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組織閉合裝置及醫療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631844閱讀:716來源:國知局
組織閉合裝置及醫療器械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組織閉合裝置,包括可相對打開/閉合的第一夾座、第二夾座,荷包組件、閉合組件;所述荷包組件,具有位于所述組織閉合裝置近端的初始位置、位于所述組織閉合裝置遠端的擊發位置,所述荷包組件自初始位置至擊發位置時,所述荷包組件將位于容納腔內的部分組織收攏呈非收緊狀態的荷包;所述閉合組件,具有位于所述組織閉合裝置近端的初始位置、位于所述組織閉合裝置遠端的擊發位置,所述閉合組件自初始位置至擊發位置時,所述閉合組件將位于容納腔內的部分組織收攏并形成閉合的荷包。該組織閉合裝置可以同時形成一個閉合的荷包,封閉病變組織端部,一個收攏而非收緊的荷包,便于后續操作。
【專利說明】
組織閉合裝置及醫療器械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組織閉合裝置及具有該組織閉合裝置的醫療器械。
【背景技術】
[0002]在現有的消化道腫瘤手術中,要在腹壁上再開一個切口通道才能將被切除的腫瘤組織取出體外;這樣多的切口不但不美觀,而且會對病患造成更大的創傷。
[0003]另,現有的消化道的吻合手術中,一般先使用直線型或弧線型吻合器對人體管狀組織進行多角度的離斷吻合,再使用圓管型吻合器對離斷后的組織進行對接吻合。然而,當使用直線型或者弧線型吻合器對人體管狀組織進行離斷吻合后,由于吻合口是線狀的,尤其是在做低位直腸位置的時候,由于受到人體盆底操作空間的限制及其直線型器械擺角的限制,會出現交叉釘現象,這樣,再使用圓管型吻合器吻合時會存在“貓耳朵”,不僅有瘺的風險,而且當腫瘤位于低位時要進行多次吻合,手術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組織閉合裝置及具有該組織閉合裝置的醫療器械。
[0005]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組織閉合裝置,所述組織閉合裝置包括可相對打開/閉合的第一夾座、第二夾座,所述第一夾座和所述第二夾座閉合后形成容納腔;所述組織閉合裝置還包括沿所述組織閉合裝置寬度方向間隔設置的荷包組件、閉合組件;所述荷包組件,具有位于所述組織閉合裝置近端的初始位置、位于所述組織閉合裝置遠端的擊發位置,所述荷包組件自初始位置至擊發位置時,所述荷包組件將位于容納腔內的部分組織收攏呈非收緊狀態的荷包;所述閉合組件,具有位于所述組織閉合裝置近端的初始位置、位于所述組織閉合裝置遠端的擊發位置,所述閉合組件自初始位置至擊發位置時,所述閉合組件將位于容納腔內的部分組織收攏并形成閉合的荷包。
[0006]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夾座、所述第二夾座相對的夾持面上均具有自近端向遠端間隔設置的若干凸塊,所述凸塊上設有自近端向遠端貫穿所述凸塊且與所述容納腔連通的針槽;所述第一夾座和所述第二夾座上的凸塊自近端向遠端錯位設置,且所述第一夾座和所述第二夾座閉合時,所述第一夾座和所述第二夾座上的凸塊形成波浪型的夾持間隙;所述荷包組件具有第一基座、活動連接于所述第一基座的一對針頭、連接一對所述針頭的近端的荷包線、固定于所述第一夾座和/或所述第二夾座遠端且與一對所述針頭配合的連接件;所述荷包組件具有位于所述組織閉合裝置近端的初始位置、位于所述組織閉合裝置遠端的擊發位置,所述荷包組件自初始位置至擊發位置時,所述針頭穿透位于容納腔內的部分組織并與所述連接件連接。
[0007]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夾座和所述第二夾座均包括夾殼,固定于每一所述夾殼內且與所述荷包組件配合的第一夾持板、位于所述夾殼與所述第一夾持板之間且自近端向遠端延伸的通道;所述第一夾持板上具有自近端向遠端間隔設置且連通所述通道與所述容納腔的若干開口、所述凸塊位于所述開口內且能夠在所述開口內沿垂直于所述夾持板的方向靠近或遠離所述夾殼;所述組織閉合裝置還包括能夠被驅動地在所述通道內自近端向遠端移動以逐次驅動所述第一夾持板上的所述凸塊朝背離所述夾殼的方向移動的推塊,所述推塊向遠端移動后,位于所述推塊近端的凸塊脫離所述推塊。
[0008]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開口和所述凸塊中的一個上設有至少一個定向柱,另一個上設有與所述定向柱相匹配的定向槽;所述定向柱與所述定向槽相配合以引導所述凸塊靠近或背離所述夾殼移動。
[0009]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凸塊包括相對且間隔設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連接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的連接壁,所述第一壁、第二壁和所述連接壁圍設形成朝向背離所述連接壁的一側開放的針槽;所述連接壁上設有至少一個自所述連接壁的一側向外凸伸的限位片,在所述凸塊背離所述夾殼移動時所述限位片搭在所述開口的邊緣起到限定其繼續移動的作用。
[0010]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每一所述凸塊朝向所述夾殼的一側具有位于近端的傾斜面、位于所述傾斜面遠端的平面;所述推塊具有位于遠端且與所述傾斜面配合的斜面部、位于所述斜面部近端的平面部。
[0011]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平面部沿近端向遠端方向上的寬度大于所述凸塊沿近端向遠端方向上的寬度。
[0012]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荷包組件還包括設于所述第一基座上以固定一對針頭的一對針頭套管,所述針頭套管兩端開口且呈中空狀,且每一所述針頭套筒具有朝向另一所述針頭套筒開放且自近端向遠端延伸的走線通道。
[0013]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至少一個所述第一夾持板的遠端設有朝向另一所述第一夾持板凸伸的第一扣合塊;所述第一扣合塊具有沿所述第一夾持板寬度方向間隔設置的一對立壁,一對立壁相配合地設置有用于插置所述連接件的插置槽,所述連接件插入所述插置槽內后,所述連接孔位于一對立壁之間的間隙內且所述連接孔自近端向遠端貫通所述連接件。
