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汽、氣循環系統的蒸飯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食品加工設備領域,涉及蒸飯車,具體涉及一種具有汽、氣循環系
統的蒸飯車。
背景技術:
傳統的蒸飯車(直接建于生產加工場的可稱"蒸房",本文統一用蒸飯車這一名 稱),包括柜體,柜門,水槽及加熱器和/或外蒸汽輸入管,排水管,排汽、氣管,柜體內放置 有多層用于裝被蒸食品如米飯、饅頭等的箅子。在蒸饅頭時,在饅頭坯發酵階段,當饅頭坯 溫度和蒸飯車內溫度低于饅頭坯發酵所需溫度(攝氏三四十度)時,需要用加熱器將水槽 中的水加熱或通過外蒸汽輸入管輸入外部蒸汽來提供熱量。熱量是由由于存在溫度差而進 行的自然對流、熱傳導、熱輻射來傳遞的,而饅頭坯所處箅子的高度層及同一箅子的內外不 同,所受熱量各時刻的速率不同,導致各饅頭坯發酵不同步,不一致。蒸飯車內頂部總會時 間或長或短地出現或因不易受熱而溫度相對較低、或因易于聚集熱汽、氣而溫度相對較高 的現象。發酵時,水槽中的水溫不能太高或外蒸汽流量不能太大,否則熱量不能及時散開, 會使有些饅頭坯接觸到高溫太久而發酵過度或其中所含酵母被高溫殺死而破壞了發酵,進 而影響蒸好后饅頭的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設計人發現現有的蒸飯車存在著上述缺陷,經過不斷設計、改進,目的在于提供一 種具有汽、氣循環系統的蒸飯車,使蒸飯車在蒸饅頭時能使饅頭坯發酵更同步更一致,可縮 短發酵時間,便于操作控制。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該蒸飯車包括柜體,柜 門,水槽及加熱器和/或外蒸汽輸入管,排水管,排汽、氣管,還在蒸飯車上增設汽、氣流通 管路,所述汽、氣流通管路的上管口位于柜體內頂部,下管口位于柜體內底部,在所述汽、氣 流通管路中設風機,所述風機由電動機或其他動力設備驅動,在所述柜體內可放置多層箅 子。 所述汽、氣流通管路中還可設汽、氣流量調節閥和汽、氣流向控制閥。 在蒸饅頭發酵階段風機轉動,蒸熟階段風機停止。風機轉動時,汽、氣或由汽、氣流
通管路的上管口進入,沿管路下行,由下管口出,再于柜體內上行至上管口,再由上管口進
入,如此構成"上進下出"方向循環;汽、氣或由汽、氣流通管路的下管口進入,沿管路上行,
由上管口出,再于柜體內下行至下管口,再由下管口進入,如此構成"下進上出"方向循環。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對現有的蒸飯車加以改進,增設汽、氣流通管
路,在管路中設風機,則在蒸饅頭發酵階段使蒸飯車內增加了汽、氣定向流動和強制對流,
且其流量和壓力可調可控,使上下不同高度層箅子之間、同一層箅子內外之間的汽、氣流動
更快速,能直接將柜體內頂部汽、氣由流通管路輸送到柜體內底部或反之,整個柜體內溫度
更均勻,熱傳遞速率更高,高溫汽、氣更快速散開,可允許更高的對水槽水的加熱功率或更大的外蒸汽流量,實際操作更便于控制,使饅頭坯發酵更同步更一致,吸熱更快,可縮短發 酵時間,改善了蒸飯車在蒸饅頭發酵階段的性能。
圖1表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剖視示意圖; 圖2表示圖1沿A-A方向的示意圖; 圖3表示圖1中擋片擋住管道的結構示意圖; 圖4表示圖1中擋片被汽、氣吹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5表示圖1中汽、氣流通管路另一種結構擋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6表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剖視示意圖; 圖7表示圖6沿A-A方向的示意圖; 圖8表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結構剖視示意圖; 圖9表示圖8沿A-A方向的示意圖; 圖10表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結構剖視示意圖。 附圖中1-柜體,2-柜門,3-箅子,4-水槽,5-電加熱器,6-排水管,7-外蒸汽輸 入管,8-排汽、氣管,9-汽、氣流通管路,10-汽、氣流通管路上管口 , 11-汽、氣流通管路下管 口 , 12-風機,13-擋片,14-電動機,15-排水閥,16-擋汽、氣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及其特征。 