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藥,具體是指一種皮膚抑菌透皮液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1、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皮膚容易受到各種細菌、真菌的侵襲,引發諸如瘙癢、紅腫、皮疹等皮膚問題,傳統的皮膚抑菌制劑存在抑菌效果不佳、透皮吸收困難,導致藥物難以有效到達作用部位發揮功效,影響治療進程等問題。
2、因此,開發一種高效抑菌且透皮性能良好的皮膚用藥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實現思路
1、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皮膚抑菌透皮液及其制備方法。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皮膚抑菌透皮液及其制備方法,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混合而成:狼毒0.1%-0.4%、土茯苓0.25%-0.75%、金銀花0.15%-0.55%、丹參0.08%-0.38%、野菊花0.2%-0.8%、皂角刺0.05%-0.55%、獨角蓮0.05%-0.45%、冰片3%-8%、苦參0.25%-0.6%、蛇床子0.2%-0.65%、地膚子0.15%-0.45%、百部0.01%-0.45%、醋酸氯己定0.02%-0.55%。
3、優選的,原料的重量配比為:狼毒0.2%-0.3%、土茯苓0.35%-0.6%、金銀花0.2%-0.4%、丹參0.15%-0.3%、野菊花0.4%-0.55%、皂角刺0.15%-0.3%、獨角蓮0.15%-0.25%、冰片5%-7.5%、苦參0.3%-0.45%、蛇床子0.4%-0.6%、地膚子0.2%-0.35%、百部0.05%-0.25%、醋酸氯已定0.08%-0.45%。
4、優選的,其特征在于,原料的重量配比為:狼毒0.25%、土茯苓0.5%、金銀花0.3%、丹參0.2%、野菊花0.5%、皂角刺0.25%、獨角蓮0.2%、冰片5%、苦參0.35%、蛇床子0.5%、地膚子0.25%、百部0.2%、醋酸氯己定0.1%-0.3%。
5、所述一種皮膚抑菌透皮液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原料中狼毒、土茯苓、金銀花、丹參、野菊花、皂角刺、獨角蓮、冰片、苦參、蛇床子、地膚子、百部、醋酸氯己定進行原料預處理、提取、混合調配和過濾,
6、原料預處理包括以下步驟:
7、(1)分別稱取規定重量份的狼毒、土茯苓、苦參、蛇床子、地膚子、百部,洗凈,晾干后粉碎成粗粉,備用;
8、(2)將金銀花、野菊花、皂角刺、獨角蓮挑選去除雜質,用清水沖洗干凈,晾干;
9、(3)丹參洗凈,切片,晾干;
10、提取包括以下步驟:
11、(1)取處理后的狼毒、土茯苓、苦參、蛇床子、地膚子、百部粗粉,置于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8-10倍量的水,浸泡1-2小時后,加熱至沸騰,過濾,收集濾液;藥渣再加6-8倍量水,合并濾液,減壓濃縮成藥劑;
12、(2)取金銀花、野菊花、皂角刺、獨角蓮,加入6-8倍量的70%乙醇,回流提取2-3小時,過濾,濾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得到提取液;
13、(3)將丹參片加入5-7倍量的50%乙醇,滲漉提取,收集滲漉液,回收乙醇,濃縮至適量;
14、混合調配包括以下步驟:
15、(1)將上述得到的藥劑、提取液、濃縮液混合均勻,加入冰片細粉,攪拌使其溶解,再加入醋酸氯己定,攪拌均勻,加適量純化水;
16、除菌過濾包括以下步驟:
17、(1)將調配好的液體通過0.22μm的微孔濾膜除菌過濾,即得皮膚抑菌透皮液成品。
18、優選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步驟(1)中加熱至沸騰后,保持微沸2-3小時。
19、優選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步驟(1)中藥渣再加水過程,重復提取1-2次。
20、優選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步驟(3)中加入乙醇后,浸漬24小時。
2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22、本發明的皮膚抑菌透皮液,通過多種天然中藥成分協同增效,結合現代提取工藝,充分保留有效成分,針對多種皮膚致病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白色念珠菌等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可達90%以上;
23、同時,利用中藥改善皮膚微循環及冰片等促透成分,使藥物能夠快速透過皮膚角質層,深入皮膚組織發揮藥效,有效緩解皮膚瘙癢、炎癥等癥狀,且制備工藝相對簡單,易于工業化生產;
24、狼毒
25、功效:逐水祛痰,破積殺蟲。主要用于治療水腫腹脹,痰、食、蟲積,心腹疼痛,慢性氣管炎,咳嗽,氣喘,淋巴結、皮膚、骨、副睪等結核,疥癬,痔瘺等;
26、土茯苓
