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導盲杖,具體涉及一種智能導盲杖。
背景技術:
導盲杖可以在盲人外出時起到安全警示作用,幫助幫人出行。現有技術的導盲杖,因為根據使用者的不同需要調節不同的高度,并且一般的導盲杖是多依靠人們手來提起放下,并且通過碰撞來實現障礙物的排除。
因此,能夠提供一款可以不通過碰撞來實現障礙物的排除,并且可以調節不同的高度的導盲杖便是必要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導盲杖需要碰撞來實現障礙物的排除以及無法實現良好的高度調節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智能導盲杖來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智能導盲杖,包括:
滾輪組件,所述滾輪組件包括兩個滾輪本體、固定軸、ccd檢測器和紅外發射器,兩個所述滾輪本體可旋轉地設置在所述固定軸上,所述固定軸的一端固定有所述ccd檢測器,另一端固定有所述紅外發射器;
把手,所述把手內固定有控制模塊和警報器,所述警報器與所述控制模塊控制連接,所述ccd檢測器與所述控制模塊控制連接;
第一桿組件,所述第一桿組件包括內管、中管和外管,所述內管的外壁上設置有向周向展開的外邊,所述外邊的上部和下部的所述內管的外壁上車有螺紋線,所述中管的上端設置有向所述中管的旋轉軸匯聚的第一頂邊,所述第一頂邊上設置有第一平面體,所述第一平面體的內圈車有螺紋線,所述第一平面體與所述內管的外壁螺紋連接并且所述外邊的外壁與所述第一頂邊的內壁貼合,所述中管的下端設置有向周向展開的底邊,所述底邊的上部的所述中管的外壁上車有螺紋線,所述外管的上端設置有向所述外管的旋轉軸匯聚的第二頂邊,所述第二頂邊上設置有第二平面體,所述第二平面體的內圈車有螺紋線,所述第二平面體與所述中管的外壁螺紋連接并且所述第二頂邊的內壁與所述底邊的內壁貼合,所述外管的內部的底部開設有螺紋通孔,所述內管能夠螺紋連接在所述螺紋通孔中,所述外管的底部與所述固定軸固定連接,所述內管的頂部與所述把手固定連接。
作為優選,還包括第二桿組件,所述第二桿組件包括外套管和內滑桿,所述外套管的頂部與所述外管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外套管的外壁上開設有若干個貫穿孔,所述內滑桿上開設有一個貫通孔,所述貫通孔的內壁的兩側對稱開設有兩個滑軌,所述貫通孔中卡設有彈簧組件,所述彈簧組件包括彈簧體、按壓體和兩個卡邊,兩個所述卡邊固定在所述彈簧體的兩側,所述按壓體固定在所述彈簧體的上部,所述卡邊可滑動地設置在所述滑軌中,所述彈簧體可按壓地設置在所述貫通孔中并且所述按壓體卡設在所述貫穿孔的孔口處。
作為優選,還包括反光鏡,所述反光鏡固定在所述把手的前部。
作為優選,還包括防滑橡膠體,所述防滑橡膠體貼覆在所述把手的側面。
作為優選,還包括gps定位器和音響設備,所述gps定位器設置在所述把手內并且與所述控制模塊控制連接,所述音響設備與所述控制模塊控制連接,所述把手上設置有若干個按鍵,所述按鍵與所述控制模塊控制連接用于控制所述音響設備。
作為優選,所述警報器包括語音報警器和蜂鳴器報警器,所述語音報警器和所述控制模塊控制連接,所述蜂鳴器報警器與所述控制模塊控制連接。
作為優選,還包括呼救按鈕,所述呼救按鈕設置在所述把手的表面并且與所述控制模塊控制連接用于控制所述蜂鳴器報警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此種智能導盲杖,首先通過雙滾輪的設置,可以實現無需提起導盲杖,直接在路上進行滾動行進,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人們的力氣;
其次,正因為是滾輪的設置,所以行進速度相對較快,因此配合紅外發射器和ccd檢測器,可以快速準確的對于障礙物作出反應;
再而,通過第一桿組件的伸縮效果,實現大幅度的伸縮拉長縮短,通過第二桿組件的伸縮效果,實現小幅度的伸縮拉長以及縮短;
最后,通過蜂鳴報警器的設置,可以快速準確及時的提醒人們,通過按鈕的設置,可以實現自主報警的同時,還能夠借助音響設備放松心情。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智能導盲杖的最優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第二桿組件的最優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第一桿組件的拉伸狀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第一桿組件的壓縮狀態示意圖。
圖中1、滾輪本體,2、固定軸,3、ccd檢測器,4、紅外發射器,5、把手,6、內管,7、中管,8、外管,9、外套管,10、內滑桿,11、反光鏡,12、防滑橡膠體,13、按鍵,14、呼救按鈕,101、滑軌,102、彈簧體,103、按壓體,104、卡邊,61、外邊,71、第一頂邊,72、第一平面體,73、底邊,81、第二頂邊,82、第二平面體,83、螺紋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發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相反,本發明的實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權利要求書的精神和內涵范圍內的所有變化、修改和等同物。