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腳踏墊的結構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于一種腳踏墊的結構改良,尤指一種可使刷毛部移動而自動刮除使用者鞋底的臟污。
背景技術:
一般常用的腳踏墊通常是為一軟質塑料墊,而該塑料墊的一表面上是布滿有多數呈垂直狀或卷曲狀的刷毛,是可將腳踏墊置放于建筑物室外門口的進入位置,而當有人欲進入建筑物中時,則自行用力踩踏或來回摩擦該腳踏墊,使其鞋底的臟污掉落,以達到保持室內的清潔。
雖然一般常用的腳踏墊可當有人欲進入建筑物中時,讓進入人員自行用力踩踏或來回摩擦該腳踏墊,使其鞋底的臟污掉落保持室內的清潔,但是由于多數人于進入建筑物時,雖會踩于腳踏墊上,但并不會自行用力踩踏或來回摩擦該腳踏墊來除去鞋底的臟污,而使該腳踏墊形同虛設,而無法達到保持室內清潔的功效。故,以一般常用的腳踏墊并無法符合實際使用時的所需。
實用新型內容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可通過由移動單元及擠壓單元的設置,當使用者踩于該腳踏墊時,其擠壓單元的壓迫部即推動移動單元的凸塊,使移動單元的刷毛部移動而自動刮除使用者鞋底的臟污。
為達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腳踏墊的結構改良,其包含多數設置于框體中的移動單元及擠壓單元,各移動單元的一端面是具有刷毛部,并于各移動單元的至少一側具有多數呈向上漸縮狀的凸塊,而各移動單元的一端面與框體之間是分別一彈性組件;而各擠壓單元的至少一側具有與上述移動單元各凸塊一側對應且呈向下漸縮狀的壓迫部。
本實用新型腳踏墊的結構改良,可通過由移動單元及擠壓單元的設置,當使用者踩于該腳踏墊時,其擠壓單元的壓迫部即推動移動單元的凸塊,使移動單元的刷毛部移動而自動刮除使用者鞋底的臟污,進而使本實用新型的產生能更進步、更實用、更符合使用者的所須。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外觀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狀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的剖面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回復狀態的剖面示意圖。
組件標號對照框體1封蓋11移動單元2刷毛部21凸塊22彈性組件23擠壓單元3壓迫部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圖2及圖3所示,是分別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外觀示意圖、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及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狀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腳踏墊的結構改良,其是由一框體1、多數移動單元2及多數擠壓單元所構成,可當使用者踩于該腳踏墊時,其擠壓單元即推動移動單元移動而自動刮除使用者鞋底的臟污。
上述所提的框體1是可于其底部設置一封蓋11。
各移動單元2是設置于上述框體1中,且各移動單元2的一端面是具有刷毛部21,并于各移動單元21的至少一側具有多數向上漸縮呈一正三角形的凸塊22,而各移動單元2的一端面與框體1之間是分別一彈性組件23。
各擠壓單元3是設置于上述框體1中,且各擠壓單元3的至少一側具有與上述移動單元2各凸塊22一側對應且向下漸縮呈一倒三角形的壓迫部31,而該擠壓單元3的高度是高于移動單元2的高度,又該擠壓單元3的寬度是小于移動單元2的寬度。如是,通過由上數的結構構成一全新的腳踏墊的結構改良。
請參閱圖4所示,是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的剖面示意圖。如圖所示當運用時,是可將本實用新型置放于建筑物室外門口的進入位置,而當有人欲進入建筑物中而踩于該腳踏墊時,由于該擠壓單元3的高度是高于移動單元2的高度,因此,該擠壓單元3即先接受到一向下的外力而向下垂直移動,同時使各壓迫部31隨之向下垂直移動,當壓迫部31向下移動時則推動與其一側對應的移動單元2的各凸塊22,而當各凸塊22受壓迫部31推動時即帶動移動單元2往一側作水平移動,使移動單元2與框體1間的彈性組件23受拉引,且同時使該移動單元2端面刷毛部21往同一側移動,如此,即可通過由刷毛部的移動而自動刮除進入者鞋底的臟污。
請參閱圖5所示,是本實用新型回復狀態的剖面示意圖。如圖所示待該人進入建筑物后不再踩于腳踏墊時,該移動單元2與框體1間的彈性組件23則產生一回復力,使該移動單元2受力而回復原來的位置,而當回復時移動單元2的各凸塊22則反向推動該壓迫部31,而同時使擠壓單元3回復至原來的位置。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及創作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腳踏墊的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框體;多數移動單元,各移動單元是設置于上述框體中,且各移動單元的一端面是具有刷毛部,并于各移動單元的至少一側具有多數呈向上漸縮狀的凸塊,而各移動單元的一端面與框體之間是分別一彈性組件;以及多數擠壓單元,是設置于上述框體中,且各擠壓單元的至少一側具有與上述移動單元各凸塊一側對應且呈向下漸縮狀的壓迫部。
2.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腳踏墊的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該移動單元的凸塊是呈一正三角形。
3.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腳踏墊的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該擠壓單元的壓迫部是呈一倒三角形。
4.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腳踏墊的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該擠壓單元的高度是高于移動單元的高度。
5.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腳踏墊的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該擠壓單元的寬度是小于移動單元的寬度。
6.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腳踏墊的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該擠壓單元的一端面是具有刷毛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腳踏墊的結構改良,其包含多數設置于框體中的移動單元及擠壓單元,各移動單元的一端面是具有刷毛部,并于各移動單元的至少一側具有多數呈向上漸縮狀的凸塊,而各移動單元的一端面與框體之間是分別一彈性組件;而各擠壓單元的至少一側具有與上述移動單元各凸塊一側對應且呈向下漸縮狀的壓迫部。通過此,可當使用者踩于該腳踏墊時,其擠壓單元即推動移動單元使刷毛部移動而自動刮除使用者鞋底的臟污。
文檔編號A47L23/00GK2845712SQ200520105139
公開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請日期2005年8月12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12日
發明者楊子平 申請人:楊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