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氣動無針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505967閱讀:420來源:國知局
一種氣動無針注射器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氣動無針注射器。



背景技術:

無針注射是指利用機械裝置(如彈簧或高壓氣體)產生的瞬間高壓迫使藥劑從微細孔中擠出,形成高壓射流,該射流速度極高典型值為100~200m/s,使藥劑迅速穿透人體或動物皮膚,達到藥物吸收最佳部位。

相對于傳統的皮下注射,無針注射是一種全新的注射方式,具有無痛、藥物吸收好、操作方便、消除了交叉感染等諸多優點。國內的商業無針注射器普遍存在成本高、注射不穩定,振動噪聲大等問題,始終不能實現廣泛的普及應用,所以有必要對現有無針注射器進行結構優化,使其做到結構合理,使用方便。

公開號為cn106139326a的專利提供了一種無針注射系統,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其包括注射系統,所述的注射系統包括推桿,推桿上安裝機械儲能裝置;推桿的一端連接用于激發推桿的鎖緊激發裝置,另一端連接耗材。該發明結構合理,使用方便,將藥液抽取和加壓注射融合在一起,結構緊湊,便于病患者隨身攜帶。該發明加壓注射原理是:通過加壓機構帶動推桿運動,推桿運動的同時完成藥液抽取和對激發彈簧的加壓;通過彈簧、激發推臺的推動使推桿脫離固定箍鋼珠,在激發彈簧的作用下將推桿推出,進而完成藥液的注射。

公開號為cn106693120a的專利提供了一種拉桿式無針注射器,在進行藥物注射時不借助針頭,使用高壓射流原理,使藥液形成較細的液體流,瞬間穿透皮膚到達皮下。由于注射原理的改變,藥液在皮下彌散分布,起效時間更快,藥物吸收率更高。該裝置由殼體、彈簧、加壓拉桿、鎖緊機構、激發錘、尾部開關及固定軸組成。該發明基于杠桿原理,輕輕拉開加壓拉桿,加壓拉桿擠壓激發錘、鎖緊結構和上面的彈簧,當彈簧收縮至指定位置(壓力可達150n),再由尾部開關鎖住,合上加壓桿,按下尾部開關隨即完成注射。該發明利用彈簧產生瞬時高壓,力量不均勻,注射不穩定,會產生出痛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氣動無針注射器,結構合理,使用方便,實現無創注射,可以消除痛感、顯著減小損傷,并方便于一般非專業醫護人員的操作使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氣動無針注射器,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設置重錘、彈簧一和限位臺,

所述重錘包括錘體和錘柄,所述錘體的側面輪廓與所述殼體的內腔壁面形狀吻合,所述錘體將所述殼體的內腔分隔為加壓腔和回復腔,所述加壓腔與加壓氣道連通,所述回復腔與回復氣道連通,

所述彈簧一的一端套設在所述錘柄的外部,另一端連接在所述殼體的內腔底部,

所述限位臺的一端與所述殼體的內腔底部連接,所述限位臺的內腔中設置彈簧二、排氣通道和滑塊一,所述彈簧二的一端與所述殼體的內腔底部連接,另一端朝向所述滑塊一;

所述殼體的側壁設置注射開關,所述注射開關伸進所述殼體的內腔,以控制所述錘體的運動方向,

所述回復腔內設置滑塊二,所述滑塊二的側面輪廓與所述殼體的內腔壁面形狀吻合,

所述殼體的前端內部設置藥桿連件,所述藥桿連件的桿部穿過控藥旋鈕與安瓿瓶的藥桿配合連接,所述控藥旋鈕與所述殼體轉動連接,以實現控藥旋鈕在所述殼體的軸線方向上運動。

優選地,所述排氣通道為嵌設在所述限位臺內腔壁的排氣管,或設置在所述限位臺內腔壁的通槽。

優選地,所述殼體上設置滑動開關,所述滑動開關上設置導氣通道和排氣孔,所述導氣通道將所述加壓氣道或回復氣道與主氣道連通。

優選地,所述注射開關包括彈簧三、限位塊和滑柄,所述限位塊的第一端面連接所述彈簧三,所述限位塊的第二端面設置凸起,所述凸起朝向所述加壓腔的一面為直立面,且與所述限位塊的第二端面形成直角,所述凸起朝向所述回復腔的一面為弧面,且與所述限位塊的側面圓滑連接,所述滑柄通過滑槽與所述彈簧三連接。

