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物理精煉制備核桃油的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油料加工技術,特別是一種直接采用物理精煉方法制備核桃精煉油的工藝。
背景技術:
核桃是傳統的木本油料作物,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含有多種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如不飽和脂肪酸中的油酸、亞油酸、多種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等。對人體起到特殊的保健作用,歷來備受人們青睞。核桃油是以核桃剝殼的下腳料為原料經壓榨、浸出、精煉制備的油脂。核桃的下腳料品質差,加工的毛油酸價 高、顏色深。核桃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易氧化酸敗。采用常規的精煉方法脫酸采用燒堿脫酸、由于堿除了會和油中的游離脂肪酸發生中和反應,還會和油發生皂化反應,造成精煉率低,脫色后需要高溫脫臭,由于間隙脫臭時間長,(4至6小時、250度)長時間高溫脫臭,核桃精煉油易氧化酸敗。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能較好保持核桃油中各種有益活性成份,直接采用物理精煉方法制備核桃精煉油的工藝。具體工藝步驟為,
A、水化脫膠,包括
I、將經過濾處理過的核桃原油放入水化鍋內油溫調至40°C,在快速攪拌下,緩慢加入占油重0. 2%的食用級磷酸,磷酸濃度為85%,全部磷酸控制在20分鐘內加完,磷酸加完后繼續快速攪拌一小時后,開始升溫,終溫控制在60°C內,靜置沉降8 12小時,然后放盡油腳。2、將上述放盡油腳的油加熱升溫至90°C,加入95°C的軟水進行水洗,加水量為油重的8%,水洗時快速攪拌,水洗過后沉降3小時放出鍋底廢水。3、水洗后,將油在真空下以100°C的溫度進行脫水,脫水時間控制在廣2小時間。B、脫色,包括
1.將脫水后的待脫色油放入鍋真空度殘壓不高于8kpa的脫色鍋內,油量為鍋容積的75%,開啟脫色鍋加熱蒸汽將油溫加熱至110°C,加入油重的3 8%白土,繼續攪拌升溫,終溫控制在120°C,然后打入脫色過濾機進行過濾;
2.經過濾機過濾后的脫色油,再經脫色安全過濾器過濾后進入脫色油儲罐,以便對物理脫酸系統供油,調節過濾機進出口閥門,保持過濾機壓力在0. 05、. 35MPa之間;
3.當過濾機工作壓力達0.3、.35MPa,將進油切換至另一臺過濾機,壓盡本機內的存油,吹干濾餅,抖餅清餅,過濾機清餅后留待下次脫色使用。C、物理脫酸和脂肪酸捕集,包括
1.啟動脫酸系統真空泵,對脫酸塔、捕集塔抽真空,極限殘壓不得高于267Pa;
2.開啟系統冷卻水,冬季溫度不得高于20°C,夏季溫度不得高于25°C;
3.通過脂肪酸循環泵及其進口旁路閥,將脂肪酸罐內打入一定量的四級油,作為捕集液,當脂肪酸罐內油位到達下視鏡時,關閉脂肪酸循環泵進口旁路閥,停止充入四級油,打開進口閥,進行正常的捕集循環;
4.脫色油真空儲罐內油位到達一半以上容量時,啟動脫酸進油泵,調節流量至I. 5 2M3/h,對脫酸系統進油;
5.進油的同時,逐步調節導熱油的流量和溫度,最終進口溫度至265 270°C左右,進、出口溫差10°C左右;
6.當脫酸塔內容有1/4存油時,啟動脫酸屏蔽泵,油經過導熱油加熱器、脫酸塔進行加熱循環,同時關閉脫酸進油泵,停止向脫酸塔進油; 7.待脫色油罐內存油走空以后,打開導熱油旁通閥,關閉導熱油加熱器導熱油進、出口閥門,停止向導熱油加熱器供導熱油,打開脫酸系統冷卻大循環閥,關閉脫酸出油閥,將脫酸系統切換為冷卻大循環,對整個脫酸系統設備和存油進行冷卻降溫。D、出油
1、當脫酸塔I和脫酸塔II塔底溫度達180°C時,開啟直接汽。當脫酸底溫度達235°C以上時,取油化驗酸價,酸價達標后,開始正常進、出油;
