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大型箱子用自動洗滌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大型箱子用自動洗滌機,更詳細說,涉及一種大型箱子用自動洗滌機,通過構建在旋轉單元中將箱子朝一側方向旋轉90度并供應至洗滌單元的結構、由此使從洗滌單元向箱子內部噴灑的清洗液不會殘留而馬上被自然脫液,來顯著提高洗滌機的洗滌功能。
背景技術:
一般來說,在自動化生產線中會用到用于搬運各種零件(或產品)的搬運用箱子,這種箱子一般會在移送過程中沾上污染物質而對產品的質量造成影響。因此,被污染的箱子的情況,通常要通過施行洗滌過程、脫液過程、干燥過程的裝置來清洗之后才可以再次使用,使用此類裝置洗滌大型箱子的情況,需要提高洗滌效果的結構改善策略。此外,現有技術中,由同一申請人申請的申請號為10-2009-0078779的“箱子自動洗滌及干燥裝置”的圖I中,首先,在洗滌機的外殼4的內部,具備按次序安裝有洗滌噴嘴16、漂洗噴嘴18、空氣噴嘴20的清洗空間8,在所述清洗空間8的下部,具備以分離板6為界供應熱風的干燥空間10,在所述清洗空間8與干燥空間10之間的右側端部形成可讓箱子2通過的通道12。所述清洗空間8與干燥空間10分別安裝有移送被放入的箱子2的移送傳送帶14。上述現有技術的作用,首先,當箱子通過洗滌機的供應單元被放入清洗空間8時,所述箱子2通過移送傳送帶14被移送的同時,被洗滌噴嘴16和漂洗噴嘴18所噴灑出來的清洗液洗漆。此時,箱子2的上部和下部,被配置在清洗空間8的上部和下部的洗滌噴嘴16與漂洗噴嘴18洗滌,之后由空氣噴嘴20噴射出的高壓空氣來將清洗液脫液。之后,箱子2通過通道12同時旋轉180度,落到位于下邊的干燥空間10,之后,箱子2通過移送傳送帶14移動,靠熱風來干燥,并被運出到外部。如上所述的現有技術,由于是箱子在移動的同時由從固定安裝在清洗空間8的上下部的洗滌噴嘴16和漂洗噴嘴18中噴灑出來的清洗液來洗滌箱子的結構,所以箱子2的周長面與內部面經常會殘留污染物質,所以之前使用的洗滌機存在洗滌功能和洗滌效率顯著較低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問題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大型箱子用自動洗滌機,通過構建在旋轉單元中將箱子朝一側方向旋轉90度并供應至洗滌單元的結構、由此使從洗滌單元向箱子內部噴灑的清洗液不會殘留而馬上被自然脫液,來顯著提高洗滌機的洗滌功倉泛。為解決如上所述課題而提出的本發明的大型箱子用自動洗滌機包括供應單元10,其通過移送傳送帶6及分配機8 —個一個地供應箱子2 ;洗滌單元14,其安裝在供應單元10的出口側,用清洗液洗滌箱子2 ;脫液單元16,其安裝在洗滌單元14的出口側,用高壓空氣對箱子2表面上殘留的清洗液進行脫液;干燥單元18,其安裝在脫液單元16的出口偵牝用高壓空氣對箱子2進行干燥;和控制單元20,其連接到供應單元10、洗滌單元14、脫液單元16、干燥單元18,傳達運轉命令,其中,供應單元10與洗滌單元14之間安裝有旋轉單元12,其將從供應單元10處移送來的箱子2朝一側方向旋轉90度移送至洗滌單元14,且所述旋轉單元12連接到控制單元20。本發明具有將大型箱子2在洗滌機4的旋轉單元12中朝一側方向旋轉90度向洗滌單元14供應之后向箱子2側噴灑清洗液來進行洗滌的結構,被噴灑的清洗液不會殘留在箱子2內部和外部而是馬上自然脫液,由此具備可以顯著提高洗滌機4的洗滌功能的效果。第二,內部噴嘴154在進行搖動運動的同時反復出入旋轉體70的內部和外部,同時在將包括箱子2在內的旋轉體70以滾動形態進行旋轉的狀態下,從內部噴嘴154、外部噴嘴155向箱子2的內部和外部噴灑清洗液來進行洗滌,由此具有顯著提高洗滌機4對箱子 2的洗滌效率的效果。
