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骨科醫療材料、器械,特別是涉及骨折患者用固定材料、裝置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1、本部分的陳述僅僅是提供與本發明公開的相關的背景技術,不必然構成在先技術。
2、目前臨床使用過程中,對于骨折患者通過石膏進行固定,即在具體的骨折部位通過石膏將其固定,但由于骨折部位表面覆蓋的石膏不具備透氣性,以此使得骨折部位的康復效果不好,同時由于不透氣性,帶來皮膚問題,同時如采用打石膏的方式,在康復后需要去醫院拆除石膏,操作繁瑣,石膏部位是完全不能碰到水的,影響正常生活。
3、另外一種臨床常用的就是玻璃纖維材質的醫用外固定帶,對于骨折患者通過玻璃纖維進行固定,在具體的骨折部位用棉卷或者棉套作為襯墊,如果沒有棉套,直接接觸,玻璃纖維材料會對皮膚粘附,醫用外固定帶變硬后對皮膚的摩擦及壓迫比較明顯;取出玻璃纖維材質的醫用外固定帶,需要帶上乳膠手套防止粘黏手上,在常溫水中浸泡3-5秒并擠壓2-3次,取出后擠出多余水分,根據患者骨折部位依次纏繞,松緊度一般適中,整體操作非常繁瑣復雜;塑型固化時間3-5分鐘,塑形及需要暴露傷口時必須要在3-5分中內操作完成,要求操作者必須要快速的完成纏繞,可操作時間太短,20分鐘后可以完全固化,如果不慎遇水,因為材料特性會遇水軟化,對原有骨折部位失去固化作用,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
4、目前現有中國專利cn202322482293.9,公開了骨折患者用固定裝。該裝置包括固定主體以及設于固定主體上的可拆連接件,固定主體包括親膚層、第一層以及第二層,第一層與第二層之間圍成有填充腔道,填充腔道內填充有光敏層;將固定主體包裹在骨折部位,之后通過固化光源照射光敏層使其硬化,以此提高整個固定主體的強度,避免骨折部位的二次損傷。親膚層在使用過程中完全接觸皮膚,親膚層所使用的材料由泡棉或海綿材質制成,緊貼皮膚透氣性并不好,且長時間接觸人體易產生皮膚致敏問題,泡棉或者海綿材質具有吸水性不防水,一旦吸到水,不容易干,同時有緊貼皮膚,長期會造成皮膚致敏;親膚層與第一層需要膠水粘接,大面積的膠水粘接有刺激性氣味,易導致患者不適,多層的疊加其重量增加,對于患者骨折部位恢復造成一定的影響。
5、現有骨科患者用固定裝置缺點主要有:
6、①親膚層使用的材料泡棉或者海綿緊貼皮膚,透氣性差,雖然是柔性材料,但是對皮膚有刺激和致敏風險;
7、②親膚層主要是海綿或者泡棉,一旦碰到水或者空氣濕度大時,吸水性強,受潮又難以干燥,導致皮膚長期處在不透氣潮濕的包裹下,容易發生嚴重皮膚問題;
8、③親膚層需要膠水粘接,有刺激性氣味易導致患者不適,同時費時費力;
9、④由于親膚層和第一硅膠層是整面粘接,需要大量膠水,重量重,患者長期負重,影響日常生活;
10、⑤親膚層使用的材料泡棉或者海綿緊貼皮膚,在實際光固化過程中,材料會產生輕微熱量,泡棉或者海綿不利于散熱,導致熱量大量堆積造成低溫灼傷風險。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便于傷口恢復的透氣性強、舒適性高、防水性能優異的產品,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中洗澡、游泳等涉水活動,同時該產品材料可獲取性高,制造成本低且更加環保,為患者提供安全舒適的保護的。
2、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骨折患者用固定材料,具有上蓋和底板,以及設置在上蓋和底板之間的填充層和光敏填充材料,所述底板上設置朝向患者皮膚方向突起的間隔地布置的若干支撐柱,若干支撐柱將患者皮膚與底板隔離開來,在底板與患者之間形成間隔分散的透氣隔離防水層。
3、在本技術方案中所述填充層為間隔地設置于所述上蓋內的若干填充槽,所述光敏填充材料填充在對應的填充槽內。
4、在本技術方案中所述底板和若干支撐柱連接成為一體式結構。
5、在本技術方案中所述支撐柱均勻地分布在所述底板上。
6、在本技術方案中所述上蓋和所述底板由硅膠、pvc和tpu中的其中任意一種或者兩種組合制成。
7、骨折患者用固定裝置,包括骨折患者用固定材料和連接在其上的連接件,所述連接件用于將所述骨折患者用固定材料固定在患者骨折部位。
8、在本技術方案中所述連接件為快速拆分組件,分別固定在所述骨折患者用固定材料的兩側,以便實現快速安裝以及拆卸。
9、在本技術方案中所述連接件為尼龍搭扣組合件或拉鏈組件或按扣組件,分別連接在骨折患者用固定材料兩側。
10、骨折患者用固定材料制備工藝,至少包括:
11、s1.使用上蓋上模和上蓋下膜壓合形成帶有填充層的上蓋;
