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干式清潔容器和干式清潔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干式清潔設備,其用于通過促使飛揚的清潔媒介接觸(碰撞)清潔對象而清潔該清潔對象,以及更具體地涉及ー種干式清潔設備,其能夠通過被應用到清潔對象的任意部分而清潔清潔對象,并且作為手持型設備尤其可取,以及ー種干式清潔容器,其被用于干式清潔設備中。
背景技術:
近年來,在使用流動焊接箱用于制造印刷電路板焊接過程中,用于掩模經歷焊接過程的區域之外的區域的夾具被經常使用。當此類型的掩模板夾具(被提及為浸板或載板)被反復地使用時,助焊劑被積聚并被固定到表面上,其降低了掩模板的精度。因而,掩模板夾具需要被定期地清潔。通常地,掩模板夾具通過被浸泡在溶劑中而被清潔,并因而大量的溶劑被消耗。從而,成本不可避免地增加,并且相當大的工作量被施加給工人。目前已知ー種方法,其將溶劑噴灑到在設備中的清潔對象上,而不是將清潔對象浸泡在溶劑中。然而,此方法也使用了大量的溶剤。作為解決該問題的技木,目前已知ー種干式清潔設備,其通過促使飛揚的清潔媒介接觸清潔對象而清潔清潔對象。專利文獻I和2披露了以下的清潔方法。具體地,開ロ被提供在圓柱形容器的側表面上,且借助于壓縮空氣流所形成的旋轉氣流,清潔媒介被促使在容器中的圓周方向上飛揚,以促使清潔媒介與和開ロ相接觸的清潔對象碰撞。然而,在此方法中,旋轉氣流由壓縮空氣流所形成,且因而當清潔對象與開ロ相分離時,清潔媒介泄露到容器外。為解決此問題,在專利文獻I中,網元件被提供在開ロ處以防止清潔媒介泄露到外面。然而,在此構造中,出現了新的問題例如清潔媒介與清潔對象相碰撞的能量減少,以及由于清潔媒介被捕獲在網元件中而清潔能力減弱。專利文獻2披露了ー種方法,其提供了用于阻擋開ロ的開/閉蓋,以避免清潔媒介泄露到外面。然而,當清潔對象與該蓋相分離時,工人需要迅速地移動開/閉蓋以阻擋開ロ。因此,工人需要更加專心而且工人的工作量増加了。此外,機械結構是復雜和難以操作的,而且容易故障損壞。鑒于上述情況,本申請的申請人提出了以下的干式清潔設備。具體地,在吸入単元被連接到該容器且開ロ被清潔對象所阻擋的狀態中,薄片形式的清潔媒介借助于由空氣流所產生的旋轉氣流而被促使在容器內側飛揚,所述空氣流從外面經由通風通道流動到容器里面。此外,網式多孔単元被提供在該容器內側,其允許氣體和灰塵通過但不允許清潔媒介通過。因此,清潔媒介停留在旋轉氣流形成區域,從而使得借助于旋轉氣流清潔媒介被促使連續不斷地飛揚并循環(日本專利申請第2010-175687號)。按照這種干式清潔設備,即使清潔對象與開ロ相分離,在通風通道中的壓カ也變得和大氣壓力相同,并因而旋轉氣流消失。此外,大量的外部空氣因抽吸所產生的負壓而通過開ロ進入容器,并因而在容器內的清潔媒介被吸入到多孔元件中并停留在容器內,從而使得清潔媒介不會從開ロ泄露到外面。由本申請的申請人提交的上述在先申請通過以下構造清潔清潔對象。如圖8中所示,吸入単元6抽吸容器4的內部,容器4的開ロ 18被清潔對象20阻擋,且容器4內部的壓カ被轉化為負壓,從而使得外部空氣通過入口 24以高速流入容器4內,并且產生旋轉氣流30。從而,清潔媒介5被促使飛揚并與在開ロ 18處發清潔對象20的清潔表面碰撞。旋轉氣流30的流動路徑的橫截面積被流動路徑限制元件16所限定。在開ロ 18被阻擋之前,清潔媒介5被吸取功能吸入到作為多孔単元的分離板14,并被容納在容器4內。按照此構造,工人能夠通過將它拿在手里而移動該容器,并且清潔對象20上的所需要的位置能夠被局部地清潔。