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一種防止輸液器輸液針管與人體外留置器械的穿刺式接頭插入連接防脫裝置,特別是一種拉條式輸液針管與輸液接頭有針連接防脫裝置。
背景技術:
在臨床醫療上,人體外留置器械與輸液器的駁接方式分為有針和無針駁接。有針駁接方式如圖1所示,輸液器的輸液針管3只是經由肝素帽插入輸液接頭2及留置器械的接頭1構成的內腔,靠針管與肝素帽膠塞間摩擦阻力固接。在輸液過程中,病患有時無意的大幅度肢體活動,輸液器上軟管受到物件掛扯,導致輸液器的輸液針管與留置器械的輸液接頭分離,造成輸液外泄;特別是在神經外科病人多為意識不清、躁動、不合作,極易出現輸液器針管與留置器械脫離,造成輸液外泄;還有嬰幼兒病人由于痛苦不安煩躁而肢體活動幅度大,更容易造成輸液器針管與留置器械脫落,從而影響輸液;這樣無形增加了醫護人員工作量和心理負擔,不得不利用醫用膠帶將輸液針管與輸液接頭纏繞固定住,其結果是膠帶上膠質粘黏在輸液接頭頭部,在留置器械留置期間接頭頭部很容易粘附上環境中污物,再次輸液時不得不更換輸液接頭。在有些醫療場合,為了防止輸液器與輸液接頭脫離,通常采用無針輸液器駁接無針輸液接頭,但是無針輸液接頭都比較貴,要比普通肝素帽貴上幾十甚至上百倍,對病患是種額外經濟負擔。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根據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既能解決臨床使用中的防脫問題,又結構簡單價廉的拉條式輸液針管與輸液接頭有針連接防脫裝置。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途徑來實現的:
拉條式輸液針管與輸液接頭有針連接防脫裝置,包括輸液接頭和輸液器輸液針管,輸液接頭上具有輸液針管插入的肝素帽,輸液針管上具有針柄和針柄翼片,其結構要點在于:還包括有一種防脫器,防脫器包括本體以及上連接裝置和下連接裝置,上下連接裝置中的至少其中之一是一種在使用過程方便扣接和脫扣的扣接裝置,上連接裝置與輸液針管連接,下連接裝置與輸液接頭連接,本體跨接在上、下連接裝置之間,上、下連接裝置或者其中之一在輸液針管插入肝素帽之前就已經與對應部完成連接,或者二者均在輸液針管插入肝素帽之后才與對應部完成扣接。
這樣,當輸液針管插入肝素帽后,通過本發明所述的防脫器,將輸液針管與輸液接頭拉持在一起,使得二者在輸液過程不會脫離。輸液結束后,脫扣其中之一扣接裝置,即可讓輸液針管拔出。
只要上下連接裝置中的其中之一是扣接裝置就可以完成上述的扣接和脫扣工作。然而只有一個扣接裝置意味著防脫裝置在制造時就要與輸液針管或者輸液接頭連接在一起。上下兩個扣接裝置的并存,則意味著可以實現防脫裝置與輸液接頭以及輸液針管的分立構造,只需在使用時才進行連接。
本發明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實現。
防脫器本體是一種條形構件,其下端具有貫穿正背面的下槽孔,此下槽孔與輸液接頭上突凸出來的凸卡扣接而組成下扣接裝置。
上述下扣接裝置中突凸出來的凸卡的具體結構有多種優選:
凸卡上或者設置有倒鉤或者設置有凹槽,扣接入的本體下槽孔鎖扣在此倒鉤或凹槽中。
上述倒鉤或者是向下彎鉤后者是向兩側側鉤呈橫置的t形,鉤端設置有便于下槽孔扣入的倒角。
防脫器本體是一種條形構件,其下端通過一種可折疊筋片與一種圈環連接,此圈環鎖扣在輸液接頭上對應的環槽中而組成下扣接裝置,該圈環或者是一種整圓環或者是一種略大于半圓、可橫向扣置入環槽中的半圓圈環。
上述半圓圈環因略大于半圓而有內弧段,此內弧段可彈性撐展而橫向扣入環槽。
防脫器本體是一種條形構件,其下端通過一種鉸鏈與輸液接頭鉸接,組成鉸鏈的鉸支軸和鉸支孔分別位于本體下端和輸液接頭上。
鉸鏈是一種球形鉸支軸和球形鉸支孔通過彈性變形扣接在一起可自由轉動的球形鉸鏈,該球形鉸鏈是一種扣接裝置。
防脫器本體是一種條形構件,其上端具有貫穿正背面的上槽孔,此上槽孔扣合入針柄翼片,而為上扣接裝置。
條形構件上端具有彎折部,該彎折部前端具有ω形卡管槽,在上槽孔扣合入針柄翼片時,此ω形卡管槽扣接入針柄。
這樣,上扣接裝置具有雙重扣接構造,從而扣接更牢靠。
防脫器本體的條形構件由彈性材料制成,呈薄形長條狀的拉條,其上制造有分別與針柄翼片和輸液接頭扣接的上、下槽孔,該上下槽孔或者光滑連續呈一種長槽孔,或者接續呈階梯長槽孔,或者各自獨立且相互封閉,或者上槽孔可以是一種開口式,在上槽孔上端開設一槽縫,形成非封閉孔,或者拉條上端部或者上槽孔上端頭還可以是一種鉤狀。
