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調(diào)節(jié)過敏體質(zhì)的中藥組合物的分析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505864閱讀:537來源:國知局

本發(fā)明屬于中藥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調(diào)節(jié)過敏體質(zhì),治療過敏性疾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分析方法。



背景技術(shù):

過敏是一種機體的變態(tài)反應(yīng),是人對正常物質(zhì)(過敏原)的一種不正常的反應(yīng),當(dāng)過敏原接觸到過敏體質(zhì)的人群才會發(fā)生過敏。近年來,隨著全球工業(yè)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環(huán)境污染加重,尤其霧霾的產(chǎn)生,空氣中漂浮顆粒增加霉菌、花粉等過敏原在空氣中停留時間,增加接觸和致敏機會,過敏性疾病諸如過敏性鼻炎、特異性皮炎、食物過敏、哮喘等,其發(fā)病率逐年提高,已經(jīng)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盡管過敏性疾病的表現(xiàn)不同,但中醫(yī)體質(zhì)學(xué)認為過敏性疾病產(chǎn)生的共同土壤為“過敏體質(zhì)”。本方治療過敏性疾病時以辨體-辨病-辨證相結(jié)合的診療模式治療指導(dǎo)選藥用方,從糾正過敏體質(zhì)的根本原因入手,針對過敏性疾病均可使用,治療過敏性疾病獲得滿意的療效。

為確保過該發(fā)明中藥組合物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證產(chǎn)品質(zhì)量,需進行質(zhì)量控制。本發(fā)明對該中藥組合物質(zhì)量控制的方法進行了確定,主要內(nèi)容包括以顆粒劑為例的性狀、鑒別、檢查及含量測定。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調(diào)節(jié)過敏體質(zhì),治療過敏性疾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分析方法。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調(diào)節(jié)過敏體質(zhì)的中藥組合物的分析方法,其活性原料包括:烏梅15~30份、防風(fēng)5~15份、蟬蛻5~15份、天麻5~15份、靈芝5~15份;份為重量份、分析方法的方法從定性鑒別及含量測定兩個方面進行。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調(diào)節(jié)過敏體質(zhì)的中藥組合物的分析方法,其活性原料包括:烏梅15~30份、首烏藤15~30份、防風(fēng)5~15份、蟬蛻5~15份、天麻5~15份、靈芝5~15份;份為重量份、分析方法的方法從定性鑒別及含量測定兩個方面進行。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調(diào)節(jié)過敏體質(zhì)的中藥組合物的分析方法,其活性原料包括:烏梅15~30份、制首烏藤15~30份、防風(fēng)5~15份、蟬蛻5~15份、天麻5~15份、靈芝5~15份;份為重量份、分析方法的方法從定性鑒別及含量測定兩個方面進行。

主要研究內(nèi)容包括顆粒性狀、鑒別、檢查及含量測定,

確保該中藥組合物臨床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證產(chǎn)品質(zhì)量穩(wěn)定可控。

本發(fā)明包含一種調(diào)節(jié)過敏體質(zhì)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活性成分為:烏梅20份、防風(fēng)10份、蟬蛻10份、天麻10份、靈芝10份;所述份均為重量份。

(1)按照所述重量份準備各活性原料;

(2)取(1)原料加7-12倍水,提取0.5-2.5小時,提取2-4次,合并提取液;

(3)取(2)提取液,濃縮至25℃時測定相對密度1.20-1.25的浸膏,得提取浸膏;

(4)取(3)浸膏,置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干燥溫度70℃,壓力0.08-0.09mpa,得干浸膏,將干浸膏粉碎過80目篩,得浸膏粉;

(5)制劑原料為(4)所得浸膏粉,將制劑原料按照常規(guī)方法加入輔料制成顆粒劑、膠囊劑、片劑或丸劑。

如(5)所述制備的顆粒劑,原料包括:該活性成分為:烏梅20份、防風(fēng)10份、蟬蛻10份、天麻10份、靈芝10份;所述份均為重量份,所得浸膏粉與賦形劑比例1-3,粘合劑20%-40%,矯味劑1-2‰;所述份均為重量份。