因而,清潔能夠以高的自由度而被執行。然而,因為此設備是具有靈活性的手持型,在此類型的干式清潔設備的干式清潔容器中,清潔媒介通過高速旋轉的氣流被促使在有限的、狹窄的空間中飛揚。從而,引起多種類型的摩擦/碰撞。例如,清潔媒介與清潔對象碰撞,多片清潔媒介相互碰撞,并且清潔媒介與容器的內壁相接觸。因而,在此清潔機構中,清潔媒介往往是帶電的。特別地,在如冬天這種具有低濕度的環境中中,已引起以下的問題。具體地,當清潔媒介的電荷水平(電荷電勢)增長時,清潔媒介借助于靜電附著到多孔単元(分離板),其是用于克服吸入作用而將清潔媒介容納在容器內。從而,吸入作用變得被阻止并且容器內部的負壓減小,其減小了旋轉氣流的速度。在此狀態中,清潔媒介的飛揚速度減小,并且清潔能力迅速減弱。帶電的清潔媒介不僅僅吸附到分離板上,也吸附到容器的內壁上。通過靜電而吸附的清潔媒介并不飛揚,即使負壓被正常地維持且強的旋轉氣流被形成。從而,適合于從清潔對象上去除污垢(粉塵)的飛揚的清潔媒介的量變得不足。在此情形中同樣地,清潔能カ減弱。專利文獻1 :日本公開特許公報第H4-83567號專利文獻2 :日本公開特許公報第S60-188123號專利文獻3 :日本公開特許公報第2010-279947號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ー種干式清潔容器和一種干式清潔設備,其中ー個或多個上述缺點被消除。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提供了ー種干式清潔容器和一種干式清潔設備,其能夠解決由摩擦充電(因摩擦而帶電)所引起的問題,該摩擦充電通常發生在具有上述狹窄飛揚空間的干式清潔設備中。根據本發明的ー個方面,提供有ー種干式清潔容器,其通過借助于氣流促使清潔媒介飛揚并接觸清潔對象來清潔清潔對象,該干式清潔容器包括內部空間,清潔媒介被促使在該內部空間中飛揚;開ロ,該開ロ與清潔對象相接觸從而使得清潔媒介與清潔對象相碰撞;通風通道,來自外部的空氣通過該通風通道被傳遞到內部空間;吸入開ロ,該吸入開ロ被設置成借助于吸入通過通風通道被引導進入內部空間的空氣以在內部空間中產生旋轉氣流;多孔単元,該多孔単元被設置成將從清潔對象上去除的物質傳遞到吸入開ロ的一端;以及加濕単元,其被設置成増加在清潔媒介飛揚的區域中的濕度。
從以下的詳細描述并當與附圖聯系在一起閱讀時,本發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將變得更加明顯,其中圖1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干式清潔容器的使用狀態的示意的側面視圖;圖2是包括圖I中所示的干式清潔容器的干式清潔設備的相應部分的水平截面圖和垂直截面圖;圖3是清潔媒介制放出ロ的位置的改進的相應部分的水平截面圖和垂直截面圖;圖4是當干式清潔設備被使用時,指示開ロ的密封狀態的相應部分的放大的截面圖;圖5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干式清潔容器的使用狀態的示意的側面視圖;圖6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干式清潔容器的使用狀態的示意的側面視圖;圖7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干式清潔容器的使用狀態的示意的側面視圖;圖8表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干式清潔設備的基本構造的示意的截面圖;圖9A和9B不出該干式清潔設備的清潔作業;以及圖10不出該干式清潔設備的使用狀態。