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的制作方法
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廚房用具,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可單手才喿作并豎向使用 的固體調料研磨器。背景技術:
傳統的調料研磨器需要使用雙手進行操作,如中國實用新型專利ZL01207465. 9, 2001年12月19日公開的調料研磨器中,包括上、下兩個扣具, 兩扣具內分別對應設有鋸齒環,鋸齒環上設有》走齒紋。4吏用時,用雙手轉動上、 下兩個扣具,通過兩個鋸齒環的相對轉動,將調料顆粒研碎。由于需要使用雙 手進行操作,因而在忙碌的廚房中使用時就存在著諸多不便。
發明內容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調料研磨器存在的需要雙 手操作、使用起來不方便的缺陷,提供一種只用一只手就可操作的單手立式固 體調料研磨器,使用起來更為方便、省力。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單手立式固體調料 研磨器,包括設有進料口和落料孔的殼體,殼體內設有容置固體調料顆粒且與 進料口相通的容置腔,還包括含有動手柄和定手柄的手柄組,定手柄和動手柄的上端伸出在殼體外部, 定手柄的下端固定設置在殼體內,動手柄的下端設有固定在殼體內的驅動轉軸, 所述動手柄繞所述驅動轉軸可往復擺動;所述動手柄和殼體之間設有使得動手柄向遠離定手柄方向擺動的復位彈性元件;研磨機構,包括殼體內設置的含有扇形柱面的扇形塊和位于扇形柱面外側 的研磨塊;所述扇形柱面上設有多個鋸齒,其回轉中心軸線處設有固定在殼體 內且與動、定手柄所在平面垂直的嚙合轉軸;所述研磨塊上設有至少一個與所 述鋸齒相配合的固定齒;所述動手柄和扇形塊之間設有聯動機構,所述動手柄 繞驅動轉軸的往復擺動通過該聯動機構可驅動扇形塊繞嚙合轉軸往復擺動;所述殼體內位于研磨塊上方設有連通容置腔至研磨塊上固定齒處的通道;所述落料孔設置在殼體內位于研磨塊的固定齒下方。在上述本發明所述的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中,所述聯動機構包括所述 扇形塊和動手柄下端之間設置的滑桿滑槽機構。在上述本發明所述的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中,所述扇形塊的嚙合轉軸 和動手柄的驅動轉軸重合設置,所述扇形塊通過聯動機構與動手柄固定連接。在上述本發明所述的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中,所述殼體內位于落料孔 處設有橫向滑槽,橫向滑槽內設有可遮擋住落料孔的滑動擋板,所述滑動擋板上設有豎向滑道,所述扇形塊上設有與所述豎向滑道相配合的撥桿,所述撥桿 帶動所述滑動擋板沿滑槽內往復滑動。在上述本發明所述的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中,所述殼體內壁上設有凹 槽,所述凹槽上覆蓋設有凹槽隔板,所述凹槽隔板和凹槽之間的空隙形成所述 滑槽;所述凹槽隔板上設有與所述扇形柱面同軸的扇形滑道,所述撥桿穿過所 述扇形滑道與滑動擋板上的豎向滑道相配合。在上述本發明所述的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中,所述殼體內位于扇形柱 面的下方設有脫粒柱,所述脫粒柱朝向扇形柱面的一側^沒有與所述扇形柱面同 心的脫粒柱面,所述脫粒柱面緊靠在扇形柱面的外側。在上述本發明所述的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中,所述復位彈性元件為設 置在扇形柱面和殼體之間的扭簧。在上述本發明所述的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中,所述研磨塊位于殼體內 設置的朝向扇形柱面的研磨塊滑槽內,所述殼體上位于研磨塊處設有調節固定 齒和鋸齒之間間隙調節螺^"。