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擦窗機伸展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高層建筑作業(yè)設備,尤其是一種用于對高層建筑的幕墻進行清洗維護的擦窗機伸展機構。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蓬勃發(fā)展,高樓的層巒疊起,高樓的整體形象越來越追求美觀,高樓結構形式越來越復雜化,普通擦窗機吊船已經難以實現復雜樓面的幕墻清洗維護工作,難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擦窗機伸展機構,結構巧妙、新穎,可以實現各種復雜樓面的幕墻清洗維護工作。按照本發(fā)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所述擦窗機伸展機構,包括吊船和位于吊船一側的懸掛架,其特征是在所述吊船上左右兩側垂直固定兩根支撐桿,兩根支撐桿的上端分別與兩根折臂的一端轉動連接,兩根折臂的另一端分別連接兩個支座,兩個支座分別與兩個支架固定,左右兩側的折臂之間由第一橫梁連接;所述兩個支架的中部分別與兩根第一支桿的一端轉動連接,兩根第一支桿之間由第二橫梁連接,支架的下端與第二支桿的一端轉動連接;所述兩根第一支桿的另一端分別與懸掛架的頂端轉動連接,兩根第二支桿的中部分別與懸掛架的中部轉動連接,兩根第二支桿的另一端分別與兩根配重架的上端轉動連接;所述懸掛架的底部分別與兩根第三支桿的一端轉動連接,兩根第三支桿的另一端分別與兩根配重架的上部轉動連接;在所述左右兩側的第一支桿之間設置絲桿裝置,絲桿裝置的絲桿上套設絲母裝置,絲母裝置可沿絲桿移動,第二橫梁穿設在絲母裝置上,在絲桿裝置上靠近吊船的一端安裝絲桿手柄。在所述懸掛架的底部安裝有落地限位裝置。所述落地限位裝置為支架或緩沖塊。在所述吊船內支撐桿的下端安裝超載保護裝置。所述超載保護裝置包括安裝在支撐桿下端的彈簧,彈簧的上端與支撐桿的底部接觸。在所述吊船朝向樓面一側的外部設置導輪。在所述配重架的底部設置配重塊。本發(fā)明所述的伸展機構可根據各種復雜樓面的實際情況,調節(jié)其伸縮量,以滿足擦窗機能清洗建筑物任何一個方位的樓面。
圖1為本發(fā)明的展開狀態(tài)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的縮回狀態(tài)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在圓弧形樓面的使用狀態(tài)圖。圖4為本發(fā)明在斜樓面的使用狀態(tài)圖。圖5為本發(fā)明在凹凸形樓面的使用狀態(tài)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 圖5所示所述擦窗機伸展機構包括吊船1、支座2、第一支桿3、超載保護裝置4、彈簧4-1、支架5、第二支桿6、懸掛架7、落地限位裝置8、第三支桿9、配重架10、第一橫梁11-1、第二橫梁11-2、絲母裝置12、絲桿裝置13、折臂14、支撐桿15、配重塊16、絲桿手柄17、導輪18等。如圖1、圖2所示,本發(fā)明包括吊船I和位于吊船I 一側的懸掛架7,在吊船I上左右兩側垂直固定兩根支撐桿15,兩根支撐桿15的上端分別與兩根折臂14的一端轉動連接,兩根折臂14的另一端分別連接兩個支座2,兩個支座2分別與兩個支架5固定,左右兩側的折臂14之間由第一橫梁11-1連接;所述兩個支架5的中部分別與兩根第一支桿3的一端轉動連接,兩根第一支桿3之間由第二橫梁11-2連接,支架5的下端與第二支桿6的一端轉動連接;所述兩根第一支桿3的另一端分別與懸掛架7的頂端轉動連接,兩根第二支桿6的中部分別與懸掛架7的中部轉動連接,兩根第二支桿6的另一端分別與兩根配重架10的上端轉動連接;所述懸掛架7的底部分別與兩根第三支桿9的一端轉動連接,兩根第三支桿9的另一端分別與兩根配重架10的上部轉動連接,在兩根配重架10的底部分別設置配重塊16 ;在所述左右兩側的第一支桿3之間設置絲桿裝置13,絲桿裝置13的絲桿上套設絲母裝置12,絲母裝置12可沿絲桿移動,第二橫梁11-2穿設在絲母裝置12上,在絲桿裝置13上靠近吊船I的一端安裝絲桿手柄17,以方便工作人員的操作;
在所述懸掛架7的底部安裝有落地限位裝置8,落地限位裝置8用于懸掛架7與地面接觸時停止下降動作,防止整套伸展機構直接與地面接觸;所述落地限位裝置8為支架或緩沖塊;