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申請中的術語的定義被描述于下文。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的容器是具有空間的容器,該空間被成形而使得旋轉氣流能夠被容易地產生于其中。通過其能夠被容易地產生旋轉氣流的形狀具有連續的內壁,氣流能夠沿著該連續的內壁流動和循環。更優選地,內壁或內部空間被成形為一回轉體。通風通道是用于促進氣流在固定的方向上流動的ー種手段,且通常是具有光滑內表面的管。然而,通風通道可以是用于控制流動路徑的具有光滑表面的板,因而這樣的板也能夠促進流體在沿著它的表面的方向上的流動并實現調整效果。此外,通風通道通常被成形從而使得氣流線性流動。然而,即使通風通道具有漸變的曲面,其不產生大的流動路徑阻力,調整效果仍然能夠被實現。除非被特別說明,通風通道的方向表示氣流從氣流入ロ被吹出的方向。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被成形為線性管的通風通道具有被連接到該容器的內壁上的氣流入ロ的一端,而其另一端是對容器外的大氣敞開的空氣進氣開ロ,被稱作“入口 ”。該入口通常具有低的流體阻力,具有光滑的內表面,并具有圓形、矩形、狹縫形等的橫截面形狀。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旋轉氣流通過從氣流入ロ流入的氣流而被加速,該加速的旋轉氣流通過改變其方向而沿著容器的內壁流動,循環回到氣流入ロ的位置,并與流入的氣流相融合。組成旋轉氣流的流體不局限為空氣。通常地,借助于在內壁的切線方向上流動的氣流,旋轉氣流被產生在具有連續內壁的封閉空間內。參照附圖,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參考附圖8到10,描述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干式清潔設備的基本構造和功倉^:。參考圖8,描述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干式清潔設備2的外形。圖8(a)是沿 著圖8(b)中的線A-A剖開的水平截面圖,而圖8(b)是沿著圖8(a)中的線B-B剖開的垂直截面圖。在干式清理設備2內部,提供有干式清潔容器4(在下文中,簡稱為容器),其具有用于清潔媒介5的飛揚空間,以及吸入単元6,其用于將容器4內部的壓カ轉變為負壓。容器4包括上側容器4A,其具有圓柱形形狀,作為容器主要単元;以及下側容器4B,其具有倒置的圓錐形狀,該上側容器和下側容器被整體地相互結合。容器被命名為上側和下側是為了在圖中描述它們方便起見。上側和下側方向可以不必與實際設備的上側和下側端相對應。下側容器4B具有吸入開ロ 8,其形成在該圓錐體的尖端,其起到吸入管的功能。吸入単元6包括可彎曲的吸入軟管10,其具有被連接到吸入開ロ 8的一端以及被連接到吸入軟管10另ー端的吸入設備12。作為吸入設備12,家用真空吸塵器、真空馬達、真空泵或用于通過借助于壓カ傳送流體而間接地產生低壓或負壓的設備,可以被用作認定的裝配。在以下描述中,垂直位置關系例如元件的頂側表面和底側表面被僅僅用作圖中的參考。上側容器4A的底側表面是配合凹槽部分4A-1,其被與下側容器4B的頂邊緣連接,而上側容器4A和下側容器4B是可分離的。