[0014]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夾座和所述第二夾座均包括夾殼,固定于每一所述夾殼內與閉合組件配合的第二夾持板;所述閉合組件包括能夠被驅動地在所述容納腔內自近端向遠端移動的第二基座、閉合釘、使所述閉合釘閉合的釘砧,所述閉合釘和所述釘砧中的一個設置于所述第二基座遠端,另一個設置于所述第一夾座和/或所述第二夾座的遠端;所述閉合組件具有位于所述組織閉合裝置近端的初始位置、位于所述組織閉合裝置遠端的擊發位置,所述荷包組件位于擊發位置時,所述閉合釘收攏位于容納腔內的部分組織并形成閉合荷包。
[0015]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至少一個所述第二夾持板的遠端設有朝向另一所述第二夾持板凸伸的第二扣合塊,所述第二扣合塊包括自第二夾座的第二夾持板朝向第一夾座凸伸的基體、自基體朝向第一夾座的一端向近端延伸的延伸體,另一所述第二夾持板具有給所述延伸體讓位的讓位部;所述閉合釘固定于所述延伸體、所述基體、具有所述基體的所述第二夾持板之間,所述釘砧固定于所述第二基座的遠端。
[0016]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閉合釘包括第一釘腳、與第一釘腳平行的第二釘腳、位于第一釘腳和第二釘腳之間的第三釘腳、連接第一釘腳和第二釘腳和第三釘腳的連接釘腳;所述基體固定于第二夾座的第二夾持板上,所述第一夾座的第二夾持板具有給所述延伸體讓位的讓位部;所述延伸體上設有朝向所述第二夾座的第二夾持板開放以收容所述第一釘腳的第一收容槽,所述基體設有朝向近端開放以收容所述連接釘腳的連接收容槽,所述第二夾座的第二夾持板設有朝向延伸體開放以收容第二釘腳的第二收容槽。
[0017]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組織閉合裝置還包括分別用于推動所述荷包組件、閉合組件自近端向遠端移動的第一推動桿、第二推動桿。
[0018]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組織閉合裝置還包括于近端連接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的基座連接件、從近端作用于所述基座連接件以驅動所述荷包組件和所述閉合組件自近端向遠端移動的推動桿。
[0019]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組織閉合裝置還包括切割刀,所述切割刀的遠端被設計為刀刃;所述第一夾座和所述第二夾座均具有自近端向遠端延伸的走刀槽,所述荷包組件、所述閉合組件分設于所述走刀槽的兩側;所述切割刀處于未擊發位置時,所述刀刃位于所述荷包組件、所述閉合組件之間;所述切割刀處于擊發位置時,所述刀刃自近端向遠端超出所述所述荷包組件、所述閉合組件。
[0020]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切割刀為工字刀,所述切割刀包括第一閉合片、第二閉合片、連接所述第一閉合片和所述第二閉合片的切刀片,所述刀刃位于所述切刀片的遠端;所述切割刀與所述第一夾座和第二夾座裝配后,所述切刀片位于所述走刀槽內,所述第一閉合片位于所述第一夾座背離所述第二夾座的一側,所述第二閉合片位于所述第二夾座背離所述第一夾座的一側。
[0021]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組織閉合裝置還包括位于每一所述通道的遠端以驅動所述推塊朝背離所述夾殼的方向移動的彈片;所述組織閉合裝置還包括切割刀,所述切割刀的遠端被設計為刀刃;所述切割刀包括自所述刀刃的遠端朝向遠端凸伸的第一推桿和所述第二推桿,所述第一推桿、所述第二推桿分別于所述第一夾座的通道、所述第二夾座的通道內推動所述推塊自近端向遠端移動。
[0022]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組織閉合裝置還包括用于推動所述切割刀自近端向遠端移動的第三推動桿。
[0023]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醫療器械,包括器械本體、可拆卸地連接于所述器械本體遠端的組織閉合裝置、連接于所述器械本體上以擊發所述組織閉合裝置的擊發裝置。
[0024]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組織閉合裝置通過荷包組件和閉合組件在病變組織的一側形成兩個荷包,具體地通過閉合組件在靠近病變組織的一個形成一個閉合荷包,封閉病變組織端部;通過荷包組件對另一側的管狀組織進行穿線但不關閉,待病變組織從自然通道取出體外后,再進行收線關閉形成荷包,便于下一步吻合術的操作。
【附圖說明】
[0025]圖1是本發明一較佳實施方式的醫療器械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2是圖1所示的組織閉合裝置在第一夾座和第二夾座閉合時的示意圖。
[0027]圖3是圖2所示的組織閉合裝置于另一角度的示意圖。
[0028]圖4是圖3所示的組織閉合裝置于另一角度的示意圖。
[0029]圖5是圖4沿B-B方向的局部剖視圖。
[0030]圖6是圖4沿D-D方向的局部剖視圖。
[0031]圖7是組織閉合裝置在形成荷包過程中沿圖4所示的D-D方向局部的剖視圖。
[0032]圖8是所示的組織閉合裝置在第一夾座和第二夾座打開時的示意圖。
[0033]圖9是圖8所示的組織閉合裝置于另一角度的示意圖。
[0034]圖10是圖8的局部放大圖。
[0035]圖1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的荷包組件和閉合組件在未形成荷包時的示意圖。
[0036]圖12是圖11所示的荷包組件和閉合組件在形成荷包時的示意圖。
[0037]圖13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的荷包組件、閉合組件、切割刀在形成荷包但組織未被切割前的配合示意圖。
[0038]圖14是圖13所示的荷包組件、閉合組件、切割刀在切割組織后的配合示意圖。
[0039]圖15是采用本發明的組織閉合裝置形成的荷包的示意圖。
[0040]圖16是圖15的荷包于另一角度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1]以下將結合附圖所示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但這些實施方式并不限制本發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這些實施方式所做出的結構、方法、或功能上的變換均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0042]以清楚地表達本發明內所描述的位置與方向,以器械操作者為參照,靠近操作者的一端為近端,遠離操作者的一端為遠端。
