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醫(yī)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緩解和治療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風濕及類風濕等疾病的外用膏藥。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壓力的增大,人們外出進行戶外活動的頻率越來越少,加上平時對一些慢性成型的病癥缺乏必要的注意,使得一些如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緩慢成型的疾病給人們帶來越來越多的困擾。對于這些疾病,目前藥到病除的解決手段,更多需要患者通過輔助治療來進行自行恢復。
椎間盤突出,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后,如失水,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huán)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于后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人體長時間保持一樣的姿勢不動,是導致髓核失水及纖維環(huán)破裂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的治療措施一般是以牽引、理療、按摩等手段輔助治療為主,尚無藥到病除的明確解決方案。
骨質增生,增生性骨關節(jié)病,是指由于關節(jié)退行性變,以致關節(jié)軟骨被破壞而引起的慢性關節(jié)病,包括原發(fā)性病癥和繼發(fā)性病癥,原發(fā)性病癥為人體成熟之后的逐漸老化及退行漸變,在骨關節(jié)方面的表現,繼發(fā)性病癥為人體某處由于外傷、手術或其它因素導致的軟骨破壞或關節(jié)結構改變,使得關節(jié)面摩擦或壓力不平衡,造成的關節(jié)面退行漸變,病患集中在5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體,目前的緩解方法是減少關節(jié)負重,減少過度的大幅度活動,愛惜保護關節(jié),以延緩病變的進程,無有效治療措施。
風濕,是一組侵犯關節(jié)、骨骼、肌肉、血管及有關軟組織或結締組織為主的疾病,其中多數為自身免疫性疾病,發(fā)病多較隱蔽而緩慢,病程較長,診斷及治療均有一定難度,廣義上認為凡是引起骨關節(jié),肌肉疼痛的疾病皆可歸屬為風濕病,由于風濕病的病因、病程都有較大的區(qū)別,也為診療過程帶來阻礙。目前大部分風濕性疾病還不能根治,只能通過藥物,理療,休息及鍛練,矯形及手術等手段進行長期的恢復治療。
上述疾病均涉及到骨關節(jié),也均屬于難以治療的病癥群,且治療效果不明顯或需要長期治療,與西醫(yī)治療相比,中醫(yī)治療手段較多,療程較長,療效緩慢無副作用,效果更顯著,目前針對此類病程的中醫(yī)治療方案也較多,但效果不明顯且成本較高,難以滿足人們的治療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緩解和治療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風濕及類風濕等疾病的外用膏藥。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出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膏藥,其原料按照重量比例包括透骨草10~20g、秦艽10~20g、防風10~20g、獨活10~20g、紅花20~40g、三七10~20g、川芎10~20g、乳香10~20g、沒藥10~20g、全蝎10~20g、川烏5~15g、羌活10~20g、牛膝10~20g、威靈仙10~20g,以及膏藥基質、麻油適量。
進一步的,膏藥原料配比優(yōu)選為透骨草15g、秦艽15g、防風15g、獨活15g、紅花25g、三七15g、川芎15g、乳香15g、沒藥15g、全蝎15g、川烏10g、羌活15g、牛膝15g、威靈仙15g,以及膏藥基質、麻油適量。
在本發(fā)明中,所述膏藥的加工方法為:將藥材原料切片后放入麻油內浸泡,并加火炸,至藥材炸枯后過濾去渣,繼續(xù)熬制藥油,熬至滴水成珠后,加入膏藥基質黃丹,熬好的藥油與膏藥基質的比例為2:1,攪拌均勻,冷卻后分別計量,重45g一份攤于潔凈白布上即為產品膏藥,然后包裝以備用。
本發(fā)明外用,敷于患處皮膚,5天更換一次,根據實際需求來確定敷藥周期及時長。
