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療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呼吸科護理用胸腔閉式引流裝置。
背景技術:
1、胸腔閉式引流是一種用于治療胸腔內積液、積氣或感染等病癥的重要醫療技術。胸腔由胸壁、膈肌和縱隔組成,內含肺、心臟和大血管等重要器官,而胸膜腔則是臟層胸膜和壁層胸膜之間的潛在腔隙,正常情況下含有少量潤滑液體以減少呼吸時的摩擦。當胸腔內出現積液、積氣或感染時,如氣胸、血胸、膿胸或胸腔積液等,這些異常積聚物會壓迫肺組織,影響呼吸功能,甚至危及生命。早期的胸腔引流技術主要采用開放式引流,但這種方法易引發感染且效果有限。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閉式引流技術逐漸成熟,通過水封瓶或現代引流裝置維持胸膜腔的負壓,防止空氣回流并減少感染風險。閉式引流裝置的核心原理是利用水封或單向閥機制,確保胸腔內的液體或氣體能夠順利排出,同時避免外界空氣進入胸腔?,F代引流系統,如heimlich閥和數字化引流裝置,進一步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并能夠實時監測引流情況。胸腔閉式引流的適應癥廣泛,包括氣胸、血胸、膿胸和胸腔積液等,但在凝血功能障礙或嚴重心肺功能不全等情況下需謹慎使用。操作技術上,閉式引流需要準確定位穿刺點、局部麻醉、插入引流管并連接引流裝置,術后還需密切監測引流情況并預防感染等并發癥。
2、現有技術中,例如專利公開號cn118924975a公開了一種胸腔閉式引流裝置,通過信息反饋組件監測引流的情況,以便于醫務人員及時發現問題。專利公開號cn116983491a公開了一種胸腔閉式引流瓶,能夠對收集瓶中的胸液量進行監測,并在引流過程中管路出現堵塞時能自動進行疏通,專利公開號cn109833528a公開了一種智能可視化胸腔閉式引流系統,通過監測、收集及展現胸腔閉式引流裝置和人體狀態的數據收集裝置,輔助引流過程。
3、在胸腔閉式引流過程中,患者通常需要保持半臥或側臥,以確保積液能夠有效導出。在患者半臥或側臥過程中,能夠引導患者進行體位變換,這能夠有助于積液的導出充分,其原理是積液可能因重力作用積聚在胸腔的不同部位,患者長期保持同一體位,積液可能在某些部位積聚,而進行體位變換能夠促進各部位的積液釋放。而現有技術中,由于不會時刻監督患者,很難知道患者進行了怎樣的體位變化,也難以得知患者的體位變化過程是否能夠充分讓胸腔各部位的積液釋放。
技術實現思路
1、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呼吸科護理用胸腔閉式引流裝置,用于監測患者在胸腔積液過程中是否充分進行體位變換,抵達預設的積液釋放效果。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呼吸科護理用胸腔閉式引流裝置,包括引流器和佩戴式監測器;
3、引流器用于引出患者胸腔內積液;
4、佩戴式監測器包括控制器、慣性傳感器和陀螺儀,佩戴式監測器用于佩戴至患者軀干上并跟隨患者軀干運動;
5、控制器用于獲取慣性傳感器和陀螺儀的采集信息,判斷患者在引流過程中的體位變化方向和幅度;控制器還用于預設體位變換標準,變換標準為患者在引流過程中完成預設方向和幅度變化的次數,控制器用于基于慣性傳感器和陀螺儀的采集信息判斷患者在引流過程中是否完成體位變換標準。
6、采用上述方案有以下有益效果:
7、1、本方案中,使用者能夠利用引流器對患者的胸腔內積液進行引流,在完成引流器引流手術后,將佩戴式監測器佩戴至患者軀干上。佩戴式監測器內設有慣性傳感器和陀螺儀,當患者進行體位變換時,佩戴式監測器會隨著患者的體位變換產生位置變換,從而記錄患者的體位變換過程。
8、2、本方案中,醫護人員能夠制定體位變換標準,即設置患者在進行胸腔內積液引流過程中需要完成的體位變換指標,患者在胸腔內積液引流過程中進行充足的體位變換,能夠促進胸腔內各部位的積液釋放?,F有技術中醫護人員難以每時每刻監督患者進行體位變換,即使進行監督,也難以通過肉眼判斷患者多次體位變換下的幅度和方向是否滿足需求。
9、控制器會在患者胸腔內積液引流過程中,自動化記錄下患者在各個方向上的體位變換以及幅度,并通過制定的預設體位變換標準,判斷患者是否完成體位變換指標,達到充足的促進積液釋放的效果。
