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自動化制造領域,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多種零部件在加工工位上切換時,利用零部件自有圓孔快速定位鎖緊的銷鉤機構。
背景技術:
在自動化制造領域,尤其是應用于汽車、電子、燈具等行業的塑料件、鈑金結構件的涂膠、焊接等加工過程中,一般都需要專門的胎具。目前使用的胎具,其定位銷不能伸縮,同工位胎具上僅能滿足單一零部件的定位。為了切換待加工零部件,大多數做法是,更換零部件定位胎具。更換過程中需要進行機械安裝、電氣接線、氣管安裝等,效率較低,調試困難,胎具精度恢復困難,不同批次工件存在差異,質量不易控制。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便于實現多種零件加緊、定位的裝置。該裝置易于實現自動化控制,方便進行多種待加工零部件間的快速切換和定位鎖緊。可以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此機構具有操作簡單、維護方便、生產安全等優點,應用前景廣闊。
該機構包括:銷1、支撐環2、鉤3、銷體4、彈簧5、彈簧預緊螺母7、頂絲8、銷體鎖緊螺栓9、胎具安裝板10、氣缸11、氣缸桿12、銷鎖緊螺母13、銷體固定板14、銷體固定板螺栓15、圓柱銷16、支撐環壓蓋17、連接桿18;
所述的鉤3整體呈Z字型;
所述的銷1中間部位開長槽,“Z”型鉤3可隱藏其中;支撐環2上部單側開槽,安裝時與銷1槽對正;銷1和支撐環2用作待加工零部件6的定位,鉤3上部可從側面伸出銷1槽外,用作鎖緊待加工零部件6;
支撐環壓蓋17與銷體4螺紋連接,將支撐環2與銷體4安裝在一起;
銷體4側面有導向槽,用于鉤3上下移動時導向;
鉤3安裝時,下部突出銷1部分裝入銷體4側面導向槽內;
頂絲8用于鉤3的限位;
所述連接桿18下端和汽缸桿12連接,上端通過圓柱銷16和鉤3鉸接;連接桿18上還有彈簧預緊螺母7;
汽缸桿12上部有銷鎖緊螺母13,用于和連接桿18連接,并可以微調銷1伸出長度;
彈簧預緊螺母7用于調節彈簧5的壓力,從而配合氣缸桿12微調鉤3的鎖緊力;
銷體固定板14上有鎖緊槽,擰緊銷體鎖緊螺栓9可實現銷體固定板14的鎖緊;
整套機構用銷體固定板螺栓15安裝在胎具安裝板10上,根據待加工零部件6確定其位置,用銷體固定板螺栓15固定,支撐環2高度確定后用銷體鎖緊螺栓9鎖緊。
所述的氣缸11選用帶磁環氣缸,外部上下位置安裝磁性開關,反饋電氣信號,體現松開與鎖緊狀態。
本發明優點:
1、便于實現加工設備中,同工位零部件定位胎具上,布置多類零部件,并且,精準定位與夾緊,優適用于涂膠,焊接等生產工序。
2、易于實現自動化控制,待加工零部件種類間快速切換。
3、定位精度高、鎖緊穩定、占用空間小、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維修調試方便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機構構成的三視效果圖。
圖2是本發明機構在零部件胎具中的使用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機構剖視圖(銷鉤未使用狀態)。
圖4是本發明機構剖視圖(銷鉤打開狀態)。
圖5是本發明機構剖視圖(銷鉤鎖緊狀態)。
具體實施方式
該機構包括:銷1、支撐環2、鉤3、銷體4、彈簧5、彈簧預緊螺母7、頂絲8、銷體鎖緊螺栓9、胎具安裝板10、氣缸11、氣缸桿12、銷鎖緊螺母13、銷體固定板14、銷體固定板螺栓15、圓柱銷16、支撐環壓蓋17、連接桿18;
所述的鉤3整體呈Z字型;
所述的銷1中間部位開長槽,“Z”型鉤3可隱藏其中;支撐環2上部單側開槽,安裝時與銷1槽對正;銷1和支撐環2用作待加工零部件6的定位,鉤3上部可從側面伸出銷1槽外,用作鎖緊待加工零部件6;
支撐環壓蓋17與銷體4螺紋連接,將支撐環2與銷體4安裝在一起;
銷體4側面有導向槽,用于鉤3上下移動時導向;
鉤3安裝時,下部突出銷1部分裝入銷體4側面導向槽內;
頂絲8用于鉤3的限位;
所述連接桿18下端和汽缸桿12連接,上端通過圓柱銷16和鉤3鉸接;連接桿18上還有彈簧預緊螺母7;
汽缸桿12上部有銷鎖緊螺母13,用于和連接桿18連接,并可以微調銷1伸出長度;
彈簧預緊螺母7用于調節彈簧5的壓力,從而配合氣缸桿12微調鉤3的鎖緊力;
銷體固定板14上有鎖緊槽,擰緊銷體鎖緊螺栓9可實現銷體固定板14的鎖緊;
整套機構用銷體固定板螺栓15安裝在胎具安裝板10上,根據待加工零部件6確定其位置,用銷體固定板螺栓15固定,支撐環2高度確定后用銷體鎖緊螺栓9鎖緊。
所述的氣缸11選用帶磁環氣缸,外部上下位置安裝磁性開關,反饋電氣信號,體現松開與鎖緊狀態。
根據零部件材質、尺寸、定位精度、鎖緊力等參數,確定銷鉤機構相應參數。在零部件定位胎具上的配置位置、高度等參數,需根據零部件結構形式、產品種類確定。
圖3為銷鉤未使用時的狀態,銷1和鉤3均被氣缸桿12拉扯下行,在彈簧5的壓力作用下鉤3上部鉤體繞圓柱銷16向圖示左側翻轉,鉤在支撐環2左側平面上,氣缸停止下行,并隱藏在支撐環2內。
圖4為銷鉤打開狀態,銷1和鉤3隨氣缸桿12推出上行,同時,鉤3底部被頂絲8阻擋,鉤3繞圓柱銷16順時針翻轉,所測伸出的鉤頭藏到銷1內部。此時,待加工零部件6可順利套裝在銷1上,至于支撐環2上平面處。
圖5為銷鉤鎖緊狀態,銷1和鉤3均被氣缸桿12拉扯下行,在彈簧5作用下鉤3繞軸16向外翻轉,鉤在待加工零部件6上表面處。此時待加工零部件裝夾完畢,可以進行后續加工作業。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披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