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拔罐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溫控負壓拔罐系統。
背景技術:
傳統拔火罐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火、抽氣等方法產生負壓,使之吸附于體表,通過中醫技師的操作,以達到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作用的療法。目前常用的罐具種類較多,有竹罐、玻璃罐、抽氣罐等。常用拔罐療法有留罐、走罐、閃罐,每次操作需要技師利用酒精或其它方法燃燒罐內空氣,同時迅速將罐口置于人體表面,以此來完成一次操作。這樣的操作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產生負壓的方法需要點火,如果操作不當可能會導致皮膚燙傷;二是無法控制罐內壓力,壓力大小全憑技師手感控制,無法準確達到理想負壓值;三是罐內壓力逐步減小,無法持續保持應有的壓力。
溫控負壓拔罐是近年來非常流行的一種拔罐設備,包含罐體、負壓管和控制器,罐體內裝有發熱體和溫度傳感器,罐體與負壓源相連,用負壓源產生負壓將罐體內的氣體通過負壓管抽出使之吸附在人體,起拔罐作用。同時在罐內的發熱體產熱,加熱罐體,間接對人體表面加溫以達到灸的效果。為了能夠實時了解罐內溫度和壓力確保治療效果,發熱體和溫度傳感器要與罐外的控制器相連。因此,罐體上會開設有多個通孔以便發熱體和溫度傳感器與控制器連接。在罐體上開設通孔不僅會影響溫度和壓力的精確控制,進而影響治療效果,還會增加罐體的制備工序和生產成本。
因此,需要研發一種減少在罐體上開設通孔,拔罐效果更好的溫控負壓拔罐系統。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有必要針對上述的問題,提供一種溫控負壓拔罐系統。
一種溫控負壓拔罐系統,包含拔罐、氣電一體連接頭、氣電管和程控主機,氣電一體連接頭的兩端分別與拔罐和氣電管一端相連,氣電管另一端與程控主機相連。
優選地,所述拔罐包含罐主體、保護套、加熱片、溫度傳感器和密封圈,罐主體包含罐頂壁和環繞罐頂壁設置的罐側壁,罐頂壁上設有一個縱向第一通孔,罐側壁外表面設有環形加熱槽和環形密封槽,保護套套設在罐主體外,密封圈套設在密封槽外,加熱片包裹在加熱槽外,溫度傳感器貼在加熱片上,溫度傳感器、加熱片分別與氣電一體連接頭相連。
優選地,罐側壁底端為波浪形或平齊。
優選地,所述罐主體選用泗濱砭石制成。
優選地,保護套包含套頂壁和環繞套頂壁設置的套側壁,套頂壁中心設有一個縱向第二通孔,保護套外部設有相間的凸起縱部和凹陷縱部。
優選地,凸起縱部和凹陷縱部分別有4-12個,在套主體外部均勻分布。更優選地,凸起縱部和凹陷縱部分別有6-8個。
優選地,保護套外部上大下小,套頂壁外表面頂部水平,凸起縱部在套頂壁外表面逐漸變大,凸起縱部在套側壁外表面逐漸縮小,套頂壁內表面水平,套側壁內表面上下等寬,套側壁和套頂壁內表面接觸部位倒圓角,套側壁底端平齊。優選地,罐側壁上下等寬,罐側壁與罐頂壁接觸部位倒圓角。
優選地,套頂壁厚度為保護套高度的1/3-2/3。
優選地,所述第二通孔具有四個側面,兩個相對側面為平面,另兩個相對的側面為弧面。
優選地,所述套主體外表面設有包膠層,所述套主體選用abs材料,所述包膠層選用pu材料。包膠層柔軟,使用時手感更舒適。
優選地,氣電管包含管體、氣體通道和導線,管體沿軸向設有中空的氣體通道,導線軸向設置于管體上,所述管體沿軸向設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內安裝導線。
優選地,氣體通道位于管體中心。
優選地,氣體通道有2個以上,對稱的分布于管體上。
優選地,所述第三通孔有2-12個,每個第三通孔內安裝一根導線。更優選地,所述第三通孔有4-8個。
優選地,氣電一體連接頭包含插頭和插座,插頭上設有第一氣道管和導針,插座上設有第二氣道管、插孔和導電片,插孔位于插座前端,導電片位于插孔內并延伸至插座后端,導針插在插孔內,第一氣道管與第二氣道管相連通。