在上述本發明所述的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中,所述殼體由外殼和內殼 組成,所述容置腔由外殼和內殼之間的空腔形成,所述進料口和落料孔設置在 所述外殼相應位置處,所述連通容置腔和研磨塊之間的通道設置在內殼相應位 置處,所述手柄組和研磨才幾構均設置的內殼內。在上述本發明所述的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中,所述進料口上設有密封 蓋,所述密封蓋的一端設有嵌入外殼內的固定軸,另一端設有覆蓋進料口的密 封凸緣。在上述本發明所述的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中,所述扇形塊的扇形柱面 上嵌設有鋸齒塊,所述鋸齒全部設置在該鋸齒塊的外側。在上述本發明所述的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中,所述外殼底部位于落料 孔處下方設有收集調料碎末的收集盒。在上述本發明所述的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中,所述手柄組中的動手柄 上設有防滑層。實施本發明的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在殼體 內設置包括動手柄和定手柄的手柄組以及包括帶扇形柱面的扇形塊和研磨塊的 研磨機構,扇形塊和研磨塊均被設置在殼體內,其中,扇形塊繞殼體內的嚙合 轉軸可旋轉,動手柄可繞殼體內的驅動轉軸可旋轉;另外,扇形柱面上設有多 個鋸齒,而研磨塊固定設置在殼體內且設有至少一個與鋸齒塊相配合的固定齒通過單手握緊手柄,驅動動手柄繞驅動轉軸旋轉,通過聯動機構帶動扇形塊繞 嚙合轉軸轉動,從而帶動扇形塊扇形柱面上的鋸齒轉動,通過設置扇形塊和研 磨塊之間的間隙合適,使得扇形柱面上的鋸齒在掃過研磨塊的固定齒時,能帶 動從容置腔經通道滾入至固定齒處的調料顆粒隨鋸齒移動,從而利用扇形塊上 的鋸齒和研磨塊上的固定齒將調料顆粒研碎,達到研磨調料的功能。同時,由 于在動手柄和殼體之間設有使動手柄向遠離定手柄方向擺動的復位彈性元件, 在放松手將手柄組松開時,動手柄在復位彈性元件的作用下向遠離定手柄的方 向擺動,同時帶動位于扇形柱面上的鋸齒回轉,研磨機構回復原狀。這樣,僅 使用 一只手操作手柄組,使得研磨機構中的鋸齒隨扇形柱面繞嚙合轉軸往復擺 動,扇形塊上的鋸齒不斷與研磨塊上的固定齒一起擠壓調料顆粒,將調料顆粒 碾成碎末,從而持續單手操作手柄組就可連續地研磨調料顆粒,另一只手可處 理其他事情,使用起來更為方便。更進一步地,在殼體內位于落料孔處設置滑槽,滑槽內設置可遮擋住落料 孔的滑動擋板,所述滑動擋板上設有豎向滑道,所述扇形柱面的側面設有與所 述豎向滑道相配合的撥桿,所述撥桿帶動所述滑動擋板沿滑槽內往復滑動。當 動手柄帶動扇形柱面上的鋸齒塊轉動時,扇形柱面側面設置的撥桿帶動滑動擋板沿滑槽滑動,從而將落料孔打開,以便被碾碎的調料顆粒從落料孔滑出;當 動手柄復位時,撥桿帶動滑動擋板方向滑動,從而將落津牛孔遮擋住,防止在不 使用研磨器研磨調料時,外界的灰塵或雜物從落料孔進入殼體內。更進一步地, 在外殼底部位于落料孔處下方設置收集調料碎末的收集盒,使得被碾碎的調料 碎末能被收集盒收集,在完成所有調料顆粒的研磨后,再將收集盒取下將調料 碎末倒出備用,防止了在研磨過程中調料顆粒或碎末四處飛濺,從而起到防漏 的效果。此外,通過在殼體內位于扇形柱面的下方設置脫粒柱,該脫粒柱朝向扇形 柱面的一側設有與所述扇形柱面同心的脫粒柱面,所述脫粒柱面緊靠在扇形柱 面的外側。使得扇形柱面和脫粒柱面相互平行且間隔很小的距離。當經研磨機 構研磨后形成的調料碎末粘附在鋸齒塊上時,脫粒柱可以將這些調料碎末從鋸 齒塊上刮下。