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蓋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蓋體,特別涉及一種可堆棧且方便收納的蓋體。
技術背景廚房用具對人類每天生活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伴隨著各式各樣的烹煮 方式,如煎、煮、烤、炸等烹煮法,各式各樣、玲瑯滿目的鍋具充斥在廚房之 中,常常造成廚房的混亂及整理不易的問題。一般來說,鍋具具有鍋體及鍋蓋兩部分,其中鍋蓋可以使鍋具具有更好的 加熱效率及提供鍋具良好的遮蔽性,以防止外物掉入烹煮中的鍋具中。然而, 鍋蓋的收納卻常常造成使用者的不便。由于各式鍋蓋之間難以相互匹配,且絕 大部分現有的鍋蓋均具有一突出于蓋體的握把部位,而不易堆棧。盡管使用者使用同一型式的鍋蓋,由于鍋蓋皆具有握把部位,使得同一型 式的鍋蓋亦無法堆棧在一起,因此,造成鍋蓋收納不易、耗費大量收納空間等 不便,甚至可能造成因為鍋蓋收納混亂而造成鍋蓋遺失的問題,進而影響食物 的烹煮時間及其衛生性等疑慮。發明內容鑒于以上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蓋體,用以解決現有技 術中蓋體或鍋蓋收納不易、耗費大量收納空間的問題。為達到以上所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揭露一種蓋體,其包含有一本體、一 蓋緣、數個凹槽以及一開口。蓋緣形成于本體的周圍。數個凹槽形成于本體的 表面,且各凹槽的一側壁具有至少一凸起部。而開口形成于蓋緣及本體的一側 邊緣。因此,本實用新型的蓋體可達到可堆棧且方便收納的優點。本實用新型的功效在于所提供的蓋體,其利用數凹槽取代習用蓋體上突出 的握把。因此,本實用新型的蓋體可以多個依序堆棧在一起,而可免除突出握 把占有大量體積空間且無法堆棧的缺點。并且,本實用新型的凹槽中的凸出部,使使用者于握持蓋體時,提供了支撐及防滑的功效。因此,本實用新型的蓋體 可以提供方便收納、節省堆棧空間及整齊美觀的優點。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實 用新型的限定。
圖1A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蓋體的立體圖; 圖1B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蓋體的側視圖; 屈1C為應用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蓋體的示意圖; 圖1D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蓋體的堆棧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蓋體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蓋體的示意圖;以及 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蓋體的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100、100a、 100b、 200、300、 400蓋體110、110a、 210、 310本體112、112a底平面114、114b環狀側壁120、220、 320蓋緣122折邊130、130a、 130b、 230、330凹槽132、132b、 232、 332凸起部140、240、 340開口150鍋體160湯匙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構造、特征、及其功能有進一步的了解,茲配 合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首先,請參照圖1A至圖1C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蓋體100用以覆蓋于一用以烹煮食物的鍋體150上。雖然本實用新型的蓋體100以應用于 鍋具上為例,但本實用新型的蓋體并不僅限定應用于鍋具上。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蓋體100包含有一本體110、一蓋緣120、二凹槽130以及一開口 140。 其中本實用新型的蓋體100可以一體成型方式而形成,例如利用一模具壓鑄制再參照圖1A至圖1C所示,其中蓋緣120形成于本體110的周圍,用以 接觸蓋合于鍋體150上。且于本體110的表面形成有兩個凹槽130,且兩個凹 槽130相距一適當距離,以供一使用者的一手可同時伸入二凹槽130中而可握 持蓋體100。其中,兩個凹槽130上相鄰近的一側壁分別具有一凸起部132, 于本實施例中,凸起部132為一凸肋,用以使使用者的手指伸入凹槽130而握 持蓋體100時,提供一支撐及防滑的功能。此外,開口 140形成于蓋緣120 及本體110的同一側邊,用以使蓋體100覆蓋于鍋體150上時,提供例如一湯 匙160等盛裝器具的放置。開口 140形成的位置并不以上述實施例為限,開口 140可形成于蓋體100的任一側邊。再參照圖1A至圖1C所示,于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本體110為一 凹平面結構,而凹平面結構包含有一底平面112及一環狀側壁114,其中環狀 側壁114圍繞本體110的底平面112而延伸形成于該底平面112的邊緣。