本發(fā)明包含一種調(diào)節(jié)過敏體質(zhì)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活性成分為:烏梅20份、首烏藤20份、防風(fēng)10份、蟬蛻10份、天麻10份、靈芝10份;所述份均為重量份。

(1)按照所述重量份準備各活性原料;

(2)取(1)原料加7-12倍水,提取0.5-2.5小時,提取2-4次,合并提取液;

(3)取(2)提取液,濃縮至25℃時測定相對密度1.20-1.25的浸膏,得提取浸膏;

(4)取(3)浸膏,置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干燥溫度70℃,壓力0.08-0.09mpa,得干浸膏,將干浸膏粉碎過80目篩,得浸膏粉;

(5)制劑原料為(4)所得浸膏粉,將制劑原料按照常規(guī)方法加入輔料制成顆粒劑、膠囊劑、片劑或丸劑。

如(5)所述制備的顆粒劑,原料包括:該活性成分為:烏梅20份、首烏藤20份、防風(fēng)10份、蟬蛻10份、天麻10份、靈芝10份;所述份均為重量份,所得浸膏粉與賦形劑比例1-3,粘合劑20%-40%,矯味劑1-2‰;所述份均為重量份。

本發(fā)明包含一種調(diào)節(jié)過敏體質(zhì)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活性原料為:烏梅20份、制首烏藤20份、防風(fēng)10份、蟬蛻10份、天麻10份、靈芝10份;所述份均為重量份。

(1)按照所述重量份準備各活性原料;

(2)取(1)原料加7-12倍水,提取0.5-2.5小時,提取2-4次,合并提取液;

(3)取(2)提取液,濃縮至25℃時測定相對密度1.20-1.25的浸膏,得提取浸膏;

(4)取(3)浸膏,置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干燥溫度70℃,壓力0.08-0.09mpa,得干浸膏,將干浸膏粉碎過80目篩,得浸膏粉;

(5)制劑原料為(4)所得浸膏粉,將制劑原料按照常規(guī)方法加入輔料制成顆粒劑、膠囊劑、片劑或丸劑。

如(5)所述制備的顆粒劑,原料包括:該活性成分為:烏梅20份、制首烏藤20份、防風(fēng)10份、蟬蛻10份、天麻10份、靈芝10份;所述份均為重量份,所得浸膏粉與賦形劑比例1-3,粘合劑20%-40%,矯味劑1-2‰;所述份均為重量份。

本發(fā)明的定性檢測、或、分析方法如下:

(1)取本品顆粒6g,研細,加入丙酮4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置水浴鍋蒸干,殘渣加1ml乙醇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防風(fēng)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升麻素苷對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通則0502)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4μl,對照藥材、對照品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f254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4: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于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與對照品色譜和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2)取本品顆粒12g,研細,加入甲醇60ml,超聲處理40分鐘,濾過,濾液置水浴鍋蒸干,殘渣加水20ml溶解,加乙醚振搖提取2次,合并乙醚液,蒸干,殘渣用石油醚(30~60℃)浸泡2次,每次約5分鐘,傾去石油醚,殘渣加無水乙醇2ml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烏梅對照藥材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熊果酸對照品,加入無水乙醇制成每l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10μl,對照品溶液和對照藥材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15:3: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淸晰。供試品色譜中,與對照品色譜和對照藥材色譜、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3)取本品顆粒10g,研細,加入乙醇6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液置水浴鍋蒸干,殘渣加甲醇2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靈芝對照藥材2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對照藥材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甲酸乙酯-甲酸(15:7.5: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于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4)取本品顆粒6g,研細,加入70%甲醇20ml,超聲處理40分鐘,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天麻對照藥材0.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天麻素對照品,加入甲醇制成每lml含l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供試液液和對照品溶液2μl、對照藥材溶液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水(9:1.6:0.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磷鉬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5)檢查:應(yīng)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版四部(制劑通則),顆粒項下有關(guān)各項規(guī)定。

(6)含量測定:照《中國藥典》2015版,高效液相色譜法(通則0512)測定。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應(yīng)性試驗: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水為流動相a,以甲醇為流動相b,按照下表中的規(guī)定進行梯度洗脫;柱溫25℃;檢測波長為254nm。理論板數(shù)按升麻素苷峰計算應(yīng)不低于2000。