圖I是示出現有技術的洗滌機的狀態圖;圖2是示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洗滌機的正面圖;圖3是示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洗滌機的平面圖;圖4是圖2的A-A線截面圖;圖5是圖2的B-B線截面圖;圖6是圖2的C部分的狀態圖;圖7是圖4的D部分的分離立體圖;圖8是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旋轉單元的立體圖;圖9A、9B是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旋轉單元的作用狀態圖;圖10是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旋轉裝置的立體圖;圖11是圖10的E部分的立體圖;圖12是圖10的從F上觀察的狀態圖;圖13是根據本發明的控制單元的結構框圖;圖14A至14E是洗滌單元的作用狀態圖。附圖標記說明2 :箱子4 :洗滌機6 :移送傳送帶8 :分配機10 :供應單元12 :旋轉單元14 :洗滌單元16 :脫液單元
18 :干燥單元20 :控制單元22 :清洗液供應單元23、42、96 :移送馬達24 :罐26:供應泵28 :第一傳感器30、72:引導孔32、74 :旋轉鼓34、76 :連接棍36 :水平移送傳送帶38 :豎直移送傳送帶40 :水平軸44 :連接框 46 :豎直軸48 :斜角齒輪50 :第二傳感器52 :第三傳感器54 :水平用突出針56 :豎直用突出針58 :調整傳感器60:上部引導棍62:側面引導棍64、98 :墊輥66、100:旋轉軸68、106:旋轉馬達70 :旋轉裝置78 :移送傳送帶80 :移送軸82、104:傳達鏈84:中央軸86:中央鏈輪88 :輔助鏈輪90:引導鏈92:引導軸94:引導輥102 :突出針108:第四傳感器110:鼓鏈
112:鼓鏈輪114:鎖定部件116,126,164 :支持臺(帶)118:固定棒120 :頭122、166、172 :針124:拉伸彈簧 128 :加壓手段130 :推送棒132 :支持棍134 :連接棒136 :加壓汽缸138、168:桿140 :箱子感應部件142 :接觸棒144 :旋轉棍146:作用棒148 :第五傳感器150 :第六傳感器152 :推送汽缸154:內部噴嘴155 :外部噴嘴156 :搖動部件158 :臂160 :合頁軸162:凸輪板170:旋轉板171:引導棍174 :噴嘴馬達176:內部氣刀178 :氣泵180 :外部氣刀182:門184:門汽缸
具體實施例方式構成本發明實施例的洗滌機,可參照圖2至圖7,首先,在物流線中使用用于搬運各種零件(或產品)的大型箱子2,這種大型箱子2在移送過程或流通及保管過程中會沾上污染物質,對被移送的產品質量造成影響。
因此,如上所述的被污染的大型箱子2,由洗滌機4(參照圖3)進行洗滌干燥并被運出,所述自動洗滌機4上,按次序安裝有供應單元10,其通過移送傳送帶6及分配機8 一個一個地供應箱子2 ;旋轉單元12,其安裝在供應單元10的出口側,將移送來的箱子2朝一側方向旋轉90度;洗滌單元14,其安裝在旋轉單元12的出口側,用清洗液洗滌箱子2 ;脫液單元16,其安裝在洗滌單元14的出口側,用高壓空氣對箱子2表面上殘留的清洗液進行脫液;干燥單元18,其安裝在脫液單元16的出口側,用高壓空氣對箱子2進行干燥;和旋轉單元12,其安裝在干燥單元18的出口側,將進入的箱子2朝另一側逆向旋轉90度然后運出,在這里所述供應單元10、旋轉單元12、洗漆單元14、脫液單元16、干燥單元18連接到傳達運轉命令的控制單元20。此外,清洗液供應單元22被安裝在所述洗滌單元14的外側并連接到控制單元20。在如上所述安裝的供應單元10上,安裝有用鏈子連接移送馬達23的軸的移送傳送帶6 ;在所述移送傳送帶6的上面,安裝有用于確認箱子2是否被投入的第一傳感器;在所述移送傳送帶6的后尾上,安裝有將負載的箱子2被分成一個一個地進行投出的分配機 8。