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是一種快速打印型醫用腕帶,屬于醫用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醫用腕帶,又叫醫療識別帶,是腕帶的一種,主要用于醫療領域。醫療腕帶可提供病人識別信息,是國家衛生部最新要求的版面內容項目,其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床號、住院號及其它醫療特別要求的信息。主要是醫院對病人進行標識的有效工具。市場上的各種醫用都有使用簡單,扣子牢固,不易脫落,佩戴舒適,顏色多樣、樣式新穎美觀的特點,醫用腕帶醫用腕帶圖冊在各大小醫院廣泛使用。特別是用于老、幼、重病、手術患者及自我表達能力障礙的病患,并防止竊嬰、換嬰事件發生,避免了床頭卡的不足。
現有技術公開了申請號為:cn201420698570.8的一種快速打印型醫用腕帶,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快速打印型醫用腕帶,包括腕帶本體,所述腕帶本體上設有信息登記區,所述信息登記區兩側設有鎖扣孔,所述腕帶本體設有熱敏層,所述腕帶還設有與鎖扣孔相配合的紐扣單體。該發明采用了熱敏材料制成,可以在打印時靠打印機加溫后信息顯現出來,免去傳統打印機更換色帶或是油墨耗材的過程,節約時間,提高效率;同時,該發明使用了腕帶與紐扣單體分開生產,在使用時再將紐扣和腕帶組合在一起。這樣的設計可以很大的提高醫院工作效率,可以快速并且連續的打印出腕帶?,F有技術無法解決非住院患者在離開醫院之后的藥物、劑量、時間、用藥方法的及時提醒,導致藥物、劑量、時間、用藥方法發生錯誤,對人體造成傷害。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快速打印型醫用腕帶,以解決現有技術無法解決非住院患者在離開醫院之后的藥物、劑量、時間、用藥方法的及時提醒,導致藥物、劑量、時間、用藥方法發生錯誤,對人體造成傷害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快速打印型醫用腕帶,其結構包括扣合孔、凸頭、掃碼塊、通孔、表帶、智能穿戴設備,所述扣合孔設于表帶左上方,所述凸頭與表帶左側成一體化結構,所述表帶右側均勻設有多個通孔,所述掃碼塊設于表帶左側表面,所述智能穿戴設備與表帶活動連接,所述智能穿戴設備由紅外led燈、顯示屏、主體、光感應器、電極、充電觸點、電機、偏震片、電池、上蓋、鎖緊螺絲、凸臺、燈罩組成,所述凸臺與主體上部成一體化結構,所述凸臺與燈罩上方膠接,所述上蓋通過鎖緊螺絲與主體相連接,所述紅外led燈設于燈罩內部,所述紅外led燈、顯示屏、光感應器、電極、充電觸點、電機、電池與主體內部電路板通過電連接,所述電機與主體內部下方機械連接,所述偏震片與電機成一體化結構,所述顯示屏設于上蓋上方與上蓋機械連接,所述光感應器、電極、充電觸點與上蓋成一體化結構所述電池設于主體內部。
進一步地,所述通孔為圓形。
進一步地,所述通孔數量為2個以上。
進一步地,所述電極為鍵形。
進一步地,所述電池設于主體內部。
進一步地,所述電極有兩個。
進一步地,所述光感應器起感光作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通過紅外led燈掃描掃描塊,獲取相關信息,主體內部電路板將會根據信息,在用藥時間使電機接通并與偏震片協同產生振動,并且將藥物、劑量、用藥方法顯示在顯示屏,實現及時提醒功能。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發明一種快速打印型醫用腕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快速打印型醫用腕帶智能穿戴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扣合孔-1、凸頭-2、掃碼塊-3、通孔-4、表帶-5、智能穿戴設備-6、紅外led燈-601、顯示屏-602、主體-603、光感應器-604、電極-605、充電觸點-606、電機-607、偏震片-608、電池-609、上蓋-6010、鎖緊螺絲-6011、凸臺-6012、燈罩-6013。