對照品溶液的配制:取升麻素苷對照品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分別加甲醇制成每lml含36μg溶液,即得。

供試品溶液的配制:取裝量差異項下的本品,研細,取約0.4g,精密稱定,置25ml量瓶中,加水20ml,超聲處理(功率400w,頻率40khz)30分鐘,放冷,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即得。

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10μl,供試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每1g含升麻素苷(c22h28o11)總量計,不得少于0.85mg。

本發(fā)明的制首烏藤的炮制方法包括而不限于:清水洗凈首烏藤,稍浸泡,撈出,潤透后,切段,曬干。

本發(fā)明的首烏藤的分析方法如下:

(3)取本品顆粒5g,研細,加入乙醇50ml,超聲處理60分鐘,濾液置水浴鍋蒸干,殘渣加乙醇1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首烏藤對照藥材0.2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大黃素對照品,加入乙醇制成每l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對照品溶液2μl,供試品溶液和對照藥材溶液6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h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于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與對照品色譜和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置氨蒸氣中熏蒸后,斑點變?yōu)榧t色。

本發(fā)明的中藥是一種調(diào)節(jié)過敏體質(zhì),治療過敏性疾病的組方,是發(fā)明人在四十余年的行醫(yī)經(jīng)驗中發(fā)明的,其配伍合理,處方簡單,處方量小,由烏梅、蟬蛻,防風(fēng),天麻,靈芝組成,方中烏梅配靈芝酸澀可收斂肺衛(wèi)之氣,甘平補五臟之不足,均屬于扶正藥;蟬蛻配防風(fēng),辛甘發(fā)散,清透伏邪,火郁發(fā)之,屬于祛邪之品;尤其烏梅配蟬蛻是調(diào)理過敏體質(zhì)常用的藥對,一收一散,扶正與祛邪,符合過敏體質(zhì)的病機特點。首烏藤可加減。

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以顆粒劑型為例,其依據(jù)且尊重臨床用藥方式,生產(chǎn)工藝簡單,所述制備方法得到的顆粒劑有效、工藝穩(wěn)定、質(zhì)量均一。

本發(fā)明為確保過該發(fā)明中藥組合物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證產(chǎn)品質(zhì)量,對該中藥組合物質(zhì)量控制的方法進行了確定,主要內(nèi)容包括顆粒性狀、鑒別、檢查及含量測定。該質(zhì)量控制方法不僅包含制劑指標(biāo)性成分定量分析,且對制劑中烏梅、首烏藤,防風(fēng),天麻,靈芝五種藥材以對照品和對照藥材方式進行定性鑒定(蟬蛻因藥典未規(guī)定薄層鑒定,故不作要求),全面控制該中藥組合物的質(zhì)量。

附圖說明

圖1過敏康顆粒中升麻素苷的hplc色譜圖

附圖的進一步說明

圖1過敏康顆粒hplc色譜圖

峰1.升麻素苷

具體實施方案

再次重申:以下方法僅為以顆粒劑為例的質(zhì)量控制方法,并未涵蓋和窮盡了本發(fā)明所有劑型,目的在于用數(shù)據(jù)來闡述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質(zhì)量控制方法,其定性及定量分析指標(biāo)及方法。

實施例1:一種調(diào)節(jié)過敏體質(zhì)的中藥顆粒劑

原料為:烏梅20份、防風(fēng)10份、蟬蛻10份、天麻10份、靈芝10份;所述份均為g;

該中藥顆粒劑由以下制備方法制得:

(1)按照所述重量份準備各原料藥;

(2)取(1)原料加10倍水,提取2小時,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

(3)取(2)提取液,濃縮至25℃時測定相對密度1.2的浸膏,得提取浸膏;

(4)取(3)浸膏,置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干燥溫度70℃,壓力0.09mpa,得干浸膏,將干浸膏粉碎過80目篩,得浸膏粉;

