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醫療器械,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手腕部磁共振檢查的輔助定位支撐裝置。
背景技術:
1、隨著醫學的快速發展,高場磁共振掃描儀(3.0t)已廣泛使用,手掌或腕關節磁共振成像受到更多關注。手掌和腕關節的解剖結構很復雜,并且包含許多小結構,在評估該區域的各種創傷和病理狀況時,磁共振成像(mri)通常是理想的成像方式。其不僅能顯示骨結構的改變,還能清楚地顯示肌腱、韌帶、關節軟骨等微細解剖結構及其病變。但是,手掌和腕關節的掃描視野相對較小,且位于人體兩側,難以置于磁場中心位置進行掃描,增加了掃描難度。
2、手掌或腕關節磁共振檢查日常工作中多使用俯臥位。檢查過程耗時長,病人上肢上舉時間過長會導致肩關節麻痹或疼痛,難以堅持完成檢查,特別是年紀較大或者伴有肩周炎的病人。此外,長時間的俯臥,病人可能出現呼吸不暢,這些都會直接影響檢查的成功率和圖像質量。
3、目前,手掌或腕關節磁共振檢查可采用側臥位。側臥位接近人的睡眠體位,讓病人感覺舒適,患側上臂和前臂采用膠墊、棉布等支撐,減輕了肘關節、肩關節的負擔,可以較長時間的保持被檢側手掌或腕關節的靜止,消除肢體的運動偽影。但是,在檢查前擺位時,被檢側上臂和前臂的支撐仍采用粗放的支撐方式,如使用輔助墊子和棉布墊高,與磁共振掃描儀處于同一水平位置,再人工調節被檢者的上臂和前臂位置,這種方式耗時長。而且每個人的軀體寬度不一,要讓被檢者的被檢側上臂和前臂放置舒適,以達到良好支撐效果,則需要較多的輔助墊子、棉布,致擺放過程耗時長且容易移位塌陷。因此,如何研發一種具有良好支撐定位效果、可調節高度且材料兼容磁共振檢查的輔助裝置,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手腕部磁共振檢查的輔助定位支撐裝置,包括升降機構、設置在升降機構頂部的固定座、可轉動設置在固定座上的前臂承托板以及滑動設置在前臂承托板側部的上臂承托板。通過升降機構、前臂承托板和上臂承托板的多維度調節,以調整前臂和上臂的位置,使被檢者在檢測時體位舒適,不易移動,提高磁共振檢查的成功率,節省檢查時間。
2、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用于手腕部磁共振檢查的輔助定位支撐裝置,輔助定位支撐裝置與磁共振檢查設備相配合,輔助定位支撐裝置包括升降機構、設置在升降機構頂部的固定機構、可轉動設置在固定機構上的前臂承托機構以及滑動設置在前臂承托機構側部的上臂承托機構;固定機構包括固定座和設置在固定座頂部的弧形板,固定座的底部與升降機構固定連接,弧形板具有下凹部分,在下凹部分的寬度方向上形成有弧形凹槽;前臂承托機構包括前臂承托板,前臂承托板的底部與弧形板的下凹部分相配合,前臂承托板的底部形成寬度與弧形凹槽的寬度對應的凸起,其中,凸起可滑動地位于弧形凹槽內;上臂承托機構包括上臂承托板,上臂承托板的一端通過連接件與前臂承托板的側部滑動連接,上臂承托板的另一端向上傾斜θ角度并延伸至外部;當進行檢查時,通過升降機構調節高度,軸向轉動前臂承托板使凸起在弧形凹槽中左右滑移,帶動上臂承托板上下擺動以調整上臂的豎向位置,上臂承托板沿前臂承托板的長度方向前后滑移以調整上臂的水平位置,使手腕部定位于磁共振檢查設備中。
4、進一步的,連接件在遠離上臂承托板的一側中部上設有轉動軸,轉動軸的上下兩端卡接在滑槽內部,通過轉動軸帶動上臂承托板在前臂承托板的長度方向上左右擺動;上臂承托板相對于前臂承托板的擺動角度為0-20°;前臂承托板相對于弧形板的可轉動角度為0-40°;上臂承托板的另一端向上傾斜θ角度為0-60°。
5、進一步的,升降機構包括頂板、剪叉式升降器、液壓桿和底板,頂板與固定座連接,頂板底部兩側均設有第一側板,底板頂部兩側均設有第二側板,剪叉式升降器包括至少兩個剪刀臂,兩個剪刀臂相對設置在頂板與底板之間,剪刀臂通過鉸鏈連接,剪刀臂的上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側板上設有第一槽口,第一端滑動套裝在第一槽口中,第二端轉動連接在第一側板上,剪刀臂的下部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二側板上設有第二槽口,第三端滑動套裝在第二槽口中,第四端轉動連接在第二側板上,液壓桿的一端分別與兩個相對設置的剪刀臂的第一端轉動連接,液壓桿的另一端分別與兩個相對設置的剪刀臂的第四端轉動連接。
6、進一步的,剪刀臂的數量為四個,四個剪刀臂兩兩配對設置,兩個剪刀臂之間通過鉸鏈連接。
7、進一步的,弧形凹槽的兩個相對的內側設有限位槽,凸起的兩側對應設有限位滑輪,限位滑輪滑動套裝在限位槽中。
8、進一步的,前臂承托板包括第一承托板和第二承托板,第一承托板的一端設有條形槽,第二承托板的一端設有條形桿,條形桿活動插接在條形槽中;上臂承托機構還包括延長板,延長板滑動設置在上臂承托板的底部,延長板上設有滑槽,上臂承托板的底部設有滑軌,滑軌滑動套裝在滑槽中。