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請參閱圖1、圖2,本發明提供一種快速打印型醫用腕帶:其結構包括扣合孔1、凸頭2、掃碼塊3、通孔4、表帶5、智能穿戴設備6,所述扣合孔1設于表帶5左上方,所述凸頭2設于表帶5左側并一體化結構,所述表帶5右側設有通孔4,所述掃碼塊3設于表帶5左側表面,所述智能穿戴設備6與表帶5活動連接,所述智能穿戴設備6由紅外led燈601、顯示屏602、主體603、光感應器604、電極605、充電觸點606、電機607、偏震片608、電池609、上蓋6010、鎖緊螺絲6011、凸臺6012、燈罩6013組成,所述凸臺6012與主體603上部成一體化結構,所述凸臺6012與燈罩6013上方膠接,所述上蓋6010通過鎖緊螺絲6011與主體603相連接,所述紅外led燈601設于燈罩6013內部,所述紅外led燈601、顯示屏602、光感應器604、電極605、充電觸點606、電機607、電池609與主體603內部電路板通過電連接,所述電機607與主體603內部下方機械連接,所述偏震片608與電機607成一體化結構,所述顯示屏602設于上蓋6010上方與上蓋6010機械連接,所述光感應器604、電極605、充電觸點606與上蓋6010成一體化結構,所述電池609設于主體603內部,所述通孔4為圓形,所述通孔4數量為2個以上,所述電極605為鍵形,所述電池609設于主體603內部,所述電極605有兩個,所述光感應器604起感光作用。
開始使用前,需要將表帶通過扣合孔1、凸頭2、通孔4扣合在手臂上,接著紅外led燈601掃描掃描塊3,獲取相關信息,主體603內部電路板將會根據信息,在用藥時間使電機607接通并與偏震片608協同產生振動,并且將藥物、劑量、用藥方法顯示在顯示屏602,實現及時提醒功能,能夠及時對非住院患者在離開醫院之后的藥物、劑量、時間、用藥方法的及時提醒。
本發明所述的掃描塊3可以標出相關的個人姓名、入院時間、藥物、劑量、時間、用藥方法等許多信息。
本發明的扣合孔1、凸頭2、掃碼塊3、通孔4、表帶5、智能穿戴設備6、紅外led燈601、顯示屏602、主體603、光感應器604、電極605、充電觸點606、電機607、偏震片608、電池609、上蓋6010、鎖緊螺絲6011、凸臺6012、燈罩6013部件均為通用標準件或本領域技術人員知曉的部件,其結構和原理都為本技術人員均可通過技術手冊得知或通過常規實驗方法獲知,本發明解決的問題是現有技術無法解決非住院患者在離開醫院之后的藥物、劑量、時間、用藥方法的及時提醒,導致藥物、劑量、時間、用藥方法發生錯誤,本發明通過上述部件的互相組合,通過紅外led燈601掃描掃描塊3,獲取相關信息,主體603內部電路板將會根據信息,在用藥時間使電機607接通并與偏震片608協同產生振動,并且將藥物、劑量、用藥方法顯示在顯示屏602,實現及時提醒功能,具體如下所述:
所述凸臺6012與主體603上部成一體化結構,所述凸臺6012與燈罩6013上方膠接,所述上蓋6010通過鎖緊螺絲6011與主體603相連接,所述紅外led燈601設于燈罩6013內部,所述紅外led燈601、顯示屏602、光感應器604、電極605、充電觸點606、電機607、電池609與主體603內部電路板通過電連接,所述電機607與主體603內部下方機械連接,所述偏震片608與電機607成一體化結構,所述顯示屏602設于上蓋6010上方與上蓋6010機械連接,所述光感應器604、電極605、充電觸點606與上蓋6010成一體化結構,所述電池609設于主體603內部。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