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皮炎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皮炎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近年來,皮炎的發病呈上升趨勢,這可能與環境污染,氣候變化,生活不規律,精神緊張以及飲食結構改變等有關系。在一些地區皮炎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皮炎給患者帶來了很大的痛苦,治療起來比較困難。目前對于皮炎的治療,西藥很多,但西醫治療效果并不好,經常出現病情復反,其多使用以內服抗組胺藥物,皮質激素類藥物臨時抑制為多,對皮膚損害急劇增加,不良反應顯著,而且這些藥物都只有緩解皮炎癥狀,并不能根治皮炎,且副作用大。因此,治療皮炎,應以中藥為主,從中醫方面對皮炎進行治療,濕疹是過敏性疾病,只有改善過敏體質才能從根本治愈濕疹,防止其復發。近年來隨著中藥的發展,出現了很多治療皮炎的方法,相對西藥的治療效果都較好。但皮炎有多種類型,應根據不同的癥狀、病因、嚴重程度等配以不同的中藥配方治療。中國專利申請201610748134.0一種治療皮炎濕疹的藥物,尤其涉及一種治療皮炎濕疹的中藥組合物、藥物制劑及應用,所述中藥組合物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桑枝20~30份,牡丹皮15~25份,石斛20~30份,白鮮皮20~30份,紫草15~25份,地骨皮20~30份,透骨草15~25份,雞血藤15~25份,蛇床子15~25份。該發明具有清熱,燥濕,活血,止癢,解毒的作用,用于治療皮炎、濕疹療效好,治愈率高,不易反復發作,服用方便且無毒副作用。該藥物配方中包括中藥石斛,石斛價格昂貴,難以但該藥物為口服制劑,見效較慢。中國專利申請201410164717.x公開了一種治療皮炎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仙人掌20-40份、竹茹10-20份、玉米須15-30份、圣羅勒10-30份、龍膽20-40份、大蒜30-50份、艾草2~5份、連翹2-10份。該發明治療皮炎的藥物組合物,通過各味中藥之間相輔相成的作用,可治療皮炎,但該組合物藥劑量大,治療周期長。中國專利申請201410640259.2公開了一種組合物在制備防止兒童皮炎的藥物中的應用,所述組合物按重量份,包括紫草30~70、黃連30~70、大黃30~70和冰片5~20。取諸味藥材,所述的紫草打粉,所述的冰片研磨成粉末,取用除所述的紫草和所述的冰片外的諸味藥材制成的浸膏,與油相相混,另取水相;攪拌油相,先加入1/3的水相,攪拌3分鐘~4分鐘后再加入其余的水相,維持在80℃,攪拌15分鐘,然后自然冷卻,當溫度降至40℃左右時,加入紫草、冰片粉末,攪拌混勻,直到形成均勻乳膏,即得;該發明組合物制得藥物專門針對兒童皮炎,具有清熱解毒和利濕止癢等功效,易于被患兒和家長接受。該藥物主要針對兒童患者,因而對于成人患者,及反復性皮炎患者,功效不明顯。201110257644.5公開了一種清熱毒膠囊,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野菊花110~130份、紫花地丁110~130份、蒲公英110~130份、重樓110~130份、金銀花150~170份、黃芩70~90份、黃連70~90份、梔子70~90份、滑石粉3~5份;制備方法如下:1)、按配方量取黃連、重樓粉碎成細粉,混勻,備用。2)、按配方量取野菊花、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銀花、黃芩、梔子,分別加4~6倍水煎煮進行第一次提取,再加1~3倍水煎煮進行第二次提取,合并煎煮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1.20的稠膏,備用;3)、將稠膏與細粉混合后于70~80℃下干燥、粉碎,加入滑石粉,混均,灌裝膠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清熱毒膠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如下:野菊花120份、紫花地丁120份、蒲公英120份、重樓120份、金銀花160份、黃芩80份、黃連80份、梔子80份、滑石粉5份。該申請具有清熱解毒之功,可用于銀屑病、蟲咬皮炎等癥屬熱毒者,,為皮膚病臨床治療提供更方便快捷的中醫治療方式。但該藥療效較差,且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治療皮炎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該中藥組合物用于帶狀皰疹,濕疹以及蟲咬皮炎等,效果顯著。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治療皮炎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治療皮炎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治療皮炎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治療皮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步驟1:取大黃、黃連、黃柏、乳香、沒藥、青黛、澤蘭、大風子、大頭陳和桑寄生,粗粉碎,以10-12倍的水量煎煮2-3次,每次1-1.5小時,過濾得煎液和藥渣,合并煎液,濃縮至50℃相對密度為1.3-1.35的清膏;步驟2:取步驟1所述的藥渣,烘干,粉碎,加至凡士林中,攪拌24-48小時后,加入滑石和冰片,以及步驟1得到的清膏,繼續攪拌均勻,降至常溫即得。進一步地,步驟2中所述的藥渣經粉碎后過120-150目篩。