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甲狀腺手術用頭部定位裝置。
背景技術:
在通過口腔部進行甲狀腺手術時,需要病人的頭部保持正確的昂起姿勢,以便于醫護人員進行手術,然而長時間保持昂頭的姿勢會使頸部酸疼,從而不自覺的改變頭部姿勢,這樣就會影響手術的進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甲狀腺手術用頭部定位裝置,該甲狀腺手術用頭部定位裝置便于頭部定位。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其特征是:包括可伸縮的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上端部設有球形插座,所述球形插座的上轉動連接有球形轉塊,球形插座和球形轉塊之間設有頂緊銷,所述球形轉塊的上表面鉸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后部設有與底板垂直的后擋板,所述底板的前部設有弧形過渡部,所述底板的兩側部對稱設有承接桿,承接桿的上部均設有頭部定位裝置。
所述承接桿包括與底板側部固接的橫桿,橫桿的前端部固接有與橫桿垂直的豎桿。
所述豎桿的上部設有通孔,頭部定位裝置包括穿過通孔的定位桿,所述定位桿的相對內伸端固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桿的相對外伸端螺接有鎖緊螺母。
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設有海綿層,后擋板的相對內表面設有海綿層,各海綿層上均包裹有無紡布層。
所述支撐桿包括短桿,短桿的上部設有空腔,短桿的空腔內插接有長桿,短桿和長桿之間設有頂緊螺栓。
所述球形插座設置在長桿的上端部,球形轉塊的上表面設有鉸座,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設有與鉸座配合的鉸板,鉸板和鉸座之間設有鉸軸,鉸軸伸出鉸座的一端設有鎖緊螺母。
所述短桿的下端部固接有夾持塊。
所述夾持塊包括與短桿下端面固接的上卡板,上卡板的下方設有下卡板,上卡板和下卡板的端部之間連接有側板,所述下卡板上設有頂緊螺栓。
采用上述方案后的優點效果是:使用時根據病人需要調整底板的角度和高度,并使病人的頭部枕到無紡布層上,病人的頸部與弧形過渡部接觸即可,然后調整兩定位板的位置,使病人的頭部被夾持固定在兩定位板之間,這種固定方式可以協助患者手術時保持正確的坐姿,便于醫護人員進行手術。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向局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該甲狀腺手術用頭部定位裝置包括可伸縮的支撐桿1,支撐桿1包括短桿,短桿的上部設有空腔,短桿的空腔內插接有長桿,短桿和長桿之間設有頂緊螺栓,長桿可以調整其在短桿內腔中的位置,從而調整支撐桿1的整體長度,并通過頂緊螺栓實現長桿的定位。如圖1所示,短桿的下端部固接有夾持塊101,夾持塊101包括與短桿下端面固接的上卡板,上卡板的下方設有下卡板,上卡板和下卡板的端部之間連接有側板,下卡板上設有頂緊螺栓,使用時可以通過夾持塊101將支撐桿1固定在手術椅或手術床上,并通過頂緊螺栓實現固定。支撐桿1的上端部設有球形插座2,球形插座2設置在長桿的上端部,球形插座2的上轉動連接有球形轉塊3,球形插座2和球形轉塊3之間設有頂緊銷,球形轉塊3轉動連接在球形插座2上,這種結構便于調整球形轉塊3的轉動角度,并通過頂緊銷實現定位。球形轉塊3的上表面鉸接有底板4,本實施例中球形轉塊3的上表面設有鉸座12,底板4的下表面設有與鉸座12配合的鉸板,鉸板和鉸座之間設有鉸軸,鉸軸伸出鉸座12的一端設有鎖緊螺母,這種結構便于調整底板4的支撐角度,并通過鎖緊螺母實現固定。
如圖1和圖2所示,底板4的后部設有與底板4垂直的后擋板5,底板4的前部設有弧形過渡部6,本實施例中弧形過渡部6的彎弧角度與人體頸部相適應,底板4的兩側部對稱設有承接桿7,承接桿7的上部均設有頭部定位裝置,本實施例中承接桿7包括與底板4側部固接的橫桿,橫桿的前端部固接有與橫桿垂直的豎桿,豎桿的上部設有通孔,頭部定位裝置包括穿過通孔的定位桿8,定位桿8的相對內伸端固接有定位板9,定位桿8的相對外伸端螺接有鎖緊螺母。本實施例中定位板9的相對內表面均設有彎弧部,該彎弧部與人體頭部一側的彎弧角度相適應,使用時通過調整定位桿8的位置,使定位板9上的彎弧部與人體頭部一側接觸,從而實現頭部定位。本實施例中底板4的上表面設有海綿層10,后擋板5的相對內表面設有海綿層10,各海綿層10可以提高人體的舒適度,各海綿層10上均包裹有無紡布層11,無紡布層11便于更換和清洗。
使用時根據病人需要調整底板4的角度和高度,并使病人的頭部枕到無紡布層11上,病人的頸部與弧形過渡部6接觸即可,然后調整兩定位板9的位置,使病人的頭部被夾持固定在兩定位板9之間,這種固定方式可以協助患者手術時保持正確的坐姿,便于醫護人員進行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