(5)將(4)浸膏粉與輔料混合,加入矯味劑,粘合劑,制軟材,制粒,干燥,整粒,即得顆粒劑。

上述的賦形劑為糊精;粘合劑為80%乙醇;矯味劑為三氯蔗糖。

實施例2:一種調(diào)節(jié)過敏體質(zhì)的中藥顆粒劑

原料為:烏梅20份、首烏藤20份、防風(fēng)10份、蟬蛻10份、天麻10份、靈芝10份;所述份均為g;

該中藥顆粒劑由以下制備方法制得:

(1)按照所述重量份準備各原料藥;

(2)取(1)原料加10倍水,提取2小時,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

(3)取(2)提取液,濃縮至25℃時測定相對密度1.2的浸膏,得提取浸膏;

(4)取(3)浸膏,置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干燥溫度70℃,壓力0.09mpa,得干浸膏,將干浸膏粉碎過80目篩,得浸膏粉;

(5)將(4)浸膏粉與輔料混合,加入矯味劑,粘合劑,制軟材,制粒,干燥,整粒,即得顆粒劑。

上述的賦形劑為糊精;粘合劑為80%乙醇;矯味劑為三氯蔗糖。

實施例3:一種調(diào)節(jié)過敏體質(zhì)的中藥顆粒劑的分析方法

原料為:烏梅20份、防風(fēng)10份、蟬蛻10份、天麻10份、靈芝10份;所述份均為g;

該中藥顆粒劑由以下制備方法制得:

(1)按照所述重量份準備各原料藥;

(2)取(1)原料加10倍水,提取2小時,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

(3)取(2)提取液,濃縮至25℃時測定相對密度1.2的浸膏,得提取浸膏;

(4)取(3)浸膏,置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干燥溫度70℃,壓力0.09mpa,得干浸膏,將干浸膏粉碎過80目篩,得浸膏粉;

(5)將(4)浸膏粉與輔料混合,加入矯味劑,粘合劑,制軟材,制粒,干燥,整粒,即得顆粒劑。

上述的賦形劑為糊精;粘合劑為80%乙醇;矯味劑為三氯蔗糖。

1.性狀:本品為為淺棕色至棕褐色的顆粒;味酸、微甜、微苦。

2.薄層色譜鑒別研究

(1)防風(fēng)的薄層色譜鑒別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顆粒6g,研細,加入丙酮4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置水浴鍋蒸干,殘渣加1ml乙醇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

對照藥材溶液的制備:取防風(fēng)對照藥材1g,加入丙酮4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置水浴鍋蒸干,殘渣加1ml乙醇溶解,作為對照藥材溶液。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升麻素苷對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陰性對照溶液的制備:按處方比例,自配不含防風(fēng)的群藥,按照顆粒劑工藝制成陰性空白對照制劑,依照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制成陰性對照溶液。

薄層色譜鑒別:吸取供試品溶液4μl,對照藥材、對照品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f254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4: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于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

薄層色譜鑒別結(jié)果:供試品色譜中,與對照品色譜和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綠色熒光斑點,陰性對照沒有干擾。

(2)烏梅的薄層色譜鑒別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顆粒12g,研細,加入甲醇60ml,超聲處理40分鐘,濾過,濾液置水浴鍋蒸干,殘渣加水20ml溶解,加乙醚振搖提取2次,合并乙醚液,蒸干,殘渣用石油醚(30~60℃)浸泡2次,每次約5分鐘,傾去石油醚,殘渣加無水乙醇2ml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

對照藥材溶液的制備:取烏梅對照藥材5g,加入甲醇60ml,超聲處理40分鐘,濾過,濾液置水浴鍋蒸干,殘渣加水20ml溶解,加乙醚振搖提取2次,合并乙醚液,蒸干,殘渣用石油醚(30~60℃)浸泡2次,每次約5分鐘,傾去石油醚,殘渣加無水乙醇2ml溶解,作為對照藥材溶液。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熊果酸對照品,加入無水乙醇制成每l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陰性對照溶液的制備:按處方比例,自配不含烏梅的群藥,按照顆粒劑工藝制成陰性空白對照制劑,依照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制成陰性對照溶液。

薄層色譜鑒別:吸取供試品溶液10μl,對照品溶液和對照藥材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15:3: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淸晰。

