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保濕護膚品中的添加物及其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護膚品中的添加物配方,具體涉及一種在具有保濕功能的護膚品中需要添加的組合物及其生產工藝。本發明是從生物仿生學角度模仿皮膚角質層的天然保濕因子,按重量份數計算由氨基酸93.5?148份、吡咯烷酮羧酸25?38份、乳酸鹽10?20份、尿素5?15份、無機鹽12份、檸檬酸鹽2份、多元醇340份和深海巖層水450?460份復合制備出一種具有保濕效果的護膚品添加物。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制備出的保濕護膚品中的添加物,相比起角質層中的天然成分,有效組分含量更高,不僅能起到長效保濕和抗氧化的效果,且制備工藝簡單易操作,適合于工業化大規模生產。
【專利說明】
一種保濕護膚品中的添加物及其生產工藝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護膚品中的添加物配方,具體涉及一種在具有保濕功能的護膚品 中需要添加的組合物及其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0002] 人類的皮膚有如一道屏障,保護體內器官免受外界侵害。皮膚主要由表皮層,真皮 層和皮下組織三部分構成。其中表皮層是皮膚最外面的一層,由外向內分為五層,依次是角 質層,透明層,顆粒層,棘細胞層和基底層,如附圖1所示。
[0003] 角質層作為一個連續性的屏障,主要由角質細胞和細胞間質構成。其中,角質細胞 含有豐富的角蛋白和天然保濕因子(NMF)。角質層的放大示意圖和結構示意圖如附圖2、3所 不。
[0004] 天然保濕因子(NMF)的組成如表1所示,它擔負著皮膚保濕的重要任務,主要含有 氨基酸,乳酸鹽和礦物鹽。如果以上成分缺少或者不足,會造成膚色暗沉,產生細紋并變得 干燥,敏感。其中,角質層中的氨基酸為精氨酸,門冬氨酸,谷氨酸,纈氨酸,亮氨酸,異亮氨 酸,絲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等17種氨基酸。
[0005] 表1天然保濕因子組成
[0006]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是從生物仿生學角度模仿皮膚角質層的天然保濕因子,按重量份數計算由 氨基酸93.5-148份、吡咯烷酮羧酸25-38份、乳酸鹽10-20份、尿素5-15份、無機鹽12份、檸檬 酸鹽2份、多元醇340份和深海巖層水450-460份復合制備出一種具有保濕效果的護膚品添 加物,商品名稱為Idealface。
[0008] 進一步地,本發明中添加物的具體組成及重量份數為:酪氨酸3-7份、天冬氨酸8-14份、纈氨酸3-6份、亮氨酸5-11份、異亮氨酸2-6份、絲氨酸15-23份、甘氨酸32-38份、丙氨 酸5-8份、組氨酸1.5-3份、脯氨酸3-6份、谷氨酸9-13份、精氨酸4-7份、苯丙氨酸3-6份、吡咯 烷酮羧酸25-38份、乳酸鈉10-20份、尿素5-15份、氯化鎂3份、氯化鈉9份、檸檬酸鈉2份、1,3-丁二醇140份、甘油200份以及深海巖層水450-460份。
[0009] 本發明中添加物的生產工藝流程如下:
[0010] (1)將深海巖層水,甘油和1,3_丁二醇依次加入乳化鍋中,攪拌升溫至90°C ;
[0011] (2)將乳化鍋降溫到70°C,按照配方組成稱量各種氨基酸,依次加入乳化鍋攪拌均 勻至粉末完全溶解;
[0012] (3)將吡咯烷酮羧酸、乳酸鈉和尿素添加到乳化鍋中,充分攪拌均勻;
[0013] (4)再次將乳化鍋降溫至40°C,然后加入氯化鎂、氯化鈉以及檸檬酸鈉充分攪拌 均;
[0014] (5)檢測合格,過濾裝料。