本實用新型一種具有汽、氣循環系統的蒸飯車的實施例l,參見圖1,圖2,圖3,圖 4,圖5,其結構包括柜體l,柜門2,水槽4及水槽4內的電加熱器5,外蒸汽輸入管7,排水 管6,排汽、氣管8,還在蒸飯車柜體1內增設汽、氣流通管路9,所述汽、氣流通管路9的上 管口 10位于柜體1內頂部,下管口 ll位于柜體l內底部,在下管口 ll處設可繞軸轉動的 擋片13,在所述汽、氣流通管路9中設風機12,所述風機12由電動機14驅動,在柜體1內 放置有多層園籠型箅子3。在蒸饅頭發酵階段需提供熱量時,有控制地加熱水槽中的水或 輸入外蒸汽,同時風機12按特定方向轉動,汽、氣由汽、氣流通管路9上管口 10進入,在下 管口 11吹開擋片13而從管路中出,見圖4,形成"上進下出"方向循環。在發酵結束進入 蒸熟階段時,風機12停止運轉,擋片13下落擋住汽、氣流通管路9下管口 11,見圖3,水槽 4中沸騰的水所產生的蒸汽或外部輸入的蒸汽由籠內上升,因柜體1內所放置為籠型箅子, 且下部進汽,所以蒸熟時必須封閉管路,不能使蒸汽進入管路由上管口 10出。若柜體l內 放置的為盤型箅子,則無需設擋片或有相同功能的閥門即可。由于風機12所產生的汽、氣 壓力可比蒸熟時的蒸汽壓力大,因此可將圖1中結構的擋片13設在汽、氣流通管路9上管 口處,同時設計恰當的力矩,使擋片在風機產生的汽、氣壓力下能被吹開而汽、氣得以通過, 而在蒸熟時的蒸汽壓力不能被吹開使蒸汽不能被通過,如此可進行"下進上出"方向循環。 也可將圖5中所示結構的擋片13設在汽、氣流通管路9中,同時設計恰當的轉動力矩,使擋 片在風機由轉向不同而產生的向左或向右(按圖示方向,下同)的汽、氣壓力下能被向左或 向右吹開足夠大角度而使汽、氣得以向左或向右流動通過,而在蒸熟時的蒸汽壓力不能被 吹開或不能被吹開足夠大角度而使蒸汽不能通過,如此,可進行"下進上出"和"上進下出"雙向循環。也可在管路中設手動閥門(轉動手柄位于柜體外)或電磁閥門,在蒸饅頭發酵 階段打開閥門,蒸熟階段關閉閥門,能進行雙向循環。在用外蒸汽時,在蒸熟階段,或關閉排 水閥15或不關閉排水閥15而將排水管6管口插入外部水中,以避免風機12轉動時汽、氣 沿排汽、氣管8,汽、氣流通管路9,籠型箅子3夕卜,柜體1內空間,排水管6循環,使大量汽、 氣被排除到柜體1夕卜,而大量空氣被吸入到柜體1內。 本實用新型具有汽、氣循環系統的蒸飯車實施例2,參見圖6,圖7,在該結構中,風 機12設在汽、氣流通管路9的上管口 10處,由于此種風機的結構,汽、氣只能進行"上進下
出"方向循環流動,若改實施例1中的風機結構,則進行雙向循環,本結構中柜體l內所放箅 子3為盤形箅子。 本實用新型具有汽、氣循環系統的蒸飯車的實施例3,參見圖8,圖9,在該結構中,
該蒸飯車自身不具加熱系統,外部蒸汽由外蒸汽輸入管7進入蒸飯車內而從蒸飯車內頂部
出,排水管與排汽、氣管8合一,風機12轉向不同,汽、氣循環方向不同。 本實用新型具有汽、氣循環系統的蒸飯車的實施例4,參見圖IO,在該結構圖示
中,箅子為兩座,汽、氣流通管路9的一部分在柜體外,風機12也設在柜體外,汽、氣流通管
路9的上管口 IO和下管口 ll設置在柜體內,為了在上管口 10出汽、氣時避免汽、氣直接沖
擊最頂層箅子上的饅頭坯,在上管口 10 口沿下設擋汽、氣板16,排水管與排汽、氣管8合一。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結構,凡具有汽、氣流通管路,管路中設風機,且管路
的上、下管口分別位于柜體內頂部和內底部的其他結構變形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一種具有汽、氣循環系統的蒸飯車,包括柜體,柜門,水槽及加熱器和/或外蒸汽輸入管,排水管,排汽、氣管,其特征是還設汽、氣流通管路,所述汽、氣流通管路的上管口位于柜體內頂部,下管口位于柜體內底部,在所述汽、氣流通管路中設風機。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食品加工設備領域,提供了一種具有汽、氣循環系統的蒸飯車,其特點是對現有的蒸飯車加以改進,增設汽、氣流通管路,所述汽、氣流通管路的上管口位于柜體內頂部,下管口位于柜體內底部,管路中設風機,與現有的蒸飯車相比,具有便于操作控制,在蒸饅頭發酵階段能使饅頭坯發酵更同步更一致,吸熱更快,可縮短發酵時間,改善了蒸飯車的性能的優點。
文檔編號A47J27/16GK201510129SQ20092022369
公開日2010年6月23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12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12日
發明者楊亞飛 申請人:楊亞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