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中藥
技術領域:
,尤其涉及一種促進骨折骨傷愈合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
:創傷骨折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促進骨折愈合,縮短骨折病人的恢復期,是醫患雙方共同的目標。骨折不僅是局部損傷,患者體內氣血、筋絡、臟腑也隨之發生變化。常用止痛方法有口服抗炎藥、止痛藥;臨床應用時,口服抗炎止痛藥物后疼痛均有減輕,但減輕不明顯,患者大多仍存在吸氣時胸痛加重、呼吸淺快的癥狀,且個別患者有胃腸道反應;采用中醫治療,是我國一種古老而具有傳統特色的治療方法,發明人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利用中藥治療骨折骨傷,不僅達到了消腫拔毒、止痛生肌的作用,而且無毒副作用,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促進骨折骨傷愈合的中藥制劑。中醫認為,骨折骨傷則局部經絡受損,血溢脈外,阻礙局部氣血運行,氣滯血疲,不通則痛,故治宜活血祛瘀、行氣止痛、清熱解毒。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該促進骨折骨傷愈合的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制成:黑節草11-15份、滇崖爬藤9-15份、滇南杭子梢12-18份、螳螂跌打11-15份、銅骨七7-11份、龍船花根13-17份、三楞筋骨草8-12份。優選的:黑節草13份、滇崖爬藤12份、滇南杭子梢15份、螳螂跌打13份、銅骨七9份、龍船花根15份、三楞筋骨草10份。制備方法:按傳統方法制成湯劑。方中:黑節草清熱除濕、消炎接骨;滇崖爬藤散瘀消腫、續筋骨;滇南杭子梢祛瘀止痛、清熱利濕;螳螂跌打舒筋活絡、續筋接骨、散瘀消腫、祛風濕;銅骨七活血止痛、消腫解毒;龍船花根行氣止痛、活血通絡;三楞筋骨草除風濕、通經絡。具體實施方式實施方式一:稱取黑節草11g、滇崖爬藤9g、滇南杭子梢12g、螳螂跌打11g、銅骨七7g、龍船花根13g、三楞筋骨草8g,按傳統方法制成湯劑。實施方式二:稱取黑節草13g、滇崖爬藤12g、滇南杭子梢15g、螳螂跌打13g、銅骨七9g、龍船花根15g、三楞筋骨草10g,按傳統方法制成湯劑。實施方式三:稱取黑節草15g、滇崖爬藤15g、滇南杭子梢18g、螳螂跌打15g、銅骨七11g、龍船花根17g、三楞筋骨草12g,按傳統方法制成湯劑。毒性試驗1、實驗動物清潔級健康sd雌性大鼠40只,體質量(201±3)g,用作慢性毒理實驗;清潔級健康昆明雌性小白鼠30只,體質量(23±3)g,用作急性毒理實驗。喂以普通飼料,普通飲水。室溫控制在(26±2)℃,濕度(52±3)%,自然光照。2、急性毒理實驗根據(中藥、天然藥物研究注冊工作手冊),選用清潔級健康昆明雌性小白鼠30只,隨機分為2組,中藥組和空白對照組各15只。中藥組按正常成人口服量折算成小白鼠的劑量,每日灌服中藥1次。空白對照組予1ml/20g體質量0.9%氯化鈉注射液灌服。3、慢性毒性實驗清潔級健康sd雌性大鼠40只,隨機分為4組,正常對照組及中藥組的小、中、大劑量各10只。對照組予1ml/20g體質量0.9%氯化鈉注射液,中藥組的小、中、大劑量組是成人正常用量折算成大鼠劑量的10、30、60倍,均為灌胃給藥,每目1次,實驗周期為3個月。4、急性毒性實驗結果小白鼠在給藥10d內無死亡,給藥后觀察小鼠外觀、毛色、光澤正常,社會行為、反應均正常,攝食、排泄正常。10d后人工處死解剖,觀察其心臟、肝臟、脾臟、肺臟、腎臟、腦、卵巢、子宮均未見異常。