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療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能夠幫助殘疾人翻背的自動翻背床。
背景技術: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對殘疾人群的治療以及日常行動保障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然而,對于已經完全喪失或部分喪失基本行動能力的殘疾人在治療時仍需監護人員不斷陪護,對躺在病床上的殘疾人進行治療時往往需要將殘疾人翻背,人工對殘疾人翻背時有可能由于操作不當等原因對殘疾人造成傷害,同時,給監護人員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另外,對于身患中風等疾病而喪失基本行動能力的人群,由于長時間同一姿勢躺臥,導致其極易生長褥瘡。因此,在研究過程中,針對在對殘疾人治療時需要對其進行翻背的情況,研制開發出一種能夠高速高效、穩定可靠地幫助殘疾人完成翻背的自動翻背機,可順應醫療產業發展的趨勢,滿足醫療產業的實際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背景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助殘自動翻背機,該自動翻背機可以同時實現雙人自動翻背,具有快速穩定、易于操作的優點。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助殘自動翻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殘自動翻背機包括一個固定床板、與固定床板平行布置且與固定床板邊沿進行鉸接以實現翻動的翻背板、橫向跨設在固定床板與翻背板上方的固定架以及布設在固定架上且通過拉線對翻背板施力使其轉動進而實現翻背操作的翻背裝置。
一種助殘自動翻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殘自動翻背機包括兩個相互平行且側面緊貼固定的固定床板、與固定床板平行布置且與每個固定床板的另一側邊沿分別進行鉸接以實現翻動的翻背板、橫向跨設在兩個固定床板與兩個翻背板上方的固定架以及布設在固定架上且通過拉線分別對兩個翻背板施力使其轉動進而實現翻背操作的兩個翻背裝置。
所述翻背裝置包括安裝在固定架上的電機、連接在電機輸出軸上的繞線筒以及一端連接翻背板的施力側而另一端纏繞在繞線筒的拉線。
所述在固定架上還設置有用于拉線導向的線輪。
所述固定架為口字形狀的框架,固定架的底框與固定板的底面固定,固定架的頂框上部固定著所述電機。
所述固定架的頂框上還開設有利于拉線穿越的通線槽,所述線輪布設在通線槽旁邊以避免拉線與固定架發生運動干涉。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結構簡單、穩定、可靠,實用性強;本發明工作的過程中,在電機輸出動力的情況下,能夠快速平穩地將翻背板往上翻折,實現翻背功能;另外,電機反轉時,翻背板可在重力作用下快速復位,操作簡單,為對殘疾人的治療提供了醫療保障,大大減小了治療過程中對殘疾人造成的傷害,滿足了醫療產業的需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底部位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翻背裝置工作狀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如圖所示的助殘自動翻背機,包括左固定床板1、右固定床板2、左翻背板3、右翻背板4、固定架5以及對兩個翻背板施力使其轉動進而實現翻背操作的翻背裝置;左固定床板1和右固定床板2相互平行布置并且側面相互緊貼固定;左固定床板的另一側邊沿相互平行地鉸接(通過鉸鏈4-4)著可進行翻動的左翻背板,右固定床板的另一側邊沿相互平行地鉸接著可進行翻動的右翻背板;固定架5為口字形狀的框架,固定架橫向跨設在兩個固定床板和兩個翻動板上,兩個固定床板的底面又固定在固定架的底框5-1上(可在兩個固定床板底面開設矩形槽,底框卡嵌并通過螺栓固定在矩形槽中)。
圖中所示的翻背裝置有兩個,對稱布置。其中的左翻背裝置包括固定在固定架的頂框5-2上的左電機6-1,固定在左電機輸出軸端的左繞線筒6-2,一端固定在左翻背板施力側(即與鉸鏈相對應的另一側;圖1、圖2中均為左側)而另一端纏繞在左繞線筒上的左拉線6-3;右翻背裝置結構相同,且與左翻背裝置對稱布置,結構不再細述。
進一步地,所述在固定架上還設置有用于拉線導向的線輪(結構與常規滑輪相同);所述固定架的頂框上還開設有利于拉線穿越的通線槽;圖中顯示:左通線槽5-3為沿著頂框長度方向伸展的矩形槽,左線輪7設置在左通線槽旁邊相適合的部位,可在左拉線拉動左翻背板的過程中,避免拉線與固定架擦碰而發生運動干涉。
當本發明工作時(參見圖4),左翻背裝置的左電機轉動,帶動左線筒轉動,左拉線即繞過左線輪拉動左翻背板,使得左翻背板繞兩個鉸鏈轉動并被拉起;隨著左翻背板的轉動,躺在左翻背板上的殘疾人即可自動完成翻背(翻背板轉動角度小于90°);然后,左電機反轉,左線筒釋放左拉線,左翻背板在重力作用下快速復位。右翻背裝置5的工作狀態和左翻背裝置4的工作狀態相同(不再一一細述)。
本發明實現了對無行動能力的殘疾人進行自動翻背,減輕了監護人員的負擔,同時也減小了治療過程中由于人工翻背對殘疾人造成的傷害,方便了殘疾人的治療和生活。
以上例子為包括兩個固定床板、兩個翻背板以及兩個翻背裝置的助殘自動翻背機。顯然,本發明所述結構,也包括一個固定床板、一個翻背板以及一個翻背裝置的助殘自動翻背機,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舉的僅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以上實施例,還可以有很多變形。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從本發明公開的內容中直接導出或聯想到的所有變形,均應認為是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