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此外,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流程圖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過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為,表示包括一個或更多個用于實現特定邏輯功能或過程的步驟的可執行指令的代碼的模塊、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的范圍包括另外的實現,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討論的順序,包括根據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時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順序,來執行功能,這應被本發明的實施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如圖1~4所示,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智能導盲杖,包括:
滾輪組件,滾輪組件包括兩個滾輪本體1、固定軸2、ccd檢測器3和紅外發射器4,兩個滾輪本體1可旋轉地設置在固定軸2的兩側,固定軸2的一端固定有ccd檢測器3,另一端固定有紅外發射器4;將ccd檢測器3與紅外發射器4設置在固定軸2上,首先可以避免滾輪本體1的旋轉而帶動兩者的旋轉;其次,當在觸碰到障礙物的時候,因為ccd檢測器3與紅外發射器4安裝在側部,可以很好的避免與障礙物的觸碰,并且當智能導盲杖被放置的時候,一般為平躺放置,因此也能夠很好的避免與其他物體的直接接觸。
把手5,把手5內固定有控制模塊和警報器,警報器與控制模塊控制連接,ccd檢測器3與控制模塊控制連接;
第一桿組件,第一桿組件包括內管6、中管7和外管8,內管6的外壁上設置有向周向展開的外邊61,外邊61的上部和下部的內管6的外壁上車有螺紋線,中管7的上端設置有向中管7的旋轉軸匯聚的第一頂邊71,第一頂邊71上設置有第一平面體72,第一平面體72的內圈車有螺紋線,第一平面體72與內管6的外壁螺紋連接并且外邊61的外壁與第一頂邊71的內壁貼合,中管7的下端設置有向周向展開的底邊73,底邊73的上部的中管7的外壁上車有螺紋線,外管8的上端設置有向外管8的旋轉軸匯聚的第二頂邊81,第二頂邊81上設置有第二平面體82,第二平面體82的內圈車有螺紋線,第二平面體82與中管7的外壁螺紋連接并且第二頂邊81的內壁與底邊73的內壁貼合,外管8的內部的底部開設有螺紋通孔83,內管6能夠螺紋連接在螺紋通孔83中,外管8的底部與固定軸2固定連接,內管6的頂部與把手5固定連接。
此種智能導盲杖還包括第二桿組件,第二桿組件包括外套管9和內滑桿10,外套管9的頂部與外管8的底部固定連接,外套管9的外壁上開設有若干個貫穿孔,內滑桿10上開設有一個貫通孔,貫通孔的內壁的兩側對稱開設有兩個滑軌101,貫通孔中卡設有彈簧組件,彈簧組件包括彈簧體102、按壓體103和兩個卡邊104,兩個卡邊104固定在彈簧體102的兩側,按壓體103固定在彈簧體102的上部,卡邊104可滑動地設置在滑軌101中,彈簧體102可按壓地設置在貫通孔中并且按壓體103卡設在貫穿孔的孔口處。
此種智能導盲杖還包括反光鏡11,反光鏡11固定在把手5的前部。通過設置反光鏡11,將光反射至對面的來車或者來人,從而注意盲人。
此種智能導盲杖還包括防滑橡膠體12,防滑橡膠體12貼覆在把手5的側面。防滑橡膠體12的設置,是便于盲人握持導盲杖,從而使其能夠更加順手而又靈活的操作。
此種智能導盲杖還包括gps定位器和音響設備,gps定位器設置在把手5內并且與控制模塊控制連接,音響設備與控制模塊控制連接,把手5上設置有若干個按鍵13,按鍵13與控制模塊控制連接用于控制音響設備。gps定位器的設置,是便于可以進行統一的監測,從而當出現走失的情況,盲人的家人可以通過gps定位器的位置來就近尋找到家人。
警報器包括語音報警器和蜂鳴器報警器,語音報警器和控制模塊控制連接,蜂鳴器報警器與控制模塊控制連接。語音報警器是為了當紅外發射器4發射紅外后,ccd檢測器3檢測到紅外后,及時反饋給控制模塊,從而控制模塊及時控制語音報警器實現提醒盲人的效果,同時,蜂鳴器報警器也會受到控制模塊的電信號,從而及時鳴警示意。
此種智能導盲杖還包括呼救按鈕14,呼救按鈕14設置在把手5的表面并且與控制模塊控制連接用于控制蜂鳴器報警器。呼救按鈕14的設置,是用來給盲人自助呼救而用,當盲人遇到緊急情況或者身體不適的時候,按下呼救按鈕14,控制模塊反映傳輸電信號給蜂鳴器報警器,蜂鳴器報警器反應報警。
當人們需要使用收納好的智能導盲杖的時候,首先,可以通過調節第一桿組件的長度,將內管6旋脫離外管8,然后拔拉內管6至外邊61將要與第一頂邊71接觸,旋轉內管6,從而使其與第一平面體72螺紋連接得以固定,然后繼續拔拉中管7至底邊73與第二頂邊81將要接觸,旋轉中管7,從而使其與第二平面體82螺紋連接得以固定。此種伸縮的效果,便于盲人進行收納智能導盲杖,同時,內管6的內部中空的設置,便于實現走線的效果。
當人們需要調節智能導盲杖的長度的時候,首先,人們可以按壓按壓體103,然后彈簧體102壓縮,按壓體103進入外套管9的內部,內滑桿10實現滑動的效果,直至滑到第二個貫穿孔時,彈簧體102的彈性勢能得到釋放,從而又將按壓體卡設在貫穿孔的孔口處,從而實現調節的效果。
ccd檢測器3的型號為sharp公司的gp1ux511qs,紅外發射器4的型號為sharp公司的gp2y0a02yk01,控制模塊的型號為sharp公司的arduinoatmega328p-pu單片機,語音報警器的型號為sharp公司的tx_sdmp3_2.1,gps定位器的型號為sharp公司的gt740超長待機定位終端。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所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以上述依據本發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