優選地,所述藥桿連件包括所述桿部和與所述桿部的第一端垂直連接的連體塊,所述桿部的第二端具有與安瓿瓶的藥桿配合的連接件,所述桿部與所述控藥旋鈕間隙配合。

優選地,所述殼體的前端內部設置連接部,所述連接部的一端與所述殼體的前端口一體式連接。

優選地,所述控藥旋鈕包括旋鈕和與所述旋鈕連接的配合旋轉部,所述配合旋轉部與所述連接部螺紋連接,所述殼體的表面向內凹陷,使所述旋鈕露出。

一種上述氣動無針注射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將氣體由回復氣道通入回復腔內,回復腔內的壓力逐漸增大,重錘在壓力的作用下向加壓腔方向運動,并施力于彈簧一使其壓縮,當重錘向加壓腔方向運動至注射開關時,將注射開關頂起,并繼續向加壓腔方向運動,直至達到注射開關的另一側,此時注射開關恢復原位,關閉回復氣道,初始回復過程完成;

步驟s2:將氣體由加壓氣道通入加壓腔內,與此同時,打開回復氣道,使回復腔內的氣體排出,持續向加壓腔內通入氣體,加壓腔內的壓力逐漸增大,重錘在注射開關的限制下保持原位不動,當加壓腔的壓力增大至超過一定值時,滑塊一向彈簧二方向運動,壓縮彈簧二直至排氣通道與加壓腔連通,排出加壓腔內部分氣體,使加壓腔內壓力保持在一定值,關閉加壓氣道和回復氣道,加壓過程完成;

步驟s3:將安瓿瓶一端通過藥桿旋擰安裝在殼體內的藥桿連件上,另一端安裝取藥部件,旋轉控藥按鈕,使其向回復腔方向移動,直至接觸藥桿連件并帶動藥桿連件向回復腔方向移動,從而將藥液吸入安瓿瓶內,藥液吸取完畢后,反向旋轉控藥旋鈕,使其向相反方向運動至設定位置,取藥過程完成;

步驟s4:取下取藥部件,將安瓿瓶的注射口對準注射部位,按下注射開關,重錘在加壓腔內壓力的作用下向回復腔方向快速運動,推動滑塊二急速運動,滑塊二推動藥桿連件及藥桿急速向注射口方向運動,最終將藥液從安瓿瓶的注射口注射至注射部位,注射過程結束。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明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提供了一種氣動無針注射器,結構合理,使用方便,實現無創注射,可以消除痛感、顯著減小損傷,并方便于一般非專業醫護人員的操作使用。本發明注射器采用氣體加壓,連續實現加壓、取藥和注射操作。本發明注射器的殼體內腔由重錘分隔成加壓腔和回復腔,加壓腔與加壓氣道連通,用于通入加壓氣體,使之達到注射壓力值,即形成無針注射所需的高壓條件;回復腔用于輔助重錘完成往復運動,而且回復腔內設有滑塊二,滑塊二在回復腔內自由滑動,這樣當回復腔與回復氣道中斷連通時,回復腔便處于密封狀態,為回復腔的密封提供保障;此外,加壓腔內還設有控制加壓腔壓力值維持在注射壓力值的組件,該組件包括限位臺,以及限位臺內設置的彈簧二、排氣通道和滑塊一,在加壓腔的壓力值超過注射壓力值時,滑塊一在限位臺內滑動使排氣通道與加壓腔連通,實現加壓腔的泄壓,當泄壓至注射壓力值時,滑塊一向相反方向滑動,排氣通道與加壓腔連通中斷,從而保持加壓腔的壓力處于穩定狀態,保證注射效果的穩定性;為實現人為控制加壓腔內壓力的釋放,本發明在殼體上設有注射開關,當按下該注射開關時,重錘的阻擋解除,隨即在高壓作用下向注射方向急速運動;為實現取藥及注射操作,本發明還在殼體的前端內部設有藥桿連件,藥桿連件的桿部穿過控藥旋鈕,并且端部與安瓿瓶的藥桿連接,控藥旋鈕與殼體轉動連接,這樣,通過控藥旋鈕的轉動實現其在殼體的軸線方向上運動,從而帶動藥桿連件運動,最終由藥桿連桿推動安瓿瓶的藥桿實現取藥及注射操作。