12、s2.使用底板上模和底板下膜壓合形成具有若干支撐柱的底板;
13、s3將上蓋與底板粘結;
14、s4.向上蓋的填充層內灌注液態光敏樹脂得到骨折患者用固定材料。
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6、(1)該材料與患者皮膚直接接觸部分質地柔軟,對患者骨折部位具有更好的緩沖和保護性;
17、(2)底板具有朝向患者皮膚方向突起的間隔地布置的若干支撐柱,可提升透氣性,并在患者接觸水之后,水會立即流出,易蒸發,不影響皮膚;
18、(3)上蓋和底板可分別一體成型,制造方便快捷,整個制造過程無膠水使用,不會對人體產生刺激和致敏等不良反應;
19、(4)該材料在患者日常使用過程中輕便,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可隨時使用,拆卸簡單,方便快捷。
20、綜上所述,本發明的骨折患者用固定材料、裝置以及制備方法,獲得了一種對骨科患者具有更好的緩沖和保護性、使用時安裝拆卸方便,并且透氣性、親膚、使用輕便性能良好的骨折患者用固定材料、裝置,制備方法方便快捷,整個制造過程無膠水使用,不會對人體產生刺激和致敏等不良反應。
1.骨折患者用固定材料,具有上蓋(110)和底板(120),以及設置在上蓋(110)和底板(120)之間的填充層(130)和光敏填充材料(14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0)上設置朝向患者皮膚方向突起的間隔地布置的若干支撐柱(150),在底板(120)與患者之間形成間隔分散的透氣隔離防水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患者用固定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層(130)為間隔地設置于所述上蓋(110)內或者間隔地設置于所述上蓋(110)和底板(120)內的若干填充槽,所述光敏填充材料(140)填充在對應的填充槽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骨折患者用固定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0)和若干支撐柱(150)連接成為一體式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骨折患者用固定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柱(150)均勻地分布在所述底板(120)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骨折患者用固定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110)和所述底板(120)由硅膠、pvc和tpu中的其中任意一種或者兩種組合制成,所述光敏填充材料(140)為液態光敏樹脂。
6.骨折患者用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折患者用固定材料(100)和連接在其上的連接件(200),所述連接件(200)用于將所述骨折患者用固定材料(100)固定在患者骨折部位。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骨折患者用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200)為快速拆分組件,分別固定在所述骨折患者用固定材料(100)的兩側。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骨折患者用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200)為尼龍搭扣組合件或拉鏈組件或按扣組件,分別連接在骨折患者用固定材料(100)兩側。
9.骨折患者用固定材料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骨折患者用固定材料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在上蓋(110)與底板(120)粘結時,通過真空等離子處理,粘接面達到44-50dyn/cm,然后進行高溫壓合,其中:模壓設備的溫度160-170℃,壓力10-20mpa,壓合保溫時間10-15分鐘,完成上蓋(110)與底板(120)的粘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