病理學檢查:蘇木精一伊紅(he)染色,中藥組臟器表面光滑,組織結構排列有序,細胞大小、形態正常,胞漿、胞核染色清晰,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5、慢性毒理實驗結果中藥組的小、中、大劑量組和正常對照組大鼠的外觀、毛色,社會行為、刺激性等和對周圍環境、食物、水的興趣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4組大鼠實驗后體質量均較本組實驗前增加(p<0.05),但4組實驗后體質量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4組大鼠實驗后血液細胞學指標、血液生化學指標、重要臟器系數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4組大鼠處死后重要臟器行病理切片染色檢查,he染色。中藥組大鼠臟器組織結構排列有序,細胞大小、形態正常,胞漿、胞核染色清晰,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毒性試驗表明,本發明的促進骨折骨傷愈合的中藥制劑給藥后未見毒性反應。臨床資料1、一般資料2010年1月-2013年6月,來我院就診的270例患者中,男160例,女110例,年齡15-56歲,平均年齡38歲,傷后至就診時間1-8h。均為閉合性外傷,患者神志清楚,x線片有骨折征象,無重要臟器傷,心電圖正常,血壓正常范圍。在患者知情和自愿的基礎上,我們將患者分為9組;只服用黑節草單味藥組為a組、只服用滇崖爬藤單味藥組為b組、只服用滇南杭子梢單味藥組為c組、只服用螳螂跌打單味藥組為d組、只服用銅骨七單味藥組為e組、只服用龍船花根單味藥組為f組,只服用三楞筋骨草單味藥組為g組,服用本發明按實施方式二制劑組為治療組,采用傷科接骨片治療的為對照組,各組患者為30例,各組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2、治療方法整復固定,治療組服用按本發明實施方式二制得的藥劑加以治療;對照組按照醫囑用接骨續筋片治療;分別稱取a、b、c、d、e、f、g各單味藥組的重量,按傳統方法制成的湯劑加以治療,各組一周為一療程,各組患者均治療8個療程后進行療效比較。3、診斷標準痊愈:骨折處愈合,對線對位滿意、功能及外形完全或基本恢復;顯效:骨折愈合對位尚滿意或骨折復位欠佳,功能恢復尚可;無效: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局部疼痛,功能障礙。4、治療結果組別例數藥量(g)痊愈顯效無效副作用總有效率(%)a3011012273例10.0b3011003273例10.0c3011022263例13.3d3011023251例16.7e3011022262例13.3f3011002282例6.67g3011021271例10.0治療組3087161400例100.0對照組30常規量121262例80.0按上表中各單味藥的藥量,分別按上述做毒性試驗的方法做毒性試驗,由實驗結果可知各單味藥組均為無毒級。通過以上臨床資料可知,治療組雖然服用較少的藥量,但是取得了理想的治療效果,總有效率高于各單味藥總有效率之和,也明顯好于對照組,尤其是毒性降低,無毒副作用出現,由此可知,各單味藥經過配伍后產生了協同增效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發明人對以上患者進行隨訪時,其中治療組有3例自述“服用本發明的制劑后,不但骨折骨傷得到了有效的治療,而且患有的高血壓也隨之趨于正常,得到這一消息后,我們隨即對患有不同程度高血壓的24例患者進行治療,療效判斷標準如下:顯效①舒張壓下降>10mmhg,并達到正常范圍;②舒張壓雖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15mmhg或以上者。以上兩項,達到其一者即為顯效;有效①舒張壓下降<10mmhg,但己達到正常范圍;②舒張壓較治療前下降5-14mmhg,但未達到正常范圍;③收縮壓較治療前下降>20mmhg。以上三項,具備其中一項者,即為有效;無效未達到有效標準中任意一項者即為無效。24例患者中,顯效12例,有效12例,無效0例,總有效率100%。由此可知,本發明的中藥制劑不但治療骨折骨傷療效顯著,更可喜的是對高血壓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