在本發(fā)明中,原料選取了多種中藥,其各自藥理為:
透骨草:辛,溫,入肝、腎經。祛風除濕,舒筋活血,散瘀消腫,解毒止痛。治風濕痹痛,筋骨攣縮,寒濕腳氣,腰部扭傷,癱瘓,閉經,陰囊濕疹,瘡癤腫毒。
秦艽:辛苦,平,入胃、肝、膽經。有祛風濕,清濕熱,止痹痛,退虛熱。治風濕痹痛,中風半身不遂,筋脈拘攣,骨節(jié)酸痛,濕熱黃疸,骨蒸潮熱,小兒疳積發(fā)熱。
防風:辛、甘,微溫,入膀胱、肺、脾、肝經。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治外感表證,風疹瘙癢,風濕痹痛,破傷風正,脾虛濕盛。
獨活:辛苦,溫,入腎、膀胱經。祛風,勝濕,散寒,止痛。治風寒濕痹,腰膝酸痛,手腳孌童,慢性氣管炎,頭痛,齒痛。
紅花:辛,溫,入心、肝經。活血通經,祛瘀止痛。治經閉,癓瘕,難產,死胎,產后惡露不行,瘀血作痛,癰腫,跌撲損傷。
三七:甘、微苦,溫,入肝、胃經。散瘀止血,消腫定痛。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撲腫痛。
川芎:辛,溫,入肝、膽經。行氣開郁,法風燥濕,活血止痛。治風冷頭痛旋暈,脅痛腹疼,寒痹筋攣,經閉,難產,產后瘀阻塊痛,癰疽瘡瘍。用于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痹痛。
乳香:調氣活血,定痛,追毒。治氣血凝滯,心腹疼痛,癰瘡腫毒,跌打損傷,痛經,產后瘀血刺痛。
沒藥:苦、辛,平,無毒,入肝、脾、心、腎經。活血定痛,消腫生肌,主治跌打損傷,金瘡,筋骨,心腹諸痛,癥瘕,經閉,癰疽腫痛,瘡瘍潰后久不收口。
全蝎:辛,平,入肝經。息風鎮(zhèn)痙,通絡止痛,攻毒散結。治肝風內動,痙攣抽搐,小兒驚風,中風口?,半身不遂,破傷風,風濕頑痹,偏正頭痛,瘡瘍,瘰疬。
川烏:辛、苦,熱,有大毒。歸心、肝、腎、脾經。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用于風寒濕痹,關節(jié)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羌活:辛苦,溫,入膀胱、腎經。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jié)。治感冒風寒,頭痛無汗,風寒濕痹。
牛膝:甘苦酸,平,入肝、神經。生用散淤血,消癰腫。治淋病,尿血,經閉,癓瘕,難產,胞衣不下,產后瘀血腹痛,喉痹,癰腫,跌打損傷。熟用補肝腎,強筋骨。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攣,痿痹。
威靈仙:辛咸、溫,有毒,入膀胱經。祛風濕,通經絡,消痰涎,散癖積。治痛風,頑痹,腰膝冷痛,癓瘕積聚,破傷風,扁桃體炎,諸骨鯁咽。
在本發(fā)明中,基于上述藥材,各組成組合后,藥效具有協同作用,具有祛風散寒,行氣止痛,活血祛瘀,補益肝腎的功效。本發(fā)明所述的膏藥直接作用于患處,快速消除肌肉痙攣,改善關節(jié)功能,緩解疼痛癥狀。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起效迅速,貼上當天即可見效,療效顯著,能快速舒緩肌肉,改善關節(jié),緩解疼痛,無任何毒副作用,安全可靠。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優(yōu)選的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實施案例
選用原料藥材透骨草300g、秦艽300g、防風300g、獨活300g、紅花500g、三七300g、川芎300g、乳香300g、沒藥300g、全蝎300g、川烏200g、羌活300g、牛膝300g、威靈仙300g,在麻油中浸泡、炸取藥油,煉油,加入膏藥基質,靜置去火毒,攤涂成膏藥200份以備用。
將上述膏藥臨床對試驗患者進行治療觀察。132例中包括腰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風濕及近似病癥患者,用本發(fā)明產品3~5貼,痊愈96例,臨床癥狀消失,恢復正常工作,占72.7%,顯效24例,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正常活動無明顯受限,可恢復正常工作,占18.2%,有效12例,臨床癥狀明顯改善,過度活動后可出現癥狀,但較前有所減輕,可參與較輕的工作,總有效率100%。
因此,本發(fā)明起效迅速,貼上當天即可見效,療效顯著,能快速舒緩肌肉,改善關節(jié),緩解疼痛,無任何毒副作用,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