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泡沫混合機的旋轉式攪拌刀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攪拌刀具的技術領域,特指一種泡沫混合機的旋轉式攪拌刀具。
技術背景炎炎夏日,冰涼的飲料可以使人達到消署的目的,例如泡沫紅茶;由于其相當清涼,在人飲用之后,不僅可以暑氣全消,亦使人感到舒暢。
以泡沫紅茶為例,一般是將紅茶飲料、糖水置入一容器內,并以人的手部以搖動方式,搖動紅茶飲料與糖水,以使紅茶飲料與糖水可以均勻的混合并產生泡沫;打開容器倒出后,即可成為可口消暑的泡沫紅茶,以便于人飲用。
但由于此種泡沫紅茶的制作需要以手搖方式搖動容器,需要較長時間才可以使紅茶飲料與糖水均勻的混合并產生泡沫,因于搖容器的速度有限,產量并無法提升。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泡沫混合機的旋轉式攪拌刀具,可有效提高紅茶飲料與糖水的均勻混合度,提升其產量。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問題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包括一旋轉式攪拌刀具、設置在旋轉式攪拌刀具下側的一轉軸及轉軸上設置的一盤體;所述的盤體上以間隔距離凸伸形成有數個凸部。
所述的盤體以水平位置設置。
所述的盤體呈圓形。
所述的各凸部內設置有通孔。
所述的盤體上以間隔距離設有數個貫孔。
本實用新型通過凸部、凸部內設置的通孔和盤體上設有的數個貫孔,在攪拌刀具于泡沫混合機容器內部攪拌飲料、糖水時,可以使飲料、糖水于容器內被均勻攪拌,以達到快速使飲料與糖水均勻攪拌起泡的目的,同時凸部、盤體上設置的通孔及貫孔亦可保持攪拌容器的平衡,增加其產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立體分解圖;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旋轉攪拌刀具10的剖視圖;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立體圖;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附圖5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立體分解圖;附圖6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旋轉攪拌刀具10的剖視圖;附圖7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立體圖。
附圖圖號說明旋轉式攪拌刀具 10轉軸 11盤體20凸部 30
通孔 31貫孔 21攪拌攪拌容器 40具體實施方式
見附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旋轉式攪拌刀具10、盤體20、凸部30及攪拌攪拌容器40,在旋轉式攪拌刀具10下側設置有一具有適當長度的轉軸11,轉軸11上水平設置有一圓形的盤體20,在盤體20上以間隔距離朝上凸伸形成數個凸部30。
見附圖2、3、4所示,將旋轉式攪拌刀具10組裝在泡沫混合機內設的攪拌容器40內部下側后,設置在旋轉式攪拌刀具10上的轉軸11即可被泡沫混合機下部設置的馬達的輸出軸的傳動而轉動,同時即可帶動設置在轉軸11上的盤體20轉動;此時即可達到借由上凸的凸部30達到攪拌放置在攪拌容器40內部的適量紅茶飲料與糖水,達到充分攪拌的目的;在攪拌的同時亦可借助轉軸11、盤體20的轉動加速飲料與糖水分子之間的相互碰撞,以達到快速令飲料與糖水均勻混合與起泡、增加產量的目的。
見附圖5、6、7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泡沫混合機的旋轉式攪拌刀具的另一實施例,在各凸部30上設置有上、下貫通的通孔31,盤體20上亦以間隔距離設置有數個貫孔21。
當攪拌時,即可藉用設置在盤體20上的貫孔21及凸部30上的通孔31,使飲料與糖水在通過貫孔21、通孔31時,達到充分攪拌且可快速令飲料與糖水均勻混合起泡、增加產量的目的。
由于貫孔21與通孔31為上、下貫通,可供被攪拌的飲料與糖水通過,減少攪拌容器40的振動,保持其平衡。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實施例,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范圍的限定;凡依本實用新型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泡沫混合機的旋轉式攪拌刀具,包括一旋轉式攪拌刀具(10)、設置在旋轉式攪拌刀具(10)下側的一轉軸(11)及轉軸(11)上設置的一盤體(2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盤體(20)上以間隔距離凸伸形成有數個凸部(3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混合機的旋轉式攪拌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盤體(20)以水平位置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混合機的旋轉式攪拌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盤體(20)呈圓形。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泡沫混合機的旋轉式攪拌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凸部(30)內設置有通孔(31)。
5.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泡沫混合機的旋轉式攪拌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盤體(20)上以間隔距離設有數個貫孔(21)。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泡沫混合機的旋轉式攪拌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盤體(20)上以間隔距離設有數個貫孔(2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攪拌刀具的技術領域,特指一種泡沫混合機的旋轉式攪拌刀具;其包括一旋轉式攪拌刀具、設置在旋轉式攪拌刀具下側的一轉軸及轉軸上設置的一盤體;所述的盤體上以間隔距離凸伸形成有數個凸部。本實用新型通過盤體上的數個凸部、貫孔及凸部內設置的通孔在攪拌容器內飲料與糖水時,快速令飲料與糖水均勻混合起泡、增加產量的目的,并保持攪拌容器的平衡;可以廣泛應用于泡沫混合機中。
文檔編號A47J43/046GK2922737SQ200620060169
公開日2007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12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12日
發明者楊文焌 申請人:楊文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