[0015] 本發明的配方中,13種氨基酸在皮膚中除了保濕作用,還各自發揮著其他不同的 作用。甘氨酸、脯氨酸、丙氨酸是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的組成成分;天冬氨酸、絲氨酸、酪氨 酸是皮膚細胞的組成成分,能促進皮膚細胞的新陳代謝和增殖;谷氨酸增強皮膚細胞免疫; 組氨酸和苯丙氨酸能有效對抗紫外線;尿素(碳酰二胺)能幫助其他成分滲透,抗炎、止癢, 保濕滋潤皮膚,并能強化角質層的保濕效果。
[0016] 本發明添加物的其中一種組分深海巖層水,采取在近岸垂直打深井的方法,掘采 自地下500-1500米海洋深處的古生代后期巖層,是深海水向陸地橫向自然巖層過渡,和巖 石垂直自然過渡滲透產生的深海巖層水;其含有多種無機鹽、礦物質及微量元素,更有利于 肌膚的護理。經上海復旦大學分析測試中心檢測,深海巖層水的是水分子團結構為58Hz,而 陸地水的分子團結構為140Hz,水分子團越小,水的粒徑就越小,越容易被人體肌膚吸收,使 其具有高滲透力,高擴散力,高溶解力。再次,深海巖層水常年處于無光層,無光合作用發 生,不受陸地和大氣化學物質及各種病菌污染,確保水質更為純凈。這些成分的添加可以使 原料有明顯的保濕,容易被皮膚吸收,促進細胞增殖,以及抗氧化的作用。
[0017] 按照本技術方案制備出的一種保濕護膚品中的添加物,相比起角質層中的天然成 分,有效組分含量更高,不僅能起到長效保濕和抗氧化的效果,且制備工藝簡單易操作,適 合于工業化大規模生產。
【附圖說明】
[0018] 圖1為人體表皮細胞結構圖;
[0019] 圖2為角質層的放大示意圖;
[0020]圖3為角質層的結構示意圖;
[0021 ]附圖1-3標注:10-表皮、20-真皮、11-角質層、12-透明層、13-顆粒層、14-棘細胞 層、15-基底層、11a-天然保濕因子(匪F)、lib-皮脂膜、11c-角質細胞、lid-細胞間脂質、 lie-水分。
[0022] 圖4為使用含實施例1的爽膚水后,皮膚狀態變化對比曲線圖;
[0023] 圖5為使用含實施例1的爽膚水后,左右臉頰皮膚角質層含水量變化趨勢;
[0024]圖6為使用含實施例1的爽膚水后,左右臉頰經皮水分流失量變化趨勢。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進一步的描述。
[0026] 實施例1
[0027] 1.將深海巖層水455份、甘油200份和1,3-丁二醇140份依次加入乳化鍋中,攪拌并 升溫至90°C;
[0028] 2.將乳化鍋降溫至70°C,稱量酪氨酸5份、天冬氨酸12份、纈氨酸4.5份、亮氨酸7 份、異亮氨酸4份、絲氨酸20份、甘氨酸37份、丙氨酸6.5份、組氨酸2.5份、脯氨酸4.5份、谷氨 酸10份、精氨酸6份、苯丙氨酸5份,依次加入乳化鍋,攪拌均勻至粉末完全溶解;
[0029] 3.將吡咯烷酮羧酸38份、乳酸鈉15份和尿素15份添加到乳化鍋中,充分攪拌均勻;
[0030] 4.再次將乳化鍋降溫至40°C,然后加入氯化鎂3份、氯化鈉9份以及檸檬酸鈉2份充 分攪拌均;
[0031] 5.檢測合格,過濾裝料。
[0032] 對實施例中制備出的添加物進行皮膚功效性測試,志愿者每天使用含有該添加物 的爽膚水敷臉10分鐘左右,分別在使用的第〇,5,10,15天對志愿者皮膚變化進行4次評估。 圖4為使用前與數天后皮膚表面干紋、脫皮現象的對比曲線圖,可以看出使用了含本發明添 加物的爽膚水后,脫皮指數明顯下降,說明皮膚的狀態有了較大好轉。圖5為左右臉頰皮膚 角質層含水量的趨勢圖,圖6為左右臉頰皮膚的水分流失量趨勢圖,由兩個圖可以看出隨著 使用天數的增加,含本發明添加物的化妝品對于皮膚持續保濕的效果非常明顯。
[0033] 實施例2
[0034] 1.將深海巖層水450份、甘油200份和1,3-丁二醇140份依次加入乳化鍋中,攪拌并 升溫至90°C;
