈,人類生產、生活及生存的壓力增大,由于長時間壓抑得不到緩解和釋放,很容易導致精神方面的疾病,如失眠、抑郁癥或狂躁癥等。現有市面上有很多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 西醫采用鎮定安神類注射藥,還有一些口服類藥物,多是因治療周期長,療效不明顯,加之治療費用昂貴,使一些精神疾病患者不得不采取重時治療,輕癥時停治,或是最后放棄治療,使一些精神病患者在痛苦中度過一生。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精神疾病的中藥,其治療效果好,能夠有效治療失眠、抑郁癥和狂躁癥。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治療精神疾病的中藥,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成,熟地8-12、五味子10-15、麥冬5-10、酸棗仁18-22、當歸7-11、遠志4-7、丹參8-12、茯苓8-12、黃連4-8、阿膠4-7、柏子仁10-15、竹茹5-7、石斛9-12、神曲8-12、山楂9-11、雞內金8-12、夜交藤9-11、枳實0.5-1.5、香附4-7、甘草2-5、朱砂2-4。
優選的,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成,熟地10、五味子12、麥冬8、酸棗仁20、當歸9、遠志6、丹參10、茯苓10、黃連6、阿膠6、柏子仁12、竹茹6、石斛10、神曲10、山楂10、雞內金10、夜交藤10、枳實1、香附6、甘草4、朱砂3。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技術效果:本發明無任何毒副作用,無藥物依賴性,配方簡單,服用方便,選用大棗、朱砂、麥冬,補元、鎮驚安神,有較好的調理神經作用 ;選用五味子、酸棗仁、當歸、遠志、夜交藤、茯苓、阿膠、黃連、熟地,補血養心安神、軟堅散結、清熱燥濕、心悸怔忡、益氣生津、補腎寧心;選用丹參、竹茹、香附,理氣寬中、清心除煩、心煩不眠,選用石斛、神曲、山楂、雞內金、枳實、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益胃生津,滋陰清熱,對神經衰弱、抑郁癥、狂躁癥和失眠癥狀的患者,有良好的治愈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一
一種治療精神疾病的中藥,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成,熟地8克、五味子10克、麥冬5克、酸棗仁18克、當歸7克、遠志4克、丹參8克、茯苓8克、黃連4克、阿膠4克、柏子仁10克、竹茹5克、石斛9克、神曲8克、山楂9克、雞內金8克、夜交藤9克、枳實0.5克、香附4克、甘草2克、朱砂2克。其中,熟地、五味子、麥冬、酸棗仁、當歸、遠志、丹參、茯苓、黃連、阿膠、柏子仁1、竹茹、石斛、神曲、山楂、雞內金、夜交藤、枳實、香附、甘草,采用文火水煎,口服,一日一劑;朱砂采用溫水沖服,一日一劑。
實施例二
一種治療精神疾病的中藥,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成,熟地10克、五味子12克、麥冬8克、酸棗仁20克、當歸9克、遠志6克、丹參10克、茯苓10克、黃連6克、阿膠6克、柏子仁12克、竹茹6克、石斛10克、神曲10克、山楂10克、雞內金10克、夜交藤10克、枳實1克、香附6克、甘草4克、朱砂3克。其中,熟地、五味子、麥冬、酸棗仁、當歸、遠志、丹參、茯苓、黃連、阿膠、柏子仁1、竹茹、石斛、神曲、山楂、雞內金、夜交藤、枳實、香附、甘草,采用文火水煎,口服,一日一劑;朱砂采用溫水沖服,一日一劑。
實施例三
一種治療精神疾病的中藥,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成,熟地12克、五味子15克、麥冬10克、酸棗仁22克、當歸11克、遠志7克、丹參12克、茯苓12克、黃連8克、阿膠7克、柏子仁15克、竹茹7克、石斛12克、神曲12克、山楂11克、雞內金12克、夜交藤11克、枳實1.5克、香附7克、甘草5克、朱砂4克。其中,熟地、五味子、麥冬、酸棗仁、當歸、遠志、丹參、茯苓、黃連、阿膠、柏子仁1、竹茹、石斛、神曲、山楂、雞內金、夜交藤、枳實、香附、甘草,采用文火水煎,口服,一日一劑;朱砂采用溫水沖服,一日一劑。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在本發明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