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l是本發明所述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的整體構造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所述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的爆炸圖; 圖3是本發明所述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剖視圖; 圖4是圖3中握緊動手柄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中I部放大圖;圖6a是本發明所述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的鋸齒塊的第一種齒形圖; 圖6b是本發明所述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的鋸齒塊的第二種齒形圖; 圖6c是本發明所述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的鋸齒塊的第三種齒形圖; 圖7是圖3中去掉手柄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圖7中II部放大圖; 圖9是圖7中III部放大圖;圖10是本發明所述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中動手柄和扇形塊的爆炸圖; 圖11是本發明所述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的凹槽隔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12是圖11的左視圖;圖13是本發明所述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的滑動擋板的立體示意圖;圖14是圖13的主一見圖;圖15是本發明所述單手立式調料研磨器中研磨機構的研磨塊的齒形圖; 圖16是本發明所述單手立式調料研磨器中研磨機構的研磨塊的結構示意圖;圖17是本發明所述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的另一實施例。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 2所示,在本發明所述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的優選實施例中, 包括殼體IOO、手柄組200和研磨機構(圖1中未示出)。其中,殼體100優選 由內殼IIO和外殼120組成,內殼IIO和外殼120之間設有容置腔1,用于盛放 固體調料顆粒。外殼120最好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方便使用者觀測到容 置腔內固體調料顆粒的數量,判斷是否需要向容置腔內1添加調料顆粒。如圖2 所示,內殼110和外殼120均由左右兩部分組成,分別包括左內殼lll、右內殼 112和左外殼121、右外殼122。左內殼111和右內殼112之間設有三個定位螺 釘113和螺釘孔114 (見圖7 ),通過將定位螺釘113鎖緊在螺釘孔114中,將 左內殼111和右內殼112固定連接在一起,在內殼110內形成腔室,用于設置 手柄組和研磨機構。為防止調料顆粒落入螺釘孔內影響到螺釘的拆卸,在每個 螺釘孔處還可設有用于密封螺釘孔的塞頭118。如圖2、 3、 4所示,在左右內殼lll、 112連接處分別設有相互匹配的凸緣 115 (見圖14)和凹緣116 (見圖7),凸緣115和凹緣116相互配合起來將左右 內殼密封起來,防止研磨后形成調料碎末從連接處泄露出來。同樣的,也可在 左右外殼121、 122連接處設置相互匹配的凸緣和凹緣,從而將左右外殼121、 122密封起來,以防止外界灰塵進入殼體內,造成污染。內殼110和外殼120之間設有定位柱101和定位孔102,從而方便將兩者定位連接在一起。如圖2所示, 在外殼120上對應容置腔1的位置處設有進料口 124,方Y更將調料顆粒放入容置 腔內。進料口 124處還可設有可拆卸的料蓋20,方^f更在^:完調料顆粒后將進料 口124遮擋住,防止異物進入殼體內。