優選地,第一氣道管設置于插頭中心,導針設置于第一氣道管四周,第二氣道管設置于插座中心,插孔設置于第二氣道管四周。
優選地,第一氣道管和第二氣道管分別有2個以上,對稱的分布于插頭或插座上。
優選地,所述導針、插孔和導電片分別有2-12個。更優選地,所述導針、插孔和導電片分別有4-8個。
優選地,所述氣電一體連接頭還包含連接管,插頭和插座通過連接管可拆卸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溫控負壓拔罐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將中醫針灸最常用的灸療和罐療進行了有機地結合,通過現代科技手段,使灸療和罐療的溫度和壓力保持恒定,且連續可調,同時采用具有微晶、超聲、遠紅外等優秀物理性能(物性)的泗濱砭石制作罐體,使古老中醫理療技術插上了現代科技的翅膀,既有高科技含量,又保持了綠色天然的特點。本發明可進行針灸臨床常用的走罐、閃罐和留罐等操作,自動化控制,無需用火,安全環保,其砭石罐體可產生持續的熱量和遠紅外能量,在拔罐的同時實現熱灸理療的功能,是康體、美容和保健的理想工具。
本發明溫控負壓拔罐系統只在拔罐上開設一個通孔,通過氣電一體接頭、氣電管與程控主機相連,便能實現溫度和壓力的控制,結構簡單,制造方便。本發明中程控主機能產生負壓,通過氣電導管、氣電一體連接頭連接到拔罐,并為拔罐加熱,程控主機同時對拔罐的壓力和溫度進行監控,根據罐內的壓力和溫度調節機器的工作狀態,實現實時連續調節的恒壓恒溫效果。拔罐有多種不同尺寸,每種尺寸配有平口弧口兩種不同罐口,適用于人體不同位置,大至頸肩腰腿,小到面頰手腕,專業設計的罐口使用時可緊貼人體皮膚,提高使用效果。拔罐配有專用保護套,保護套其上設有凸起縱部和凹陷縱部,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手指位于凹陷縱部處,凸起縱部位于兩根手指之間,便于握持,操作方便,此外,保護套還可保護罐主體免受磨損碰傷,保溫提高加熱升溫效率,防漏電保護電子元件與外界隔離,外形美觀養眼。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中溫控負壓拔罐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1中溫控負壓拔罐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1中罐主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1中保護套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實施例1中氣電一體連接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實施例1中一種氣電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實施例1中另一種氣電管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如下:
保護套1,罐主體2,氣電一體連接頭3,氣電管4,程控主機5,套頂壁11,套側壁12,第二通孔13,凸起縱部14,凹陷縱部15,罐頂壁21,罐側壁22,第一通孔23,加熱槽24,密封槽25,加熱片26,密封圈28,連接管31,插頭32,插座33,第一氣道管321,導針322,第二氣道管331,插孔332,管體41,外管411,內管412,氣體通道42,導線43,第三通孔44,第一凹槽441,第二凹槽442。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的理解本發明,下面結合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溫控負壓拔罐系統包含拔罐、氣電一體連接頭3、氣電管4和程控主機5,氣電一體連接頭3的兩端分別與拔罐和氣電管4一端相連,氣電管4另一端與程控主機5相連。
