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復位窗簾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活用品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自動復位窗簾。
背景技術:
隨著窗簾的發展,它已成為不可缺少的、功能性和裝飾性完美結合的室內裝飾品。窗簾種類繁多,常用的品種有布窗簾、直立簾、羅馬簾和立式移簾。而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這些窗簾都不具備自動復位的功能,收起窗簾比較費時費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動復位窗簾,能夠實現窗簾的自動復位,結構簡單,操作簡便,加工成本低,能夠實現量產化。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自動復位窗簾,包括窗簾布和固定在窗簾布頂端與底端的封條,所述自動復位窗簾還包括自動復位機構,所述自動復位機構固定在墻壁上,窗簾布設置在自動復位機構上。優選的是,所述自動復位機構包括彈簧收緊機構和定位機構;所述彈簧收緊機構包括機殼、中軸和套在中軸上的彈簧,所述機殼水平固定在墻壁上,中軸水平設置在機殼內;所述彈簧一端固定在中軸上,另一端固定在窗簾布頂端的封條上。優選的是,所述定位機構包括定位輪、定位塊和拉繩;所述定位輪固定在中軸頂端,定位輪上均勻分布有斜齒;所述定位塊底端通過轉軸固定在對應定位輪位置的機殼上,定位塊頂端卡在定位輪的斜齒間隙內,定位塊下端設有墊片;所述拉繩固定在定位塊下端面。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能夠實現窗簾的自動復位,結構簡單,操作簡便。
圖1是本發明自動復位窗簾一較佳實施例的主視結構示意 圖2是所示自動復位窗簾的左視結構示意 圖3是所示自動復位窗簾的A-A剖視結構示意 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機殼;2、窗市布;3、封條;4、拉繩;5、定位塊;6、中軸;7、定位輪;8、彈簧。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請參閱圖1至圖3,本發明實施例包括
一種自動復位窗簾,包括窗簾布2和固定在窗簾布2頂端與底端的封條3,所述自動復位窗簾還包括自動復位機構,所述自動復位機構固定在墻壁上,窗簾布2設置在自動復位機構上;所述自動復位機構包括彈簧收緊機構和定位機構。所述彈簧收緊機構包括機殼1、中軸6和套在中軸6上的彈簧8,所述機殼I水平固定在墻壁上,中軸6水平設置在機殼內;所述彈簧8 一端固定在中軸6上,另一端固定在窗簾布2頂端的封條上;所述定位機構包括定位輪7、定位塊彈簧5和拉繩4 ;所述定位輪7固定在中軸6頂端,定位輪7上均勻分布有斜齒;所述定位塊5底端通過轉軸固定在對應定位輪7位置的機殼I上,定位塊5頂端卡在定位輪7的斜齒間隙內,定位塊5下端設有墊片;所述拉繩4固定在定位塊5下端面。放下窗簾布2時,只需將窗簾布2拉到指定位置即可;收起窗簾布2時,只需拉下拉繩4,定位塊5從定位輪7的斜齒內滑出,窗簾布2在彈簧8的收縮力下自動復位。本發明能夠實現窗簾的自動復位,結構簡單,操作簡便。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ー種自動復位窗簾,包括窗簾布和固定在窗簾布頂端與底端的封條,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復位窗簾還包括自動復位機構,所述自動復位機構固定在墻壁上,窗簾布設置在自動復位機構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復位窗簾,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復位機構包括彈簧收緊機構和定位機構;所述彈簧收緊機構包括機殼、中軸和套在中軸上的彈簧,所述機殼水平固定在墻壁上,中軸水平設置在機殼內;所述彈簧一端固定在中軸上,另一端固定在窗簾布頂端的封條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復位窗簾,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機構包括定位輪、定位塊和拉繩;所述定位輪固定在中軸頂端,定位輪上均勻分布有斜齒;所述定位塊底端通過轉軸固定在對應定位輪位置的機売上,定位塊頂端卡在定位輪的斜齒間隙內,定位塊下端設有墊片;所述拉繩固定在定位塊下端面。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動復位窗簾,包括窗簾布和固定在窗簾布頂端與底端的封條,所述自動復位窗簾還包括自動復位機構,所述自動復位機構固定在墻壁上,窗簾布設置在自動復位機構上。通過上述方式,本發明能夠實現窗簾的自動復位,結構簡單,操作簡便。
文檔編號A47H5/08GK103040345SQ20121055561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0日
發明者孫紅霞, 楊正山 申請人:蘇州市職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