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自動拔鉤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衣架制作設備,特別涉及一種自動拔鉤機。
背景技術:
目前,在衣架植絨生產過程中,規模較為龐大,生產線植絨都已經是機械化,但植絨后掛鉤的拔出卻成為一個難題,現有的拔鉤方法都是通過人工拔取,效率非常低,投入的人力物力也比較大,而且手工拔鉤每次拔一個,并且報廢率為5 %,所以產品數量較少,相當費時費力,影響生產效率。
發明內容
根據以上所述的不足,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以自動拔取掛鉤的 自動拔鉤機。本發明的自動拔鉤機,包括主機和分機,主機上設有控制開關、電磁閥、模塊和腳踏板開關,控制開關與腳踏板開關連接,模塊兩側設有軌道,軌道下端設有塑膠模版,模塊上端設有大氣缸,大氣缸與所述電磁閥連接,模塊側邊設有小氣缸,小氣缸與所述電磁閥連接,分機上設有高頻電源、循環水裝備和高頻感應線圈,高頻感應線圈與所述塑膠模板連接。所述模塊內設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呈開口向下的“T”型。所述凹槽可放置多個衣架鐵鉤。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機械化代替手工,減輕了手工的負擔使得人工需求量減少;大大的增加了產品數量;并且報廢率為零讓資源浪費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圖I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下面就根據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如圖I所示的自動拔鉤機,包括主機14和分機15,主機上設有控制開關I、電磁閥3、模塊6和腳踏板開關2,控制開關I與腳踏板開關2連接,模塊6兩側設有軌道4,軌道4下端設有塑膠模版7,模塊6上端設有大氣缸5,大氣缸5與所述電磁閥3連接,模塊6側邊設有小氣缸8,小氣缸8與所述電磁閥3連接,分機15上設有高頻電源9、循環水裝備10和高頻感應線圈11,高頻感應線圈11與塑膠模板7連接,用于連接衣架12上的鐵鉤13,使鐵鉤13瞬間發熱;循環水10裝備為兩進三出;模塊內設有一凹槽,凹槽呈開口向下的“T”型,“T”型槽的設計能使鐵鉤更加穩固,拔鉤更有力。凹槽可放置多個衣架鐵鉤。本發明的工作過程是打開控制開關I和高頻電源9及循環水進出口 10,將衣架12放入塑膠模版7與大氣缸下的模塊6中,腳踩腳踏板開關2,電磁閥3接受到該指令,將指令傳達小氣缸8和大氣缸5,小氣缸8接到命令夾緊衣架12上的鐵鉤13,緊接著軌道4上的大氣缸5拉動模塊6,使衣架上的鐵鉤13瞬間拔出,每次三秒種一次,每次可拔15-20個。以上操作重復使用,每次三秒鐘即可完成。
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想,作出其他各種相應的改變及變形,而所有的這些改變和變形都應該屬于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動拔鉤機,包括主機(14)和分機(15),其特征是所述主機上設有控制開關(I)、電磁閥(3)、模塊(6)和腳踏板開關(2),所述控制開關(I)與腳踏板開關(2)連接,所述模塊(6)兩側設有軌道(4),所述軌道(4)下端設有塑膠模版(7),所述模塊(6)上端設有大氣缸(5),所述大氣缸(5)與所述電磁閥(3)連接,所述模塊(6)側邊設有小氣缸(8),所述小氣缸(8)與所述電磁閥(3)連接,所述分機上設有高頻電源(9)、循環水裝備(10)和高頻感應線圈(11),所述高頻感應線圈(11)與所述塑膠模板(7)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動拔鉤機,其特征是所述模塊內設有一凹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拔鉤機,其特征是所述凹槽呈開口向下的“T”型。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動拔鉤機,包括主機和分機,主機上設有控制開關、電磁閥、模塊和腳踏板開關,控制開關與腳踏板開關連接,模塊兩側設有軌道,軌道下端設有塑膠模版,模塊上端設有一大氣缸,大氣缸與電磁閥連接,模塊側邊設有小氣缸,小氣缸與電磁閥連接,分機上設有高頻電源、循環水裝備和高頻感應線圈,高頻感應線圈塑膠模板連接。本發明的優點是機械化代替手工,減輕了手工的負擔使得人工需求量減少,大大的增加了產品數量,并且報廢率為零讓資源浪費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文檔編號A47G25/14GK102805533SQ201210116190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7日
發明者陳作亮 申請人:陳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