[0035] 2.將乳化鍋降溫至70°C,稱量酪氨酸3份、天冬氨酸8份、纈氨酸3份、亮氨酸5份、異 亮氨酸2份、絲氨酸15份、甘氨酸32份、丙氨酸8份、組氨酸3份、脯氨酸6份、谷氨酸13份、精氨 酸7份、苯丙氨酸6份,次加入乳化鍋,攪拌均勻至粉末完全溶解;
[0036] 3.將吡咯烷酮羧酸25份、乳酸鈉10份和尿素15份添加到乳化鍋中,充分攪拌均勻;
[0037] 4.再次將乳化鍋降溫至40°C,然后加入氯化鎂3份、氯化鈉9份以及檸檬酸鈉2份充 分攪拌均;
[0038] 5.檢測合格,過濾裝料。
[0039] 實施例3
[0040] 1.將深海巖層水460份、甘油200份和1,3-丁二醇140份依次加入乳化鍋中,攪拌并 升溫至90°C;
[0041] 2.將乳化鍋降溫至70°C,稱量酪氨酸7份、天冬氨酸14份、纈氨酸6份、亮氨酸11份、 異亮氨酸6份、絲氨酸23份、甘氨酸38份、丙氨酸5份、組氨酸1.5份、脯氨酸3份、谷氨酸9份、 精氨酸4份、苯丙氨酸3份,依次加入乳化鍋攪拌均勻至粉末完全溶解;
[0042] 3.將吡咯烷酮羧酸38份、乳酸鈉20份和尿素5份添加到乳化鍋中,充分攪拌均勻;
[0043] 4.再次將乳化鍋降溫至40°C,然后加入氯化鎂3份、氯化鈉9份以及檸檬酸鈉2份充 分攪拌均;
【主權項】
1. 一種保濕護膚品中的添加物,其特征在于:其組分按照重量份數計算包括氨基酸 93.5-148份、吡咯烷酮羧酸25-38份、乳酸鹽10-20份、尿素5-15份、無機鹽12份、檸檬酸鹽2 份、多元醇340份和深海巖層水450-460份。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保濕護膚品中的添加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的組成及 重量份數為酪氨酸3-7份、天冬氨酸8-14份、纈氨酸3-6份、亮氨酸5-11份、異亮氨酸2-6份、 絲氨酸15-23份、甘氨酸32-38份、丙氨酸5-8份、組氨酸1.5-3份、脯氨酸3-6份、谷氨酸9-13 份、精氨酸4-7份、苯丙氨酸3-6份。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保濕護膚品中的添加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酸鹽為乳酸 鈉,朽1檬酸鹽為梓檬酸鈉。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保濕護膚品中的添加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機鹽為氯化鎂 3份和氯化鈉9份。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保濕護膚品中的添加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為1,3-丁 二醇140和甘油200份。6. -種保濕護膚品中的添加物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流程如下: (1) 將深海巖層水,甘油和1,3-丁二醇依次加入乳化鍋中,攪拌升溫至90°C ; (2) 將乳化鍋降溫到70°C,按照配方組成稱量各種氨基酸、啦咯烷酮羧酸、乳酸鈉和尿 素,依次加入乳化鍋攪拌均勻至完全溶解; (3) 再次將乳化鍋降溫至40°C,然后加入氯化鎂、氯化鈉以及檸檬酸鈉充分攪拌均; (4) 檢測合格,過濾裝料。
【文檔編號】A61K8/20GK105997601SQ201610438564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8日
【發明人】況海濱
【申請人】況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