10、進一步,控制器還用于判斷患者在引流過程中完成預設方向和幅度變化的頻率,當患者單位時間段內完成預設方向和幅度變化的頻率小于預設值時,控制器發出警報。
11、有益效果:患者進行體位變換除了能夠促進最終的積液釋放效果外,還能夠減少引流器周圍組織或纖維蛋白的積聚,降低引流器堵塞的風險,同時改善患者受力和透氣狀況,預防壓瘡等并發癥。但與達到體位變換標準不同,其后續效果需要保持一定的體位頻率才能達到相應效果,因此引入頻率檢測,使患者能夠執行更規范更有益的體位變換過程。
12、進一步,引流器包括引流管,引流管可拆卸連通有引流瓶,引流管內設有單向閥;
13、引流管內設有粘度傳感器和流量傳感器,控制器用于獲取粘度傳感器和流量傳感器的采集信息,基于采集信息的粘度數據和流量數據,判斷患者胸腔積液的嚴重度,控制器根據患者的胸腔積液嚴重度,設置體位變換標準,其中完成預設方向和幅度變化的次數和患者胸腔積液的嚴重度成正比。
14、有益效果:引流管用于導出患者胸腔內積液,引流瓶則用于收集導出的胸腔內積液,單向閥能夠防止積液回流。體位變換標準能夠根據患者的積液嚴重程度進行設定,即患者的積液量大、積液粘稠度高需要更強的積液釋放促進效果,以保證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緩解。因此引流管內設有粘度傳感器和流量傳感器,能夠通過流量傳感器和粘度傳感器反饋患者的積液量和積液粘稠度,其中患者的積液量大其積液壓強大,釋放出的單位時間流量能夠反饋出積液壓強從而反饋積液量。通過檢測出患者積液量和積液粘稠度,修改體位變換標準,以適應不同胸腔積液嚴重度的患者。
15、進一步,引流管上還設有負壓吸取器,控制器用于根據患者的胸腔積液嚴重度設置負壓吸取器吸取力度。
16、有益效果:負壓吸取器能夠產生負壓,促進引流過程,且能夠根據患者的胸腔積液嚴重度,動態設定負壓吸取器吸取力度。
17、進一步,引流管和引流瓶之間設有配對的霍爾傳感器,霍爾傳感器用于檢測引流管和引流瓶的配合狀態,當配合狀態為引流瓶脫離引流管時,控制器控制單向閥關閉。
18、有益效果:霍爾傳感器能夠檢測磁場的改變,從而判斷引流管和引流瓶的配合情況。當引流管和引流瓶脫離后,控制器控制單向閥關閉,從而截斷積液的釋放,減少積液灑落至引流瓶外的量。
19、進一步,佩戴式監測器包括兩個配對塊,慣性傳感器和陀螺儀均固定連接于配對塊上,配對塊底部均設有粘帶,配對塊分別用于粘貼至患者胸腔引流口的兩側,配對塊之間設有光電對射傳感器,光電對射傳感器用于檢測引流管是否脫離胸腔引流口。
20、有益效果:佩戴式監測器為兩個配對塊,分別粘貼至患者胸腔引流口的兩側。光電對射傳感器能夠持續進行對射,通過光路的變化判斷引流管是否脫離胸腔引流口,從而及時響應引流管脫落的情況。
21、進一步,還包括伸縮件,伸縮件兩端分別與配對塊固定連接,控制器用于在光電對射傳感器檢測到引流管脫離胸腔引流口后,控制伸縮件收縮,使配對塊帶動胸腔引流口兩側的皮膚,收緊胸腔引流口。
22、有益效果:當引流管脫落后,積液仍會從患者的胸腔引流口釋放,此時積液不會通過引流管流入引流瓶中,而是直接釋放至病床或病房內。伸縮件能夠在檢測到引流管脫落后收縮,從而收緊胸腔引流口,減少積液的釋放,減少積液對病床或病房的污染。
23、進一步,引流瓶內設有水位傳感器。
24、有益效果:水位傳感器能夠判斷引流瓶的承載狀態,從而提示醫護人員更換引流瓶。
25、進一步,控制器還設有無線組件,控制器用于在引流瓶脫離引流管時、引流管脫離胸腔引流口時和水位傳感器檢測數據超過預設值時通過無線組件向醫護人員發送警報。
26、有益效果:無線組件能夠提供遠程通訊能力,從而遠程發送消息給醫護人員。當發生引流瓶脫離引流管、引流管脫離胸腔引流口和水位傳感器檢測數據超過預設值,分別需要醫護人員前往患者處,進行引流瓶與引流管的再連接、引流管重固定和更換引流瓶。
27、進一步,引流瓶固定連接有牽拽繩,牽拽繩遠離引流瓶的一端設有拉環。
28、有益效果:患者可能存在下床活動等需求,牽拽繩和拉環能夠供患者拉起引流瓶,并保持引流瓶位于胸腔引流口下方的位置關系。
29、本發明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了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