9、進一步的,固定座與頂板之間還設有轉動部件,通過轉動部件使固定座相對于頂板轉動一定角度,轉動角度為0-30°。
10、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11、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用于手腕部磁共振檢查的輔助定位支撐裝置,包括升降機構、設置在升降機構頂部的固定機構、可轉動設置在固定機構上的前臂承托機構以及滑動設置在前臂承托機構側部的上臂承托機構,通過升降機構、前臂承托機構和上臂承托機構的多維度調節,以調整前臂和上臂的位置,使被檢者在檢測時體位舒適,不易移動,提高磁共振檢查的成功率,節省檢查時間。
12、2.本實用新型的輔助定位支撐裝置,通過升降機構調節高度,轉動前臂承托板使凸起在弧形凹槽中左右滑移,帶動上臂承托板上下擺動以調整上臂的豎向位置,上臂承托板沿前臂承托板的長度方向前后滑移以調整上臂的水平位置,使手腕部定位于磁共振檢查設備中,達到精準擺位的效果,鎖定前臂和上臂的位置,幫助把被檢側的肢體置于磁共振檢查線圈中心。
13、3.本實用新型的輔助定位支撐裝置不僅可以檢查手腕部,還可以檢查前臂、足、踝關節、小腿等肢體,只需相應調節承托板和升降機構的位置即可,適用性強。
1.一種用于手腕部磁共振檢查的輔助定位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輔助定位支撐裝置與磁共振檢查設備相配合,輔助定位支撐裝置包括升降機構、設置在升降機構頂部的固定機構、可轉動設置在固定機構上的前臂承托機構以及滑動設置在前臂承托機構側部的上臂承托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手腕部磁共振檢查的輔助定位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連接件在遠離上臂承托板的一側中部上設有轉動軸,轉動軸的上下兩端卡接在滑槽內部,通過轉動軸帶動上臂承托板在前臂承托板的長度方向上左右擺動;上臂承托板相對于前臂承托板的擺動角度為0-20°;前臂承托板相對于弧形板的可轉動角度為0-40°;上臂承托板的另一端向上傾斜θ角度為0-6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手腕部磁共振檢查的輔助定位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機構包括頂板、剪叉式升降器、液壓桿和底板,頂板與固定座連接,頂板底部兩側均設有第一側板,底板頂部兩側均設有第二側板,剪叉式升降器包括至少兩個剪刀臂,兩個剪刀臂相對設置在頂板與底板之間,剪刀臂通過鉸鏈連接,剪刀臂的上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側板上設有第一槽口,第一端滑動套裝在第一槽口中,第二端轉動連接在第一側板上,剪刀臂的下部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二側板上設有第二槽口,第三端滑動套裝在第二槽口中,第四端轉動連接在第二側板上,液壓桿的一端分別與兩個相對設置的剪刀臂的第一端轉動連接,液壓桿的另一端分別與兩個相對設置的剪刀臂的第四端轉動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手腕部磁共振檢查的輔助定位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剪刀臂的數量為四個,四個剪刀臂兩兩配對設置,兩個剪刀臂之間通過鉸鏈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手腕部磁共振檢查的輔助定位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弧形凹槽的兩個相對的內側設有限位槽,凸起的兩側對應設有限位滑輪,限位滑輪滑動套裝在限位槽中。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手腕部磁共振檢查的輔助定位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臂承托板包括第一承托板和第二承托板,第一承托板的一端設有條形槽,第二承托板的一端設有條形桿,條形桿活動插接在條形槽中;上臂承托機構還包括延長板,延長板滑動設置在上臂承托板的底部,延長板上設有滑槽,上臂承托板的底部設有滑軌,滑軌滑動套裝在滑槽中。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手腕部磁共振檢查的輔助定位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座與頂板之間還設有轉動部件,通過轉動部件使固定座相對于頂板轉動一定角度,轉動角度為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