具體地,如圖7、 8所示,外殼120靠近進料口 124附近設有軸孔125,料 蓋20的一端設有嵌入在外殼軸孔125內的固定軸21,固定軸21的端部i殳有直 徑大于軸孔的臺階22。當料蓋的固定軸21嵌入軸孔125后,由于固定軸上臺階 22的作用,使得料蓋20不容易從外殼120上脫離。料蓋20的另一端設有覆蓋 進料口 124的密封凸緣23,密封凸緣23的輪廓與進料口 124相匹配,使得料蓋 20能夠完全覆蓋進料口 124,密封凸緣23的外側同樣可以設有尺寸略大于進料 口的臺階25,使得密封凸緣23嵌入進料口 124后能夠牢牢卡在進料口處。最好 在料蓋20上設有密封凸緣的一端設置延長柄24,該延長柄24位于外殼120外 側。使用時,用手拉住延長柄24向外殼外側拉料蓋20, 4吏得嵌入進料口 124處 的密封凸緣23脫離進料口,再將調料顆粒從進料口 124》文入到容置腔1內。此 時固定軸21不會從軸孔125中脫離出來,這樣打開進料口 124時,料蓋20不 會從外殼120上脫離下來,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如圖1、 2、 3、 4所示,手柄組200包括定手柄210和動手柄220,定手柄 210和動手柄220的下端均設置在殼體內而上端從殼體上部伸出。定手柄210和 動手柄220最好設置在殼體100的中性面上。動手柄220和定手柄210相向設 置,兩者相背的一側設有防滑層201,即定手柄上距離動手柄較遠的一側設有防 滑層201,同樣動手柄上距離定手柄較遠的一側設有防滑層201。防滑層210優 選用橡膠材料制成的與手柄側面輪廓相適應,可嵌入設置在手柄210、 220側面 的凹槽內,保證手柄外形輪廓的連續性,從而使得手握住手柄時不容易打滑。定手柄的下端固定在內殼內設置的固定槽211內,相對于殼體不發生位移或轉 動。如圖2、 3、 4、 7、 IO所示,動手柄220的下端設有一個驅動轉軸3,可在 動手柄下端設置一軸孔222,將驅動轉軸3穿過該軸孔222,使得動手柄能繞該 驅動轉軸在殼體內轉動。這樣,由于動手柄的轉動中心(即驅動轉軸3)設置在 殼體內,使得作用在動手柄上端的受到握緊力的力臂增長,從而向動手柄施加 較小的握緊力,就可轉動動手柄,達到省力的功效。在動手柄220和內殼110之間還包括一個復位彈性元件,該復位彈性元件 復位時可帶動動手柄向遠離定手柄的方向擺動。如圖3、 4所示,本實施例優選 復位彈性元件為扭簧40,該扭簧的一根扭力腳(圖中未示出)在動手柄220的 下端,扭簧的另一根扭力腳42固定在內殼110壁上,扭簧的中圈43最好套設 在驅動轉軸3上,方便將扭簧40定位在內殼腔室中。當單手握住手柄組并逐步增大握緊力時,動手柄220上端向定手柄靠攏, 帶動手柄220的下端繞驅動轉軸3轉動,扭簧40被壓縮;當單手放松手柄組200 并逐步減小握緊手柄組的握緊力時,扭簧40在彈力的作用下開始復位,帶動動 手柄220的下端反向轉動,使得動手柄220的上端遠離定手柄210。這樣,當單 手一張一弛對手柄組進行纟喿作時,使得動手柄220的下端可在殼體繞驅動轉軸 往復擺動。如圖3、 4、 5、 IO所示,研磨機構包括扇形塊310和研磨塊320。其中,扇 形塊包括一個扇形柱面311,其扇形柱面311上并排設有多個鋸齒312,該扇形 塊310設有一個嚙合轉軸313,該嚙合轉軸313設置在扇形塊上扇形柱面311的 回轉中心軸線處,并使得該嚙合轉軸313垂直于動、定手柄220、 210所在平面, 即使得扇形塊310可在平行動、定手柄所在平面內繞嚙合轉軸313轉動。具體端的驅動轉軸的方式設置該嚙合轉軸313,使得該扇形塊 310能夠在殼體內轉動。最好設置扇形柱面311上的鋸齒312在一個鋸齒塊314 上,再將該鋸齒塊314嵌入設置在扇形柱面311上,設置該鋸齒塊314與扇形 柱面311具有相同的弧度,其設有鋸齒312的一側朝向扇形柱面311的外側, 即朝遠離扇形柱面回轉中心的方向。這樣,可單獨用耐磨材料(如鑄鐵等)來 制造鋸齒塊314,用塑料等低成本的材料制造扇形塊310,以保證鋸齒312具有 良好的耐磨性能,而扇形塊310又不必通體采用耐磨材料制成,節省了成本。 