[0043]如圖1所示,為本發明較佳實施方式的醫療器械100,包括器械本體1、可拆卸地連接于所述器械本體I遠端的組織閉合裝置2、連接于所述器械本體I上以擊發所述組織閉合裝置2的擊發裝置3。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器械本體I和所述擊發裝置3的具體結構不限,只要能夠配合地擊發所述組織閉合裝置2即可;例如所述器械本體I可沿用但不限于直線型或弧線形吻合器的器械本體I機構。
[0044]如圖2?圖14所示,本發明較佳實施方式的組織閉合裝置2主要用于人體管狀組織200切除病變部分的吻合術,例如消化道吻合手術;且切除的病變組織兩端均被閉合成荷包,同時可利用人體原有的自然通道,例如肛門,使用器械把病變組織取出后再進行下一步操作。
[0045]典型的人體管狀組織200包括但不限于:血管,包括動脈和靜脈;消化道,包括食道、胃、小腸、結腸、直腸;膽管和胰腺;泌尿道,包括輸尿管,膀胱和尿道;以及輸卵管等。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組織閉合裝置2能夠用于吻合同一種人體管狀組織200或不同種人體管狀組織200。例如,結腸的中間部分發生病變時,所述組織閉合裝置2用于吻合連接結腸的兩部分,且重新創建的管狀路徑是結腸本身內;而病變部分為乙狀結腸,它是直接連接到直腸的,所述組織閉合裝置2用于吻合連接結腸和直腸,且重新創建的管狀路徑位于直腸和結腸之間。
[0046]整體上,所述組織閉合裝置2包括將所述組織閉合裝置2連接于所述器械本體I的中轉連接件21、可相對打開/閉合的第一夾座22和第二夾座23、沿所述組織閉合裝置2寬度方向間隔設置的荷包組件25和閉合組件26/與所述第一夾座22和所述第二夾座23相配合的切割刀24等部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每一個部件并不限于與本發明描述的其他部件配合使用,也可與本發明未窮盡列舉的其他部件配合使用。
[0047 ]所述中轉連接件21與所述器械本體I連接后,所述中轉件內部的需要控制的結構與擊發裝置3關聯。
[0048]所述第一夾座22和所述第二夾座23閉合后殼形成容納腔27。所述第一夾座22和所述第二夾座23可相對打開,供人體管狀組織200進入所述容納腔27內;之后將所述第一夾座22和所述第二夾座23閉合形成容納腔27,該部分人體管狀組織200即被第一夾座22和第二夾座23夾持于所述容納腔27內,以方便后續操作。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所謂的后續操作包括但不限于:使該部分人體管狀組織200形成中心收攏的集束荷包;切割人體管狀組織200等。
[0049]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夾座22的近端與所述第二夾座23的近端樞轉連接,而所述第一夾座22的遠端、第二夾座23的遠端呈分體式可打開/閉合所述容納腔27;所述第一夾座22的遠端、所述第二夾座23的遠端分離時,所述第一夾座22和所述第二夾座23呈近似V型開
□O
[0050]具體地,所述第一夾座22和所述第二夾座23均包括槽狀的夾殼28,固定于每一所述夾殼28內且沿所述夾殼28的寬度方向間隔排列的第一夾持板29、第二夾持板20。所述第一夾持板29和所述第二夾持板20位于同一平面上,且所述第一夾持板29和/或所述第二夾持板20與所述夾殼28之間形成自近端向遠端延伸的通道2a。
[0051 ]所述第一夾持板29和所述夾殼28的連接方式與所述第二夾持板20和所述夾殼28的連接方式相同,以下將以所述第一夾持板29和所述夾殼28的連接方式為例進行說明:所述第一夾持板29與所述夾殼28可以為分體設置,所述夾殼28和所述第一夾持板29中的一個上設有若干固定柱(未圖示)、另一個上設有與所述固定柱一一對應的固定槽(未圖示)。所述夾殼28與所述第一夾持板29固定在一起后,所述夾殼28與所述第一夾持板29圍設形成自近端向遠端方向延伸的通道2a。當然,所述夾殼28與所述第一夾持板29也可以呈一體式設置。
[0052]所述第一夾座22的夾殼28的近端設有樞軸(未標號),所述第二夾座23的夾殼28靠近近端的位置處設有與所述樞軸相配合的樞軸孔(未標號);所述樞軸插入所述樞軸孔內且所述第一夾座22和所述第二夾座23閉合時,所述第一夾座22和所述第二夾座23的遠端相平齊,而所述第二夾座23的夾殼28的近端超出所述第一夾座22的夾殼28的近端,以方便與其他器械結構組裝。
[0053]所述第一夾持板29上具有自近端向遠端間隔設置的若干凸塊292,所述第一夾持板29上的若干所述凸塊292呈一字排列,所述凸塊292上設有自近端向遠端貫穿所述凸塊292且與所述容納腔27連通的針槽293;所述第一夾座22和所述第二夾座23上的凸塊292自近端向遠端錯位設置,且所述第一夾座22和所述第二夾座23閉合時,所述第一夾座22和所述第二夾座23上的凸塊292形成波浪型的夾持間隙。
[0054]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夾持板29上具有自近端向遠端間隔設置且連通所述通道2a與所述容納腔27的若干開口 291、所述凸塊292位于所述開口 291內且能夠在所述開口 291內靠近或遠離所述夾殼28。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間隔設置的若干開口 291可以為間隔設置的若干獨立的開口 291;間隔設置的若干所述開口291也可以自近端向遠端連通呈一個大開口 291。
[0055]當所述第一夾座22與所述第二夾座23閉合時,所述第一夾座22內的第一夾持板29與所述第二夾座23內的第一夾持板29平行,且所述第一夾座22和所述第二夾座23上的凸塊292自近端向遠端錯位設置。在所述第一夾座22與所述第二夾座23閉合時,在沒有擊發時,由于管狀組織200的作用力,所述第一夾座22、所述第二夾座23上的若干凸塊292分別部分隱藏在所述第一夾座22、所述第二夾座23與所述夾持板所形成的所述通道2a內。其中,所謂平行指的是大致平行,并非特指嚴格意義上的兩個平面的平行,例如可以是自近端向遠端的方向形成遠端鉗口大于近端鉗口的反鉗口,以減小擊發力。
[0056]所述開口 291和所述凸塊292中的一個上設有至少一個定向柱294,另一個上設有與所述定向柱294相匹配的定向槽295。所述定向柱294與所述定向槽295相配合以引導所述凸塊292靠近或背離所述夾殼28移動,也可以理解為所述凸塊292靠近或背離所述夾殼28時,所述定向柱294在所述定向槽295內移動以防止所述凸塊292移動時傾斜旋轉。本實施例中,所述凸塊292上設置有相對設置的兩個定向槽295,所述開口291內壁上設有兩個定向柱294。