此外,所述移送馬達與第一傳感器28和分配機8連接到控制單元20。位于所述供應單元10的出口側的旋轉單元12上,如圖8和圖9A、9B所示,具有兩個旋轉鼓32,其上有貫通形成使箱子可以用過的引導孔30 (參照圖8),且為圓筒形狀,上述兩個旋轉鼓32,分別固定在縱向排列的連接棍34末端部。接觸所述旋轉鼓32之間進入的箱子2的底面的水平移送傳送帶36、與進入的箱子2的側壁接觸的豎直傳送帶38分別被安裝,該水平移送傳送帶36水平排置并且末端部固定在旋轉鼓32上,該豎直移送傳送帶38相對于水平移送傳送帶36以直角排置并且末端部固定在旋轉鼓32上。如上所述安裝的水平移送傳送帶36的水平軸40,用鏈子連接有提供動力的移送馬達42,并連接到控制單元20,所述移送馬達42,位于水平移送傳送帶36下方,固定安裝在連接著旋轉鼓32的連接框44上。所述水平移送傳送帶36的水平軸40的末端部與豎直移送傳送帶38的豎直軸46的末端部,分別結合有斜角齒輪48相互齒合,此時,所述移送馬達42的動力以水平軸40、斜角齒輪48、豎直軸46的順序傳達,使水平移送傳送帶36與豎直移送傳送帶38同時運轉。所述連接框44的前端和后尾上,有用于確認箱子2是否進入的第二傳感器50和第三傳感器52分別被安裝并且連接到控制單元20,在所述旋轉鼓32的正面,分別安裝有用于確認90度旋轉狀態的水平用突出針54和豎直用突出針56,確認所述水平用突出針54和豎直用突出針56的位置的調整傳感器58,從旋轉鼓32的正面分離地安裝并連接到控制單元20。此外,所述水平移送傳送帶36的上側,有起引導箱子2作用的上部引導棍60縱向排置并固定安裝到旋轉鼓32上,所述豎直移送傳送帶38上側,有起引導箱子2作用的側面引導棍62縱向排置并固定安裝到旋轉鼓32上。所述各旋轉鼓32的兩側下部,傳達旋轉力的墊輥64接觸并可旋轉地被安裝,所述墊輥64,分別結合到在旋轉鼓32兩側縱向排置的兩個旋轉軸66的前端和后端,在上述旋轉軸66中的任何一個上,有提供動力的旋轉馬達68的軸以鏈子連接,所述旋轉馬達連接到控制單元20。此外,位于所述旋轉單元12的出口側的洗漆單元14上,安裝有將箱子2在停止的位置上以滾動形式旋轉的旋轉裝置70,在所述旋轉裝置70上,如圖10至圖13所述,有貫通形成引導孔72(參照圖10)的圓筒性狀的兩個旋轉鼓74,所述兩個旋轉鼓74分別固定在橫向排置的連接棍76的兩端部,所述旋轉鼓74之間的下部,有移送傳送帶78水平排置并固定在旋轉鼓74上。如上所述安裝的移送傳送帶78的移送軸80,橫向排置并分別可旋轉地結合到位于兩側的旋轉鼓74上,上述移送軸80的另外一端上,有傳達鏈82的一部分卷繞連接,上述傳達鏈82的另外一部分被卷繞地安裝在中央鏈輪86上,該中央鏈輪86,以中央軸84結合在旋轉鼓74(參照圖12)的中央。在所述中央軸84上,有其他輔助鏈輪88結合且引導鏈90的一部分被卷繞,所述引導鏈90的另一部分,被卷繞地安裝在移送傳送帶78的入口側和出口側前面排置的引導軸92的末端部上,各引導軸92,以橫向排置,且中間部分結合到引導輥94上。 所述中央軸84的另外一端上用鏈子連接有提供動力的移送馬達96,所述移送馬達96,連接到控制單元20的同時固定安裝到洗滌單元14的墻面上。此外,上述兩個旋轉鼓74的前側和后側下部,有墊輥98接觸并可旋轉地安裝,所述墊輥98,分別結合到在旋轉鼓74的前側和后側上橫向排置的兩個旋轉軸100兩側上,兩個旋轉軸100的兩外一端上,卷繞連接有結合了突出針102的傳達鏈104,旋轉軸100中的任何一個,用鏈子連接有提供動力的旋轉馬達106的軸。如上所述安裝的旋轉馬達106,連接到控制單元20并固定安裝到洗滌單元14的墻面上,用于確認所述突出針102的位置的第四傳感器108被分離地安裝到傳達鏈104外側并連接到控制單元20上。