上側容器4A的頂側表面4A-2被密封。在上側容器4A的底側表面和下側容器4B的邊界處,多孔分離板14被提供作為多孔單元。分離板14是帶有孔如金屬沖孔的板元件。分離板14是當清潔媒介5被吸入時用于阻止清潔媒介5移動到下側容器4B。在圖8(a)中,分離板14的部分未被示出。此外,每個清潔媒介5的尺寸為了描繪起見而被夸大。多孔単元可以是任何多孔単元,只要它具有多個小孔,空氣和灰塵(從清潔對象上去除的物質)可以穿過該多孔単元,但清潔媒介5不能穿過,例如狹縫板或網。多孔単元可以由任何材料制成,如樹脂和金屬,只要它具有光滑的表面。多孔單元被布置在垂直于旋轉氣流的中心軸線的平面上。通過與旋轉氣流的中心軸線相垂直,該氣流在沿多孔氣流延伸的方向上流動,從而防止清潔媒介5積聚在多孔單元上。為了防止旋轉氣流減弱,容器4的內部優選地為光滑的,沒有任何不平坦或突起以及凹處。通過將多孔単元布置在沿旋轉氣流延伸的平面中,被吸入到多孔単元的表面上的清潔媒介5能夠被促使再次飛揚。容器4的材料沒有被具體限制。為了防止異物粘附到容器4上并防止由于容器4和清潔媒介5之間的摩擦而磨損,例如,金屬材料如鋁和不銹鋼是優選地,但樹脂材料也可以被使用。在上側容器4A的內部的中心處,提供有與上側容器4A的圓柱軸相對應的軸。具體地,圓柱形的流動路徑限定元件16被提供作為該容器的一部分。流動路徑限定元件16的底端被固定于分離板14。流動路徑限定元件16被提供為通過限定旋轉氣流的流動路徑橫截面積増加流動速度。依據流動路徑限定元件16,具有光滑的壁的環型旋轉氣流的移動空間(清潔媒介的 飛揚空間)形成在上側容器4A的內部。取決于上側容器4A的形狀,流動路徑限定元件16的中心軸線并不一定需要與上側容器4A的中心軸線相對應。只要環形空間被形成,軸線可以是偏心的。上側容器4A的側表面的一部分上,開ロ 18被形成為借助于旋轉氣流促使清潔媒介5飛揚,以與清潔對象接觸或碰撞。上側容器4A是圓柱體,其高度相比于直徑顯著地低。開ロ 18被形成在與高度相對應的側表面上。因此,如圖8(b)中所示,整個容器4被布置,從而使得上側容器4A的外周緣部分,而非開ロ 18被設置遠離清潔對象20。因而,借助于局部接觸,即,針點清潔,在清潔清潔對象20方面的自由度增加。開ロ 18通過沿著平行于圓柱軸的橫截平面切開上側容器4A的側表面而被形成。在上側容器4A的側表面上,形成氣流進入口 22。氣流進入口 22具有入口 24,其起到旋轉氣流產生單元的作用,以及通風通道,其被從上側容器4A外部連接并被整體固定到上側容器4A上。入口 24被設定為大致平行于分離板14。入口 24的通風方向相對于上側容器4A的徑向是傾斜的。入口 24被定位,從而使得從入口 24的中心延伸的線達到開ロ 18。入口 24具有在上側容器4A的高度方向上延伸的寬度。可以提供具有比上側容器4A的高度更小的直徑或寬度的單個入口 24,或多個入口可以被提供為在上側容器4A的高度方向上被對齊。如圖8中所示,當開ロ 18通過與清潔對象20相接觸而被阻擋時,容器4的內部變成封閉的空間。從而,外部空氣以高速從入口 24流進容器4內。此高速氣流朝開ロ 18加速清潔媒介5并產生旋轉氣流30。在封閉空間被形成時產生的旋轉氣流30將吸入到分離板14上的清潔媒介5吹起以促使清潔媒介5再次飛揚。開ロ 18具有足夠的面積,從而使得當開ロ 18打開時,在氣流進入口 22處的內部壓カ變得相同或接近于大氣壓。此外,氣流進入口 22被定位,從而使得內部壓カ變得相同或接近于大氣壓。通過上述構造,當干式清潔設備2沒有被應用到清潔對象時,在氣流進入口 22處的壓カ接近大氣壓。