[0057]具體地,所述凸塊292包括相對且間隔設置的第一壁2921和第二壁2922、連接所述第一壁2921和所述第二壁2922的連接壁2923,所述第一壁2921、第二壁2922和所述連接壁2923圍設形成朝向背離所述連接壁2923的一側開放的類V型針槽293。
[0058]所述連接壁2923背離所述針槽293的外壁面的近端具有傾斜面2924,以方便從所述凸塊292的近端驅動所述凸塊292背離所述夾殼28移動。進一步地,所述連接壁2923的外壁面還具有位于所述傾斜面2924遠端的平面2925、位于所述平面2925遠端且與所述傾斜面2924對稱設置的對稱傾斜面2926,從而所述凸塊292的近端和遠端可以對調安裝,且是否對調安裝都可以實現從近端驅動所述凸塊292背離所述夾殼28移動。當然,所述傾斜面2924、所述平面2925及所述對稱傾斜面2926也可以是共同形成一個弧面,達到同樣的效果。
[0059]所述連接壁2923上設有至少一個自所述連接壁2923的一側向外凸伸的限位片2927,在所述凸塊292背離所述夾殼28移動時所述限位片2927搭在所述開口 291的邊緣起到限定其繼續移動的作用,使得所述連接壁2923的外壁面始終位于所述通道2a內。本實施例中,所述連接壁2923具有自遠端、近端分別向兩端延伸的遠端限位片2927b、近端限位片2927a,當所述凸塊292背離所述夾殼28移動時,所述遠端限位片2927b、近端限位片2927a搭在所述開口 291的邊緣起到限定其繼續移動的作用。
[0060]另外,所述夾殼28上設有用以收容并限位所述連接壁2923的外壁面的限位槽(未圖示),當所述凸塊292朝向所述夾殼28移動時,所述限位槽抵頂所述連接壁2923起到限制其繼續移動的作用,使得所述第一壁2921和第二壁2922背離所述連接壁2923的一端始終位于所述容納腔27內。當所述凸塊292靠近所述夾殼28時,所述遠端限位片2927b、近端限位片2927a位于所述限位槽外。
[0061 ] 所述第一壁2921背離所述針槽293的外壁面和所述第二壁2922背離所述針槽293的外壁面上均設有至少一個定向槽295,所述開口 291內具有與所述定向槽295相配合的定向柱294;所述凸塊292靠近或背離所述夾殼28時,所述定向柱294在所述定向槽295內移動,以保證所述凸塊292沿垂直于所述夾持板的方向移動,防止凸塊292在移動時發生傾斜。
[0062]進一步地,所述組織閉合裝置2還包括能夠被驅動地在第一夾持板29與所述夾殼28之間的所述通道2a內自近端向遠端移動以逐次驅動所述夾持板上的若干所述凸塊292朝背離所述夾殼28的方向移動的推塊2b。所述推塊2b向遠端移動后,位于所述推塊2b近端的凸塊292脫離所述推塊2b并能夠被組織退回到通道2a內,以讓出容納腔27供其他機構自近端向遠端移動。
[0063]具體地,所述凸塊292朝向所述夾殼28的一側具有位于近端的傾斜面2924、位于所述傾斜面2924遠端的平面2925;所述推塊2b具有位于遠端且與所述傾斜面2924配合的斜面部2bl、位于所述斜面部2bl近端的平面部2b2;所述推塊2b在所述通道2a內自近端向遠端移動時,所述斜面部2bl作用于所述傾斜面2924以驅動所述凸塊292背離所述夾殼28移動至所述平面2925與所述平面部2b2抵頂,此時所述限位片2927搭接在所述開口 291的邊緣。本實施例中,所述平面部2b2沿近端向遠端延伸方向的長度被設計為,位于所述第一夾座22的推塊2b的平面部2b2與其中一個凸塊292的平面2925相抵頂時,位于所述第二夾座23的推塊2b的平面部2b2也同時與其中一個凸塊292的平面2925相抵頂,且該兩個凸塊292相鄰。
[0064]進一步地,所述平面部2b2在自近端向遠端方向上的寬度,要大于所述凸塊292在近端自遠端方向上的寬度,使得在擊發時,可以保證每一所述第一夾持板29上同時有至少兩個所述凸塊292被頂起,并與相向的被頂起的所述凸塊292共同形成波浪形的組織夾閉面,以保證在推塊2b的作用下被所述凸塊292夾持的組織內可以形成貫通的針槽293通道2a ;而當推塊2b繼續向遠端運動時,位于所述推塊2b近端的凸塊292由于失去所述推塊2b的作用而回位,不阻礙其他機構向遠端運動。
[0065]進一步地,所述組織閉合裝置2還包括位于所述通道2a的遠端以驅動所述推塊2b朝背離所述夾殼28的方向移動的彈片2c。具體地,所述彈片2c位于所述第一夾持板29上的所有所述凸塊292的遠端,當所述推塊2b推動所有所述凸塊292遠離所述夾座移動后,所述彈片2c驅動所述推塊2b朝背離所述夾殼28的方向移動,從而可以讓出通道2a,便于其他器械的操作。
[0066]進一步地,至少一個所述第一夾持板29的遠端設有朝向另一所述第一夾持板29凸伸的第一扣合塊296,用以支撐閉合的第一夾座22和第二夾座23,同時也可以防止夾持于兩個第一夾持板29之間的管狀組織200溢出。至少一個所述第二夾持板20的遠端設有朝向另一所述第二夾持板20凸伸的第二扣合塊201,用以支撐閉合的第一夾座22和第二夾座23,同時也可以防止夾持于兩個第二夾持板20之間的管狀組織200溢出。
[0067]具體地,所述第一夾座22的第一夾持板29、第二夾持板20的遠端分別設有朝向所述第二夾座23凸伸的第一扣合塊296、第二扣合塊201,第一夾座22和第二夾座23閉合時,所述第一扣合塊296、所述第二扣合塊201分別抵持于所述第二夾座23的第一夾持板29、第二夾持板20上閉合所述容納腔27,同時防止管狀組織200溢出。于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扣合塊296、第二扣合塊201也可以分別設置于所述第二夾座23的第一夾持板29、第二夾持板20的遠端。或者,所述第一扣合塊296包括分設于一對所述第一夾持板29上的兩部分,第一夾座22和第二夾座23閉合時,該兩部分相向抵持以閉合一對第一夾持板29之間的所述容納腔27。所述第一扣合塊296包括分設于一對所述第二夾持板20上的兩部分,第一夾座22和第二夾座23閉合時,該兩部分相向抵持以閉合一對第二夾持板20之間的所述容納腔27。
[0068]當所述第一夾座22、第二夾座23打開時,人體管狀組織200自V型開口可進入所述容納腔27內;通過器械或手動使得所述第一夾座22和所述第二夾座23相向閉合,直到所述第一扣合塊296、所述第二扣合塊201閉合所述容納腔27,起到限制兩者繼續閉合的作用,同時防止人體管狀組織200向外溢。
[0069]另外,所述第一夾座22和所述第二夾座23均還具有沿所述第一夾座22向所述第二夾座23方向貫穿的走刀槽2d,且所述走刀槽2d自近端向遠端延伸,所述第一夾持板29、所述第二夾持板20分設于所述走刀槽2d的兩側。
[0070]區別于上述實施例,所述第一夾座22、所述第二夾座23內也可以未設置第一夾持板29,此時所述第一夾座22、所述第二夾座23相對的夾持面上均具有自近端向遠端間隔設置的若干凸塊292,所述凸塊292上設有自近端向遠端貫穿所述凸塊292且與所述容納腔27連通的針槽293;所述第一夾座22和所述第二夾座23上的凸塊292自近端向遠端錯位設置,且所述第一夾座22和所述第二夾座23閉合時,所述第一夾座22和所述第二夾座23上的凸塊形成波浪型的夾持間隙。