此外,所述兩個旋轉鼓74上分別有鼓鏈110以圓形卷繞安裝,咬合鼓鏈110的鼓鏈輪112,分別安裝到結合在任何一個旋轉軸100兩側上的墊輥98上,此時,所述旋轉鼓74,靠通過鼓鏈輪112傳達來的動力旋轉。此外,所述各旋轉股74內側面上部,安裝有用于固定及接觸進入的箱子2的鎖定部件114。所述鎖定部件114(參照圖11)上,有電焊安裝到旋轉鼓74的墻面上的兩個支持臺116,支持臺116上,可旋轉地結合有彎曲成“C”字形的固定棒,所述固定棒118的中間部分上,結合有頭120并在兩側有針122突出,各針122上,掛到對固定棒118提供鎖定功能彈力的拉伸彈簧124的下部,拉伸彈簧的124的上部,被掛在固定安裝到旋轉鼓74墻面上的支持臺126上。所述鎖定部件114的上部有加壓手段128,該加壓手段128通過提供或斷開作用力來實現鎖定狀態或解鎖狀態,所述加壓手段128被固定安裝到洗滌單元14的上側并與旋轉裝置70分離。如上所述安裝的加壓手段128上,具有推送棒130,其用于向鎖定部件114的頭120傳達作用力,該推送棒130橫向排列并在兩側豎直地結合支持棍132,各支持棍132上端部上,結合有橫向排列的連接棒134,所述連接棒134的中央,結合有加壓汽缸136的桿138的上端部。
所述加壓汽缸136,連接到控制單元20,并固定安裝到洗滌單元14的上端面上。此外,在旋轉鼓74的上側,安裝有用于確認是否存在進入內部的箱子2的箱子感應部件140 (參照圖10),該箱子感應部件140,由以下構成,即接觸棒142,其被排置在旋轉鼓74的上部之間,被彎曲成“U”字形;旋轉棍144,其焊接接觸棒142的上側,橫向排列,可旋轉地結合到洗滌單元14的兩側墻面上;作用棒146,其豎直地焊接到旋轉棍144的一端部上,位于洗滌單元14的外部墻面上;第五傳感器148和第六傳感器150 (參照圖6),其安裝到洗滌單元14的外部墻面上,確認作用棒146的位置來判斷箱子2是否進入;推送汽缸152,其安裝到所述第五傳感器148的另一側,將作用棒146向后方推動。此時,第五傳感器148和第六傳感器150、推送汽缸152,連接到控制單元20。洗滌單元14上安裝的內部噴嘴154(參照圖4)上,結合有搖動部件156,該搖動部件156提供作用力來使其可以反復出入旋轉鼓74的內側和外側,該搖動部件156(參照圖
7)上,有豎直地固定安裝在內部噴嘴154上端部的臂158,在所述臂158上端結合有合頁軸160與半圓形狀的凸輪板162,該合頁軸160,可旋轉地結合到洗滌單元14的墻面上安裝著的支持臺164上。在凸輪板162上側,針166從合頁軸160結合在偏心的位置上,該針166上,結合有傳達動力的桿168下部,桿168的上部,以針172結合在旋轉板170外側,在旋轉板170中心,結合有提供動力的噴嘴馬達174的軸,所述噴嘴馬達174連接到控制單元20并固定安裝在洗滌單元14的上端面上。此外,各旋轉鼓74的內側墻面下部,縱向安裝著引導箱子2進入的引導棍171,在洗滌單元14的上部與一側墻面上分別安裝著外部噴嘴155,內部噴嘴154和外部噴嘴155與清洗液供應單元22的供應泵26連接。此外,被安裝在洗滌單元14(參照圖3)出口側的脫液單元16與干燥單元18上,分別安裝著如上所述結構的旋轉裝置70,脫液單元16與干燥單元18上安裝著的搖動部件156上結合有內部氣刀176 (參照圖5),該內部氣刀176分別噴射出高壓空氣來對箱子2的內面進行脫液和干燥,該內部氣刀176與供應高壓空氣的氣泵178(參照圖3)連接。此時,將所述搖動部件156的臂158的前端部彎曲45度,由此內部氣刀176的噴射口被扭曲45度方向,由此從該內部氣刀176噴射出的高壓空氣,會變成可更容易地對箱子2的內部墻上殘留的清洗液進行脫液的狀態。與此不同,搖動部件156的臂158也可被形成為直線形狀,來使內部氣刀176的噴射口朝向直線方向。在所述脫液單元16與干燥單元18的上部及側面墻上,有對箱子2的周圍進行脫液及干燥的外部氣刀180 (參照圖5)被分別安裝并被連接到氣泵178。