具體地,可根據需要研磨的調料的特性來選用鋸齒塊314的材料研磨鹽顆粒 時可選用陶瓷材料制成的鋸齒塊314,可防止鹽顆粒對鋸齒塊的腐蝕;而在研磨 胡椒顆粒時可選用金屬材料制成的鋸齒塊314。如圖3、 4、 IO所示,在動手柄220和扇形塊310之間還設有聯動機構,使 得動手柄220在殼體內繞驅動轉軸往復擺動時能夠帶動扇形塊310繞其嚙合轉 軸313往復擺動。該聯動結構可以是設置在動手柄下端和扇形塊310之間的滑 桿滑槽機構。具體地,可在動手柄220的下端設置一通槽51,將扇形塊310插 入該通槽51內,使得扇形塊310上的扇形柱面311和嚙合轉軸313分別位于動 手柄220的兩側。在扇形塊310上位于動手柄通槽51內的部分^:有一弧形槽52, 在動手柄的下端對應扇形塊的弧形槽52的位置處設有一銷軸套54,該銷軸套 54穿過扇形塊上的弧形槽52,從而將動手柄220下端和扇形塊310連接在一起。 該銷軸套54通過銷軸53固定在動手柄下端,所述銷軸套54可在弧形槽52內 滾動。當動手柄220繞固定在殼體內的驅動轉軸轉動時,固定在動手柄220下 端的滑桿54在扇形塊的弧形槽52內滑動,使得扇形塊310相對于動手柄220 發生位移,從而驅動扇形塊310在殼體內繞其嚙合轉軸313轉動。這樣,單手 驅動手柄組使得動手柄220在殼體內往復擺動時,可通過聯動機構帶動扇形塊310繞嚙合轉軸313產生往復擺動。如圖3、 4、 5所示,研磨塊320固定在內殼110內位于容置腔1和扇形柱 面311之間,研磨塊320上設有至少一個固定齒321。同樣,所有的固定齒也可 全部設置在一個固定齒塊322上,再將該固定齒塊322嵌入在研磨塊內,以保 證固定齒的耐磨性,又節省制造成本。殼體內位于研磨塊320上方設有連通容 置腔1至固定齒321處的通道106,研磨塊320靠近扇形柱面311設置并位于扇 形柱面外側的下方。由于扇形柱面311在沿殼體中性面方向上的截面形狀為一 段圓弧線,當扇形塊的扇形柱面311繞嚙合轉軸313轉動,扇形柱面311始終 在該弧線所在圓周上移動,因此扇形柱面311到固定齒321之間的距離不會發 生變化。設置研磨塊的固定齒321和鋸齒塊的鋸齒312之間的間隙合適,最好 小于調料顆粒的最小尺寸,并設置固定齒321朝向鋸齒312但不嚙合。這樣, 調料顆粒從容置腔1經通道106滾到固定齒321處時,就不會從固定齒321和 鋸齒312之間的間隙直接滑出;而當鋸齒塊310隨著扇形柱面311向下轉動時, 鋸齒312和固定齒321夾住位于鋸齒齒槽內的調料顆粒,并且利用兩者的齒面 擠壓調料顆粒,使調料顆粒變成碎末,達到研磨調料顆粒的功效。其中,鋸齒312的截面形狀最好設置為向朝向研磨塊320的方向傾斜,以 利于夾壓調料顆粒。鋸齒312形狀可以是沿軸向設置,即柱齒,如圖6a所示; 也可以是與齒輪的中心軸成一定夾角,即斜齒,如圖6b所示;優選設置成由兩 端斜齒交叉形成,如圖6c所示,這樣滑入鋸齒312齒槽內的調料顆粒可沿鋸齒 齒槽滑入到鋸齒塊314的中間位置,研磨時,鋸齒312就有兩個方向的力作用 在調料顆粒上,使其能更穩固地夾持住調料顆粒,避免了調料顆粒因夾持不穩 而亂竄。另外,固定齒321可設置為矩形柱齒,即其截面形狀為矩形;最好設 置成弧形齒,即單個固定齒外形為圓弧形,如圖15所示,這樣,在鋸齒塊314轉動時鋸齒312就會將調料顆粒集中在固定齒321的中間部位進行擠壓,研磨 效果更好。如圖5、 7、 9所示,上述研磨塊320設置在內殼110內的一個研磨塊滑槽 109內,該滑槽131朝向扇形柱面311。內殼壁上還設有調節螺釘108,該調節 螺釘108的螺紋段與研磨塊320配合,其尾端固定在內殼110壁上并伸出在外 殼120外側。具體地,可設置該調節螺釘108包括螺釘61和調節柄62,將螺釘 61尾端嵌入在調節柄62內。調節柄62上設有與螺釘61同軸的環形凸臺63, 該環形凸臺63與內殼110相配合,使得調節柄62被卡在殼體上被軸向限位; 調節柄62外露部分可設置一個向外突出的凸筋64,該凸筋64可設置為一字形 或其他方便手在旋轉時握持的形狀。當轉動調節調節柄62時,調節柄62帶動 螺釘相對研磨塊轉動,使得螺釘相對于研磨塊的軸向位置發生變化,研磨塊320 和調節螺釘108尾端之間的距離產生變化,從而帶動研磨塊320在研磨塊滑槽 109內滑動,改變研磨塊320和扇形柱面311之間的距離,實現調節固定齒321 和鋸齒312之間間隙的目的,達到調節研磨調料碎末粗細的效果。