2、當脫酸塔底部油溫低于180°C時,應關閉串連在一起的脫酸塔I和脫酸塔II的直接汽。當油溫低于70°C時,開啟出油閥,關閉冷卻大循環閥,將脫酸系統存油出盡,即可獲得符合質量的核桃精煉油。本發明工藝設計獨特巧妙,運行安全可靠,由于不采用燒堿脫酸、長時間脫臭,較好地保持了核桃油中各種有益的活性成份,避免了現有加工技術對核桃油和其中有效成份的不利影響。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機榨核桃毛油3噸,酸價5,色澤羅維朋25. 4毫米黃25、紅4,過氧化值2. 5.固雜0. 2%。水化脫膠調至40°C,在快速攪拌下,緩慢加入占油重0. 2%的食用級磷酸,磷酸濃度為85%,全部憐Ife控制在20分鐘內加完,憐Ife加完后繼續快速攬祥一小時后,開始升溫,終溫至600C .水化反應完成后,靜置沉降8小時,然后放盡油腳。水洗將上述放盡油腳的油加熱升溫至90°C,加入95°C的軟水進行水洗,加水量為油重的8%,水洗時快速攪拌,水洗過后沉降3小時放出鍋底廢水。水洗2次。將脫色鍋內加入待水化核桃油,加油量為鍋容積的75%左右,開啟脫色鍋加熱蒸汽,將油溫加熱至110°c左右,開始加入白土,白土添加量視油品品質決定,一般為油生的3%。白土加入后,繼續攪拌升溫,終溫控制在120°C左右,然后打入脫色過濾機進行過濾,過濾過程中,脫色鍋必須保持在真空狀態下,且攪拌不能停止。經過濾機過濾后的脫色油,再經脫色安全過濾器,過濾后進入脫色油儲罐,以便對物理脫酸系統供油。生產中要注意觀察脫色油儲罐油位,既要防止液位過高滿溢,又要防止油位過低,導致對物理脫酸系統供油中斷。另外,生產中還要適當調節過濾機進出口閥門,控制流量,使整個過濾系統壓力和流量均衡,保持過濾機壓力在0. 05^0. 35MPa之間。當過濾機工作壓力達0. 3^0. 35MPa,且過濾速率明顯下降時,將進油切換至另一臺過濾機。壓盡本機內的存油,吹干濾餅,并再次壓盡機內存油,確認機內確無殘油,壓力泄盡后,打開底部碟閥,開振動器抖餅。抖餅務必干凈徹底,抖餅不凈,必須開蓋人工清理。過濾機清餅后,上好上蓋,關閉底部碟閥,檢查確認碟閥關閉嚴密,各部位確無滲漏后,留待下次脫色使用。I.啟動脫酸系統真空泵,對脫酸塔、捕集塔抽真空,極限殘壓不得高于267Pa。2.開啟系統冷卻水,冷卻水應保持潔凈,冬季溫度不得高于20°C,夏季溫度不得高于 25。。。3.通過脂肪酸循環泵及其進口旁路閥,將脂肪酸罐內打入一定量的四級油,作為捕集液。當脂肪酸罐內油位到達下視鏡 時,關閉脂肪酸循環泵進口旁路閥,停止充入四級油,打開進口閥,進行正常的捕集循環。4.當脫酸系統真空度達到要求,且脫色油真空儲罐內油位到達一半以上容量時,啟動脫酸進油泵,調節流量至I. 5 2M3/h,對脫酸系統進油。5.進油的同時,逐步調節導熱油的流量和溫度,最終進口溫度至265 270°C左右,進、出口溫差10°C左右。6.當脫酸塔有一定存油時(脫酸塔底部真空表真空度略有下降),啟動脫酸屏蔽泵,油經過導熱油加熱器、脫酸塔進行加熱循環。同時關閉脫酸進油泵,停止向脫酸塔進油。7.待脫色油罐內存油走空以后,打開導熱油旁通閥,關閉導熱油加熱器導熱油進、出口閥門,停止向導熱油加熱器供導熱油,打開脫酸系統冷卻大循環閥,關閉脫酸出油閥,將脫酸系統切換為冷卻大循環,對整個脫酸系統設備和存油進行冷卻降溫。8.當脫酸塔I和脫酸塔II塔底溫度達180°C時,開啟直接汽。當脫酸底溫度達235°C以上時,取油化驗酸價,酸價達標后,開始正常進、出油。當脫酸塔底部油溫低于180°C時,應關閉脫酸塔I和脫酸塔II的直接汽。當油溫低于70°C時,開啟出油閥,關閉冷卻大循環閥,將脫酸系統存油出盡。9.趁熱放盡脂肪酸捕集循環系統所有設備、管道內的脂肪酸,以防凝結影響下次生產的正常進行。10.在停止向脫酸系統供熱的同時,清除導熱油爐爐火,開啟內循環降溫至70°C以下,才可停止導熱油循環泵。11.關閉冷卻水系統和脫酸真空系統。冬季還必須放盡泵、設備及管道內可能存在的積水,以防結冰凍裂。核桃油經物理精煉后,經檢測酸價降至0. 13,色澤羅維朋133. 4毫米黃10、紅2.過氧化值2. 5.固雜小于0.01.達到國標核桃油一級標準。精煉率95%。高于常規精煉85%。混合脂肪酸得率2. 5%。實施例2
機榨核桃毛油5噸,酸價6,色澤羅維朋25. 4毫米黃25、紅6,過氧化值3. 5.固雜0. 2%。水化脫膠視同實施例I.