因此,在氣流進入口 22處的壓力和外部壓カ之間的差別變小。從而,流到容器4內的氣流量顯著地減小。同時,從開ロ 18流入的氣流增加,并因而防止清潔媒介5泄露到容器4外。當開ロ 18打開時,流入氣流的總量是開ロ 18關閉時的ニ到三倍,且清潔媒介5 (具體為薄片)被吸入到多孔単元上。因此,防止清潔媒介5再次飛揚和泄露到容器4外。這被稱為當開ロ 18打開時的清潔媒介吸入效應。清潔媒介5是薄片的集組。然而,清潔媒介5也指單個的薄片。薄片型清潔媒介具有大于或等于Imm2并且小于或等于200mm2的面積。清潔媒介是由耐久材料例如聚碳酸酷、聚對苯ニ甲酸こニ醇酯、亞克力或纖維素樹脂制成的膜片,其具有大于或等于O. 02mm2并且小于或等于I. Omm2的厚度。然而,取決于清潔對象,清潔媒介的厚度、大小和材料可以被改變。具有不同的大小的清潔媒介也被包括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并因而清潔媒劑的狀態也不局限于上述的。清潔媒介的材料不局限于樹脂。清潔媒介可以是由紙或布制成的薄片。作為可選擇地,清潔媒介可以由礦物例如云母、陶瓷、玻璃或金屬箔制成,只要材料被制作成能夠容易地飛揚的薄、輕的形式。上側容器4A的環形內部空間26具有促使清潔媒介5借助于旋轉氣流30飛揚以及接觸面向開ロ 18的清潔對象20的功能。流動路徑限定元件16的內部空間34是不受旋轉氣流影響的空間。由干式清潔設備2所執行的清潔作業參考圖9A和9B而被描述。在圖9A和9B中,元件們的厚度沒有被示出,而作為靜止空間的內部空間34為了描繪起見通過陰影線被示出。圖9B示出了開ロ 18與清潔對象20相分離、開ロ 18是打開的,且吸氣正在被執行的狀態。圖9A示出了開ロ 18被施加于清潔對象20且開ロ 18被封閉的狀態。在清潔作業之前,清潔對象5被供給到容器4內部。就如在圖9B的下側圖示中所示的,被供給到容器4內部的清潔對象5被吸入到分離板14并被保持在容器4內部。容器4的內部由于吸氣而處在負壓狀態中,并且因而容器4外部的空氣通過入口24流入到容器4內。在這個時候,入口 24內部的氣流的流速和流量是低的,并且因而,被產生在容器4內部的旋轉氣流30不夠強以促使清潔媒介5飛揚。當清潔媒介5被供給/容納在容器4內部時,如圖9A中所示,開ロ 18被施加到在清潔對象20的表面上將要被清潔的位置,且開ロ 18被封閉。當開ロ 18被封閉時,從開ロ 18的吸氣停止,并且因而容器4內部的負壓快速地增カロ,通過入口 24被吸入的空氣的量和速度増加,空氣在入口 24被調整,而且高速氣流從入ロ 24的出口(氣流進入ロ 22)吹入容器4中。被吹出入口 24的氣流促使被保持在分離板14上的清潔媒介5朝面向開ロ 18的清潔對象20的表面飛揚。氣流變為旋轉氣流30,并沿著容器4的內壁流動為環形形態,而旋轉氣流30的一部分穿過分離板14的孔并通過吸入単元6而被吸入。當在容器4內部以環形流動的旋轉氣流30返回到入口 24的出口時,從入口 24進入的氣流與旋轉氣流30相融合,從而使得旋轉氣流30被加速。在這種方式中,旋轉氣流30被穩定地形成在容器4內部。清潔媒介5借助于旋轉氣流30在容器4內部旋轉,并反復地與清潔對象20的表面相碰撞。因為該碰撞所所引起的沖擊,污垢以細微顆粒或粉末的形式而與清潔對象20的表面相分離。所分離的污垢穿過分離板14的孔,并通過吸入単元6而被排放到容器4外部。
