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穿刺針。
背景技術:
1、在當前的國內外醫療領域中,手術治療胸腰椎退行性疾病、腰椎不穩以及椎間盤源性疾病等問題,都需要采用一種稱為椎弓根釘的固定方式,以保持患者的脊柱穩定。伴隨著醫療影像技術的飛速進步,傳統的開放手術已經逐漸被微創手術所取代,后者因其切口小、手術時間短、出血量少和術后炎癥減少等優點,為脊柱后路固定手術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這也催生了經皮椎弓根釘的臨床應用。
2、然而,經皮椎弓根釘產品的臨床應用,需要建立一個用于放置釘子的工作通道,這需要采用穿刺技術,這是決定手術成功與否的關鍵步驟?,F有的穿刺器械主要由帶手柄(由不顯影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針芯和帶手柄(由不顯影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外套管組成。由于外套管帶有手柄,手術中穿刺過程往往會出現多個穿刺針手柄相互干擾的問題,尤其在腰4/5,腰5骶1椎體段。
3、因此,在臨床使用中,設計一種能夠解決多枚穿刺針插入干擾問題,是十分必要的。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穿刺針。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3、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種穿刺針,包括:針套、拆卸式地套設于所述針套的近端外部的連接件、以及拆卸式地套設于所述連接件的外部的鎖緊件;其中,
4、所述針套沿其軸向方向開設有第一針芯通孔;所述針套包括:針套主體、以及固定地設置于所述針套主體的近端的螺紋結構;
5、其中,所述螺紋結構具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自所述螺紋結構的外緣向所述螺紋結構的中部開設,所述凹槽沿所述螺紋結構的軸向方向延伸,所述凹槽的最大投影平面與所述第一平面或第二平面平行;
6、所述連接件包括:第二連接部、以及固定地設置于所述第二連接部的近端的第三連接部;
7、其中,所述第二連接部拆卸式地套設于所述螺紋結構上,所述第二連接部具有:若干通槽,所述通槽沿所述第二連接部的徑向方向開設,所述通槽至少暴露所述螺紋結構上的螺紋部分;
8、其中,所述第三連接部沿其軸向方向開設有第二針芯通孔;
9、所述鎖緊件的遠端內壁上開設有與所述螺紋結構相匹配的內螺紋。
10、優選地,所述針套還包括:固定地設置于所述針套主體的近端與所述螺紋結構的遠端之間的抗扭結構。
11、優選地,所述抗扭結構具有:第一平面、以及與所述第一平面不平行的第二平面。
12、優選地,所述連接件還包括:固定地設置于所述第二連接部的遠端的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拆卸式地套設于所述抗扭結構的外部。
13、優選地,若干所述凹槽將所述螺紋結構分隔為若干環形陣列的螺紋部分,所述螺紋部分暴露于所述通槽外。
14、優選地,相鄰所述通槽間形成有梁結構,所述梁結構的至少一部分設置于所述凹槽內。
15、優選地,還包括:手柄,所述手柄拆卸式地套設于所述連接件的近端外部。
16、優選地,還包括:封堵件,所述封堵件沿其軸向方向開設有第三針芯通孔,所述封堵件拆卸式地套設于所述連接件的近端外部,且所述封堵件拆卸式地套設于所述手柄的近端內部。
17、優選地,所述封堵件與所述連接件的近端螺紋配合。
18、優選地,所述手柄上開設有第一通孔,所述連接件上開設有第一半孔,所述封堵件上開設有第二半孔,所述第一半孔與所述第二半孔相匹配,所述第一半孔與所述第二半孔圍設形成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與所述第二通孔相匹配。
19、優選地,還包括:固定銷;所述固定銷依次貫穿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所述第二通孔、以及所述第一通孔的另一端。
20、優選地,所述第三針芯通孔、所述第二針芯通孔、以及所述第一針芯通孔依次連通,且所述第三針芯通孔、所述第二針芯通孔、以及所述第一針芯通孔均同軸設置。
21、優選地,還包括:針芯;所述針芯拆卸式地設置于所述第三針芯通孔、所述第二針芯通孔、或所述第一針芯通孔的內部。
22、優選地,所述針套主體與所述抗扭結構之間還設置有滾珠限位槽。
23、優選地,所述針套主體的中部靠近近端處還設置有靶向定位臺。
24、優選地,所述針套主體的外壁上還設置有刻度標識。
25、優選地,所述針套主體的遠端還設置有環切刀口。
26、優選地,所述鎖緊件的外壁上還設置有滾花印花。
27、優選地,所述針芯的遠端為非對稱三刃尖。
28、本實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一種穿刺針,包括:針套、拆卸式地套設于所述針套的近端外部的連接件、以及拆卸式地套設于所述連接件的外部的鎖緊件;其中,
29、所述針套沿其軸向方向開設有第一針芯通孔;所述針套包括:針套主體、以及固定地設置于所述針套主體的近端的螺紋結構;
30、所述連接件包括:拆卸式地套設于所述針套的外部的第一連接部、固定地設置于所述第一連接部的近端的第二連接部、以及固定地設置于所述第二連接部的近端的第三連接部;
31、其中,所述第二連接部沿其軸向方向開設有第二針芯通孔;
32、所述鎖緊件的遠端內壁上開設有與所述螺紋結構相匹配的內螺紋。
33、優選地,所述針套還包括:固定地設置于所述螺紋結構的近端的抗扭結構,所述第一連接部拆卸式地套設于所述抗扭結構的外部。
34、優選地,所述抗扭結構具有:第一平面、以及與所述第一平面不平行的第二平面。
35、優選地,還包括:手柄,所述手柄拆卸式地套設于所述連接件的近端外部。
36、優選地,還包括:封堵件,所述封堵件沿其軸向方向開設有第三針芯通孔,所述封堵件拆卸式地套設于所述連接件的近端外部,且所述封堵件拆卸式地套設于所述手柄的近端內部。
37、優選地,所述封堵件與所述連接件的近端螺紋配合。
38、優選地,所述連接件上開設有第一連接槽,所述手柄上開設有第二連接槽,所述第一連接槽與第二連接槽相匹配。
39、優選地,還包括:固定銷;所述固定銷依次貫穿所述第二連接槽的一端、所述第一連接槽、以及所述第二連接槽的另一端。
40、優選地,所述第三針芯通孔、所述第二針芯通孔、以及所述第一針芯通孔依次連通,且所述第三針芯通孔、所述第二針芯通孔、以及所述第一針芯通孔均同軸設置。
41、優選地,還包括:針芯;所述針芯拆卸式地設置于所述第三針芯通孔、所述第二針芯通孔、或所述第一針芯通孔的內部。
42、優選地,所述螺紋結構與所述抗扭結構之間還設置有滾珠限位槽。
43、優選地,所述枕套主體的遠端還設置有環切刀口。
44、優選地,所述鎖緊件的外壁上還設置有滾花印花。
45、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上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技術效果:
46、本實用新型的穿刺針解決了術中多枚穿刺針插入干擾的問題釋放了更多的手術操作空間;本實用新型的穿刺針,針芯通過封堵件與針套螺紋連接,固定與分離的操作步驟得以簡化;本實用新型的穿刺針,抗扭結構能夠提供卓越的固定效果,同時能夠與常規的快接手柄快速對接;本實用新型的穿刺針,螺紋結構上的凹槽與第二連接部上的梁結構相互配合,能夠進一步的加強固定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穿刺針,通過靶向定位臺與反射光球的配合,能夠精準置入的深度與精準地確定穿刺方向;本實用新型的穿刺針,手柄仿握持手位設計,增強了手術醫生的使用舒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