薄層色譜鑒別結(jié)果:供試品色譜中,與對照品色譜和對照藥材色譜、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棕褐色斑點,陰性樣品沒有干擾。

(3)靈芝的薄層色譜鑒別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顆粒10g,研細,加入乙醇6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液置水浴鍋蒸干,殘渣加甲醇2ml,作為供試品溶液。

對照藥材溶液的制備:靈芝對照藥材2g,加入乙醇6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液置水浴鍋蒸干,殘渣加甲醇2ml,作為對照藥材溶液。

陰性對照溶液的制備:按處方比例,自配不含靈芝的群藥,按照顆粒劑工藝制成陰性空白對照制劑,依照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制成陰性對照溶液。

薄層色譜鑒別:吸取對照藥材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甲酸乙酯-甲酸(15:7.5: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于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

薄層色譜鑒別結(jié)果:供試品色譜中,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的綠色熒光斑點,陰性樣品沒有干擾。

(4)天麻的薄層色譜鑒別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顆粒6g,研細,加入70%甲醇20ml,超聲處理40分鐘,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

對照藥材溶液的制備:取天麻對照藥材0.5g,加入70%甲醇20ml,超聲處理40分鐘,濾過,濾液作為對照藥材溶液。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天麻素對照品,加入甲醇制成每lml含l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陰性對照溶液的制備:按處方比例,自配不含天麻的群藥,按照顆粒劑工藝制成陰性空白對照制劑,依照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制成陰性對照溶液。

薄層色譜鑒別:吸取供試液液和對照品溶液2μl、對照藥材溶液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水(9:1.6:0.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磷鉬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

薄層色譜鑒別結(jié)果: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深棕色斑點,陰性樣品沒有干擾。

實施例4:一種調(diào)節(jié)過敏體質(zhì)的中藥顆粒劑的分析方法

原料為:烏梅20份、防風(fēng)10份、首烏藤20份、蟬蛻10份、天麻10份、靈芝10份;所述份均為g;

該中藥顆粒劑由以下制備方法制得:

(1)按照所述重量份準備各原料藥;

(2)取(1)原料加10倍水,提取2小時,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

(3)取(2)提取液,濃縮至25℃時測定相對密度1.2的浸膏,得提取浸膏;

(4)取(3)浸膏,置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干燥溫度70℃,壓力0.09mpa,得干浸膏,將干浸膏粉碎過80目篩,得浸膏粉;

(5)將(4)浸膏粉與輔料混合,加入矯味劑,粘合劑,制軟材,制粒,干燥,整粒,即得顆粒劑。

上述的賦形劑為糊精;粘合劑為80%乙醇;矯味劑為三氯蔗糖。

1.性狀:本品為為淺棕色至棕褐色的顆粒;味酸、微甜、微苦。

2.薄層色譜鑒別研究

(1)防風(fēng)的薄層色譜鑒別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顆粒6g,研細,加入丙酮4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置水浴鍋蒸干,殘渣加1ml乙醇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

對照藥材溶液的制備:取防風(fēng)對照藥材1g,加入丙酮4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置水浴鍋蒸干,殘渣加1ml乙醇溶解,作為對照藥材溶液。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升麻素苷對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陰性對照溶液的制備:按處方比例,自配不含防風(fēng)的群藥,按照顆粒劑工藝制成陰性空白對照制劑,依照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制成陰性對照溶液。

薄層色譜鑒別:吸取供試品溶液4μl,對照藥材、對照品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f254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4: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于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

薄層色譜鑒別結(jié)果:供試品色譜中,與對照品色譜和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綠色熒光斑點,陰性對照沒有干擾。

(2)烏梅的薄層色譜鑒別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顆粒12g,研細,加入甲醇60ml,超聲處理40分鐘,濾過,濾液置水浴鍋蒸干,殘渣加水20ml溶解,加乙醚振搖提取2次,合并乙醚液,蒸干,殘渣用石油醚(30~60℃)浸泡2次,每次約5分鐘,傾去石油醚,殘渣加無水乙醇2ml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

