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調整箅子間距的蒸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蒸鍋,特別涉及一種可以調整箅子之間距離的蒸鍋。
背景技術:
目前,常見蒸鍋的箅子靠鍋體的內徑差來安放,也就是說,在鍋體內 存在一個或多個臺階,而且這些臺階的位置是固定的。其缺點是由于臺 階的位置是固定的,所以箅子與鍋蓋、箅子與箅子之間的距離是固定的, 當需要加熱體積較大的食物或盛放食物的器皿較高時,可能鍋蓋蓋不嚴或 箅子之間距離不夠大。雖然有時也可以直接將器皿放在鍋底,但由于存在 蒸汽推力,容易掀起器皿造成對鍋底的撞擊和產生響聲。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可 以調整箅子之間距離的蒸鍋,具有使用方便、經濟實用的特點。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可以調整箅 子之間距離的蒸鍋,包括有鍋體1和與之配套的箅子3,其特征在于,在鍋
體1的內腔壁的同一水平面上設置有凸起2,箅子3的外沿上設置有水平方
向的凹口4。
所述的同一水平面設置凸起2的數量至少為3個。
所述的凸起2可以根據需要設置在鍋體內腔壁的不同水平面上。
所述的箅子3上的凹口 4的數量與凸起2的數量相配套。
由于本實用新型在鍋體l的內腔壁上和箅子3的外沿上水平方向分別設置有凸起2和凹口4,所以可以調整箅子之間距離,具有使用方便、經濟
實用的特點。
圖l為本實用新型鍋體l的旋轉剖示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箅子3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和工作原理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參見圖l、 2、 3, 一種可以調整箅子之間距離的蒸鍋,包括有鍋體l和 與之配套的箅子3,其特征在于,在鍋體l的內腔壁的同一水平面上設置有 凸起2,箅子3的外沿上設置有水平方向的凹口4。所述的同一水平面設置 凸起2的數量至少為3個。所述的凸起2可一根據需要設置在鍋體內腔壁的 不同水平面上。所述的箅子3上的凹口4的數量與凸起2的數量相配套。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使用時,將箅子3的凹口4與鍋體1內腔壁上的凸起2對齊,向下放置時, 選擇好箅子3所需的高度后,水平旋轉箅子3到一定角度即可。
附圖中l為鍋體;2為凸起;3為箅子;4為凹口。
權利要求1、一種可以調整箅子之間距離的蒸鍋,包括有鍋體(1)和與之配套的箅子(3),其特征在于,在鍋體(1)的內腔壁的同一水平面上設置有凸起(2),箅子(3)的外沿上設置有水平方向的凹口(4)。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可以調整箅子之間距離的蒸鍋,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同一水平面設置凸起(2)的數量至少為3個。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可以調整箅子之間距離的蒸鍋,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凸起(2)可以設置在鍋體內腔壁的不同水平面上。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可以調整箅子之間距離的蒸鍋,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箅子(3)上的凹口 (4)的數量與凸起(2)的數量相配套。
專利摘要一種可以調整箅子之間距離的蒸鍋,包括有鍋體1和與之配套的箅子3,其特征在于,在鍋體1的內腔壁的同一水平面上設置有凸起2,箅子3的外沿上設置有水平方向的凹口4,只需將箅子3的凹口4與鍋體1內腔壁上的凸起2對齊,選擇好箅子3所需的高度后,水平旋轉箅子3到一定角度即可,具有使用方便、經濟實用的特點。
文檔編號A47J27/04GK201360915SQ20092003181
公開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請日期2009年1月23日 優先權日2009年1月23日
發明者樊小蒲, 王玉萍 申請人:陜西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