此外,該洗滌單元14 (參照圖2)與脫液單元16及干燥單元18的入口及出口處,分別安裝著可進行開閉的門182,各個門182的上部,有提供作用力的門汽缸184被安裝并被連接到控制單元20。干燥單元18的出口上,有將箱子2朝另外一側逆向旋轉90度并將其運出的旋轉單元12被安裝并被連接到控制單元20,該旋轉單元12具有與安裝在供應單元10和洗滌單元14之間的旋轉單元12相同的結構。如上所述結構的本發明的作用如下所述。 首先,在供應單元10 (參照圖3)負載的箱子2按照控制單元20的命令從分配機8中一個一個地被投出,同時下落到移送傳送帶6上,第一傳感器28由于箱子2而被打開并將信息傳達給控制單元20,控制單元20向移送馬達23傳達運轉命令來運轉移送傳送帶6。之后,箱子2隨著運轉的移送傳送帶6進入旋轉單元12,使第二傳感器50 (參照圖
8)被打開,此時,控制單元20基于傳達來的信息向移送馬達42傳達運轉命令,移送馬達42將動力提供給水平軸40來帶動水平移送傳送帶36,水平移送傳送帶36使箱子進入旋轉單元12。同時,移送馬達42的動力中的一部分,按水平軸40、斜角齒輪48、豎直軸46的順序傳達來將豎直移送傳送帶38帶動,這種情況下箱子2隨著水平移送傳送帶36和豎直移送傳送帶38進入旋轉單元12,同時箱子2隨著上部引導棍60和側面引導棍62移動。如上所述進入的箱子2到達第三傳感器52時,控制單元20基于傳達來的信息向移送馬達42轉達終止運轉的命令,由此水平移送傳送帶36和豎直移送傳送帶38同時終止 運轉,使箱子2停止。之后,控制單元20向旋轉馬達68發送運轉命令來旋轉墊輥64,該墊輥64上部相接的旋轉鼓32朝著正旋轉方向,即右側旋轉。這時,位于旋轉鼓32的另一側的墊輥64,在起支持作用的同時單純地空轉。在旋轉鼓32如上所述旋轉時,水平用突出針54從調整傳感器58上脫離,該調整傳感器58上有別的豎直用突出針56被放置,此時,控制單元20基于來自調整傳感器58的信息,向旋轉馬達68發送終止運轉命令,由此旋轉鼓32停止運轉。由此,箱子2,從圖9A所示的入口保持上下方向的狀態,轉到圖9B所示的箱子2入口朝右側方向旋轉90度的狀態,同時安裝在旋轉鼓32上的水平移送傳送帶36變成豎直狀態,豎直移送傳送帶38變成水平狀態。之后,控制單元20向門汽缸184(參照圖2)發送運轉命令將門打開之后,分別向旋轉單元12的移送馬達42與旋轉裝置70的移送馬達96發送運轉命令,此時,旋轉單元12的水平移送傳送帶36與豎直移送傳送帶38與移送馬達42的動力一起運轉將箱子2移送到旋轉裝置70,同時箱子2隨著旋轉裝置70的移送馬達96的動力帶動的移送傳送帶78進入旋轉裝置70內部。箱子2出來旋轉單元12 (參照圖8)之后,第三傳感器52關閉,控制單元20同時向旋轉單元12上安裝的移送馬達42發送終止運轉命令并向旋轉馬達68發送運轉命令。由此,墊輥64依旋轉馬達68的動力逆向旋轉,使旋轉鼓32向反方向旋轉。如上所述,在旋轉鼓32逆向旋轉時,位于調整傳感器58上的豎直用突出針56脫離,水平用突出針到達調整傳感器58,此時,控制單元20基于來自調整傳感器58的信息向旋轉馬達68發送終止運轉命令,由此旋轉鼓32停止運轉。由此,旋轉鼓32向反方向旋轉90度,保持與最初相同的狀態,由此,水平移送傳送帶36轉到位于水平狀態,豎直移送傳送帶38轉到位于豎直狀態。之后,在箱子2從旋轉單元12進入洗滌單元14的旋轉裝置70 (參照圖10)的過程中,旋轉裝置70的移送馬達96的動力帶動移送傳送帶78并同時旋轉引導軸92和引導輥94,此時,箱子2依引導輥94和移送傳送帶78進入旋轉裝置70內部。如上所述進入的箱子2到達移送傳送帶78的末端部時,位于上部的接觸棒142向后方傾斜,接觸棒142向后方傾斜的同時使旋轉輥144與作用棒146 —起旋轉,同時所述作用棒146(參照圖6)從第五傳感器148的位置移動到第六傳感器150的位置。在這種情況下,所述控制單元20,接收來自第五傳感器148的打開信號,判斷為旋轉裝置70內部沒有箱子2,當從第五傳感器148接收到關閉信號并從第六傳感器150接收到打開信號時,判斷為箱子2已完全進入旋轉裝置70內部。