如圖16所示, 可設置研磨塊320由左、右兩部分323、 324合攏形成,在研磨塊320的內部嵌 設一個螺紋孔片325。當研磨塊的左、右兩部分323、 324合攏時,固定齒塊322 的尾部被收容在研磨塊內,而固定齒塊322上的固定齒321外露在研磨塊320 外面。這樣,可以很方便地更換不同類型的固定齒塊,以滿足對不同類型調料 的研磨,如研磨鹽顆粒時可選用陶瓷材料制成的固定齒塊;研磨胡椒顆粒時可 選用金屬材料制成的固定齒塊。螺釘61可伸入研磨塊內部與螺紋孔片上開設的 螺紋孔配合,旋轉調節螺釘的調節柄62時,可帶動螺釘61旋轉,從而帶動研 磨塊在320在研磨塊滑槽109內滑動,從而調節固定齒321和鋸齒312之間的 間隙。15在殼體100內位于固定齒321和鋸齒312之間間隙的下方設有落料孔102, 這樣,被固定齒321和鋸齒312研碎的調料碎末可從落料孔102落出殼體。如 圖3、 4、 5所示,在殼體內還可設有脫粒柱103,該脫粒柱103位于扇形柱面的 下方,其朝向扇形柱面的一側設有脫離柱面104,該脫離柱面104與扇形柱面 311相適應設置,4吏得脫離柱面104緊靠在扇形柱面311的外側,即脫離柱面 104與扇形柱面311同心設置,使得脫離柱面104與扇形柱面311平行,并且脫 離柱面104與扇形柱面311之間的間隙足夠小或者設置脫離柱面104緊貼在扇 形柱面311上,這樣,就能將卡在鋸齒312齒槽內或者緊貼在扇形柱面311上 的調料碎末刮下來,可使得調料碎末直接從落料孔102 ;決落,防止粘附在扇形 柱面311上的調料粉末囤積在扇形塊下方的空間內造成堵塞而使得扇形塊卡死。 這種脫粒柱103可以設有多個,在脫粒柱103之間可設置連通至落料孔的連通 通道105,這樣被脫粒柱103刮下來的調料碎末可通過連通通道105滑入落料孔 102,防止其積累在內殼110內,進一步防止扇形柱面311被卡死。如圖2、 7、 11、 12、 13、 14所示,在上述優選實施例中殼體內位于落料孔 102處設有滑槽130,滑槽130內設有可遮擋住落料孔102的滑動擋板140,滑 動擋板140在滑槽130內滑動,使得落料孔102打開或者關閉。具體地,滑動 擋板140可設置成L形,包括橫向擋板141和豎向滑板142。滑槽130同樣設置 為L形,包括設置在內殼底部落料孔102處的橫向滑槽131和位于內殼壁上的 豎向滑槽132。其中,其橫向擋板141能在橫向滑槽131內滑動并遮擋住位于殼 體底部的落料孔102;其豎向滑^反142在豎向滑槽132內沿內殼壁滑動。在滑動 擋板的豎向滑板142上可設有豎向滑道143 (見圖13),在扇形塊310的側面設 有撥桿223 (見圖10),該撥桿223與豎向滑道143相匹配,使得撥桿223在豎 向滑道143內可滑動。當動手柄220上端往復擺動時,扇形塊310側面的撥桿223也隨之繞驅動轉軸來回轉動,該撥桿223的轉動可分解為沿豎向滑道143滑 動的豎直方向上的位移分量和垂直豎向滑道143的橫向位移分量。這樣撥桿223 的橫向位移就能帶動滑動擋板的豎向滑板142在豎向滑槽132內來回滑動,使 得位于橫向滑槽131內的橫向擋板141遮擋住落料孔102或打開落料孔。優選 設置落料孔102位于滑槽130中靠近定手柄210的一端,這樣,當動手柄220 靠近定手柄210移動時,撥桿223的橫向位移分量為遠離定手柄210,滑動擋板 140打開落料孔102,使得被研碎的調料碎末從落料孔102中滑出內殼110;當 動手220柄在扭簧40的作用下復位時,滑動擋板140擋住落料孔102,避免在 不進行研磨時,外界的灰塵或雜物從落料孔中進入殼體內,造成污染。在上述實施例中,滑槽130由內殼壁上的凹槽133和凹槽隔板150形成。 具體地,設置凹槽隔板150包括豎向隔板151和橫向隔板152,在內殼側壁和底 部相應位置上設置凹槽133。設置凹槽隔板150的豎向隔板151嵌入在該凹槽 133內,凹槽133與內殼壁之間可設置相互匹配的定位孔225和定位柱226 (見 圖12)進行定位安裝。