2)為便于控制加壓腔與加壓氣源的連通與關閉,以及回復腔與加壓氣源或排氣孔的連通與關閉,本發明在殼體上設置滑動開關,所述滑動開關上設置導氣通道和排氣孔,所述導氣通道將所述加壓氣道或回復氣道與主氣道連通。具體的,該滑動開關設定三個檔位。當滑動開關向上滑動時,主氣道與回復氣道連通,氣體進入回復腔內,以增加回復氣道內的壓力;當滑動開關向下滑動時,主氣道與加壓氣道連通,氣體進入加壓腔內,以增加加壓腔內的壓力,同時,滑動開關上的排氣孔與回復氣道連通,回復腔內的氣體依次通過回復氣道和排氣口排出注射器,回復腔內的壓力逐漸恢復至初始狀態;當滑動開關滑至中間位置時,主氣道與加壓氣道,以及主氣道與回復氣道均處于關閉狀態。通過上述設置,操作者即能夠方便地對加壓腔和回復腔的壓力狀態進行控制,節約操作時間,提高操作效率。

3)本發明注射開關12包括彈簧三22、限位塊23和滑柄24,彈簧三一端固定在注射器的殼體上,另一端分別連接限位塊的第一端面和滑柄。限位塊的第二端面設置凸起,具體的,該凸起優選為1/4球體,弧面朝向回復腔,平面朝向加壓腔?;芰?,能夠在滑槽內自由滑動,該滑槽為設置在殼體上的一個通槽,該通槽使得滑柄與限位塊的表面接觸,并主動隨彈簧二的拉伸或壓縮向相應方向做運動,或被動受力拉伸或壓縮彈簧二向相應方向做運動。通過上述設置,重錘在由回復腔向加壓腔運動的過程中,若接觸限位塊,則會擠壓限位塊的凸起,使彈簧三壓縮,與此同時帶動滑柄也向著彈簧三的壓縮方向運動,從而使重錘繼續向加壓腔方向運動;隨著重錘向著加壓腔方向的繼續運動,重錘對限位塊的擠壓作用消失,限位塊便在彈簧三的彈力作用下迅速恢復至初始狀態,也帶動滑柄運動,從而限位塊便阻擋重錘向回復腔方向運動。這樣,手動滑動滑柄便能使彈簧二的壓縮,進而控制限位塊收起,使得重錘得以由加壓腔向回復腔內運動。

本發明結構新穎,設計合理,采用氣體加壓原理,使得壓力值能夠維持在注射壓力的合適范圍內,使用更安全,實現無創注射,可以消除痛感、顯著減小損傷,并方便于一般非專業醫護人員的操作使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本發明一種氣動無針注射器的立體結構圖;

圖2:本發明一種氣動無針注射器的主視圖;

圖3:本發明圖1的俯視圖;

圖4:本發明圖1的左視圖;

圖5:本發明圖1的a-a剖視圖;

圖6:本發明圖1的b-b剖視圖;

圖7:本發明圖3的c-c剖視圖;

圖8:本發明圖3的d-d剖視圖;

圖9:本發明限位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本發明圖4的e-e剖視圖;

圖11:本發明藥桿連件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殼體,101-殼體的前端口,102-凹陷面,2-重錘,201-錘體,202-錘柄,3-彈簧一,4-限位臺,5-加壓腔,6-回復腔,7-加壓氣道,8-回復氣道,9-彈簧二,10-排氣通道,11-滑塊一,1101-滑塊一的第一端面,12-注射開關,13-滑塊二,14-藥桿連件,1401-桿部,1402-連體塊,1403-連接件,15-控藥旋鈕,1501-旋鈕,1502-配合旋轉部,16-安瓿瓶,17-藥桿,18-滑動開關,19-導氣通道,20-排氣孔,21-主氣道,22-彈簧三,23-限位塊,2301-限位塊的第一端面,2302-限位塊的第二端面,2303-凸起,24-滑柄,25-滑槽,26-連接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下面結合實施例進一步清楚闡述本發明的內容,但本發明的保護內容不僅僅局限于下面的實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給出了大量具體的細節以便提供對本發明更為徹底的理解。然而,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顯而易見的是,本發明可以無需一個或多個這些細節而得以實施。

參閱圖1~圖6,一種氣動無針注射器,包括殼體1,所述殼體內設置重錘2、彈簧一3和限位臺4,

參閱圖5,所述重錘包括錘體201和錘柄202,所述錘體的側面輪廓與所述殼體的內腔壁面形狀吻合,參閱圖6,所述錘體將所述殼體的內腔分隔為加壓腔5和回復腔6,所述加壓腔與加壓氣道7連通,所述回復腔與回復氣道8連通,