進一步地,步驟2中所述凡士林與藥渣的質量比為3-4:2。凡士林對患處起到良好的屏蔽作用,避免外界細菌進入創面。同時凡士林還具有保濕、修護肌膚的功效,濕潤的環境更有利于患處的愈合。進一步地,步驟2中所述凡士林的溫度為55-60℃,維持這一溫度至加入滑石和冰片,以及步驟1得到的清膏,并攪拌均勻。在這一溫度下凡士林經溶化后,各中藥成分可以更好的混合均勻,發生協同效果,而且這一溫度不會對中藥成分造成不利影響。進一步地,所述滑石和冰片為經粉碎后過120-150目篩得到。使用方法:用無菌棉簽蘸取制好的藥物組合物涂于患處,涂藥面積稍大于患處面積,每天涂藥2~3次,用藥后保持局部清潔、干燥。7天為一個療程,直至創面愈合。所述大黃: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大黃中所含兒茶類化合物可以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創面液體外滲,其有效單體大黃素可抑菌、抗炎、改善微循環,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和表皮生成。黃連:具有清熱燥濕,滋陰降火,解毒斂濕,活血化瘀,祛風止癢的作用。黃柏:味苦、性寒,腎、膀胱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退虛熱。乳香:辛、苦,溫,具有活血行氣、止痛,去腐生肌的作用。沒藥:苦、平。歸肝、脾、心、腎經。活血止痛、消腫生肌。用于胸腹瘀痛,痛經,經閉,癥瘕,跌打損傷,癰腫瘡瘍,腸癰,目赤腫痛。滑石:辛、甘、寒而滑,寒能解毒解暑,祛濕斂瘡,滑能利竅,能起到利水滲濕,其所含硅酸鎂有吸附和收斂作用。青黛: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能。冰片:味清涼辛苦,涼,歸經入心、肝、肺經,有清熱止痛、消腫之功。用于瘡瘍腫痛,潰后不斂。澤蘭,味苦、辛,性微溫。活血化瘀,行水消腫,解毒消癰。可治婦女痛經、浮腫、跌打損傷、癰腫瘡毒。大風子,性熱,味辛。祛風、攻毒、殺蟲。可用于麻風、疥廯。大頭陳,辛、苦、平。疏風解表,化濕消滯。用于皮炎,感冒頭疼,發熱,腹痛泄瀉,消化不良等癥。桑寄生,苦甘,平,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安胎元的功效。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其藥物組分經辯證配伍,在采用清熱藥物的同時,選取性熱的大風子,避免過多的清熱類藥物對身體產生不利影響,同時各種中藥組分在作用上相互佐助,具有舒肝理氣、補肺健脾、瀉火解毒、祛風利濕、養血潤燥、涼血祛瘀的功效。用于帶狀泡疹等皮炎,具有止痛效果好,清熱解毒的功效。本發明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可以有效地將藥材中的活性成分提取出來,有效成分的活性好,藥物的皮膚滲透性好,促進藥物吸收。本發明為純中藥成分,采用諸藥共用,具有清熱涼血,化瘀解毒,止痛生肌之效;同時通過對患者自身身體進行調節,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達到標本兼治的功效。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配制簡便、藥源廣、成本低。經臨床應用驗證,其療效顯著可靠,藥性平和,未出現毒副作用,該中藥組合物用于帶狀皰疹,濕疹以及蟲咬皮炎等,效果顯著。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治療皮炎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治療皮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步驟1:取大黃、黃連、黃柏、乳香、沒藥、青黛、澤蘭、大風子、大頭陳和桑寄生,粗粉碎,以12倍的水量煎煮3次,每次1小時,過濾得煎液和藥渣,合并煎液,濃縮至50℃相對密度為1.32的清膏;步驟2:取步驟1所述的藥渣,烘干,粉碎過120目篩,加至55℃的凡士林中,保持55℃攪拌24小時后,加入經粉碎后過120目篩的滑石和冰片,以及步驟1得到的清膏,繼續攪拌均勻,降至常溫即得。其中,凡士林與藥渣的質量比為3:2。實施例2治療皮炎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治療皮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步驟1:取大黃、黃連、黃柏、乳香、沒藥、青黛、澤蘭、大風子、大頭陳和桑寄生,粗粉碎,以10倍的水量煎煮2次,每次1.25小時,過濾得煎液和藥渣,合并煎液,濃縮至50℃相對密度為1.33的清膏;步驟2:取步驟1所述的藥渣,烘干,粉碎過125目篩,加至56℃的凡士林中,保持56℃攪拌36小時后,加入經粉碎后過125目篩的滑石和冰片,以及步驟1得到的清膏,繼續攪拌均勻,降至常溫即得。其中,凡士林與藥渣的質量比為2:1。實施例3治療皮炎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治療皮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步驟1:取大黃、黃連、黃柏、乳香、沒藥、青黛、澤蘭、大風子、大頭陳和桑寄生,粗粉碎,以11倍的水量煎煮3次,每次1.2小時,過濾得煎液和藥渣,合并煎液,濃縮至50℃相對密度為1.33的清膏;步驟2:取步驟1所述的藥渣,烘干,粉碎過130目篩,加至58℃的凡士林中,保持58℃攪拌30小時后,加入經粉碎后過130目篩的滑石和冰片,以及步驟1得到的清膏,繼續攪拌均勻,降至常溫即得。其中,凡士林與藥渣的質量比為3:2。