凹槽133內設有臺階沉孔153,凹槽隔板的豎向隔板151 覆蓋在該臺階沉孔153上,形成滑槽的豎向滑槽132, 4吏得滑動擋板的豎向滑板 142部分能在其中滑動。凹槽隔板的橫向隔板152和內殼底部形成滑槽的橫向滑 槽部分131,使得滑動擋板的橫向擋板141部分能在其中滑動。凹槽隔板150上設有與扇形柱面311同心的扇形滑道135,撥桿223在來回 轉動時正好能在該扇形滑道135內滑動。撥桿223穿過該扇形滑道135與位于 內殼壁凹槽內的滑動擋板上的豎向滑道143相配合,從而帶動滑動擋板140滑 動。由于撥桿223作用在豎向滑板142上,而橫向擋板141位于滑槽130內, 滑動時撥桿223對滑動擋才反橫141向位移分量產生作用力的力臂就是撥桿223到橫向滑槽131之間的距離,滑動擋板141容易卡死在4黃向滑槽131內。優選 地,在凹槽133的臺階沉孔153內可設置一平行橫向滑槽131的橫向滑道136, 相應的在滑動擋板的豎向滑板142上與內殼110壁相接觸的側面上設置與橫向 滑道146相匹配的橫向凸筋144,使得橫向凸筋144正好能在橫向滑道131內滑 動。這樣,豎向滑道143和橫向凸筋144均設置在豎向滑板142上,使得撥桿 223對滑動擋板140作用力的力臂就變成了撥桿223到橫向滑道136之間的距離, 避免因力臂較長而造成滑動擋板140在滑槽130內卡死。在本實施例中優選撥 桿為動手柄下端用來固定軸套54的銷軸53,即所述設置在動手柄下端的滑軌 54向外側凸起延伸至滑動擋板的豎向滑道143內。如圖2所示,在外殼120底部還可設置收集盒5,該收集盒5位于落料孔 102下方并與外殼120底部相匹配,佳_得收集盒5能夠可拆卸的安裝在外殼底部, 如采用螺紋連接或者卡扣連接的結構形式。這樣,從落料孔102滑出的調料碎 末能夠被收集盒5收集,在研磨足夠的調料碎末時,就可停止操作手柄組而將 收集盒從外殼底部取下,進而用收集盒盛裝調料碎末進行使用。如圖17所示,在本發明所述單手立式固體調沖+研磨器的另一實施例中,與 上述優選實施例所不同的是動手柄和扇形塊之間的驅動裝置不一樣。具體地, 可設置扇形塊的嚙合轉軸313與動手柄下端的驅動轉軸3重合,并位于扇形塊 的扇形柱面311的回轉中心處;將扇形塊310通過聯動機構固定設置在動手柄 220的下端,即扇形塊310相對于動手柄220不發生位移,優選設置扇形塊310 和動手柄220為一體式結構。此時,當動手柄220在手柄組所在平面內朝向或 背離定手柄210發生位移或轉動時,扇形塊上的扇形柱面311繞其回轉中心軸 線(即嚙合轉軸313和驅動轉軸)轉動,使得扇形柱面上的鋸齒來回掃過研磨塊 320上的固定齒,同樣能將調料顆粒研碎,達到單手操:作研磨調料顆粒的功效。此時,伸入滑動擋板的豎向滑槽內的撥桿也可設置在扇形塊的側面。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 改進,如進料口處料蓋與殼體之間連接結構的變形等,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 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包括設有進料口和落料孔的殼體,殼體內設有容置固體調料顆粒且與進料口相通的容置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含有動手柄和定手柄的手柄組,定手柄和動手柄的上端伸出在殼體外部,定手柄的下端固定設置在殼體內,動手柄的下端設有固定在殼體內的驅動轉軸,所述動手柄繞所述驅動轉軸可往復擺動;所述動手柄和殼體之間設有使得動手柄向遠離定手柄方向擺動的復位彈性元件;研磨機構,包括殼體內設置的含有扇形柱面的扇形塊和位于扇形柱面外側的研磨塊;所述扇形柱面上設有多個鋸齒,其回轉中心軸線處設有固定在殼體內且與動、定手柄所在平面垂直的嚙合轉軸;所述研磨塊上設有至少一個與所述鋸齒相配合的固定齒;所述動手柄和扇形塊之間設有聯動機構,所述動手柄繞驅動轉軸的往復擺動通過該聯動機構可驅動扇形塊繞嚙合轉軸往復擺動;所述殼體內位于研磨塊上方設有連通容置腔至研磨塊上固定齒處的通道;所述落料孔設置在殼體內位于研磨塊的固定齒下方。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聯動 機構包括所述扇形塊和動手柄下端之間設置的滑桿滑槽才幾構。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 塊的嚙合轉軸和動手柄的驅動轉軸重合設置,所述扇形塊通過聯動機構與動手 柄固定連接。