[0071]所述組織閉合裝置2還包括分別與一對第一夾持板29、一對第二夾持板20相配合的荷包組件25、閉合組件26,以同時在具有病變的管狀組織200的一側形成兩個荷包;故在該兩個荷包之間切割人體管狀組織200時,具有病變的管狀組織200的端部被荷包扎緊關閉,不易脫開,便于后續取出體外。
[0072]所述荷包組件25具有位于所述組織閉合裝置100近端的初始位置、位于所述組織閉合裝置100遠端的擊發位置,所述荷包組件25自初始位置至擊發位置時,所述荷包組件25將位于容納腔27內的部分組織200收攏呈非收緊狀態的荷包。
[0073]所述荷包組件25包括能夠被驅動地自近端向遠端移動的第一基座251、位于第一基座251遠端的一對針頭套管252、活動連接于每一所述套管內的針頭253、連接一對所述針頭253的近端的荷包線255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夾座22和/或所述第二夾座23遠端且與一對所述針頭253配合的連接件254,所述連接件254具有用以收容每一所述針頭253的連接孔2541。所述針頭253與所述連接件254相連后,所述連接孔2541在所述荷包組件25的軸向上對所述針頭253進行限位。
[0074]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扣合塊296具有沿所述第一夾持板29寬度方向間隔設置的一對立壁2961,一對立壁2961相配合地設置有朝向一對立壁2961中間的間隙開放的用于插置所述連接件254插置槽(未標號)。所述連接件254插入所述插置槽內后,所述連接孔2541位于一對立壁2961之間的間隙內且所述連接孔2541自近端向遠端貫通所述連接件254。
[0075]所述連接件254固定于所述第一扣合塊296上,且一對所述連接孔2541與一對所述針頭253相對應。而在所述第一扣合塊296包括分別設置于一對所述第一夾持板29上的兩部分時,所述連接件254也可以包括分別設置于兩個第一扣合塊296上的兩部分,該兩部分通過插銷等方式相固定。
[0076]所述針頭套管252兩端開口且呈中空狀,且每一所述針頭套管252具有朝向另一所述針頭套管252開放且自近端向遠端延伸的走線通道2521,所述針頭253在所述針頭套管252內自近端向遠端移動時,所述荷包線255在所述走線通道2521內自近端向遠端移動并脫離所述針頭套管252。
[0077]所述針頭253的遠端具有沿所述針頭253的徑向向內凹陷以與所述連接孔2541相配合的若干固定圈2531,若干所述固定圈2531自遠端向近端間隔設置。所述連接孔2541為具有彈性的通孔,當所述針頭253遠端凸伸入所述連接孔2541內時,所述彈性孔可變大,而當所述連接孔2541位于所述枕頭上設有所述固定圈2531的位置處時,所述彈性孔收縮并卡在所述固定圈2531處,將所述針頭253遠端與所述連接件254穩定連接,便于后續當所述組織閉合裝置2從擊發位置轉換為擊發完成位置時,所述針頭253與所述針頭套管252分離,可以手動收緊荷包。
[0078]驅動所述第一基座251自近端向遠端移動時,同時自近端向遠端逐次驅動所述第一夾座22的凸塊292、所述第二夾座23的凸塊292向容納腔27內移動并壓緊人體管狀組織200,一對所述針頭253分別在所述第一夾座22的凸塊292的針槽293、所述第二夾座23的凸塊292的針槽293內移動并刺入人體管狀組織200,逐漸將人體管狀組織200推向遠端收攏,至一對所述針頭253的遠端插入所述連接件254的連接孔2541內,使容置于一對所述第一夾持板29之間的人體管狀組織200穿設于荷包線255上,在針頭253與所述針頭套管252分離后,再收緊荷包線255形成中心收攏的集束荷包。
[0079]所述閉合組件26具有位于所述組織閉合裝置100近端的初始位置、位于所述組織閉合裝置100遠端的擊發位置,所述閉合組件26自初始位置至擊發位置時,所述閉合組件26將位于容納腔27內的部分組織200收攏并形成閉合的荷包。
[0080]所述閉合組件26包括能夠被驅動地自近端向遠端移動的第二基座261、位于所述第二基座261遠端的釘砧262、固定于所述第一夾座22和/或所述第二夾座23遠端且與所述釘石占262配合的閉合釘263。
[0081]所述閉合釘263呈類“山”字型,包括第一釘腳2631、與第一釘腳2631平行的第二釘腳2633、位于第一釘腳2631和第二釘腳2633之間的第三釘腳2632、連接第一釘腳2631和第二釘腳2633和第三釘腳2632的連接釘腳2634,所述第一釘腳2631和所述第二釘腳2633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三釘腳2632的長度。第一釘腳2631、第二釘腳2633和連接釘腳2634圍成用于收攏人體管狀組織200的收攏腔2635,所述第三釘腳2632自連接釘腳2634凸伸入所述收攏腔2635內。
[0082]相應地,所述釘砧262具有分別與第一釘腳2631、第二釘腳2633相配合的一對釘成型槽2621,當所述第一基座251自近端向遠端移動時,第一釘腳2631和第二釘腳2633在所述釘成型槽2621內相向且朝向所述第三釘腳2632遠離所述連接釘腳2634的一端彎曲使所述閉合釘263形成B字型同時閉合所述收攏腔2635。
[0083]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扣合塊201包括自第二夾座23的第二夾持板20朝向第一夾座22凸伸的基體2011、自基體2011朝向第一夾座22的一端向近端延伸的延伸體2012,所述第一夾座22的第二夾持板20具有給所述延伸體2012讓位的讓位部(未標號)。所述延伸體2012上設有朝向所述第二夾座23的第二夾持板20開放以收容所述第一釘腳2631的第一收容槽,所述基體2011設有朝向近端開放以收容所述連接釘腳2634的連接收容槽,所述第二夾座23的第二夾持板20設有朝向延伸體2012開放以收容第二釘腳2633的第二收容槽。
[0084]所述閉合釘263裝配于所述第二夾持板20上后,所述第一釘腳2631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內,所述第二釘腳2633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內;從而在所述第一夾座22和所述第二夾座23閉合時,所述第一釘腳2631和所述第二釘腳2633并未凸伸入所述容納腔27內,且所述收攏腔2635與所述容納腔27連通。
[0085]驅動所述第二基座261自近端向遠端移動至第一釘腳2631和第二釘腳2633均抵靠于所述釘成型槽2621內過程中,所述釘砧262逐漸將位于一對第二夾持板20之間的人體管狀組織200推向遠端收攏,并使該部分管狀組織200全部進入到所述收攏腔2635內同時所述第三釘腳2632從遠端穿入人體管狀組織200內部,而第一釘腳2631和第二釘腳2633不會穿入人體組織內。