實施例4治療皮炎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治療皮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步驟1:取大黃、黃連、黃柏、乳香、沒藥、青黛、澤蘭、大風子、大頭陳和桑寄生,粗粉碎,以10倍的水量煎煮2次,每次1小時,過濾得煎液和藥渣,合并煎液,濃縮至50℃相對密度為1.3的清膏;步驟2:取步驟1所述的藥渣,烘干,粉碎過140目篩,加至55℃的凡士林中,保持55℃攪拌24小時后,加入經粉碎后過140目篩的滑石和冰片,以及步驟1得到的清膏,繼續攪拌均勻,降至常溫即得。其中,凡士林與藥渣的質量比為3:2。實施例5治療皮炎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治療皮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步驟1:取大黃、黃連、黃柏、乳香、沒藥、青黛、澤蘭、大風子、大頭陳和桑寄生,粗粉碎,以12倍的水量煎煮3次,每次1.5小時,過濾得煎液和藥渣,合并煎液,濃縮至50℃相對密度為1.35的清膏;步驟2:取步驟1所述的藥渣,烘干,粉碎過150目篩,加至60℃的凡士林中,保持60℃攪拌48小時后,加入經粉碎后過150目篩的滑石和冰片,以及步驟1得到的清膏,繼續攪拌均勻,降至常溫即得。其中,凡士林與藥渣的質量比為2:1。實施例6治療皮炎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治療皮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步驟1:取大黃、黃連、黃柏、乳香、沒藥、青黛、澤蘭、大風子、大頭陳和桑寄生,粗粉碎,以12倍的水量煎煮3次,每次1小時,過濾得煎液和藥渣,合并煎液,濃縮至50℃相對密度為1.32的清膏;步驟2:取步驟1所述的藥渣,烘干,粉碎過120目篩,加至55℃的凡士林中,保持55℃攪拌24小時后,加入經粉碎后過120目篩的滑石和冰片,以及步驟1得到的清膏,繼續攪拌均勻,降至常溫即得。其中,凡士林與藥渣的質量比為3:2。臨床結果一、對皮炎濕疹臨床療效觀察1、一般資料100例患者均系門診病人,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50例,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齡15~61歲,平均36.9歲。對照組:50例,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齡15~59歲,平均35.3歲。門診確診的急性、亞急性皮炎濕疹患者。急性皮炎濕疹:紅斑,丘疹、丘皰疹,水皰,結痂。亞急性皮炎濕疹:浸潤性紅斑,少量丘疹或丘皰疹,結痂。2、治療方法:用無菌棉簽蘸取制好的藥物組合物涂于患處,涂藥面積稍大于患處面積,每天涂藥3次,用藥后保持局部清潔、干燥;7天為一個療程,共2個療程。實驗組:采用實施例1制備的組合物。對照組:采用實施例6制備的組合物。3、療效判定:痊愈:皮損消退,癥狀消失;顯效:皮損消退60~90%,癥狀明顯改善;好轉:皮損消退20~59%,癥狀有所改善;無效:皮損消退≤20%,癥狀無改善。4、結果:治療組與對照組一般情況,無顯著差異,符合可比性。兩組治療結果見表1,痊愈加顯效為有效率,兩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96%和78%,經統計學處理有顯著差異(p<0.05),說明治療組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表1組別例數痊愈顯效好轉無效總有效率治療組5036(72%)9(18%)3(6%)2(4%)96%對照組5026(52%)6(12%)7(14%)11(22%)78%二、對蟲咬皮炎臨床療效觀察1、一般資料120例患者均系門診患者(蟲咬皮炎診斷標準者),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60例,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齡16~58歲,平均35.1歲。對照組:60例,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齡14~62歲,平均36.6歲。2、治療方法:用無菌棉簽蘸取制好的藥物組合物涂于患處,涂藥面積稍大于患處面積,每天涂藥3次,用藥后保持局部清潔、干燥;7天為一個療程,共2個療程。實驗組:采用實施例1制備的組合物。對照組:采用實施例6制備的組合物。3、療效判定:痊愈:皮損消退,癥狀消失;顯效:皮損消退60~90%,癥狀明顯改善;好轉:皮損消退20~59%,癥狀有所改善;無效:皮損消退≤20%,癥狀無改善。4、結果:治療組與對照組一般情況,無顯著差異,符合可比性。兩組治療結果見表2,痊愈加顯效為有效率,兩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95%和76.7%,經統計學處理有顯著差異(p<0.05),說明治療組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表2組別例數痊愈顯效好轉無效總有效率治療組6044(73.3%)9(15%)4(6.7%)3(5%)95%對照組6031(51.7%)7(11.7%)8(13.3%)14(23.3%)76.7%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本發明的用于治療皮炎的中藥組合物具有治療皮炎濕疹和蟲咬皮炎的效果,而且總有效率高,沒有副作用。上述詳細說明是針對本發明其中之一可行實施例的具體說明,該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未脫離本發明所為的等效實施或變更,均應包含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