由此,如上所述,第六傳感器150的打開信號到達控制單元20時,控制單元20向移送馬達96發送運轉終止命令,終止移送傳送帶78的運轉和引導輥94的旋轉,由此來使箱子2停止。同時,控制單元20如圖14A所示向推送汽缸152 (參照圖6)發送桿前進命令推動作用棒146時,作用棒146使旋轉棍144 (參照圖10)旋轉,同時使接觸棒142向后方傾斜,由此所述接觸棒142脫離開進入的箱子2。當如上所述箱子2進入旋轉裝置70的內部時,所述加壓手段128的推送棒130開 始對鎖定部件114的頭120進行加壓。此時,固定棒118維持豎直狀態,旋轉裝置70的內部成為一個開放的狀態來使箱子2可以順利進入。之后,當移動來的箱子2如圖14B所示停止在移送傳送帶78上時,控制單元如圖14C所示向加壓汽缸136發送桿138前進命令,由此推送棒130從鎖定部件114的頭120上隔離開來。此時,作用在所述頭120上的推送棒130的作用力被解除,由此拉伸彈簧124以彈力將頭120向上方拉動,該頭120將固定棒118向上側方向旋轉20 30度,同時固定棒118的兩側部分固定箱子2的側壁成為鎖定狀態。之后,控制單元20向門汽缸184發送運轉命令使門182轉到關閉狀態,之后向旋轉馬達106發送運轉命令,當動力通過傳達鏈104到達旋轉軸100時,鼓鏈輪112向鼓鏈110傳達動力來如圖14D所示將旋轉股74旋轉,同時墊輥98支持并旋轉旋轉鼓74。在這種情況下,所述旋轉鼓74,在內部包括著移送傳送帶78與鎖定部件114和箱子2的狀態下,在墊輥98及鼓鏈輪112上面旋轉。此后,當從控制單元20中對清洗液供應單元22 (參照圖3)的供應泵26發出運轉命令時,罐24中存儲的清洗液通過內部噴嘴154和外部噴嘴155向箱子2的內部和外部同時噴灑。在如上所述的狀態下,控制單元20向具備搖動部件156 (參照圖7)的噴嘴馬達174傳達運轉命令,所述旋轉板170在旋轉的同時使桿168上升下降,此時由于所述桿168的下端結合的其他針166相對于合頁軸160偏心地排置,所以使凸輪板162與臂158以合頁軸為中心反復正向、逆向旋轉。由此,臂158如圖14E所示與下端部安裝著的內部噴嘴154—起搖動,內部噴嘴154反復執行通過旋轉鼓74的引導孔72進入和出去旋轉裝置70的內部與外部的過程。在如上所述的狀態下,從內部噴嘴154噴灑出來的清洗液,可洗滌從箱子2的入口到底面中間部分,由于旋轉鼓74(參照圖4)依旋轉馬達106的動力連續旋轉,所以從內部噴嘴154中噴灑出來的清洗液可以均勻地清洗箱子2的內部墻面和底面整體。此時,由于箱子2的入口向右側旋轉了 90度,所以向箱子2內部噴灑的清洗液不會殘留,會馬上排出。之后,旋轉鼓74旋轉一次時,傳達鏈104 (參照圖12)的突出針102在第四傳感器108中確認一次,控制單元20判斷為旋轉鼓74旋轉了一次。在上述洗滌過程中,一般箱子2旋轉5 6次就完成洗滌,此時如果將第四傳感器108中確認的突出針102的次數在控制單元20設定為5 6次的話,所述控制單元20便可以基于來自第四傳感器108的信息將旋轉鼓74旋轉或停止。之后,箱子2的洗滌過程結束的話,控制單元20向旋轉馬達106和噴嘴馬達174發送運轉終止命令。由此,所述移送傳送帶78像最初一樣保持在水平狀態停止,搖動部件156的臂158像最初一樣保持豎直狀態,內部噴嘴154位于旋轉鼓74的外側。在如上所述的狀態下,當控制單元20對加壓汽缸136 (參照圖11)發出桿138后退命令時,推送棒130對頭120加壓,該頭120抵抗拉伸彈簧124的彈力的同時將固定棒118旋轉為豎直狀態。