[0086]所述第二基座261座繼續向遠端移動,所述第一釘腳2631和第二釘腳2633彎曲使閉合釘263形成B字型,同時在管狀組織200上形成一個閉合的荷包。由于該過程中所述釘砧262只是推動人體管狀組織200向遠端移動,需要的擊發力小;同時將所述管狀組織200全部推入所述收攏腔2635內再使所述閉合釘263形成B字型,可以使得人體管狀組織200全部位于所述閉合釘263內,無瘺的風險;而所述第三釘腳2632刺入管狀組織200,可以防止閉合釘263與管狀組織200沿其軸向脫落。
[0087]當然,于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將所述閉合釘263設置于所述第二基座261上,將所述釘砧262設置于所述第一夾座22和/或第二夾座23的遠端,且在結構上做適應性修改。驅動所述第二基座261自近端向遠端移動時,人體組織逐漸進入收攏腔2635內切所述第三閉合釘263穿入人體組織,最終閉合釘263與釘砧262配合形成一個閉合的荷包。
[0088]進一步,所述第一基座251和所述第二基座261通過基座連接件256連接成一個整體,從而可以通過一個推動桿擊發所述第一基座251和所述第二基座261同時自近端向遠端移動。
[0089]另外,所述第一基座251和所述第二基座261之間具有朝與所述走刀槽2d位于同一直線上的間隙,所述針頭套管252位于所述第一基座251背離所述第二基座261的一側,所述釘砧262位于所述第二基座261背離所述第一基座251的一側。
[0090]進一步地,為了能在形成荷包的同時或形成荷包后切割人體管狀組織200,所述組織閉合裝置100還包括切割刀24,所述切割刀24的遠端被設計為刀刃。所述切刀片243處于未擊發位置時,所述刀刃位于所述第一基座251、第二基座261的間隙內;在閉合釘263形成B字形,且一對針頭253與所述連接件254連接后,所述切割刀24繼續向遠端移動并處于擊發位置時,所述切刀片243從所述間隙內向遠端移動,所述刀刃自近端向遠端超出所述第一基座251、第二基座261,切割人體組織形成兩個荷包。
[0091]本實施例中,所述切割刀24為工字刀,能同時起到閉合所述第一夾座22和第二夾座23的作用。具體地,所述切割刀24包括第一閉合片241、第二閉合片242、連接所述第一閉合片241和所述第二閉合片242的切刀片243,所述刀刃位于所述切刀片243的遠端。所述第一閉合片241和所述第二閉合片242自所述切刀片243相背的兩端朝向兩側或一側凸伸,所述切割刀24呈“工”字型或呈“[”型。所述切割刀24與所述第一夾座22和第二夾座23裝配后,所述切刀片243位于所述走刀槽2d內,所述第一閉合片241位于所述第一夾座22背離所述第二夾座23的一側,所述第二閉合片242位于所述第二夾座23背離所述第一夾座22的一側。
[0092]由于所述第一夾座22比所述第二夾座23短,當所述第二閉合片242位于所述第二夾座23上的所述樞軸孔靠近近端的一側時,所述第一閉合片241位于所述第一夾座22朝向近端的一側,此時所述第一夾座22和所述第二夾座23可打開。通過器械或手動推動所述切割刀24自近端向遠端移動時,所述切刀片243位于所述走刀槽2d內,所述第一閉合片241、所述第二閉合片242分別作用于第一夾座22、第二夾座23即可閉合所述容納腔27。
[0093]進一步地,所述切割刀24還包括位于所述切刀片243的遠端且朝向遠端方向凸伸的第一推桿244和所述第二推桿245。當所述切割刀24與所述第一夾座22和第二夾座23裝配后,所述第一推桿244、所述第二推桿245分別突伸入所述第一夾座22的通道2a、所述第二夾座23的通道2a;從而在所述切割刀24自近端向遠端移動時,所述第一推桿244、所述第二推桿245分別驅動所述第一夾座22的推塊2b、所述第二夾座23中的推塊2b自近端向遠端移動。
[0094]進一步地,所述組織閉合裝置2還包括位于中轉連接件21內用于推動所述荷包組件25、閉合組件26、切割刀24自近端向遠端移動的第一推動桿、第二推動桿、第三推動桿211,所述第一推動桿、第二推動桿、第三推動桿211與擊發裝置3連接。在所述第一基座251和所述第二基座261通過基座連接件256連接成一個整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推動桿和第二推動桿可以為一個推動桿212也可以為兩個推動桿212,優選采用一個推動桿212并作用于所述基座連接件256上。
[0095]本發明的醫療器械100的使用過程為:將器械本體1、擊發裝置3、組織閉合裝置2裝配,未擊發前,所述切割刀24、所述荷包組件25、閉合組件26均位于初始位置,此時所述第一夾座22和所述第二夾座23可打開。
[0096]所述第一夾座22和所述第二夾座23的遠端分離,將位于病變組織一側的部分管狀組織200置入所述容納腔27內,且所述閉合組件26相較所述荷包組件25更靠近病變組織;通過器械或手動推動所述切割刀24自近端向遠端移動,所述第一閉合片241、所述第二閉合片242分別作用于第一夾座22、第二夾座23即可閉合所述容納腔27。此時,管狀組織200作用于所述凸塊292使得所述凸塊292均朝向所述夾殼28移動,從而較小的力即可閉合所述組織閉合裝置2。
[0097]通過第三推動桿211驅動所述切割刀24自近端向遠端移動,所述第一推桿244、所述第二推桿245分別推動所述第一夾座22、所述第二夾座23的通道2a內的推塊2b自近端向遠端移動,所述推塊2b自近端向遠端逐次驅動所述凸塊292背離所述夾殼28移動,所述凸塊292作用于人體管狀組織200使其呈波浪型。
[0098]與此同時,通過推動桿212推動基座連接件256使得第一基座251和第二基座261自近端向遠端移動。第一基座251自近端向遠端移動過程中,一對所述針頭253分別在所述第一夾座22、所述第二夾座23的凸塊292的針槽293內移動以間斷性地穿透管狀組織200的粘膜層;同時推動管狀組織200向遠端移動,直至一對針頭253與連接件254連接;當所述推塊2b繼續向遠端移動時,之前形成波浪形的所述凸塊292由于失去了所述推塊2b的支撐,且在組織的壓力下又回退到所述第一夾持板29與所述第一夾座22或所述第二夾座23所形成的通道2a內,而不阻礙其他機構繼續向遠端運動。同時所述釘砧262推動管狀組織200向遠端移動并全部收攏在所述收攏腔2635內,至閉合釘263在釘成型槽2621內彎曲形成B字型,形成閉合的荷包。
[0099]待針頭253穿過容納腔27內的人體管狀組織200至一對針頭253與所述連接件254連接,且所述閉合釘263形成B字形后,所述彈片2c推動所述推塊2b朝背離所述夾殼28的方向移動給所述第一推桿244和所述第二推桿245讓位,所述第三推動桿211繼續推動所述切割刀24向遠端移動,所述刀刃在兩個荷包之間將所述管狀組織200切斷;退回荷包組件25、閉合組件26切割刀24,在靠近病變組織的一側形成一個閉合的荷包,可封閉病變組織的端口 ;同時形成一個穿線但未完全閉合的荷包,兩個荷包的狀態如圖15?圖16所不。