在所述吊船I內支撐桿15的下端安裝超載保護裝置4,當載重量超過極限荷載125%,蜂鳴器報警,此時吊船I停止動作;所述超載保護裝置4包括安裝在支撐桿15下端的彈簧4-1,彈簧4-1的上端與支撐桿15的底部接觸,當彈簧4-1因承受過大載荷時,蜂鳴器報警;在所述吊船I朝向樓面一側的外部設置導輪18,導輪18可以防止吊船I與樓面的碰撞。本發(fā)明的工作過程將懸掛架7懸吊在橫壁的端部,整個伸展機構由橫壁送至樓面一側,工作人員在吊船I中操作絲桿手柄17,使得絲桿回轉,從而帶動第一支桿3動作,第一支桿3又帶動支架5動作,支架5再帶動第二支桿6動作,然后第二支桿6帶動配重架10動作,最后配重架10帶動第三支桿9動作;整套機構動作一氣呵成,配重架10底部放置配重塊16,保證整套機構前后平穩(wěn)。本發(fā)明所述的伸展機構可根據各種復雜樓面的實際情況,調節(jié)其伸縮量,以滿足擦窗機能清洗建筑物任何一個方位的樓面。如圖3所示,為本發(fā)明所述伸展機構在圓弧形樓面使用的狀態(tài);如圖4所示,為本發(fā)明在斜樓面的使用狀態(tài);如圖5所示,為本發(fā)明在凹凸形樓面的使用狀態(tài)。
權利要求
1.一種擦窗機伸展機構,包括吊船(I)和位于吊船(I) 一側的懸掛架(7),其特征是: 在所述吊船(I)上左右兩側垂直固定兩根支撐桿(15),兩根支撐桿(15)的上端分別與兩根折臂(14)的一端轉動連接,兩根折臂(14)的另一端分別連接兩個支座(2),兩個支座(2) 分別與兩個支架(5)固定,左右兩側的折臂(14)之間由第一橫梁(11-1)連接;所述兩個支架(5)的中部分別與兩根第一支桿(3)的一端轉動連接,兩根第一支桿(3)之間由第二橫梁(11-2)連接,支架(5)的下端與第二支桿(6)的一端轉動連接;所述兩根第一支桿(3)的另一端分別與懸掛架(7)的頂端轉動連接,兩根第二支桿(6)的中部分別與懸掛架(7)的中部轉動連接,兩根第二支桿(6)的另一端分別與兩根配重架(10)的上端轉動連接;所述懸掛架(7)的底部分別與兩根第三支桿(9)的一端轉動連接,兩根第三支桿(9)的另一端分別與兩根配重架(10)的上部轉動連接;在所述左右兩側的第一支桿(3)之間設置絲桿裝置(13),絲桿裝置(13)的絲桿上套設絲母裝置(12),絲母裝置(12)可沿絲桿移動,第二橫梁(11-2)穿設在絲母裝置(12)上,在絲桿裝置(13)上靠近吊船(I)的一端安裝絲桿手柄 (17)。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擦窗機伸展機構,其特征是在所述懸掛架(7)的底部安裝有落地限位裝置(8)。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擦窗機伸展機構,其特征是所述落地限位裝置(8)為支架或緩沖塊。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擦窗機伸展機構,其特征是在所述吊船(I)內支撐桿(15)的下端安裝超載保護裝置(4)。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擦窗機伸展機構,其特征是所述超載保護裝置(4)包括安裝在支撐桿(15)下端的彈簧(4-1),彈簧(4-1)的上端與支撐桿(15)的底部接觸。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擦窗機伸展機構,其特征是在所述吊船(I)朝向樓面一側的外部設置導輪(18)。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擦窗機伸展機構,其特征是在所述配重架(10)的底部設置配重塊(16)。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擦窗機伸展機構,其特征是在所述吊船上固定兩根支撐桿,支撐桿的上端與折臂的一端轉動連接,折臂的另一端連接支座,支座與支架固定;所述支架的中部與第一支桿的一端轉動連接,第一支桿之間由第二橫梁連接,支架的下端與第二支桿的一端轉動連接;所述第一支桿的另一端與懸掛架的頂端轉動連接,第二支桿的中部與懸掛架的中部轉動連接,第二支桿的另一端與配重架的上端轉動連接;所述懸掛架的底部與第三支桿的一端轉動連接,第三支桿的另一端與配重架的上部轉動連接;在所述左右兩側的第一支桿之間設置絲桿裝置,絲桿裝置上套設絲母裝置,第二橫梁穿在絲母裝置上。本發(fā)明可以滿足擦窗機能清洗建筑物任何一個方位的樓面。
文檔編號A47L11/38GK102987975SQ20121043133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0月31日
發(fā)明者高智鵬 申請人:博宇(無錫)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