所述彈簧一的一端套設在所述錘柄的外部,另一端連接在所述殼體的內腔底部,

參閱圖5~6,所述限位臺的一端與所述殼體的內腔底部連接,所述限位臺的內腔中設置彈簧二9、排氣通道10和滑塊一11,所述彈簧二的一端與所述殼體的內腔底部連接,另一端朝向所述滑塊一,所述排氣通道將外界與所述限位臺的內腔連通;

參閱圖7,所述殼體的側壁設置注射開關12,所述注射開關伸進所述殼體的內腔,以控制所述錘體的運動方向,

參閱圖5~6,所述回復腔內設置滑塊二13,所述滑塊二的側面輪廓與所述殼體的內腔壁面形狀吻合,

參閱圖5,所述殼體的前端內部設置藥桿連件14,所述藥桿連件的桿部1401穿過控藥旋鈕15與安瓿瓶16的藥桿17配合連接,所述控藥旋鈕與所述殼體轉動連接。

參閱圖6,本發明中,加壓氣道7設置在殼體1的側壁上,一端連接氣源,另一端連通加壓腔;回復氣道8設置在殼體1的側壁上,一端連接氣源,另一端連通回復腔。當加壓腔或回復腔需要增壓時,將氣源連通,通入氣體即可;當回復腔需要回復初壓時,中斷氣源,使回復氣道連通外界即可。

參閱圖6,本發明中,限位臺4的內部中空且一端與加壓腔連通,滑塊一的側面輪廓與限位臺的內腔壁面形狀吻合,使其能夠在限位臺內自由運動。在加壓腔處于初始狀態(未加壓)時,滑塊一處于平衡狀態,停止在限位臺內腔與加壓腔的連通端,這時排氣通道與限位臺內腔連通,加壓腔處于密封狀態;當加壓腔處于持續加壓狀態,并且內部壓力超過注射壓力時,滑塊一受到的加壓腔和限位臺內腔給予的壓力平衡狀態被打破,滑塊一向著限位臺內部運動,即向著彈簧二方向運動,壓縮彈簧二,隨著加壓腔內壓力的增加,滑塊一持續壓縮彈簧二,直至滑塊一11的第一端面1101運動至使排氣通道與加壓腔連通,加壓腔內的氣體向外排出,壓力降低,滑塊一受到壓力腔的壓力值減小,當該壓力值降低至小于彈簧二的彈力時,滑塊一向加壓腔方向移動,堵住排氣通道,加壓腔與排氣通道的連通中斷,加壓腔恢復密封狀態。當加壓腔內壓力再次增加至超過注射壓力時,重復上述步驟,從而使加壓腔內壓力維持在注射壓力范圍內,保障加壓腔內壓力穩定性,使得注射安全性更高,使用更放心。

參閱圖5~6,在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排氣通道10為嵌設在所述限位臺內腔壁的排氣管;該排氣管的一端與外界連通,另一端與所述限位臺的內腔連通;

或,所述排氣通道10為設置在所述限位臺內腔壁的通槽,該通槽與限位臺的內腔連通,并延伸出殼體的內腔底部,與外界連通。

參閱圖7~圖9,在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注射開關12包括彈簧三22、限位塊23和滑柄24,所述限位塊23的第一端面2301連接所述彈簧三22,所述限位塊23的第二端面2302設置凸起2303,所述凸起朝向所述加壓腔的一面為直立面,且與所述限位塊的第二端面形成直角,所述凸起朝向所述回復腔的一面為弧面,且與所述限位塊的側面圓滑連接,所述滑柄通過滑槽25與所述彈簧三連接。

彈簧三一端固定在注射器的殼體上,另一端分別連接限位塊的第一端面和滑柄。限位塊的第二端面設置凸起,具體的,該凸起優選為1/4球體,弧面朝向回復腔,平面朝向加壓腔?;芰?,能夠在滑槽內自由滑動,該滑槽為設置在殼體上的一個通槽,該通槽使得滑柄與限位塊的表面接觸,并主動隨彈簧二的拉伸或壓縮向相應方向做運動,或被動受力拉伸或壓縮彈簧二向相應方向做運動。

