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高強度柔順型的覆膜血管支架。
背景技術:
主動脈疾病是一組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主動脈夾層、主動脈瘤等。這些疾病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主動脈血管破裂,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
目前支架植入術是治療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臨床上廣泛使用的為覆膜血管支架。目前市場上覆膜支架的結構設計存在一些弊端,如柔順性不佳、擴展形狀不規則、組件之間連接不牢固等,這些不良的設計因素會導致覆膜血管支架在血管內不良的展開形態。柔順性不佳或擴展內徑不規則,會導致在血管彎曲角度過大或存在斑塊情況下與血管貼壁不良,很容易形成內漏,造成治療失敗甚至需進行二次手術治療;在病變部位涉及范圍比較廣的情況下,需要進行兩個甚至多個覆膜血管支架的組合植入,此時要求組件之間的連接需要一定的連接強度,能夠承受血管內血流沖擊。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強度柔順型的覆膜血管支架,其用于治療主動脈夾層及主動脈瘤,能解決現有覆膜血管支架柔順性不佳、擴展形狀不規則、組件之間連接不牢固等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強度柔順型的覆膜血管支架,它包括筒狀的覆膜及位于該覆膜內的金屬支架;該金屬支架包括若干支架環,各支架環在圓周上分布有交叉折彎而成的水滴形小環;各小環的延伸方向與該支架環的軸向平行,且相鄰的小環的延伸方向相反。
進一步的,所述支架環總體高度為1-10mm,所述小環高度為1-3mm,相鄰小環之間連接的金屬絲呈弧形過渡。
進一步的,所述各支架環通過縫線固定在所述覆膜上,各縫合點分布于相鄰小環之間的弧形過渡絲上,且距各小環交叉點2-5mm。
進一步的,所述覆膜上相鄰支架環間距為相鄰小環之間的弧形過渡絲的長度。
進一步的,所述金屬支架為鎳鈦合金。
進一步的,所述小環數目為4、6、8或者10個,均勻分布于所述支架環的圓周上。
一種高強度柔順型的覆膜血管支架,它包括由近心端至遠心端相互連接的第一血管支架和第二血管支架,該第二血管支架伸入該第一血管支架內;
該第一血管支架和第二血管支架均包括筒狀的覆膜及與該覆膜連接的金屬支架;該金屬支架包括若干支架環,各支架環在圓周上分布有交叉折彎而成的水滴形小環;
在該第一血管支架和第二血管支架未重合的部分,金屬支架位于覆膜的內部,各小環的延伸方向與該支架環的軸向平行,且相鄰的小環的延伸方向相反;
在該第一血管支架和第二血管支架重合的部分,該第一血管支架的金屬支架位于覆膜的內部,該第二血管支架的金屬支架位于覆膜的外部;該第一血管支架向近心端凸起的小環與各支架環的軸向夾角成銳角,向遠心端凸起的小環與各支架環的軸向方向平行;該第二血管支架向遠心端凸起的小環與各支架環的軸向夾角成銳角,向近心端凸起的小環與各支架環的軸向方向平行。
進一步的,在所述第一血管支架和所述第二血管支架重合的部分,該第一血管支架向近心端凸起的小環向支架環內側凸起;該第二血管支架向遠心端凸起的小環向支架環外側凸起。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血管支架和所述第二血管支架重合的部分包括各自至少兩個支架環。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覆膜血管支架具有很好的柔順性,能夠適應較扭曲的血管結構;同時具有較強的徑向支撐力,能夠適應狹窄等形態不良的血管,能夠防止內漏等并發癥。本發明水滴形小環設計為與軸向凸出成角,在所述覆膜血管支架組合使用時,內層和外層覆膜血管支架的金屬支架能夠互相鉤掛防止脫落。
附圖說明
圖1a和圖1b為本發明高強度柔順型的覆膜血管支架的金屬支架及其壓握示意圖。
圖2a為本發明高強度柔順型的覆膜血管支架的金屬支架與覆膜縫合連接示意圖;圖2b為本發明高強度柔順型的覆膜血管支架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中覆膜血管支架金屬支架環組合使用時,第一血管支架和第二血管支架重合部分各自的支架環的結構示意圖。
圖4a為本發明第一和第二血管支架對接示意圖,圖4b為第一血管支架和第二血管支架重合部分各自的支架環的連接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高強度柔順型的覆膜血管支架植入大角度血管內示意圖。
圖6a為本發明高強度柔順型的覆膜血管支架植入夾層狹小真腔血管前的示意圖,圖6b為本發明高強度柔順型的覆膜血管支架植入夾層狹小真腔血管后的示意圖。
圖7a為普通w型覆膜支架植入夾層血管的示意圖;圖7b為本發明高強度柔順型的覆膜血管支架植入夾層血管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文中覆膜血管支架靠近心臟的一端為近端,覆膜血管支架遠離心臟的一端為遠端。
如圖1a至圖2b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高強度柔順型的覆膜血管支架,它包括筒狀的覆膜1及位于該覆膜1內的金屬支架2,該金屬支架2為鎳鈦合金。該金屬支架2包括若干支架環21,各支架環21在圓周上分布有交叉折彎而成的水滴形小環22。該小環22數目為4、6、8或者10個,均勻分布于該支架環21的圓周上。各小環22的延伸方向與該支架環21的軸向平行,且相鄰的小環22的延伸方向相反。該覆膜血管支架用于介入治療主動脈夾層或動脈瘤,需壓握至輸送管鞘內使用,該狀態下,金屬支架環21上相鄰的水滴形小環22向相反方向延伸,如圖1b所示,為該金屬支架環21壓握后的狀態。此時相鄰兩個金屬支架環21上同向的水滴形小環22位于同一條線。