4、 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殼體內位于落料孔處設有橫向滑槽,橫向滑槽內設有可遮擋住落料孔 的滑動擋板,所述滑動擋板上設有豎向滑道,所述扇形塊上設有與所述豎向滑 道相配合的撥桿,所述撥桿帶動所述滑動擋板沿滑槽內往復滑動。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內壁上設有凹槽,所述凹槽上覆蓋設有凹槽隔板,所述凹槽隔板和凹槽之間的空隙形成所述滑槽;所述凹槽隔板上設有與所述扇形柱面同軸的扇形滑道,所 述撥桿穿過所述扇形滑道與滑動擋板上的豎向滑道相配合。
6、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 內位于扇形柱面的下方設有脫粒柱,所述脫粒柱朝向扇形柱面的一側設有與所 述扇形柱面同心的脫粒柱面,所述脫粒柱面緊靠在扇形柱面的外側。
7、 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復位彈性元件為設置在扇形柱面和殼體之間的扭簧。
8、 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研磨塊位于殼體內設置的朝向扇形柱面的研磨塊滑槽內,所述殼體上 位于研磨塊處設有調節固定齒和鋸齒之間間隙調節螺4丁。
9、 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殼體由外殼和內殼組成,所述容置腔由外殼和內殼之間的空腔形成, 所述進料口和落料孔設置在所述外殼相應位置處,所述連通容置腔和研磨塊之 間的通道設置在內殼相應位置處,所述手柄組和研磨機構均設置的內殼內。
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進 料口上設有密封蓋,所述密封蓋的一端設有嵌入外殼內的固定軸,另一端設有 覆蓋進料口的密封凸緣。
11、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扇 形塊的扇形柱面上嵌設有鋸齒塊,所述鋸齒全部設置在該鋸齒塊的外側。
1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 殼底部位于落料孔處下方設有收集調料碎末的收集盒。
1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組中的動手柄上"i殳有防滑層。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單手立式固體調料研磨器,包括設有殼體、含有動手柄和定手柄的手柄組以及研磨機構,該研磨機構包括扇形柱面上帶鋸齒的扇形塊和帶固定齒的研磨塊;定手柄固定在殼體內,動手柄和殼體之間設有復位彈性元件;動手柄和扇形塊之間設有聯動機構。通過在殼體內設置包括動手柄和定手柄的手柄組以及包括鋸齒塊和研磨塊的研磨機構,當單手握緊或松開手柄組時,動手柄驅動扇形塊繞嚙合轉軸往復擺動,帶動扇形柱面上的鋸齒來回掃過研磨塊上的固定齒,使得調料顆粒被鋸齒和固定齒的齒面夾住并被擠壓研碎。這樣,僅使用一只手操作手柄組就可連續地研磨調料顆粒,使用起來非常省力,并通過在殼體的落料孔處設置收集盒,能防止被研碎的調料碎末泄漏。
文檔編號A47J43/04GK101322621SQ20081006840
公開日2008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4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4日
發明者汪恩光 申請人:汪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