核桃油脫色視同實施例1,白土添加量為5%。核桃油物理脫酸視同實施例I。核桃油經物理精煉后,經檢測酸價降至0. 15,色澤羅維朋133. 4毫米黃10、紅2.過氧化值2. 5.固雜小于0.01.達到國標核桃油一級標準。精煉率94%。高于常規精煉83%。混合脂肪酸得率3%。
實施例3
機榨核桃毛油4噸,酸價4,色澤羅維朋25. 4毫米黃25、紅5,過氧化值3.固雜0. 2%。水化脫膠視同實施例I.
核桃油脫色視同實施例1,白土添加量為4%。核桃油物理脫酸視同實施例I。使用本發明物理精煉方法制 備的核桃油,經檢測酸價降至0. 14,色澤羅維朋133. 4毫米黃10、紅2.過氧化值2. 5.固雜小于0.01.達到國標核桃油一級標準。其精煉率96%,高于常規精煉87%,混合脂肪酸得率2%。
權利要求
1.ー種物理精煉制備核桃油的エ藝,其特征在于,該エ藝步驟為, a、水化脫膠,包括 (1)將過濾處理過的核桃原油放入水化鍋內油溫調至40°C,在快速攪拌下,在20分鐘內緩慢加入占油重O. 2%的食用級磷酸,磷酸濃度為85%,一小時后開始升溫,終溫控制在60°C內,靜置沉降8 12小時,然后放盡油腳, (2)將上述放盡油腳的油加熱升溫至90°C,加入95°C的軟水進行水洗,加水量為油重的8%,水洗時快速攪拌,水洗過后沉降3小時放出鍋底廢水, (3)水洗后,將油在真空下以100°C的溫度進行脫水,脫水時間控制在廣2小時間; b、脫色,包括 (1)將脫水后的待脫色油放入脫色鍋內,油量為鍋容積的75%,開啟脫色鍋加熱蒸汽將油溫加熱至110°C,加入油重的3 8%白土,繼續攪拌升溫,終溫控制在120°C,然后打入脫色過濾機進行過濾, (2)經過濾機過濾后的脫色油,再經脫色安全過濾器過濾后進入脫色油儲罐,以便對物理脫酸系統供油,調節過濾機進出ロ閥門,保持過濾機壓カ在O. 05、. 35MPa之間, (3)當過濾機工作壓カ達O.3^0. 35MPa,將進油切換至另一臺過濾機,壓盡本機內的存油,吹干濾餅,抖餅清餅,過濾機清餅后留待下次脫色使用; C、物理脫酸和脂肪酸捕集,包括 (1)啟動脫酸系統真空泵,對脫酸塔、捕集塔抽真空,極限殘壓不得高于267Pa, (2)開啟系統冷卻水,冬季溫度不得高于20°C,夏季溫度不得高于25°C, (3)通過脂肪酸循環泵及其進ロ旁路閥,將脂肪酸罐內打入一定量的四級油,作為捕集液,當脂肪酸罐內油位到達下視鏡時,關閉脂肪酸循環泵進ロ旁路閥,停止充入四級油,打開進ロ閥,進行正常的捕集循環, (4)脫色油真空儲罐內油位到達一半以上容量時,啟動脫酸進油泵,調節流量至I.5 2M3/h,對脫酸系統進油, (5)進油的同吋,逐步調節導熱油的流量和溫度,最終進ロ溫度至265 270°C左右,迸、出口溫差10°C左右, (6)當脫酸塔內容有1/4存油時,啟動脫酸屏蔽泵,油經過導熱油加熱器、脫酸塔進行加熱循環,同時關閉脫酸進油泵,停止向脫酸塔進油, (7)待脫色油罐內存油走空以后,打開導熱油旁通閥,關閉導熱油加熱器導熱油進、出ロ閥門,停止向導熱油加熱器供導熱油,打開脫酸系統冷卻大循環閥,關閉脫酸出油閥,將脫酸系統切換為冷卻大循環,對整個脫酸系統設備和存油進行冷卻降溫; d、出油 (O當脫酸塔I和脫酸塔II塔底溫度達180°C時,開啟直接汽,當脫酸底溫度達235°C以上時油酸價達標后,開始進、出油, (2)當脫酸塔底部油溫低于180°C吋,應關閉脫酸塔I和脫酸塔II的直接汽。
2.當油溫低于70°C時,開啟出油閥,關閉冷卻大循環閥,將脫酸系統存油出盡,即可獲得符合質量的核桃精煉油。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物理精煉制備核桃油的エ藝,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所述的脫色鍋內,鍋真空度殘壓低于8kpa。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物理精煉制備核桃油的エ藝,其特征在干,步驟d中所述的脫酸塔I和脫酸塔II串連在一起。
全文摘要
一種物理精煉制備核桃油的工藝,涉及油料加工技術。該工藝步驟包括水化脫膠,脫色,物理脫酸和脂肪酸捕集,出油。本發明工藝設計獨特巧妙,運行安全可靠,由于不采用燒堿脫酸、長時間脫臭,較好地保持了核桃油中各種有益的活性成份,避免了現有加工技術對核桃油和其中有效成份的不利影響。
文檔編號C11B3/00GK102676293SQ20111038468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8日
發明者李林開, 王建全 申請人:云南真味油脂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