通過上述設置,重錘在由回復腔向加壓腔運動的過程中,若接觸限位塊,則會擠壓限位塊的凸起,使彈簧三壓縮,與此同時帶動滑柄也向著彈簧三的壓縮方向運動,從而使重錘繼續向加壓腔方向運動;隨著重錘向著加壓腔方向的繼續運動,重錘對限位塊的擠壓作用消失,限位塊便在彈簧三的彈力作用下迅速恢復至初始狀態,也帶動滑柄運動,從而限位塊便阻擋重錘向回復腔方向運動。這樣,手動滑動滑柄便能使彈簧二的壓縮,進而控制限位塊收起,使得重錘得以由加壓腔向回復腔內運動。

參閱圖5~圖6和圖11,在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藥桿連件14包括所述桿部1401和與所述桿部的第一端垂直連接的連體塊1402,所述桿部的第二端設置與安瓿瓶16的藥桿17配合的連接件1403,所述桿部與所述控藥旋鈕間隙配合。

其中,桿部1401能夠沿其主軸方向在控藥旋鈕15內滑動,控藥旋鈕通過施力旋轉,與連體塊接觸,從而帶動藥桿連件向著回復腔方向移動。

本發明所用安瓿瓶為無針注射器專用安瓿瓶,例如:益捷(injex)無針注射器專用安瓿瓶,可由市場購買獲得,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根據此類安瓿瓶的結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獲知本發明基本結構和作用原理的情況下,可通過常規技術改進藥桿連件的結構,使藥桿連件桿部的連接件與安瓿瓶的藥桿配合連接。

參閱圖5~圖6,在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殼體1的前端內部設置連接部26,所述連接部的一端與所述殼體的前端口101一體式連接。所述控藥旋鈕15包括旋鈕1501和與所述旋鈕連接的配合旋轉部1502,所述配合旋轉部與所述連接部螺紋連接,所述殼體的表面向內凹陷,使所述旋鈕露出。

其中,所述配合旋轉部與所述連接部螺紋連接,具體的,連接部設置外螺紋,配合旋轉部設置內螺紋,外螺紋與內螺紋配合連接;

參閱圖1~圖3,所述殼體的表面向內凹陷,形成凹陷面102,使旋鈕露出,以施力進行旋轉;

控藥旋鈕15借助旋轉旋鈕1501,將旋鈕的旋轉運動轉化為控藥旋鈕整體的直線運動,即使控藥旋鈕整體沿殼體的軸線方向運動。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上述氣動無針注射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將氣體由回復氣道通入回復腔內,回復腔內的壓力逐漸增大,重錘在壓力的作用下向加壓腔方向運動,并施力于彈簧一使其壓縮,當重錘向加壓腔方向運動至注射開關時,將注射開關頂起,并繼續向加壓腔方向運動,直至達到注射開關的另一側,此時注射開關恢復原位,關閉回復氣道,初始回復過程完成;

步驟s2:將氣體由加壓氣道通入加壓腔內,與此同時,打開回復氣道,使回復腔內的氣體排出,持續向加壓腔內通入氣體,加壓腔內的壓力逐漸增大,重錘在注射開關的限制下保持原位不動,當加壓腔的壓力增大至超過一定值時,滑塊一向彈簧二方向運動,壓縮彈簧二直至排氣通道與加壓腔連通,排出加壓腔內部分氣體,使加壓腔內壓力保持在一定值,關閉加壓氣道和回復氣道,加壓過程完成;

步驟s3:將安瓿瓶一端通過藥桿旋擰安裝在殼體內的藥桿連件上,另一端安裝取藥部件,旋轉控藥按鈕,使其向回復腔方向移動,直至接觸藥桿連件并帶動藥桿連件向回復腔方向移動,從而將藥液吸入安瓿瓶內,藥液吸取完畢后,反向旋轉控藥旋鈕,使其向相反方向運動至設定位置,取藥過程完成;

步驟s4:取下取藥部件,將安瓿瓶的注射口對準注射部位,按下注射開關,重錘在加壓腔內壓力的作用下向回復腔方向快速運動,推動滑塊二急速運動,滑塊二推動藥桿連件及藥桿急速向注射口方向運動,最終將藥液從安瓿瓶的注射口注射至注射部位,注射過程結束。