且于 本實施例中,蓋緣120延伸形成于環狀側壁114的頂端。并且環狀側壁114 與蓋緣120之間具有一呈直角的夾角。此外,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蓋緣 120的外緣更具有一折邊122,且蓋緣120的折邊122朝向鍋體150方向彎折, 以于蓋體100覆蓋于鍋體150上時,提供定位及防漏等良好的覆蓋效果。此外,請參閱圖1D所示,當欲收納兩個以上本實用新型的蓋體100時, 僅需將上方蓋體100a覆蓋于下方蓋體100b上。因此,上方蓋體100a的本體 110a的底平面112a會靠合于下方蓋體100b的環狀側壁114b的頂端,而上方 蓋體100a的凹槽130a背側會伸入下方蓋體100b的凹槽130b中,且上方蓋體 100a的凹槽130a背側會抵靠于下方蓋體100b的凹槽130b中的凸肋132b。因 此,當數個蓋體100a、 100b堆棧時,可相互匹配依序堆棧而大大減少空間的 浪費,提供了收納蓋體100a、 100b的便利性及穩固性。接著,請參照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蓋體的示意圖。本實 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蓋體200與第--實施例中大致相同。于第二實施例中,蓋體200同樣具有本體210、蓋緣220、 二凹槽230以及開口 240。然而,其主 要差異在于第二實施例中,凹槽230上的凸起部232并非為凸肋,而為數個凸 粒所形成。其中數個凸粒所形成的凸起232,同樣使使用者的手指伸入凹槽而 握持蓋體時,可以提供一支撐及防滑的功能。又,請參照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蓋體的示意圖。本實用 新型第三實施例的蓋體300與第一實施例中大致相同。于第三實施例中,蓋體 300同樣具有本體310、蓋緣320、凹槽330以及開口 340。然而,其主要差異 在于第三實施例中的蓋體300具有三個凹槽330,三個凹槽330之間相距一適 當距離,并且以環狀形成與本體310的表面。而同樣的,三個凹槽330上相鄰 近的一側壁分別具有一凸起部332,于本實施例中,凸起部332可為一凸肋或 數個凸粒,用以使使用者的手指伸入凹槽而握持蓋體300時,提供一支撐及防 滑的功能。再者,請參照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蓋體的示意圖。本實 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蓋體400與第一實施例中相同。而于第四實施例中,蓋體 400可配合鍋體形狀的變化而呈一長方型結構。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 實質的情況T,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相應的改 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 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蓋體,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本體;一蓋緣,形成于該本體的周圍;數個凹槽,形成于該本體的表面,且各該凹槽的一側壁具有一凸起部;以及一開口,形成于該蓋緣及該本體的一側邊緣。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蓋體,其特征在于,該本體為一凹平面結構, 且該凹平面結構包含有一底平面及一環狀側壁,該環狀側壁延伸形成于該底平 面的邊緣。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蓋體,其特征在于,該蓋緣延伸形成于該凹平 面結構的該環狀側壁的頂端。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蓋體,其特征在于,該凸起部包含有至少一凸肋。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蓋體,其特征在于,該凸起部包含有數個凸粒。
6、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蓋體,其特征在于,該凹平面結構的側壁與該 蓋緣之間具有一夾角。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蓋體,其特征在于,該夾角為一直角。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蓋體,其特征在于,該蓋緣的外緣更具有一折邊。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蓋體,其特征在于,該蓋體以一體成型而形成。
專利摘要一種蓋體,其包含有一本體、一蓋緣、數個凹槽以及一開口。蓋緣形成于本體的周圍,而數個凹槽形成于本體的表面,且各凹槽的一側壁具有至少一凸起部。并于蓋緣及本體的一側邊緣形成開口。因此可以達到可堆棧且方便收納的功效。
文檔編號A47J36/00GK201104801SQ20072017832
公開日2008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07年10月8日 優先權日2007年10月8日
發明者劉俊鋒 申請人:桑德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