對照藥材溶液的制備:取烏梅對照藥材5g,加入甲醇60ml,超聲處理40分鐘,濾過,濾液置水浴鍋蒸干,殘渣加水20ml溶解,加乙醚振搖提取2次,合并乙醚液,蒸干,殘渣用石油醚(30~60℃)浸泡2次,每次約5分鐘,傾去石油醚,殘渣加無水乙醇2ml溶解,作為對照藥材溶液。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熊果酸對照品,加入無水乙醇制成每l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陰性對照溶液的制備:按處方比例,自配不含烏梅的群藥,按照顆粒劑工藝制成陰性空白對照制劑,依照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制成陰性對照溶液。

薄層色譜鑒別:吸取供試品溶液10μl,對照品溶液和對照藥材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15:3: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淸晰。

薄層色譜鑒別結(jié)果:供試品色譜中,與對照品色譜和對照藥材色譜、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棕褐色斑點,陰性樣品沒有干擾。

(3)首烏藤的薄層色譜鑒別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顆粒5g,研細,加入乙醇50ml,超聲處理60分鐘,濾液置水浴鍋蒸干,殘渣加乙醇1ml,作為供試品溶液。

對照藥材溶液的制備:取首烏藤對照藥材0.25g,加入乙醇50ml,超聲處理60分鐘,濾液置水浴鍋蒸干,殘渣加乙醇1ml,作為對照藥材溶液。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大黃素對照品,加入乙醇制成每l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陰性對照溶液的制備:按處方比例,自配不含首烏藤的群藥,按照顆粒劑工藝制成陰性空白對照制劑,依照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制成陰性對照溶液。

薄層色譜鑒別:吸取對照品溶液2μl,供試品溶液和對照藥材溶液6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h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于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置氨蒸氣中熏蒸后,觀察斑點顏色變化。

薄層色譜鑒別結(jié)果:供試品色譜中,與對照品色譜和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的綠色熒光斑點;置氨蒸氣中熏蒸后,斑點顯紅色,陰性樣品沒有干擾。

(4)靈芝的薄層色譜鑒別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顆粒10g,研細,加入乙醇6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液置水浴鍋蒸干,殘渣加甲醇2ml,作為供試品溶液。

對照藥材溶液的制備:靈芝對照藥材2g,加入乙醇6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液置水浴鍋蒸干,殘渣加甲醇2ml,作為對照藥材溶液。

陰性對照溶液的制備:按處方比例,自配不含靈芝的群藥,按照顆粒劑工藝制成陰性空白對照制劑,依照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制成陰性對照溶液。

薄層色譜鑒別:吸取對照藥材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甲酸乙酯-甲酸(15:7.5: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于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

薄層色譜鑒別結(jié)果:供試品色譜中,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的綠色熒光斑點,陰性樣品沒有干擾。

(5)天麻的薄層色譜鑒別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顆粒6g,研細,加入70%甲醇20ml,超聲處理40分鐘,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

對照藥材溶液的制備:取天麻對照藥材0.5g,加入70%甲醇20ml,超聲處理40分鐘,濾過,濾液作為對照藥材溶液。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天麻素對照品,加入甲醇制成每lml含l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陰性對照溶液的制備:按處方比例,自配不含天麻的群藥,按照顆粒劑工藝制成陰性空白對照制劑,依照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制成陰性對照溶液。

薄層色譜鑒別:吸取供試液液和對照品溶液2μl、對照藥材溶液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水(9:1.6:0.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磷鉬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

薄層色譜鑒別結(jié)果: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深棕色斑點,陰性樣品沒有干擾。

3.檢查

檢查項應(yīng)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版四部(制劑通則),顆粒項下有關(guān)各項規(guī)定。結(jié)果見表1。

表1顆粒劑檢查結(jié)果

實施例5

原料為:烏梅20份、防風(fēng)10份、首烏藤20份、蟬蛻10份、天麻10份、靈芝10份;所述份均為g;

該中藥顆粒劑由以下制備方法制得:

(1)按照所述重量份準備各原料藥;

(2)取(1)原料加10倍水,提取2小時,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

(3)取(2)提取液,濃縮至25℃時測定相對密度1.2的浸膏,得提取浸膏;

