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醫療康復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下肢抬升輔助裝置。
背景技術:
1、直腿抬高訓練動作是骨科患者恢復期一個重要且關鍵的訓練動作,其能夠有效加快患者的康復速度,保證有較好的手術療效。直腿抬高訓練的主要作用是讓臥床的患者通過訓練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減輕炎癥反應,消退水腫,避免神經根粘連,而且對于激活股四頭肌收縮、強化股四頭肌力量,維持膝關節伸直穩定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早期的抬腿訓練還能夠預防下肢肌肉萎縮,降低靜脈血栓發生率。
2、傳統的方式通常是由專門醫護人員協助患者進行,花費了醫護人員較多的時間精力,而且當患者較多時,醫護人員根本忙不過來,這就導致有些患者可能不能及時有效的進行直腿抬高康復訓練或者訓練的時間及次數不足,降低了患者康復速度,甚至使愈后效果變差。
3、根據現有公開技術,現有的簡易輔助裝置是在病床上裝有支架,通過拉動繩子使患側下肢抬起至一定高度,也有利于消腫,但是簡易輔助裝置對患者的鍛煉缺乏必要的保障,病人拉動手中繩子,過程中如果因外來或自身因素導致繩子脫手,會對腿部造成二次傷害。另外,病人在鍛煉時,腿部會逐漸靠近身體,支架是固定的,所以身體會有滑動的傾向,舒適感不夠,而且醫護人員進行觀察和換藥等操作,無需要把腿部抬升至一位置懸停,此時需要病人一直拉著繩子,或者醫護人員手動抬起,花費很多氣力,不利于后續康復進程。
4、因此,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下肢抬升輔助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抬升下肢功能,鍛煉時不影響身體滑動,能做到控制下肢懸停控制,而且能適應不同大小病床,省力,舒適,安全的一種下肢抬升輔助裝置。
2、為了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下肢抬升輔助裝置,包括支架和抬升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機構包括繩索固定機構、固定箱體、滑動底座、滑輪組和腿部固定機構;支架頂部中間設置有固定箱體,固定箱體內部設置有滑動槽,滑動槽中設置有滑動底座,滑動底座下方設置有滑輪組,滑輪組包括定滑輪和動滑輪,動滑輪下方設置有腿部固定機構,固定箱體前方設置有繩索固定機構;
3、所述支架包括第一伸縮桿、第二伸縮桿、第三伸縮桿和第四伸縮桿;第一伸縮桿和第四伸縮桿下方分別設置有第一固定塊和第二固定塊,第一伸縮桿通過直角接頭與第二伸縮桿連接,第三伸縮桿通過直角接頭與第四伸縮桿連接,第一伸縮桿設置有第一固定旋鈕,第二伸縮桿設置有第二固定旋鈕,第三伸縮桿設置有第三固定旋鈕,第四伸縮桿設置有第四固定旋鈕;
4、所述繩索固定機構包括箱體、曲柄、異形棘輪機構、滑塊;箱體上設置有傳動繩索通孔,制動繩索通孔,滑槽,滑槽里設置有彈簧,滑塊滑動安裝在滑槽里,曲柄上設置有小孔;
5、所述繩索設置有傳動繩索、制動繩索和安全繩索;傳動繩索一端連接定滑輪,另一端設置有第一手柄,制動繩索一端連接曲柄上的小孔,另一端設置有第二手柄,安全繩索設置在定滑輪與動滑輪之間。
6、進一步的,所述滑動底座設置有滾動軸承。
7、進一步的,所述腿部固定機構包括固定底板,固定綁帶及設于固定底板環上方的護套。
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是:
9、1)、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支架和抬升機構,可以實現病人自己手動抬升下肢,然后根據需要,通過繩索的制動,實現下肢抬升后的懸停,而且機構中設置有滑輪組和位移補償結構,可以幫助鍛煉過程中,病人上肢省力,避免因下肢抬升,身體偏移,達到舒適又省力的鍛煉目的;
10、2)、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伸縮桿的連接塊和伸縮桿之間的長度,可以適用不同的病床和病人,提高了實用性。
1.一種下肢抬升輔助裝置,包括支架和抬升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機構包括繩索固定機構(41)、固定箱體(35)、滑動底座(34)、滑輪組和腿部固定機構(31);支架頂部中間設置有固定箱體(35),固定箱體(35)內部設置有滑動槽,滑動槽中設置有滑動底座(34),滑動底座(34)下方設置有滑輪組,滑輪組包括定滑輪(33)和動滑輪(32),動滑輪(32)下方設置有腿部固定機構(31),固定箱體(35)前方設置有繩索固定機構(4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下肢抬升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底座(34)設置有滾動軸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下肢抬升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固定機構(31)包括固定底板,固定綁帶及設于固定底板環上方的護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