該支架環21總體高度為1-10mm,該小環22高度為1-3mm,相鄰小環22之間連接的金屬絲呈弧形過渡,該覆膜上相鄰支架環21間距為相鄰小環22之間的弧形過渡絲23的長度。
如圖2a所示,各支架環21通過縫線3固定在該覆膜1上,各縫合點分布于相鄰小環22之間的弧形過渡絲23上,且距各小環22交叉點2-5mm。該種設計能夠避免覆膜血管支架在壓握時,交叉的金屬絲材磨損縫合線。
如圖3至圖4b所示,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高強度柔順型的覆膜血管支架,它包括由近心端至遠心端相互連接的第一血管支架4和第二血管支架5,該第二血管支架5伸入該第一血管支架4內。
該第一血管支架4和第二血管支架5均包括筒狀的覆膜1及與該覆膜1連接的金屬支架2。該金屬支架2包括若干支架環21,各支架環21在圓周上分布有交叉折彎而成的水滴形小環22。
在該第一血管支架4和第二血管支架5未重合的部分,支架環21位于覆膜1內部,各小環22的延伸方向與該支架環21的軸向平行,且相鄰的小環22的延伸方向相反。在該第一血管支架4和第二血管支架5重合的部分,該第一血管支架4的支架環21位于覆膜1的內部,該第二血管支架5的支架環21位于覆膜1的外部。包括各自至少兩個支架環21。該第一血管支架4向近心端凸起的小環22與各支架環21的軸向夾角成銳角,向遠心端凸起的小環22與各支架環21的軸向方向平行。該第二血管支架5向遠心端凸起的小環22與各支架環21的軸向夾角成銳角,向近心端凸起的小環22與各支架環21的軸向方向平行。
在該第一血管支架4和該第二血管支架5重合的部分,該第一血管支架4向近心端凸起的小環22向支架環21內側凸起。該第二血管支架5向遠心端凸起的小環22向支架環21外側凸起。使得在組合狀態下,該第一血管支架4和該第二血管支架5能夠互相鉤掛,兩覆膜血管支架具有很好的結合性。由于組合搭接位置是通過兩個金屬支架互相鉤掛連接,一個金屬支架上的水滴形小環倒鉤掛在另一金屬支架水滴形小環之間的金屬過渡絲上,實現牢固密封連接。
在第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本發明高強度柔順型的覆膜血管支架具有超強的軸向柔順性。圖5所示為本發明高強度柔順型的覆膜血管支架的一個實施例。金屬支架的支架環21分布有6個水滴形小環22,支架環21內徑30mm,水滴形小環22高度1mm,此時過渡絲23高度為1mm,相鄰兩個支架環21之間的間距為15.7mm。由于結構設計的優勢,本發明高強度柔順型的覆膜血管支架能夠適應彎曲角度較大形態較扭曲的血管。
特別地,本發明高強度柔順型的覆膜血管支架具有較好的周向支撐性。圖6a、圖6b所示為本發明第二個實施例。對于慢性夾層病人,其真腔血管內膜會逐漸增厚,對于徑向支撐力度較差的血管,無法將真腔撐圓,無法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本發明高強度柔順型的覆膜血管支架的支架環21高度較低,因此具有很好的徑向支撐作用,能夠重塑較圓的血管通路,且貼壁良好,能夠保證真腔血路通暢。圖6a所示為慢性夾層異常狹小且內膜增厚的人體血管6,圖6b所示為本發明覆膜血管支架7植入后示意圖。
在第三個具體實施例中,能夠說明本發明高強度柔順型的覆膜血管支架另一優勢。常規覆膜血管支架8治療b型夾層過程中,由于金屬支架環高較高且徑向支撐力不足,在血流沖擊下,較為尖銳的w型支架波峰處易順著破口伸入假腔內部,牽動覆膜并帶動相鄰金屬支架產生較大形變,很容易造成近端內漏,如圖7a所示。而本發明高強度柔順型的覆膜血管支架9由于具有足夠的徑向支撐力且環高較低,能夠完全避免上述情況發生,如圖7b所示。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新型結構覆膜血管支架,能夠適應形態復雜、成角較大的血管結構,具有很好的柔順性,能夠減少由于覆膜血管支架柔順性不佳造成的內漏等并發癥。
(2)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新型結構覆膜血管支架,由于其具有足夠的徑向支撐力,能夠很好地擴開慢性夾層中較狹窄的真腔,重塑血管形態結構,保證遠端足夠的血流量;且近端錨定部位能夠適應血管內徑,完美與血管內壁貼合,防止內漏。
(3)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新型結構覆膜血管支架,兩個或以上組合使用時,由于金屬支架上水滴形小環的互相鉤掛,能夠保證足夠的結合力,保證相鄰覆膜血管支架能夠牢固連接,防止組合覆膜血管支架之間發生脫落。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目的是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的理解本發明,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及應用,凡是在本發明的精神或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所保護的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