[0100]在病變組織的另一側實施上述步驟,從而形成另一個穿線但未閉合的荷包,且使得病變組織的兩端均被封閉;病變組織從自然通道取出體外后,可手動拉緊荷包線255,形成一個中心收攏的集束荷包,便于后續吻合手術。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例如采用圓管型吻合器連接兩段離斷的組織時,可以將圓管吻合器置入未閉合的荷包內,再手動拉近荷包線255。
[0101]綜上所述,本發明的組織閉合裝置2通過荷包組件25和閉合組件26在病變組織的一側形成兩個荷包,具體地通過閉合組件26在靠近病變組織的一個形成一個閉合荷包,封閉病變組織端部;通過荷包組件25對另一側的管狀組織200進行穿線但不關閉,待病變組織從自然通道取出體外后,再進行收線關閉形成荷包,便于下一步吻合術的操作。
[0102]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0103]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詳細說明僅僅是針對本發明的可行性實施方式的具體說明,它們并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未脫離本發明技藝精神所作的等效實施方式或變更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組織閉合裝置,所述組織閉合裝置包括可相對打開/閉合的第一夾座、第二夾座,所述第一夾座和所述第二夾座閉合后形成容納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組織閉合裝置還包括沿所述組織閉合裝置寬度方向間隔設置的荷包組件、閉合組件; 所述荷包組件,具有位于所述組織閉合裝置近端的初始位置、位于所述組織閉合裝置遠端的擊發位置,所述荷包組件自初始位置至擊發位置時,所述荷包組件將位于容納腔內的部分組織收攏呈非收緊狀態的荷包; 所述閉合組件,具有位于所述組織閉合裝置近端的初始位置、位于所述組織閉合裝置遠端的擊發位置,所述閉合組件自初始位置至擊發位置時,所述閉合組件將位于容納腔內的部分組織收攏并形成閉合的荷包。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織閉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座、所述第二夾座相對的夾持面上均具有自近端向遠端間隔設置的若干凸塊,所述凸塊上設有自近端向遠端貫穿所述凸塊且與所述容納腔連通的針槽;所述第一夾座和所述第二夾座上的凸塊自近端向遠端錯位設置,且所述第一夾座和所述第二夾座閉合時,所述第一夾座和所述第二夾座上的凸塊形成波浪型的夾持間隙; 所述荷包組件具有第一基座、活動連接于所述第一基座的一對針頭、連接一對所述針頭的近端的荷包線、固定于所述第一夾座和/或所述第二夾座遠端且與一對所述針頭配合的連接件;所述荷包組件具有位于所述組織閉合裝置近端的初始位置、位于所述組織閉合裝置遠端的擊發位置,所述荷包組件自初始位置至擊發位置時,所述針頭穿透位于容納腔內的部分組織并與所述連接件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組織閉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座和所述第二夾座均包括夾殼,固定于每一所述夾殼內且與所述荷包組件配合的第一夾持板、位于所述夾殼與所述第一夾持板之間且自近端向遠端延伸的通道;所述第一夾持板上具有自近端向遠端間隔設置且連通所述通道與所述容納腔的若干開口、所述凸塊位于所述開口內且能夠在所述開口內沿垂直于所述夾持板的方向靠近或遠離所述夾殼;所述組織閉合裝置還包括能夠被驅動地在所述通道內自近端向遠端移動以逐次驅動所述第一夾持板上的所述凸塊朝背離所述夾殼的方向移動的推塊,所述推塊向遠端移動后,位于所述推塊近端的凸塊脫離所述推塊。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組織閉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口和所述凸塊中的一個上設有至少一個定向柱,另一個上設有與所述定向柱相匹配的定向槽;所述定向柱與所述定向槽相配合以引導所述凸塊靠近或背離所述夾殼移動。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組織閉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塊包括相對且間隔設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連接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的連接壁,所述第一壁、第二壁和所述連接壁圍設形成朝向背離所述連接壁的一側開放的針槽;所述連接壁上設有至少一個自所述連接壁的一側向外凸伸的限位片,在所述凸塊背離所述夾殼移動時所述限位片搭在所述開口的邊緣起到限定其繼續移動的作用。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組織閉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凸塊朝向所述夾殼的一側具有位于近端的傾斜面、位于所述傾斜面遠端的平面;所述推塊具有位于遠端且與所述傾斜面配合的斜面部、位于所述斜面部近端的平面部。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組織閉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部沿近端向遠端方向上的寬度大于所述凸塊沿近端向遠端方向上的寬度。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織閉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荷包組件還包括設于所述第一基座上以固定一對針頭的一對針頭套管,所述針頭套管兩端開口且呈中空狀,且每一所述針頭套筒具有朝向另一所述針頭套筒開放且自近端向遠端延伸的走線通道。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組織閉合裝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所述第一夾持板的遠端設有朝向另一所述第一夾持板凸伸的第一扣合塊;所述第一扣合塊具有沿所述第一夾持板寬度方向間隔設置的一對立壁,一對立壁相配合地設置有用于插置所述連接件的插置槽,所述連接件插入所述插置槽內后,所述連接孔位于一對立壁之間的間隙內且所述連接孔自近端向遠端貫通所述連接件。