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中藥養生漂浮液及其配制方法。
背景技術:
在漂浮中睡眠20分鐘,相當于在床上沉睡4小時。浮睡也稱“無支點睡眠”,是一種休息、放松、精神減壓的新概念。人在無支點的自由懸浮狀態下的睡眠或休息,意識進入“虛無”及“空白”的狀態。有助于人的全身肌肉得到放松,關節松馳,血液循環暢順,精神狀態也自然進入輕松奇妙的境界。
現在,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醫學的發展,特別是藥浴的廣泛應用,洗浴保健也引起了國內外界醫藥業界的重視,中藥保健性藥浴,可舒筋活血,消除疲勞,現代人生活節奏緊張,閑暇之余進行藥浴是一件對身體很有益的事,藥浴必將成為深受人民大眾樂于接受的醫療保健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利用漂浮液的浮力、溫度以及漂浮液中所含的有益成分作用于人體,以達到在休閑娛樂中養生保健、強身健腦、益壽延年的目的中藥養生漂浮液及其配制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中藥養生漂浮液,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藥由以下重量份計組成:芒硝50~70份、薰衣草4~8份、艾葉4~6份、地膚子3~4份、白茯苓2~5份、金銀花3~6份、黃柏3~5份、白礬2~4份、苦參3~6份。
作為優選方式,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藥由以下重量份計組成:芒硝60份、薰衣草6份、艾葉5份、地膚子3.5份、白茯苓3.5份、金銀花4.5份、黃柏4份、白礬3份、苦參4.5份。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中藥養生漂浮液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取芒、硝白礬分別粉碎成細粉,80~120目過篩,混勻;
步驟二:取薰衣草、艾葉、地膚子、白茯苓、金銀花、黃柏、苦參風干后分別粉碎成細粉,80~120目過篩,混勻;
步驟三:將上述粉碎后的全部粉劑組分按照上述的重量份混合均勻,所得原料藥混合細粉與溫度為25~42℃的水以1:3~5的比例制得中藥漂浮液。
作為優選方式,所述步驟三中,所述水溫是25~32℃。
作為優選方式,所述步驟三中,所述水溫是33~35℃。
作為優選方式,所述步驟三中,所述水溫是36~38℃。
作為優選方式,所述步驟三中,所述水溫是39~42℃。
作為優選方式,所述步驟三中所述原料藥混合細粉和水的重量比為1:4。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養生漂浮液及其配制方法,與現有設計相比,其優點在于:(1)與沐浴相比,沐浴通常是為了衛生,去除身上的污垢,使皮膚保持清潔;而本發明中藥養生漂浮液既能達到上述目的,又能起到防病治病的療效,并且能自然浮起。(2)與藥浴相比,藥浴的整體作用是指利用藥物通過孔竅、皮膚,輸布全身而發揮其藥理效應,而而本發明中藥養生漂浮液既能通過休閑娛樂達到防病治病、養生保健、增強免疫、益壽延年等目的,同時能防治20余種疾病,尤其對失眠、抗疲勞、減肥、止癢、通便等功效更為明顯。(3)與死海相比,雖然都有浮力,但死海水不清澈,而本發明中藥養生漂浮液清晰透明,可隨時更換。(4)死海的溫度不能控制,而我們的水溫可根據不同的病情可隨時調整,本發明中藥養生漂浮液的溫度可設為25~42℃,上述溫度是人體感知舒適的溫度,在不同水溫下對各藥物的溶解度不同,且浮力、壓力、以及中藥所含成分的作用,對循環、呼吸、消化、分泌神經系統產生藥理作用,達到強身健體目的。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中藥養生漂浮液及其配制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芒硝、薰衣草、艾葉、地膚子、白茯苓、金銀花、黃柏、白礬、苦參,進行了最優化配比試驗,確定了各原料在組分中的最優配比。其中,芒硝的成分主要是硫酸鈉和微量的氯化鈉,其主要陰離子是硫酸根離子,主要陽離子是鈉離子結合時形成硫酸鈉,使這些藥浴附著于體表皮膚上形成電離子層,這些電離子可刺激皮膚神經末梢,通過對神經-體液的調節,對人體的生理活動、物質代謝產生影響。
