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腰頸椎病的中藥配方。
背景技術:
腰頸椎病是指頸腰椎間盤退行性變及其繼發(fā)性椎間關節(jié)退行性變所致脊髓、神經及血管損害而表現(xiàn)出的相應癥狀和體征。是骨骼在生理活動中部分骨質失去正常形態(tài)而出現(xiàn)異常,比如長有刺狀,有嘴唇形,波浪形,圓形等等;看似多出了一部分,其實是人體一種常見的病理現(xiàn)象。此外,先天性椎管狹窄是由于在脊柱的生長形成中,包括營養(yǎng)外傷等因素造成椎管發(fā)育的先天性狹窄致病。大部分患者開始無癥狀,到中年后由于脊柱的一些退行性病變或損傷,從而導致椎管狹窄的癥狀及體征出現(xiàn)。后天性椎管狹窄是由于椎間盤突出、椎體增生、椎體滑脫以及鈣化或骨化等刺激脊髓神經及周圍血管,造成神經血管發(fā)生炎癥粘連、充血、水腫,從而導致椎管狹窄的發(fā)生。此病屢治不顯療效,嚴重影響患者起居和日常工作。
目前市場上治療方法包括:
1、物理療法:按摩推拿、針灸、電療、拔罐、激光、超聲波、石蠟療法等,此類療法主要以消炎止痛、活血化淤為主。
2、封閉療法:將藥物注射于痛點和神經根周圍稱為封閉療法。主要起到消炎止痛、改善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
3、藥物療法:吃藥、打針、貼膏藥都屬于藥物療法,藥物療法主要有消炎消腫、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可以外貼起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絡,消炎止痛作用,并且在治療期間應注意保暖,飲食均衡。
4、牽引療法:通過力學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原理,對增生部位施加牽引力,拉寬椎間隙從而達到:a、減輕椎間盤壓力,促使椎間盤回納,解除對神經根等組織的刺激和壓迫。b、消除炎癥,促進血液循環(huán)。c、解除肌痙攣,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
5、手術治療:主要用于嚴重影響生活、工作和休息者,經非手術療法無效者。手術改變了人體原有的組織結構,屬于創(chuàng)傷性療法。患者比較痛苦,手術破壞人體組織,造成人體組織結構的改變,容易增加其它組織的病變,所以手術療法只能在不得已時采用。
但實踐證明,以上這些治療腰頸椎病的方法均不理想,只是治標而不治本,病情易復發(fā)。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發(fā)明目的:發(fā)明一種治療腰頸椎病的中藥配方,特別對于因下元虧損、督脈不通引起的腰頸椎病,見效快,效果明顯,不復發(fā)。
技術方案: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
一種治療腰頸椎病的中藥配方,包括:枸杞子20~25份、蝮蛇10~15份、黃精8~15份、山藥20~30份、桑葚10~15份、肉桂6~10份、茯苓10~20份。
該配方中的各味藥的最佳重量份數比:枸杞子24份、蝮蛇12份、黃精12份、山藥24份、桑葚12份、肉桂8份、茯苓15份。
所述治療腰頸椎病的中藥配方的制備方法如下:
1、將按比例配好的中藥材洗凈、干燥,混合,用中藥粉碎機打碎直至打成細粉后裝入消毒的盆中待用;
2、稱取一定量的蜂蜜(為粉碎藥物重量的1.2倍)置于鍋內,加熱徐徐沸騰,撈盡蜜面浮沫,文火加熱濃縮,至沸騰起魚眼泡,用手捻之略有粘性、略有拉絲,用糖量計測定,含水量約為18%~20%,即迅速出鍋,放冷備用;
3、將熬煉好的蜂蜜用勺子倒入盆裝的藥粉內,邊倒邊用竹筷攪拌,直到看不見干藥粉,然后將其均勻和成一團;
4、將藥團搓條后用消毒刀具將其切成10克左右的塊狀,然后團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
5、做成丸后放涼,保鮮膜分別包裹,并密閉冷藏貯存。
服用時,每日三次,每次24丸。
在上述配方的各味中藥中:
枸杞子:性平,味甘。歸肝、腎經。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效。主治虛勞精虧,腰膝酸痛,眩暈耳鳴,內熱消渴,血虛萎黃,目昏不明。
蝮蛇:性溫,味甘。歸肝、脾經。有祛風,通絡,止痛,解毒之功效。主治風濕痹痛,麻風,瘰疬,瘡癤,疥癬,痔疾,腫瘤。
黃精:性平,味甘。歸肺、脾、腎經。有補氣養(yǎng)陰,健脾,潤肺,益腎的功效。主治脾胃虛弱,體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虛燥咳,精血不足,內熱消渴。
山藥:性平,味甘。歸脾、肺、腎經。有益氣養(yǎng)陰,補益脾肺,補腎固精的功效。主治用于脾虛食少、大便溏瀉,肺虛咳喘,遺精尿頻,陰虛消渴。
桑葚:性寒,味甘。歸心、肝、腎經。有滋陰補血,潤腸,生津的功效。主治陰虧血虛,陰虛消渴,津虧口渴,眩暈耳鳴,腸燥便秘。
