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動軟軸清掃機械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動清掃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電動軟軸清掃機 械手。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人們清掃通風管道時使用的清掃裝置,主要由彈性彈性金 屬和清掃刷結合而成,彈性彈性金屬一端能夠與電機轉軸配合,另一端與清掃 刷相聯接,啟動電機后,彈性彈性金屬與清掃刷同步旋轉,從而實現對通風管 道的清掃,但由于彈性彈性金屬的一端直接與電機轉動軸相聯接,彈性彈性金 屬的聯接端很容易受到損壞,另外,經清掃刷清掃過的管道是否存在清掃不到 位的情況,不能在清掃過程中及時發現,往往需要取出清掃裝置后,用機器人 進入管道察看清掃效果, 一旦有不清潔的地方,則需要再次將清掃裝置伸入管 道進行清掃作業,但再次清掃后管道是否清潔,還需要機器人進入査看,因而 其清掃效率低、能耗大,其實際應用受到了影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能夠實時了解 清掃情況的電動軟軸清掃機械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這樣的技術解決方案實現的它包括金屬軟軸和 清掃刷,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軟軸由彈性金屬和護套管構成,彈性金屬與護管 套之間有一定的活動空隙,金屬軟軸的一端能夠與清掃刷相連接,所述金屬軟 軸的另一端與傳動桿相連接,在所述金屬軟軸的護套管上固定連接有攝像頭。
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傳動桿與金屬軟軸相配合、在金屬軟軸的護套管上固 定連接攝像頭的結構,它克服了金屬軟軸連接頭容易損壞的缺陷,具有實時了解清掃狀況特點,通過一次清掃就能達到所需的清潔目的,具有節省清掃成本、
提高清掃效率、能耗低的優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中,本實用新型它包括金屬軟軸5和清掃刷,所述金屬軟軸5由彈
性金屬13和護套管12構成,彈性金屬13與護套管12之間有一定的活動空隙, 金屬軟軸5的一端能夠與清掃刷相連接,所述金屬軟軸5的另一端與傳動桿4 相連接,在所述金屬軟軸5的護套管12上固定連接有數據傳輸線7和攝像頭8; 所述金屬軟軸5的兩端分別設置有主動端緊固螺帽23和從動端緊固螺帽14,在 金屬軟軸5的護套管12上設有保護罩6,該保護罩6的兩端與金屬軟軸5的保 護套管12之間由固定環11相聯接,固定環11的作用是限制保護罩6的位移, 所述攝像頭8位于保護罩6內,并由抱箍9固定連接在保護套管12上,在保護 罩6上設有保護軸承10,該保護軸承10能夠減緩保護罩6與被清潔管道之間的 摩擦;所述清掃刷由刷柄16和毛刷頭19結合而成,兩者之間由連接套17和螺 絲18相聯接,在刷柄16上設有螺紋15,該螺紋15能夠與金屬軟軸5的從動端 緊固螺帽14相配合;在實際使用中,可按照使用要求安裝合適的毛刷頭19,以 提高清掃效果。所述攝像頭8與毛刷頭19之間的距離為100—280cm;所述傳 動桿4上設有鎖緊螺帽2和軟性套管3,傳動桿4能夠與金屬軟軸5的主動端緊 固螺帽23相聯接。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電機轉軸與金屬軟軸5之間采用公知的機械連接方式 相配合,在此不作贅述;電機的工作狀況可采用控制器進行控制,人們可根據 需要進行相應的清潔操作。
權利要求1、電動軟軸清掃機械手,包括金屬軟軸和清掃刷,所述金屬軟軸由彈性金屬和護套管構成,彈性金屬與護管套之間有一定的活動空隙,金屬軟軸的一端能夠與清掃刷相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軟軸的另一端與傳動桿相連接,在所述金屬軟軸的護套管上固定連接有攝像頭。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電動軟軸清掃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軟軸 的護套管上設有保護罩,該保護罩的兩端與金屬軟軸的保護套管之間由固定環 相聯接。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軟軸清掃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攝像頭位 于保護罩內,并由抱箍固定連接在保護套管上,在保護罩上設有保護軸承。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動軟軸清掃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掃刷由 刷柄和毛刷頭結合而成,兩者之間由連接套和螺絲相聯接,在刷柄上設有螺紋, 該螺紋能夠與金屬軟軸的從動端緊固螺帽相配合。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動軟軸清掃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攝像頭與 毛刷頭之間的距離為100—280cm。
6、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動軟軸清掃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桿上 設有鎖緊螺帽和軟性套管,傳動桿能夠與金屬軟軸的主動端緊固螺帽相聯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動清掃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電動軟軸清掃機械手;它包括金屬軟軸和清掃刷,所述金屬軟軸由彈性金屬和護套管構成,彈性金屬與護管套之間有一定的活動空隙,金屬軟軸的一端能夠與清掃刷相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軟軸的另一端與傳動桿相連接,在所述金屬軟軸的護套管上固定連接有攝像頭;具有設計合理、使用方便、清掃效率高、能耗低、使用壽命長的特點,它是一種較理想的電動軟軸清掃機械手之一。
文檔編號B08B9/027GK201253623SQ20082012209
公開日2009年6月10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4日 優先權日2008年8月4日
發明者楊紀順 申請人:楊紀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