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溫胃調理功能的灌腸藥。
背景技術:
胃病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臨床上常見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十二指腸復合潰瘍、胃息肉、胃結石、胃的良惡性腫瘤,還有胃黏膜脫垂癥、急性胃擴張、幽門梗阻等,多發于胃或十二指腸,胃病和十二指腸潰瘍最常見。
現有的治療方法主要以口服藥為主,藥物通過消化道吸收,此方法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但藥物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會加重胃粘膜的負擔,當潰瘍處受到刺激時,患者會產生反胃、嘔吐等一些不良的反應。
對一些體制較差的胃病患者,會產生反胃、嘔吐等一些不良反應,不利于藥效的吸收。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溫胃調理功能的灌腸藥,具有溫胃止嘔、散寒止痛、活血化瘀定痛的功效,可有效的治療胃病。
該藥劑采用肛門注藥的方法,對消化道無任何刺激,使用方便,可以有效的減少患者治療時的痛苦。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具有溫胃調理功能的灌腸藥由以下質量份的七種藥劑研磨成粉末與質量份為200—300的單甘油酯混合后涂制成灌腸藥。七種組分為:硼砂20-35;白曼陀羅花15-30;連翹10-25;半邊蓮15-25;黃連10-25;炙甘草5-25;冰片25-40。
相比現有技術,本灌腸藥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現代醫學通過研究發現直腸粘膜血液循環旺盛,吸收能力強。藥物通過直腸吸收后主要有三個途徑:(1)通過直腸上靜脈,經過靜脈進入肝臟代謝,再循環至全身;(2)通過直腸中靜脈、直腸下靜脈和肛管靜脈繞過肝臟直接進入血液循環;(3)通過直腸淋巴系統吸收后,通過乳糜池和胸導管進入血液大循環。由此可見,肛門注藥有利于藥物治療作用的發揮,通過臨床試驗發現,效果優于傳統的口服和輸液治療效果。
1.灌腸藥不會對胃部潰瘍面產生刺激,避免了患者服藥時的不良反胃反應,治療效果好。
2.灌腸藥中含有減少神經敏感度的物質,可以有效地減少患者因進食造成的胃部應激痙攣。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具有溫胃調理功能的灌腸藥由以下質量份的七種組成研磨成粉末與質量份為200—300的單甘油酯混合后制成該灌腸藥。七種組分為:硼砂20-35;白曼陀羅花15-30;連翹10-25;半邊蓮15-25;黃連10-25;炙甘草5-25;冰片25-40。
以下給出本藥物的幾個較佳的實施例。
硼砂20;白曼陀羅花15;連翹10;半邊蓮15;黃連10;炙甘草5;冰片25;混合用的單甘油酯為200。
硼砂25;白曼陀羅花20;連翹15;半邊蓮18;黃連15;炙甘草12;冰片30;混合用的單甘油酯為230。
硼砂30;白曼陀羅花25;連翹20;半邊蓮22;黃連20;炙甘草17;冰片35;混合用的單甘油酯為260。
硼砂35;白曼陀羅花30;連翹25;半邊蓮25;黃連25;炙甘草25;冰片40。混合用的單甘油酯為300。
上述質量份也即個組分的比例關系。
使用方法:用30ml或50ml的一次性針管,抽取30ml—50ml計量的藥液。操作者帶上手套把注射器接上前段涂有潤滑劑的一次性pvc導管。病人取側臥位,雙下肢呈半窩區位。將導管緩慢插入肛門中進行注藥。
以下分別介紹各組分的特點和藥效機理。
硼砂:味甘、咸,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殺菌的功效,含有四硼酸鈉具有很好長效的滲透殺菌作用。
白曼陀羅花:味甘,性溫,具有鎮靜作用。主要有效成分為東莨菪堿,有顯著的鎮靜作用,可有效的減少胃部的痙攣反應。
連翹:味苦,微寒。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作用。主要有效成分為黃酮醇甙,本品有強大的抗炎抑菌作用,對無菌性炎癥有明顯的抗滲出,降低病灶部位毛細血管脆性的作用。
半邊蓮:味甘,性平。主要有效成分為半邊蓮生物堿,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作用。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抗菌麻醉功效。含有小辟堿黃連堿、甲基黃連堿等多種生物堿,具抗菌、鎮痛和局部麻醉作用。可減少胃部的腫脹刺痛感。
炙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補脾和胃,益氣復脈。用于脾胃虛弱。
冰片:味辛、苦,微寒。具有殺菌消炎,清熱止痛的功效。有強大的透皮功能,含有左旋龍腦、石竹烯等半萜成分以及墩果酸麥珠子酸、龍腦香醇酮等三萜化合物,具有止痛、殺菌作用,對多種病菌有抑制作用,可加強藥物的滲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