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織閉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座和所述第二夾座均包括夾殼,固定于每一所述夾殼內與閉合組件配合的第二夾持板;所述閉合組件包括能夠被驅動地在所述容納腔內自近端向遠端移動的第二基座、閉合釘、使所述閉合釘閉合的釘砧,所述閉合釘和所述釘砧中的一個設置于所述第二基座遠端,另一個設置于所述第一夾座和/或所述第二夾座的遠端;所述閉合組件具有位于所述組織閉合裝置近端的初始位置、位于所述組織閉合裝置遠端的擊發位置,所述荷包組件位于擊發位置時,所述閉合釘收攏位于容納腔內的部分組織并形成閉合荷包。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組織閉合裝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所述第二夾持板的遠端設有朝向另一所述第二夾持板凸伸的第二扣合塊,所述第二扣合塊包括自第二夾座的第二夾持板朝向第一夾座凸伸的基體、自基體朝向第一夾座的一端向近端延伸的延伸體,另一所述第二夾持板具有給所述延伸體讓位的讓位部;所述閉合釘固定于所述延伸體、所述基體、具有所述基體的所述第二夾持板之間,所述釘砧固定于所述第二基座的遠端。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組織閉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閉合釘包括第一釘腳、與第一釘腳平行的第二釘腳、位于第一釘腳和第二釘腳之間的第三釘腳、連接第一釘腳和第二釘腳和第三釘腳的連接釘腳;所述基體固定于第二夾座的第二夾持板上,所述第一夾座的第二夾持板具有給所述延伸體讓位的讓位部;所述延伸體上設有朝向所述第二夾座的第二夾持板開放以收容所述第一釘腳的第一收容槽,所述基體設有朝向近端開放以收容所述連接釘腳的連接收容槽,所述第二夾座的第二夾持板設有朝向延伸體開放以收容第二釘腳的第二收容槽。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織閉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組織閉合裝置還包括分別用于推動所述荷包組件、閉合組件自近端向遠端移動的第一推動桿、第二推動桿。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織閉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組織閉合裝置還包括于近端連接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的基座連接件、從近端作用于所述基座連接件以驅動所述荷包組件和所述閉合組件自近端向遠端移動的推動桿。1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織閉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組織閉合裝置還包括切割刀,所述切割刀的遠端被設計為刀刃;所述第一夾座和所述第二夾座均具有自近端向遠端延伸的走刀槽,所述荷包組件、所述閉合組件分設于所述走刀槽的兩側;所述切割刀處于未擊發位置時,所述刀刃位于所述荷包組件、所述閉合組件之間;所述切割刀處于擊發位置時,所述刀刃自近端向遠端超出所述荷包組件、所述閉合組件。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組織閉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刀為工字刀,所述切割刀包括第一閉合片、第二閉合片、連接所述第一閉合片和所述第二閉合片的切刀片,所述刀刃位于所述切刀片的遠端;所述切割刀與所述第一夾座和第二夾座裝配后,所述切刀片位于所述走刀槽內,所述第一閉合片位于所述第一夾座背離所述第二夾座的一側,所述第二閉合片位于所述第二夾座背離所述第一夾座的一側。1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組織閉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組織閉合裝置還包括位于每一所述通道的遠端以驅動所述推塊朝背離所述夾殼的方向移動的彈片;所述組織閉合裝置還包括切割刀,所述切割刀的遠端被設計為刀刃;所述切割刀包括自所述刀刃的遠端朝向遠端凸伸的第一推桿和所述第二推桿,所述第一推桿、所述第二推桿分別于所述第一夾座的通道、所述第二夾座的通道內推動所述推塊自近端向遠端移動。18.根據權利要求15?1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組織閉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組織閉合裝置還包括用于推動所述切割刀自近端向遠端移動的第三推動桿。19.一種醫療器械,包括器械本體、可拆卸地連接于所述器械本體遠端的組織閉合裝置、連接于所述器械本體上以擊發所述組織閉合裝置的擊發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組織閉合裝置為權利要求1?1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組織閉合裝置。
【文檔編號】A61B17/3209GK105997176SQ201610645093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8月8日
【發明人】陳望東, 傅開芬, 葉艷平, 舒拓, 李來存, 孫克展, 林江, 郭毅, 曹元陽, 張蓉瓊
【申請人】蘇州天臣國際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昌县| 武川县| 汝阳县| 竹溪县| 抚松县| 乌拉特后旗| 龙岩市| 富顺县| 丽江市| 禄丰县| 化德县| 蕉岭县| 大方县| 赣州市| 马公市| 长垣县| 凤台县| 元阳县| 吉林省| 鄂伦春自治旗| 星座| 拉萨市| 昂仁县| 乳山市| 兰州市| 鱼台县| 郁南县| 汤原县| 高要市| 方山县| 高阳县| 宁晋县| 稷山县| 台州市| 贡觉县| 新干县| 宁阳县| 景东| 康定县| 内黄县| 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