形成在容器4內部的旋轉氣流30的旋轉軸線垂直于分離板14的表面,并且旋轉氣流30變為平行于分離板14的表面。從而,旋轉氣流30從水平方向對著被吸入到分離板14的表面的清潔媒介5吹動,進入到清潔媒介5和分離板14之間,從分離板14上剝離被吸入到分離板14上的清潔媒介5,并促使清潔媒介5再次飛揚。此外,當開ロ 18被封閉時,上側容器4A內部的負壓增長,且下側容器4B內部的壓力接近負壓。從而,將清潔媒介5吸入到分離板14的表面上的カ減小,從而使得清潔媒介5能夠容易地飛揚。
由于旋轉氣流30在固定的方向上被加速,旋轉氣流30趨于是高速的,其利于清潔媒介5高速飛揚。高速旋轉的清潔媒介5不太可能被吸入到分離板14上,并且因而粘附到清潔媒介5上的污垢因為離心カ而被容易地從清潔媒介5分離。圖10示出了ー個實例,其中清潔由干式清潔設備2所實際地執行。清潔對象是被用在上述的流動焊接箱程序中的浸板,并由附圖標記100標識。浸板100具有掩模板開ロ 101、102和103。助焊劑FL繞掩模板開ロ 101、102和103的孔積聚并凝固。該積聚并凝固的助焊劑FL就是將被去除的污垢。如圖10中所示,下側容器4B的基座部分(吸入開ロ 8的部分)由手HD所握持,且在容器4處于吸入狀態的同時,容器4的開ロ 18被推抵在將被清潔的部分上。在開ロ 18被推抵在將被清潔的部分上之前,容器4的內部處在吸入狀態中,從而使得清潔媒介5被吸靠在分離板14上。因此,即使開ロ 18面朝下,清潔媒介5也不會泄露到容器4外部。在開ロ 18被推抵在將被清潔的部分上之后,容器4變為密封的并因此,清潔媒介5不會泄露到容器4外部。當開ロ 18被推抵在將被清潔的部分上時,來自入口 24的氣流快速地增加,強的旋轉氣流30被產生在容器4內,被吸入到分離板14上的清潔媒介5被促使飛揚,并且清潔媒介5與被粘附/凝固在浸板100的將被清潔的部分上的助焊劑FL相碰撞,從而使得助焊劑FL被去除。清潔工人用他的手HD握持下側容器4B的基座部分,并沿著浸板100移動開ロ 18以相繼地移動到將被清潔的各個部分上,用于去除所有被粘附/凝固的助焊劑FL。在圖10中所示的狀態中,繞著掩模板開ロ 101的部分已經被清潔了,但繞著掩模板開ロ 102和103的部分還沒有被清潔。即使在移動開ロ 18到將被清潔的下ー個部分時開ロ 18與將被清潔的部分相分離,根據上述清潔媒介吸入效應,清潔媒介5也不會泄露到容器4的外部。因此,清潔媒介5的量被維持,從而使得清潔能力不會因清潔媒介5的量的減少而減小。在被反復地使用后,清潔媒介5因為與將被清潔的部分碰撞時的沖擊而逐漸破碎。因而,清潔媒介5與從浸板100的被清潔部分上去除的助焊劑(污垢)一起通過吸入設備12被吸入/收集。因此,在使用干式清潔設備2很長一段時間后,保持在容器4中的清潔媒介5的量減少。在這種情況中,容器4被補充新的清潔媒介5。參考圖I到4,描述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特征(未被示出在圖8到10中)。與上述基本構造的那些相對應的元件被表示以相同的附圖標記,并僅僅被簡要地描述(同樣適用于其它實施例)。如圖I中所示,作為根據本發明的干式清潔容器的容器4包括噴霧單元50,其起到加濕単元的作用,用于將水或清洗液作為薄霧噴射到作為通風通道的入口 24內部,以防止摩擦充電(防止清潔媒介5因摩擦而帶電)。噴霧單元50包括被固定到入口 24的側表面上的噴霧噴嘴52,清洗液罐和泵(未示出),連接泵和噴霧噴嘴52的供液管54,以及閥門56,該閥門56被布置在供液管54的中間。