此時,固定棒118從箱子2的側壁上脫離開,轉到鎖定狀態。接著,控制單元20向推送汽缸152 (參照圖6)發送運轉命令而使桿后退時,作用棒146由于桿的作用力被解除而與接觸棒142 —起企圖靠自重回復到豎直位置,此時,接觸棒142將旋轉棍144逆向旋轉同時停止在箱子2上面,所述作用棒146被放置于第六傳感器150上。此時,控制單元20基于來自第六傳感器150的信號,判斷為箱子2停在了旋轉裝置70內部。此后,控制單元20向門汽缸184發送運轉命令將門182打開之后,向移送馬達96 (參照圖12)發送運轉命令來與上所述帶動移送傳送帶78并旋轉引導輥94,這樣箱子2就從旋轉裝置70中出來,進入脫液單元16(參照圖2)。如上所述箱子2完成從旋轉裝置70中出來之后,接觸棒142依自重變為豎直狀態并將作用棒146從第六傳感器150上移動到第五傳感器148上,由此控制單元20判斷為旋轉裝置70中沒有箱子2。之后,控制單元20向門汽缸184再次發送運轉命令,使門182成為關閉狀態。此外,在脫液單元16中,一如前面所述的在洗滌單元14中的,將鎖定部件114的鎖定狀態解除,之后箱子2進入旋轉裝置70的內部,之后使鎖定部件114處于鎖定狀態將箱子2固定,使用推送汽缸152的桿來推動作用棒146,由此使接觸棒142向箱子2的后方傾斜。在如上所述的狀態下,控制單元20向氣泵178發送運轉命令來供應高壓空氣并使旋轉鼓74旋轉,同時向搖動部件156發送運轉命令使內部氣刀176進行搖動運動。此時,通過所述內部氣刀176和外部氣刀180噴射出的高壓空氣將箱子2的內外表面上殘留的清洗液脫液。當所述脫液作業完成時,鎖定部件114對箱子2的鎖定功能被解除,同時使推送汽缸152的桿后退,使接觸棒142位于箱子2的上面。之后,控制單元20向門汽缸184發送運轉命令使門182打開之后,向移送傳送帶78發送運轉命令,箱子2被從脫液單元16移動至干燥單元18中。在干燥單元18中,施行與脫液單元16中的相同的過程,將箱子2以高壓空氣進行干燥,然后移動至旋轉單元12。
到達旋轉單元12的箱子2是朝一側方向旋轉了 90度的狀態,此時,旋轉單元12與洗滌單元14的入口處的旋轉單元12反向地,將旋轉鼓32朝另一側方向旋轉90度,使箱子2的入口朝向上側。 之后,箱子2移動至位于旋轉單元12的出口側的未圖示的運出單元。
權利要求
1.一種大型箱子用自動洗滌機,包括 供應單元10,其通過移送傳送帶6及分配機8 一個一個地供應箱子2 ; 洗滌單元14,其安裝在供應單元10的出口側,用清洗液洗滌箱子2 ; 脫液單元16,其安裝在洗滌單元14的出口側,用高壓空氣對箱子2表面上殘留的清洗液進行脫液; 干燥單元18,其安裝在脫液單元16的出口側,用高壓空氣對箱子2進行干燥;和控制單元20,其連接到供應單元10、洗滌單元14、脫液單元16、干燥單元18,傳達運轉命令, 其中,供應單元10與洗滌單元14之間安裝有旋轉單元12,其將從供應單元10處移動來的箱子2朝一側方向旋轉90度移送至洗滌單元14,且所述旋轉單元12連接到控制單元20。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大型箱子用自動洗滌機,其中,所述旋轉單元12由以下構成,即 兩個旋轉鼓32,其貫穿形成引導孔30并通過連接棍34連接; 水平移送傳送帶36與豎直移送傳送帶38,其位于所述旋轉鼓32之間并被固定安裝在內部; 移送馬達42,其向水平移送傳送帶36與豎直移送傳送帶38提供動力,并被固定安裝在旋轉鼓32之間;和 旋轉馬達68,其被分離地安裝在所述旋轉鼓32下部,提供旋轉動力, 其中,所述移送馬達42與旋轉馬達68連接到控制單元20。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箱子用自動洗滌機,其中, 水平用突出針54與豎直用突出針56,被各自分離地安裝在所述旋轉鼓32正面,用于確認所述水平用突出針54與豎直用突出針56的位置的傳感器58,被分離地安裝在所述旋轉鼓32正面并連接到控制單元20, 用于確認箱子2是否進入的第二傳感器50與第三傳感器52,被隔離開安裝在所述水平移送傳送帶36下并連接到控制單元20。