如圖2-4所示,拔罐包含保護套1、罐主體2、加熱片26、溫度傳感器和密封圈28,罐主體2包含罐頂壁21和環繞罐頂壁21設置的罐側壁22,罐頂壁21與罐側壁22接觸部位倒圓角,罐側壁22上下等寬,罐側壁22底端為波浪形。罐側壁22外表面自上而下設有環形加熱槽24和環形密封槽25,加熱片26包裹在加熱槽24外,密封圈28套設在密封槽25外,溫度傳感器、加熱片26分別通過導電絲與外界電連接。保護套1套設在罐主體1外,通過密封圈28可以將保護套1和罐主體2密封,加熱片26、溫度傳感器位于保護套1和罐主體2之間。
如圖4所示,所述保護套1包含套頂壁11和環繞套頂壁11設置的套側壁12。保護套1外部設有相間的凸起縱部14和凹陷縱部15。凸起縱部14和凹陷縱部15各有8個,在保護套1外部均勻分布。所述保護套1外部上大下小,套頂壁11外表面頂部水平,凸起縱部14在套頂壁11外表面逐漸變大,凸起縱部14在套側壁12外表面逐漸縮小,套頂壁11內表面水平,套側壁12內表面上下等寬,套側壁12和套頂壁11內表面接觸部位倒圓角,套側壁12底端平齊。套頂壁11厚度略小于保護套1高度的1/2。所述保護套1外表面設有包膠層,所述保護套1選用abs材料,所述包膠層選用pu材料,包膠層柔軟,使用時手感更舒適。
罐頂壁21上設有一個縱向第一通孔23,第一通孔23內安裝負壓管,來控制罐主體內壓力。套頂壁11中心設有一個縱向第二通孔13,第二通孔13內安裝氣電連接接頭,第二通孔13具有四個側面,兩個相對側面為平面,另兩個相對的側面為弧面。
如圖5所示,氣電一體連接頭3包含插頭32、插座33和連接管31,插頭32和插座33通過連接管31連接。插頭32上設有一個第一氣道管321和四個導針322,第一氣道管321設置于插頭32中心,第一氣道管321四周設有導針322。插座33上設有一個第二氣道管331、四個插孔332和四個導電片,第二氣道管331設置于插座33中心,第二氣道管331四周設有導電片和插孔332,插孔332位于插座33前端,導電片位于插座33后端,導電片與插孔332連接,導針322插在插孔332內,第一氣道管321與第二氣道管331相連通。氣電一體連接頭3形狀與第二通孔13的形狀匹配。在使用時,插座前端與插頭前端通過連接管連接,插座尾端與拔罐連接,第二氣道管331插入拔罐頂部的第一通孔23內,用于傳輸拔罐內的氣體和控制壓力,導電片與加熱片26和溫度傳感器連接,插頭尾端與氣電管4連接,進而可以通過程控主機控制罐內溫度。
如圖6所示,氣電管4包含管體41、一個氣體通道42和四根導線43,管體41中心沿軸向設有中空的氣體通道42,管體41沿軸向還設有四個第三通孔44,每個第三通孔44內安裝一根導線43。四個第三通孔44等距離分布。管體41采用高分子絕緣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良好的柔韌性、抗衰老及抗破壞力強。當本實施例中的氣電管用于溫控負壓罐時,兩根導線與一個加熱片連接,另兩根導線與一個溫度傳感器連接。
本發明的另一具體實施例中的新型氣電管如圖7所示,包含管體41、一個氣體通道42和四根導線43。所述管體41包含外管411和內管412,內管412緊密貼合在外管411內側,內管412內側為氣體通道42,外管411內側壁設有四個軸向第一凹槽441,對應的內管412外側壁設有四個軸向第二凹槽442,每個第一凹槽441和與它對應的第二凹槽442組成一個第三通孔44,每個第三通孔44內安裝一根導線43。管體41采用高分子絕緣材料制成。當本實施例中的氣電管用于真空負壓罐時,兩根導線與一個發熱體連接,另兩根導線與一個溫度傳感器連接。
程控主機5能產生負壓,通過氣電管4、氣電一體連接頭3連接到拔罐,對其加熱并進行溫度和壓力控制,自動拔罐內的溫度和壓力,實現實時連續調節的恒溫恒壓效果。程控主機5還可以包含儲存和記憶模塊,將使用者最適宜的溫度和壓力,在該使用者下次進行拔罐時,直接調取相應的數據即可。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