另外,芒硝性寒味咸、苦、有軟堅,作為該中藥養生漂浮液的君藥,可以清熱消腫、瀉熱通便、治療口瘡、咽痛等功效,可以緩解皮膚瘡腫,或瘡疹赤熱、癢痛,治療慢性肝膽系統疾病。
薰衣草是治療傷風感冒、腹痛、濕疹的良藥,具有鎮靜,舒緩,催眠作用。艾葉可以用于殺菌消毒、驅寒止血、鎮靜安神。
地膚子有清熱利濕、祛風止癢的功效,可用于治療小便不利,以及濕疹、濕瘡、皮膚瘙癢等病癥。
白茯苓為多種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其性平、味甘淡,經現代科學檢測表明:其成分含有β茯苓聚糖、茯苓酸、松酸、腺嘌呤、卵磷脂、蛋白質、蛋白酶等成分,不僅在內科臨床廣泛應用,也是沐浴中的良品。
金銀花含有綠原酸、木犀草素苷等藥理活性成分,對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葡萄球菌等多種致病菌及上呼吸道感染致病病毒等有較強的抑制力,另外還可增強免疫力、抗早孕、護肝、抗腫瘤、消炎、解熱、止血(凝血)、抑制腸道吸收膽固醇等,可與其它藥物配伍用于治療呼吸道感染、菌痢、急性泌尿系統感染等病癥。金銀花含有多種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和化學成分,同時含有多種對人體有利的活性酶物質,具有抗衰老,防癌變,輕身健體的良好功效。
黃柏其性寒、味苦,具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濕熱瀉痢、黃疸、白帶以及熱痹、熱淋等癥。白礬性寒、味酸,具有殺蟲、止癢、消痰燥濕、止血止瀉、消炎等功效,現代研究表明白礬含有硫酸鋁、鉀,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痢疾桿菌、肺炎球菌和白色念球菌有抑制作用,是沐浴中常用之品,適用于治療濕疹、皮炎、足癬、神經性皮炎等病。
苦參性味苦寒,入肝、心、胃、大腸、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熱痢、便血、黃疸尿閉、赤白帶下、陰腫陰癢、濕疹、濕瘡、皮膚瘙癢、疥癬麻風等癥。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選用的中藥來達到在休閑娛樂中改善睡眠、增強皮膚血液循環,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止癢抑菌、防治疾病和養生保健、強身健腦、益壽延年的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實施提供了一種中藥養生漂浮液,制成有效成份的原料由以下重量份計組成:
芒硝50份、薰衣草4份、艾葉4份、地膚子3份、白茯苓2份、金銀花3份、黃柏3份、白礬2份、苦參3份。
本發明提供一種中藥養生漂浮液的配制方法,步驟如下:
步驟一:取芒、硝白礬分別粉碎成細粉,80~120目過篩,混勻;
步驟二:取薰衣草、艾葉、地膚子、白茯苓、金銀花、黃柏、苦參風干后分別粉碎成細粉,80~120目過篩,混勻;
步驟三:將上述粉碎后的全部粉劑組分按照上述的重量份混合均勻,所得原料藥混合細粉與溫度為25~33℃的水以1:3的比例制得中藥漂浮液。
本實施例觀察了100例成年人使用本實施例的中藥漂浮液的情況,年齡在20-75歲,均無遺傳病史,人體浸浴時自然浮起,具體效果如表1所示。
實施例2
本實施提供了一種中藥養生漂浮液,制成有效成份的原料由以下重量份計組成:
芒硝50份、薰衣草6份、艾葉6份、地膚子3份、白茯苓2份、金銀花6份、黃柏4份、白礬3份、苦參4.5份。
本發明提供一種中藥養生漂浮液的配制方法,步驟如下:
步驟一:取芒、硝白礬分別粉碎成細粉,80~120目過篩,混勻;
步驟二:取薰衣草、艾葉、地膚子、白茯苓、金銀花、黃柏、苦參風干后分別粉碎成細粉,80~120目過篩,混勻;
步驟三:將上述粉碎后的全部粉劑組分按照上述的重量份混合均勻,所得原料藥混合細粉與溫度為33~36℃的水以1:4的比例制得中藥漂浮液。
本實施例選擇病史病情、年紀和性別與實施例1相當的患者100例,檢測方法同實施例1,其實驗結果如表1所示。
實施例3
本實施提供了一種中藥養生漂浮液,制成有效成份的原料由以下重量份計組成:
芒硝60份、薰衣草8份、艾葉5份、地膚子4份、白茯苓5份、金銀花4.5份、黃柏5份、白礬4份、苦參6份。
本發明提供一種中藥養生漂浮液的配制方法,步驟如下:
步驟一:取芒、硝白礬分別粉碎成細粉,80~120目過篩,混勻;
步驟二:取薰衣草、艾葉、地膚子、白茯苓、金銀花、黃柏、苦參風干后分別粉碎成細粉,80~120目過篩,混勻;
步驟三:將上述粉碎后的全部粉劑組分按照上述的重量份混合均勻,所得原料藥混合細粉與溫度為36~39℃的水以1:4的比例制得中藥漂浮液。
本實施例選擇病史病情、年紀和性別與實施例1相當的患者100例,檢測方法同實施例1,其實驗結果如表1所示。
實施例4
本實施提供了一種中藥養生漂浮液,制成有效成份的原料由以下重量份計組成:
芒硝70份、薰衣草6份、艾葉6份、地膚子3.5份、白茯苓3.5份、金銀花3份、黃柏5份、白礬4份、苦參3份。
本發明提供一種中藥養生漂浮液的配制方法,步驟如下:
步驟一:取芒、硝白礬分別粉碎成細粉,80~120目過篩,混勻;
步驟二:取薰衣草、艾葉、地膚子、白茯苓、金銀花、黃柏、苦參風干后分別粉碎成細粉,80~120目過篩,混勻;
步驟三:將上述粉碎后的全部粉劑組分按照上述的重量份混合均勻,所得原料藥混合細粉與溫度為39~42℃的水以1:5的比例制得中藥漂浮液。
本實施例選擇病史病情、年紀和性別與實施例1相當的患者100例,檢測方法同實施例1,其實驗結果如表1所示。
實施例5
本實施提供了一種中藥養生漂浮液,制成有效成份的原料由以下重量份計組成:
芒硝60份、薰衣草6份、艾葉5份、地膚子3.5份、白茯苓3.5份、金銀花4.5份、黃柏4份、白礬3份、苦參4.5份。
本發明提供一種中藥養生漂浮液的配制方法,步驟如下:
步驟一:取芒、硝白礬分別粉碎成細粉,80~120目過篩,混勻;
步驟二:取薰衣草、艾葉、地膚子、白茯苓、金銀花、黃柏、苦參風干后分別粉碎成細粉,80~120目過篩,混勻;
步驟三:將上述粉碎后的全部粉劑組分按照上述的重量份混合均勻,所得原料藥混合細粉與溫度為33~36℃的水以1:4的比例制得中藥漂浮液。
本實施例選擇病史病情、年紀和性別與實施例1相當的患者100例,檢測方法同實施例1,其實驗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從上述表1可以看出,本發明實施例1為低溫浴療法,試驗人員明顯得到了高熱降溫的效果。
本發明實施例2為平溫浴療法,在高熱降溫、消除疲勞之余,有很好的助消化、治療胃病的效果,兼顧有止癢和陣痛安撫的療效,芒硝能瀉熱通便,苦參、白礬、艾葉都有較好的止癢的效果。對于患有慢性胃炎或胃酸過少的病人,每天可做一次半小時的平溫療法,以促進胃酸的分泌,有利于人的消化吸收。
本發明實施例3為溫水浴療法,對于止癢陣痛、改善睡眠均有居中較好的效果,其中薰衣草的安撫鎮痛效果好,地膚子有很好的止癢效果,適用于失眠、神經衰弱、肌肉萎縮、關節活動障礙等病人的治療。
本發明實施例4為熱水浴療法,在兼顧改善睡眠、放松肌肉的同時,艾葉、白茯苓、金銀花對炎癥有很好的效果,能明顯改善皮膚血液循環,適用于慢性關節炎,風濕性肌痛,感冒初起、慢性盆腔炎、痛風等疾病的治療。
本發明實施例5為平溫浴療法,在消除疲勞、皮膚止癢、鎮痛安撫、改善睡眠、消除炎癥、改善胃病等癥狀均可以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