當開ロ 18被清潔對象20阻擋時,旋轉氣流30由上述機構產生,且清潔媒介5飛揚并與清潔對象20相碰撞。當容器4內部的壓カ變成負的時,操作員打開閥門56,并且噴霧噴嘴52的清洗液作為薄霧被噴射到入口 24內部。被噴射的薄霧借助于成入口 24流動的氣流而與旋轉氣流30相融合,從而使得氣-液混合流被形成,其散布在容器4中。散布的薄霧粘附在清潔媒介5上,或加濕清潔媒介5,從而使得清潔媒介5被防止因摩擦而帶電。由于清潔媒介5被防止起電,清潔媒介5不太可能粘附到分離板14和容器4的內壁上,從而使得清潔媒介5能夠不中斷地循環。因此,防止負壓因清潔媒介5粘附到分離板14上而減少。此外,被放入容器4中的以及借助旋轉氣流30正在飛揚的清潔媒介5的量沒有減少。因此,用于從清潔對象上去除污垢(灰塵)的飛揚的清潔媒介5的適當的量被維持在固定的量上,從而使得高的清潔能力被維持。在此實例中,清洗液借助于泵(未示出)的壓カ被噴射。然而,清洗液可以通過在入口 24中流動的高速氣流的負壓而被轉化為薄霧。從噴霧噴嘴52中的噴霧可以由開關等控制。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加濕単元被提供用以防止清潔媒介5因摩擦而帶電。清潔媒介5的材料可以是樹脂、紙、布、油氈、橡膠、海綿以及木材和竹木的鋸屑,這取決于將要去除的污垢以及清潔對象。紙和布具有吸濕特性,其適合于使用在低濕度環境中,在該環境中,上述的摩擦電荷的問題可能發生。具體地,當去除細微顆粒和油基污垢時,紙和布是適當的,因為它們包括多束纖維并具有用于容納污垢的多個空間。此外,從去除污垢的視角,清潔媒介5優選地包括親水性材料或吸濕材料,其借助清洗液容易變濕,從而使得清洗液被迅速吸收。親水性材料或吸濕材料的實例是構成紙的纖維素纖維,如棉花和羊毛的天然纖維以及如人造絲、壓克カ和維尼綸的化學纖維。此外,非織造布是更加優選的,因為該纖維不太可能脫散,甚至當它作為與其它物體相碰撞的清潔媒介而被反復使用吋。紙是ー種低成本材料,而且環境負擔能夠通過重復使用用過的紙而被減小。如上所述,在容器開ロ 18被施加到清潔對象20且吸入設備12正在運行的狀態下,當清洗液的細微液滴從噴霧噴嘴52被噴射吋,容器4外的空氣流經通風通道(入ロ24),從而使得氣-液混合流流入容器4中。清洗液的細微液滴粘附到/滲入清潔媒介5,從而使得清潔媒介5變濕。當容器4的開ロ 18被施加到清潔對象20,同時吸入設備12正在運行時,清潔媒介5借助于容器4內的旋轉氣流30反復地與清潔對象20相碰撞,如上所述。適當地濕潤的清潔媒介具有比干的清潔媒介更高的抽吸污垢的能力,并因而細微顆粒和油基污垢能夠被有效地去除。通過適當地控制被供給的清洗液的量,污垢能夠被去除而不弄濕清潔對象20。如圖2中所示,能夠打開/關閉的清潔媒介排放出ロ 58被設置在分離板14的一部分上。當清潔媒介5在反復使用后變得被污染時,清潔媒介排放出口 58被用手柄機構(未示出)打開,并且殘留在容器4中的用過的清潔媒介5被收集到吸入設備12中。清潔媒介排放出ロ 58在常規的清潔作業期間是關閉的。如圖3中所示,清潔媒介排放出ロ 58可以被提供在流動路徑限定元件16的側表面的一部分上,該流動路徑限定元件是圓柱形元件。在此實例中的流動路徑限定元件16是空心圓柱體。此外,上側容器4A可以相對于下側容器4B被成形為反向的圓錐體。清潔媒介排放出口 58可以被提供為在圓周方向上滑動,并通過鉸鏈構造(未示出)在外徑方向上打開/關閉,如雙點劃線所指示的那樣。新的清潔媒介5通過在吸入設備12正在運行的同時將開ロ 18移動到新的清潔媒介5附近而被供給,從而使得新的清潔媒介通過吸氣而被供給在容器4內部。在干式清潔設備2中,僅僅可能抽吸能夠由分離板14所抽吸的清潔媒介5的量,并因而清潔媒介的適當的量能夠被容易地供給。當清潔媒介易于堵塞分離板14吋,細微突起可能被形成在分離板14上,從而使得清潔媒介能夠容易地飛揚。