防脫器本體的條形構件由柔性材料制成呈一種拉條,拉條寬面中間一端設有一矩形,或圓形,或橢圓形下槽孔,離下槽孔一定距離設有一上槽孔,上槽孔長度足以套入針柄翼片,上槽孔另一端拉條體延展一定長度,作為操持帶頭,先將拉條下槽孔套入輸液接頭上凸卡,再折彎拉條,將上槽孔套入凸卡。
如此設計,拉條在輸液接頭留置期間不會產生妨礙。
綜上所述,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有效解決了有針駁接存在的輸液針管容易脫落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人體外留置器械與輸液器的有針駁接方式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所述一種拉條式輸液針管與輸液接頭有針連接防脫裝置的有針駁接方式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3是一種輸液接頭本體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4是一種輸液接頭本體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5是一種防脫器本體結構示意主視圖
圖6是一種防脫器本體結構示意主視圖
圖7是一種防脫器本體結構示意主視圖
圖8是一種防脫器本體結構示意主視圖
圖9是本發明所述一種拉條式輸液針管與輸液接頭有針連接防脫裝置脫扣及撤針過程的示意立體圖
圖10是本發明所述一種拉條式輸液針管與輸液接頭有針連接防脫裝置脫扣完成立體示意圖
圖11是一種防脫器本體結構示意主視圖
圖12是一種防脫器本體結構示意主視圖
圖13是一種防脫器本體結構示意主視圖
圖14一種防脫器本體結構示意主視圖
圖15是本發明所述一種拉條式輸液針管與輸液接頭有針連接防脫裝置的有針駁接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16是一種防脫器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17是一種防脫器另一種軸測方向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18是一種輸液接頭結構示意主視圖
圖19是本發明所述一種拉條式輸液針管與輸液接頭有針連接防脫裝置脫扣完成立體示意圖
圖20是本發明所述一種拉條式輸液針管與輸液接頭有針連接防脫裝置的有針駁接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21是一種輸液接頭與防脫器本體連接示意主視圖
圖22是一種輸液接頭與防脫器本體連接示意俯視圖
圖23是一種扣環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24是本發明所述一種拉條式輸液針管與輸液接頭有針連接防脫裝置的有針駁接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25是一種防脫器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26是一種輸液接頭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27是本發明所述一種拉條式輸液針管與輸液接頭有針連接防脫裝置的有針駁接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28是一種輸液接頭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29是一種防脫器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30是本發明所述一種拉條式輸液針管與輸液接頭有針連接防脫裝置扣接及脫扣過程立體示意圖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更詳盡的描述。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參照圖2,拉條式輸液針管與輸液接頭有針連接防脫裝置,包括輸液接頭2和輸液器輸液針管3,輸液接頭2上具有輸液針管3插入的肝素帽,輸液針管上具有針柄和針柄翼片,還包括有一種防脫器,防脫器包括本體以及上扣接裝置和下扣接裝置,上扣接裝置與針柄翼片連接,下扣接裝置與輸液接頭連接,本體跨接在上、下扣接裝置之間。