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箱子用自動洗滌機,其中, 墊輥64接觸并可旋轉地安裝在各個旋轉鼓32兩側下面, 所述墊輥64分別結合在旋轉軸66的兩端部上, 所述旋轉軸66上,以鏈子連接有旋轉馬達68的軸。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箱子用自動洗滌機,其中, 在所述水平移送傳送帶36的上側,有起引導箱子2作用的上部引導棍60被固定安裝到旋轉鼓32上, 在所述豎直移送傳送帶38的上側,有起引導箱子2作用的側面引導棍62被固定安裝到旋轉鼓32上。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大型箱子用自動洗滌機,其中, 所述洗滌單元14上,安裝有使箱子2在停止的位置上以滾動形式旋轉的旋轉裝置70,所述旋轉裝置70連接到控制單元20, 所述旋轉裝置70由以下構成,即兩個旋轉鼓74,其貫通形成引導孔72并通過連接棍76連接; 移動傳送帶78,其安裝在所述旋轉鼓74之間,移送箱子2 ; 鎖定部件114,其安裝在所述旋轉鼓74上部,將進入的箱子2固定及解除; 移送馬達96,其位于所述旋轉鼓74外側,固定安裝在洗滌單元14的墻面上,向移送傳送帶78提供動力;和 旋轉馬達106,其位于所述旋轉鼓74下部,固定安裝在洗滌單元14的墻面上,向旋轉鼓 74提供旋轉動力, 其中,所述鎖定部件114、移送馬達96、旋轉馬達106連接到控制單元20,所述洗滌單元14內部分別安裝有從清洗液供應單元22接收清洗液的供應來進行噴灑的內部噴嘴154與外部噴嘴155。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大型箱子用自動洗滌機,其中, 墊輥98接觸并可旋轉地安裝在各個旋轉鼓74兩側下面, 所述墊輥98分別結合在旋轉軸100的兩端部上, 兩個旋轉軸100通過結合有突出針102的傳達鏈104連接, 所述旋轉軸100中的任何一個通過鏈子連接到旋轉馬達106的軸, 所述傳達鏈104的外側上安裝有確認突出針102的第四傳感器108, 所述第四傳感器108連接到控制單元20。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大型箱子用自動洗滌機,其中, 加壓手段128被固定安裝在洗滌單元14上側,所述加壓手段128通過向所述鎖定部件114提供或中斷作用力來使其進入鎖定狀態或解鎖狀態,所述加壓手段128,與旋轉裝置70分離地安裝并連接到控制單元20。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大型箱子用自動洗滌機,其中,所述內部噴嘴154上結合有搖動部件156,所述搖動部件156提供作用力來使其通過引導孔72反復出入旋轉鼓74內側與外偵U,所述搖動部件156固定安裝在洗滌單元14的上側墻面上并連接到控制單元20。
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大型箱子用自動洗滌機,其中,在所述旋轉鼓74上側,有確認是否存在向內部進入的箱子2的箱子感應部件140安裝在洗滌單元14的墻面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大型箱子用自動洗滌機及自動洗滌機的洗滌方法,目的在于,通過構建在旋轉單元12中將箱子2向一側方向旋轉90度并供應至洗滌單元14的結構,由此使從洗滌單元14向箱子2內部噴灑的清洗液不會殘留而馬上被自然脫液,來顯著提高洗滌機4的洗滌功能。
文檔編號B08B9/28GK102773238SQ201110356608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12日
發明者南孝俊, 楊熙俊 申請人:(株)克來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