圍繞開ロ 18,如圖4中所示,柔性元件60,例如橡膠密封圈可以被提供以通過增大開ロ 18和清潔對象20之間的附著特性來提高效率。在圖4中,附圖標記62標識在清潔對象20上的污垢,而附圖標記64指示橡膠墊,清潔對象20被置于其上。即使清潔對象20具有突起/凹處以及開ロ,通過用柔軟的橡膠墊64阻擋開ロ 18,容器4內部的負壓能夠被増大,從而使得清潔媒介5在清潔作業期間被防止泄露到外面。起電防止的試驗實例表格I指示了借助于供給清洗液(水分)的清潔對象的起電防止效果(由電荷電壓的變化表示)的試驗實例。清潔對象的材料是壓克カ樹脂。吸入単元的吸入流量是1000升/分(Ι/min),而被供給的清洗液(水分)的量是2 毫升 / 分(ml/min)。表格權利要求
1.ー種干式清潔容器,其通過促使清潔媒介借助于氣流飛揚并接觸清潔對象來清潔清潔對象,該干式清潔容器包括 內部空間,所述清潔媒介被促使在該內部空間中飛揚; 開ロ,該開ロ與清潔對象相接觸從而使得清潔媒介與清潔對象相碰撞; 通風通道,來自外部的空氣通過該通風通道被傳遞到內部空間; 吸入開ロ,該吸入開ロ被設置成借助于吸入通過通風通道被引導進入內部空間的空氣,在內部空間中產生旋轉氣流; 多孔単元,該多孔単元被設置成將從清潔對象上去除的被去除物質傳遞到吸入開ロ的一端;以及 加濕単元,該加濕単元被設置成在清潔媒介飛揚的區域中増加濕度。
2.根據權利要求I的干式清潔容器,其中 所述加濕單元從旋轉氣流的外周緣側噴射水分。
3.根據權利要求2的干式清潔容器,其中 所述加濕単元在通風通道中噴射水分。
4.根據權利要求I的干式清潔容器,其中 所述加濕單元從旋轉氣流的內周緣側噴射水分。
5.根據權利要求4的干式清潔容器,其中 所述加濕單元朝所述開ロ噴射水分。
6.根據權利要求I的干式清潔容器,其進ー步包括 清潔媒介排放出口,通過該清潔媒介排放出ロ清潔媒介被從清潔媒介飛揚的區域中排出,其中所述清潔媒介排放出ロ能夠被打開和關閉。
7.根據權利要求6的干式清潔容器,其中 所述清潔媒介排放出ロ設置在所述多孔単元中。
8.根據權利要求6的干式清潔容器,其進ー步包括 流動路徑限定元件,該流動路徑限定元件具有在旋轉氣流的軸心方向上延伸的圓柱形形狀,其中 所述清潔媒介排放出口被設置在所述流動路徑限定元件上。
9.一種干式清潔設備,其包括 根據權利要求I的干式清潔容器; 被連接到吸入開ロ的吸入単元;以及 清潔媒介。
10.根據權利要求9的干式清潔設備,其進一步包括 控制單元,該控制単元被設置成根據干式清潔容器內部的環境壓カ的變化來控制所述加濕単元。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干式清潔容器和干式清潔設備,其通過促使清潔媒介借助于氣流飛揚并接觸清潔對象而清潔清潔對象。干式清潔容器包括內部空間,清潔媒介被促使飛揚在其中;開口,其與清潔對象相接觸從而使得清潔媒介與清潔對象相碰撞;通風通道,來自外部的空氣通過其被傳遞到內部空間;吸入開口,其被設置以在內部空間中產生旋轉氣流,借助于吸入通過通風通道被引導進入內部空間的空氣;多孔單元,其被設置以傳遞去除的物質,其被從清潔對象上去除,到吸入開口的一端;以及加濕單元,其被設置以在清潔媒介飛揚的區域中增加濕度。
文檔編號B08B7/00GK102649119SQ20121006394
公開日2012年8月29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2月25日
發明者岡本洋一, 塚原興治, 村田省藏, 渕上明弘, 種子田裕介 申請人:株式會社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