如圖2、圖3和圖4所示,防脫器由肝素帽上導向凸卡2.1和拉條4構成。凸卡2.1設置于外翻式膠塞肝素帽主體上,凸卡呈橫置的t形,前端具有倒角,便于拉條4裝配時扣入。
如圖4所示,凸卡2.1同樣可以設置于內藏式膠塞肝素帽主體。
如圖5-圖7以及圖11-14所示,拉條4由具有彈性材料制成,呈薄型長條狀,寬面中間具有階梯長槽孔4.1和4.2(見圖5),或同樣寬度長孔,但在一定位置設置有限位凸卡4.4(見圖6)或筋條4.5(見圖7)。上部長槽孔為上槽孔用于套接固定輸液針柄翼片,下部長槽孔為下槽孔與肝素帽上導向凸卡2.1滑動配合。上槽孔可以是一種開口式,在上槽孔上端開設一槽縫,形成非封閉孔(見圖11、圖12、圖14)。拉條上端部或者上槽孔上端頭還可以是一種鉤狀見圖11、圖12、圖13、圖14)。當上槽孔與針柄翼片套接時,下槽孔底端面與凸卡2.1底面相觸,如此輸液針軸向滑移及徑向擺動受到了限制,防止了針頭脫出。
輸液結束,如圖9所示。掰動拉條4與針柄翼片套接端,令拉條4脫離翼片,然后,往遠離輸液針方向滑動拉條,至拉條不動為止,拉條上端面與肝素帽膠塞端面平齊或低過膠塞端面,這樣便于下次在輸液消毒膠塞端面。
如圖8所示,拉條4還可以是由柔性材料制成,拉條寬面中間一端設有一矩形,或圓形,或橢圓形下槽孔4.6,離下槽孔一定距離設有一上槽孔4.7,上槽孔長度足以套入針柄翼片,上槽孔另一端拉條體延展一定長度,作為操持帶頭4.8;裝配時,先將拉條下槽孔4.6套入肝素帽上凸卡2.1,再折彎拉條,由于上槽孔短向具有比較大撐展彈性,可輕易套入凸卡2.1(見圖10),拉條折彎頂面不超過肝素帽膠塞頂面,使用時,拉扯拉條操持帶頭4.8,令上槽孔4.7脫出凸卡2.1,再套入針柄翼片,達到防止針頭脫出目的。輸液結束,拉動操持帶頭4.8,脫離套接,重新將上槽孔套回凸卡2.1,如此,拉條4在肝素帽留置期間就不礙事了。
實施例二:
參照圖15-圖18,拉條式輸液針管與輸液接頭有針連接防脫裝置,防脫器是一蓋帽式防脫裝置,其由彈性材料制成,一端是一蓋帽12.1,另一端是一套環12.2,兩者之間有一具有一定長度條形構件12.3連接。蓋帽12.1側壁對稱設置ω形卡管槽12.1.1,用于分別卡住輸液針柄上下兩段落。帽底設置一長孔12.1.2為上槽孔,用于插接針柄翼片,套環12.2套接于輸液接頭上環形卡槽2.7,不用時,蓋帽12.1蓋扣在輸液接頭上針管插入端(即肝素帽上端部,見圖19),用時,拔開蓋帽,待輸液針管插入輸液接頭后,將針柄翼片插入上槽孔,同時將針柄上下對應部壓入卡管槽12.1.1,如此針管無論任一方向拉拔,都不會脫離輸液接頭。
本實施例未述部分與實施例一相同。
實施例三:
參照圖20-圖23,拉條式輸液針管與輸液接頭有針連接防脫裝置,防脫器由一拉條13.1以及扣環13.2組成。拉條13.1底端通過一種可折疊筋片與輸液接頭2連接而為下連接裝置。拉條13.1上部開具有一種貫穿正背面的上槽孔13.1.2,可與針柄翼片套接而形成上扣接裝置。輸液接頭2與折疊筋片背對的外周壁上設置有一種由兩個間隔分布的凸點2.8形成的凹槽,拉條外側面的對應部位也同時設置有由兩個間隔分布的凸點13.1.1形成的凹槽,。當拉條13.1上翻與針柄翼片扣接后,事先套置在輸液接頭上的扣環13.2上移而扣接入上述兩凹槽中,從而形成更加牢靠的防脫鎖扣。
本實施例未述部分與實施例一相同。
實施例四:
參照圖24-圖26,拉條式輸液針管與輸液接頭有針連接防脫裝置,防脫器本體是一種條形構件而為一種拉條,其上端具有貫穿正背面的上槽孔14.2,此上槽孔14.2扣合入針柄翼片,而為上扣接裝置。條形構件上端具有彎折部,該彎折部前端具有ω形卡管槽14.1,在上槽孔14.2扣合入針柄翼片時,此ω形卡管槽14.1扣接入針柄。拉條下半部具有貫穿正背面的下槽孔14.3,此下槽孔14.3與輸液接頭2上突凸出來的凸卡2.9扣接而組成下扣接裝置。凸卡2.9倒鉤而形成凹槽,扣接入的本體下槽孔鎖扣在此凹槽中。
本實施例未述部分與實施例相同。
最佳實施例:
參照圖27-圖30,拉條式輸液針管與輸液接頭有針連接防脫裝置,防脫器本體是一種由兩條條形構件呈門字形圍合而成的門形框架15.1,各條形構件下端通過一種鉸鏈與輸液接頭鉸接,組成鉸鏈的鉸支軸2.10和鉸支孔15.5分別位于輸液接頭2和本體下端上,而組成一種連接裝置。門形框架15.1上端經由過渡段15.2而接續彎折部15.4,該彎折部15.4前端凹設有ω形卡管槽15.3,此ω形卡管槽15.3扣接入針柄而組成上扣接裝置。
本實施例未述部分與實施例一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