本發明上述使用方法,步驟s2中,當加壓腔的壓力增大至超過一定值時,該一定值指注射壓力值,即將藥液由安瓿瓶注射至注射部位,并穿透接受者皮膚的最小壓力值。

本發明上述使用方法,步驟s3中,反向旋轉控藥旋鈕,使其向相反方向運動至設定位置,所述設定位置是指控藥按鈕在取藥操作前的初始位置,即控藥旋鈕由回復腔向殼體前端運動的最大位置。取藥結束后,將控藥旋鈕恢復至初始位置,這樣在注射發生時,藥桿連件受滑塊二的推動作用,即可無阻礙地向注射口方向運動,進而推動安瓿瓶內藥桿向注射方向運動,將藥液快速壓出。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所描述的氣動無針注射器,是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進行的改進,其中:

參閱圖10,所述殼體上設置滑動開關18,所述滑動開關上設置導氣通道19和排氣孔20,所述導氣通道將所述加壓氣道7或回復氣道8與主氣道21連通。

參閱圖10,氣源接入主氣道21。

滑動開關控制主氣道與加壓氣道或回復氣道的連通與關閉,以及回復氣道與排氣孔的連通與關閉。

該滑動開關設定三個檔位。當滑動開關向一方滑動時,主氣道與回復氣道連通,氣體進入回復腔內,以增加回復氣道內的壓力;當滑動開關向另一方滑動時,主氣道與加壓氣道連通,氣體進入加壓腔內,以增加加壓腔內的壓力,同時,滑動開關上的排氣孔與回復氣道連通,回復腔內的氣體依次通過回復氣道和排氣口排出注射器,回復腔內的壓力逐漸恢復至初始狀態;當滑動開關滑至中間位置時,主氣道與加壓氣道,以及主氣道與回復氣道均處于關閉狀態。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上述氣動無針注射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將滑動開關向一方滑動,連通主氣道與回復氣道,氣體進入回復腔內,回復腔內的壓力逐漸增大,重錘在壓力的作用下向加壓腔方向運動,并施力于彈簧一使其壓縮,當重錘向加壓腔方向運動至注射開關時,將注射開關頂起,并繼續向加壓腔方向運動,直至達到注射開關的另一側,此時注射開關恢復原位,將滑動開關滑至中間位置,關閉主氣道與回復氣道的連通,初始回復過程完成;

步驟s2:將滑動開關向另一方滑動,連通主氣道與加壓氣道,氣體進入加壓腔內,同時,滑動開關上的排氣孔與回復氣道連通,回復腔內的氣體依次通過回復氣道和排氣口排出注射器,持續向加壓腔內通入氣體,加壓腔內的壓力逐漸增大,重錘在注射開關的限制下保持原位不動,當加壓腔的壓力增大至超過一定值時,滑塊一向彈簧二方向運動,壓縮彈簧二直至排氣通道與加壓腔連通,排出加壓腔內部分氣體,使加壓腔內壓力保持在一定值,將滑動開關滑至中間位置,關閉主氣道與加壓氣道,以及主氣道與回復氣道的連通,加壓過程完成;

步驟s3:將安瓿瓶一端通過藥桿旋擰安裝在殼體內的藥桿連件上,另一端安裝取藥部件,旋轉控藥按鈕,使其向回復腔方向移動,直至接觸藥桿連件并帶動藥桿連件向回復腔方向移動,從而將藥液吸入安瓿瓶內,藥液吸取完畢后,反向旋轉控藥旋鈕,使其向相反方向運動至設定位置,取藥過程完成;

步驟s4:取下取藥部件,將安瓿瓶的注射口對準注射部位,按下注射開關,重錘在加壓腔內壓力的作用下向回復腔方向快速運動,推動滑塊二急速運動,滑塊二推動藥桿連件及藥桿急速向注射口方向運動,最終將藥液從安瓿瓶的注射口注射至注射部位,注射過程結束。

本發明上述使用方法,步驟s2中,當加壓腔的壓力增大至超過一定值時,該一定值指注射壓力值,即將藥液由安瓿瓶注射至注射部位,并穿透接受者皮膚的最小壓力值。

若安瓿瓶內存在剩余藥液,可重復上述步驟即可。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只要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高县| 西充县| 莱西市| 灵山县| 西峡县| 曲阜市| 繁昌县| 芷江| 怀化市| 明水县| 平利县| 曲阜市| 德昌县| 永新县| 循化| 剑河县| 两当县| 东兰县| 三亚市| 铁岭市| 杂多县| 昌平区| 吴江市| 河间市| 山阳县| 交城县| 息烽县| 梅河口市| 齐河县| 乌兰浩特市| 雅安市| 泸溪县| 潞西市| 镶黄旗| 齐河县| 太湖县| 南平市| 深圳市| 菏泽市| 会同县| 玉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