(4)取(3)浸膏,置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干燥溫度70℃,壓力0.09mpa,得干浸膏,將干浸膏粉碎過80目篩,得浸膏粉;

(5)將(4)浸膏粉與輔料混合,加入矯味劑,粘合劑,制軟材,制粒,干燥,整粒,即得顆粒劑。

上述的賦形劑為糊精;粘合劑為80%乙醇;矯味劑為三氯蔗糖。

含量測定

(1)升麻素苷色譜條件的建立:

色譜條件:waterssunfirec18(250*4.6,5μm)色譜柱,以水為流動相a,以甲醇為流動相b,按照表2的規(guī)定進行梯度洗脫;流速1ml/min;柱溫25℃;檢測波長為254nm。

表2梯度洗脫條件

(2)對照溶液的制備:取升麻素苷對照品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分別加甲醇稀釋成每lml含36μg溶液,即得。

(3)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顆粒,研細,取約0.4g,精密稱定,置25ml量瓶中,加水20ml,超聲處理(功率400w,頻率40khz)30分鐘,放冷,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即得。

(4)陰性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按處方比例,自配不含防風(fēng)的群藥,按照顆粒劑工藝制成陰性空白對照制劑,依照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制成陰性對照溶液。

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混合對照品溶液10μl,供試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

5.方法學(xué)考察

(1)專屬性考察

精密吸取混合對照品溶液10μl,供試品溶液和陰性供試品溶液20μl,測定,結(jié)果顯示,陰性供試品溶液在與升麻素苷對照品相同保留時間處未有色譜峰,表明陰性沒有干擾。

(2)線性關(guān)系考察

精密吸取混合對照品溶液2μl、3μl、5μl、10μl、15μl、2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記錄峰升麻素苷峰面積,以對照品含量(x)為橫坐標(biāo),對照品峰面積(y)為縱坐標(biāo)繪制標(biāo)準曲線圖,升麻素苷回歸方程見公式(1),r2=0.999,n=6;,結(jié)果表明升麻素苷線性關(guān)系良好。

y=2×106x-41241(1)

(3)精密度試驗

精密吸取混合對照品溶液10μl,連續(xù)進樣6次測定,記錄升麻素苷苷峰面積,計算其rsd值,結(jié)果見表3,結(jié)果顯示,升麻素苷峰面積rsd為1.88%,小于3%,說明精密度良好。

表3精密度考察結(jié)果(n=6)

(4)穩(wěn)定性試驗

取顆粒,按照4(2)項下制備供試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分別于0、2、4、6、8、12小時進行測定,記錄升麻素苷峰面積,計算其rsd值,由表4穩(wěn)定性考察結(jié)果可知,升麻素苷峰面積rsd為1.54%,小于3%,表明在12小時內(nèi)升麻素苷含量較穩(wěn)定,而實驗過程中,溶液制備到測定均能在12小時內(nèi)完成。

表4穩(wěn)定性考察結(jié)果

(5)重復(fù)性試驗

取顆粒,按照4(2)項下平行制備6份供試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進行測定,記錄峰面積,計算升麻素苷,結(jié)果分別見表5。結(jié)果顯示升麻素苷的含量平均值為1.61,rsd分別為1.95%,小于3%,表明重復(fù)性良好。

表5升麻素苷重復(fù)性結(jié)果

(6)加樣回收率試驗

取6份已知含量的顆粒,研細,精密稱定,每份約0.2g,分別精密移取0.24mg/ml的升麻素苷0.4ml,按照4(2)項下制備供試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計算含量。升麻素苷回收率見表6。結(jié)果表明升麻素苷回收率平均值99.28%,rsd1.89%;加樣回收率均符合要求。

表6升麻素苷加樣回收率考察結(jié)果

實施例6

原料為:烏梅20份、首烏藤20份、防風(fēng)10份、蟬蛻10份、天麻10份、靈芝10份;所述份均為g;

該中藥顆粒劑由以下制備方法制得:

(1)按照所述重量份準備各原料藥;