肉桂:性熱,味辛、甘。歸腎、脾、心、肝經。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通經脈的功效。主治腎陽不足,陽瘺宮冷,脘腹冷腹,寒痹腰痛,寒疝腹痛,寒凝血瘀,經閉痛經,胸痹心痛。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心、脾、腎經。有利水滲濕,健脾,安神的功效。主治水腫,泄瀉,小便不利,痰飲,心悸,失眠。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本發(fā)明對該病的病因、病理進行探索,提出了新的見解和治療方法,認為該病病因是屬于平素性急,暴躁,精神壓抑,過度勞累,或有陳舊性外傷所致,造成生理代償性骨質增生、周圍脂肪、結締組織、關節(jié)囊的一種無菌性炎癥,促進了局部腫脹,壓迫周圍神經,血管,產生諸多癥狀;特別對于下元虧損、督脈不通的患者,此類患者臥床休息后基本無癥狀,晨起較為舒適,僅在午后或活動勞累后出現(xiàn)酸麻脹痛,服用此配方藥見效快,且效果明顯;如果在臨床實踐中遇到患者既有氣血失調、勞累過度而引起的癥狀,也有腎氣虧損、督脈不通的癥狀,如患者睡臥時自感疼痛不適,且靜坐、站立或行走時仍有疼痛,則需要結合其他配方進行治療。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描述。
一種治療腰頸椎病的中藥配方,包括:枸杞子20~25份、蝮蛇10~15份、黃精8~15份、山藥20~30份、桑葚10~15份、肉桂6~10份、茯苓10~20份。
該配方中的各味藥的最佳重量份數比:枸杞子24份、蝮蛇12份、黃精12份、山藥24份、桑葚12份、肉桂8份、茯苓15份。
臨床案例:
案例一:曹某;年齡34;性別男;工作單位:某飯店老板。使用前情況:腰痛七年,癥狀加重有兩月。患者腰部疼痛,勞累后明顯加重,休息后稍減輕,平躺于床上舒服無痛感。
使用過程:服用本配方藥五日后開始見效。十日后腰部稍感輕松,疼痛發(fā)作次數減少。二十日后癥狀明顯好轉,僅勞累后有疼痛,一個療程后,癥狀已基本消除。
用法用量:每日三次,每次二十四粒。連續(xù)服用一個療程。
服用效果:服用一個療程后見效明顯。
案例二:周某;年齡49;性別女;工作單位:某市人民法院。
使用前情況:腰痛十二年,伴左腿疼痛,癥狀加重有十日。患者早晨起床時不痛,稍微走動后腰部開始疼痛,走動時間稍長則疼痛難忍,并牽扯至左腿疼痛,蹲在地上休息片刻后疼痛有好轉。疼痛劇烈時躺床上平臥即感舒服不痛。
使用過程:服用本配方藥(每日三次,每次二十四粒)七日自感稍微減輕,但效果不明顯。囑其加量(每日三次,每次二十六粒)十五日后痛感減輕。一個療程后疼痛明顯好轉。患者要求再繼續(xù)服用兩個療程加以鞏固治療。
用法用量:每日三次,每次二十四粒,七日后效果不明顯,隨即加量服用,每日三次,每次二十六粒。連續(xù)服用1~3個療程。
使用效果:服用前七日,顯效甚微,加量服用后見效明顯。
案例三:過某;年齡47;性別女;工作單位:某青年旅行社會計。
使用前情況:頸部疼痛五年,癥狀加重有三日。患者上午無明顯癥狀,下午頸部開始僵硬無力,自感腦袋沉重,頸部無法支撐,需要借助手部支撐才稍感輕松。平躺于床上則感輕松。
使用過程:服用本配方藥四日后開始見效。七日后變化明顯,頸部有力,不需要手部支撐頭部。二十日后癥狀已基本消失。
用法用量:每日三次,每次二十四粒。連續(xù)服用一個療程。
服用效果:服用一個療程后見效明顯。
案例四:王某;年齡49;性別男;工作單位:建筑公司工人。
使用前情況:頭暈兩年,伴手臂疼痛,癥狀加重有一個月。患者靜坐或睡臥時如正常人,頭不暈,但走路或活動時則頭暈明顯。手臂疼痛時,向上舉起手臂能緩解,下垂則加重。睡眠差,入睡特別困難。
使用過程:服用本配方藥(每日三次,每次二十四粒)五日后疼痛無明顯改善,但睡眠稍有好轉。囑其加量(每日三次,每次二十六粒),十日后手臂下垂時痛感減輕,睡眠漸佳。二十日后走路和活動時頭暈次數明顯減少。一個療程后手臂下垂已無痛感,頭暈僅在活動量稍大時發(fā)作,服用兩個療程后癥狀基本消失。
用法用量:每日三次,每次二十四粒,五日后效果不明顯,隨即加量服用,每日三次,每次二十六粒。連續(xù)服用兩個療程。
使用效果:服用前五日,顯效甚微,加量服用后見效明顯。兩個療程后癥狀基本消失。
案例五:劉某;年齡73;性別男;工作單位:務農農民。
使用前情況:膝關節(jié)疼痛六年,癥狀加重有五個月。患者膝關節(jié)在行走活動后疼痛加劇,坐后起立時膝部無明顯痛感。上午痛癥較輕,下午疼痛明顯。
使用過程:服用本配方藥四日后開始見效。七日后變化明顯,二十日后膝關節(jié)疼痛程度明顯減輕,疼痛次數也明顯減少,僅在活動量較大后疼痛。一個療程后已基本不痛。囑其為防止病情反復,最好多服用一個療程鞏固治療。
用法用量:每日三次,每次二十四粒。連續(xù)服用一個療程。
服用效果:服用一個療程后見效明顯。
以上表述中,一療程為30天。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和有關病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