27、功效:解毒,除濕,通利關節。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濕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疬,疥癬等;
28、金銀花
29、功效: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用于癰腫疔瘡,喉痹,丹毒,熱毒血痢,風熱感冒,溫病發熱等。是常用的清熱解毒中藥材;
30、丹參
31、功效:活血祛瘀,通經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脅痛,癥瘕積聚,熱痹疼痛,心煩不眠,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瘡瘍腫痛等;
32、野菊花
33、功效:清熱解毒,瀉火平肝。用于疔瘡癰腫,目赤腫痛,頭痛眩暈等;
34、皂角刺
35、功效:消腫托毒,排膿,殺蟲。用于癰疽初起或膿成不潰;外治疥癬麻風等;
36、獨角蓮
37、功效:祛風痰,定驚搐,解毒散結,止痛。用于中風痰壅,口眼歪斜,語言謇澀,驚風癲癇,破傷風,痰厥頭痛,偏正頭痛,瘰疬痰核,毒蛇咬傷等;
38、冰片
39、功效:開竅醒神,清熱止痛。用于熱病神昏、驚厥,中風痰厥,氣郁暴厥,中惡昏迷,目赤,口瘡,咽喉腫痛,耳道流膿等;
40、苦參
41、功效:清熱燥濕,殺蟲,利尿,用于熱痢,便血,黃疸尿閉,濕疹,濕瘡,皮膚瘙癢,疥癬麻風;
42、蛇床子
43、功效:燥濕祛風,殺蟲止癢,溫腎壯陽,用于陰癢帶下,濕疹瘙癢,濕痹腰痛,腎虛陽痿,宮冷不孕等;
44、地膚子
45、功效:清熱利濕,祛風止癢,用于小便不利,淋瀝澀痛,風疹,濕疹,皮膚瘙癢等;
46、百部
47、功效:潤肺下氣止咳,殺蟲滅虱。用于新久咳嗽,肺癆咳嗽,百日咳;外用于頭虱,體虱,蟯蟲病,陰癢等;
48、醋酸氯己定
49、性質和用途:它是一種消毒防腐藥,具有相當強的廣譜抑菌、殺菌作用,對革蘭陽性菌及革蘭陰性菌均有效。
50、顯然,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內容,按照本領域的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在不脫離本發明上述基本技術思想前提下,還可以做出其它多種形式的修改、替換或變更。
51、以下通過實施例形式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上述內容再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發明上述主題的范圍僅限于以下的實例。凡基于本發明上述內容所實現的技術均屬于本發明的范圍。
1.一種皮膚抑菌透皮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混合而成:狼毒0.1%-0.4%、土茯苓0.25%-0.75%、金銀花0.15%-0.55%、丹參0.08%-0.38%、野菊花0.2%-0.8%、皂角刺0.05%-0.55%、獨角蓮0.05%-0.45%、冰片3%-8%、苦參0.25%-0.6%、蛇床子0.2%-0.65%、地膚子0.15%-0.45%、百部0.01%-0.45%、醋酸氯己定0.02%-0.5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皮膚抑菌透皮液,其特征在于,原料的重量配比為:狼毒0.2%-0.3%、土茯苓0.35%-0.6%、金銀花0.2%-0.4%、丹參0.15%-0.3%、野菊花0.4%-0.55%、皂角刺0.15%-0.3%、獨角蓮0.15%-0.25%、冰片5%-7.5%、苦參0.3%-0.45%、蛇床子0.4%-0.6%、地膚子0.2%-0.35%、百部0.05%-0.25%、醋酸氯己定0.08%-0.45%。
3.根據權利要求1~2任一項所述一種皮膚抑菌透皮液,其特征在于,原料的重量配比為:狼毒0.25%、土茯苓0.5%、金銀花0.3%、丹參0.2%、野菊花0.5%、皂角刺0.25%、獨角蓮0.2%、冰片5%、苦參0.35%、蛇床子0.5%、地膚子0.25%、百部0.2%、醋酸氯己定0.1%-0.3%。
4.一種制備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一種皮膚抑菌透皮液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原料中狼毒、土茯苓、金銀花、丹參、野菊花、皂角刺、獨角蓮、冰片、苦參、蛇床子、地膚子、百部、醋酸氯己定進行原料預處理、提取、混合調配和過濾,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皮膚抑菌透皮液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步驟(1)中加熱至沸騰后,保持微沸2-3小時。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皮膚抑菌透皮液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步驟(1)中藥渣再加水過程,重復提取1-2次。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皮膚抑菌透皮液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步驟(3)中加入乙醇后,浸漬2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