(2)取(1)原料加10倍水,提取2小時,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

(3)取(2)提取液,濃縮至25℃時測定相對密度1.2的浸膏,得提取浸膏;

(4)取(3)浸膏,置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干燥溫度70℃,壓力0.09mpa,得干浸膏,將干浸膏粉碎過80目篩,得浸膏粉;

(5)將(4)浸膏粉與輔料混合,加入矯味劑,粘合劑,制軟材,制粒,干燥,整粒,即得顆粒劑。

上述的賦形劑為糊精;粘合劑為80%乙醇;矯味劑為三氯蔗糖。

實施例7:

患者情況:過敏性鼻炎60例16—60歲患者,癥狀為鼻塞、流涕、頭痛和鼻竇壓痛。

試驗藥物:一種調(diào)節(jié)過敏體質(zhì)的中藥,原料為:烏梅20份、防風(fēng)10份、首烏藤20份、蟬蛻10份、天麻10份、靈芝10份;所述份均為g。水煎服,日2次。服藥后1周,連續(xù)治療14天,

療效標(biāo)準:

痊愈:鼻塞、流涕、頭痛和鼻竇壓痛消失。鼻粘膜充血腫脹消失,淋巴結(jié)縮小。

顯效:鼻塞、流涕、頭痛和鼻竇壓痛減輕。鼻粘膜充血腫脹消失,淋巴結(jié)縮小。

有效:鼻塞、流涕、頭痛和鼻竇壓痛消失,淋巴結(jié)縮小。

無效:鼻塞、流涕、頭痛和鼻竇壓痛未減輕。鼻粘膜充血腫脹未消失,淋巴結(jié)未縮小。

2個療程后治療結(jié)果:

鼻竇炎痊愈51例,顯效4例,有效2例,無效3例

丁某,男,56歲。2013年5月8日初診。主訴:過敏性鼻炎10年余,遇冷或見風(fēng)后打噴嚏,流鼻涕,鼻塞,鼻癢,咳嗽。查頭顱ct無明顯異常。

一種調(diào)節(jié)過敏體質(zhì)的中藥,原料為:烏梅20份、防風(fēng)10份、首烏藤20份、蟬蛻10份、天麻10份、靈芝10份;所述份均為g。水煎服,日2次。

服藥后1周,連續(xù)治療14天,患者鼻塞、流清涕、咳喘消失,鼻粘膜充血腫脹消失,淋巴結(jié)縮小,鼻癢明顯好轉(zhuǎn)。隨訪一年,全部癥狀未復(fù)發(fā)。

實施例7:

王某、女、32歲,2012年4月9日初診。主訴:過敏鼻炎史7年,春季遇冷風(fēng)或花粉出現(xiàn)過敏癥,癥見打噴嚏、流清涕,眼癢、鼻癢、流眼淚,頭昏,失眠。

一種調(diào)節(jié)過敏體質(zhì)的中藥,原料為:烏梅20份、防風(fēng)10份,蟬蛻10份、天麻10份、靈芝10份;所述份均為g。水煎服,8劑,日2次。

服藥后1周,連續(xù)治療14天,患者鼻塞、流清涕、咳喘消失,鼻粘膜充血腫脹消失,淋巴結(jié)縮小,鼻癢明顯好轉(zhuǎn)。隨訪半年,全部癥狀未復(fù)發(fā)。

以上旨在說明本發(fā)明,并不對本發(fā)明的范圍加以限制。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對此公開的方案的基礎(chǔ)上可進行不偏離本發(fā)明范疇和精神的改進和變化。

當(dāng)前第1頁1 2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丰县| 江都市| 綦江县| 灌云县| 宜宾市| 定安县| 锡林浩特市| 罗平县| 永仁县| 登封市| 蒙城县| 肥乡县| 如皋市| 米易县| 泸西县| 东丽区| 大埔区| 鹤山市| 台州市| 田阳县| 类乌齐县| 阳西县| 濮阳县| 轮台县| 运城市| 夏河县| 柯坪县| 宽城| 临潭县| 平罗县| 武功县| 武宣县| 襄城县| 鹤庆县| 肇东市| 奇台县| 怀远县| 垣曲县| 休宁县| 项城市| 大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