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保溫瓶塞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保溫瓶塞。
背景技術:
在日常使用熱水瓶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瓶塞拔不出來的現象,如果強行拔出的話,稍有不慎就會使水瓶內的熱水濺出,從而導致燙傷的現象,這是由于目前常見的瓶塞大多為木質的實體結構制造而成,而瓶內的空氣在溫度下降后,內部的氣體收縮所致。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保溫瓶塞,有效地解決背景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它包含瓶塞本體,該瓶塞本體的中部設有上下貫通的孔,該孔的下端設有通氣道,其上端為溢氣道,溢氣道的上面為凹口 7,所述的通氣道、溢氣道和凹口 7的圓心處于同一條中軸線上,堵頭設置在通氣道內,該堵頭整體為圓錐形,其上端通過連接桿穿過溢氣道與設置在凹口 7內的按鈕固定連接,拉簧套在連接桿上,其下端與堵頭固定連接,其上端固定在溢氣道的側壁上,在通氣道和溢氣道之間設有貼合堵頭的斜錐面,拉簧在對堵頭施加拉力時,堵頭便會自動堵在通氣道和溢氣道之間的斜錐面上。所述拉簧上涂有防銹涂料。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結構簡單,構思巧妙,由于在堵頭在拉簧的作用下,使得瓶內的氣壓始終與瓶外的氣壓相當,拔出時非常容易,且堵頭也起到了很好的與空氣隔絕的作用,即使發生瓶塞被吸住的情況,只需將按鈕按下放入氣體,即可達到氣壓平衡的目的。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下面將對結合附圖對實施例作簡單的介紹。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參看圖1,本具體實施方式
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它包含瓶塞本體1,該瓶塞本體I的中部設有上下貫通的孔2,該孔2的下端設有通氣道,其上端為溢氣道,溢氣道的上面為凹口 7,所述的通氣道、溢氣道和凹口 7的圓心處于同一條中軸線上,堵頭3設置在通氣道內,該堵頭3整體為圓錐形,其上端通過連接桿4穿過溢氣道與設置在凹口 7內的按鈕5固定連接,拉簧6套在連接桿4上,其下端與堵頭3固定連接,其上端固定在溢氣道的側壁上,在通氣道和溢氣道之間設有貼合堵頭3的斜錐面,拉簧6在對堵頭3施加拉力時,堵頭3便會自動堵在通氣道和溢氣道之間的斜錐面上。所述拉簧6上涂有防銹涂料。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本具體實施方式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結構簡單,構思巧妙,由于在堵頭在拉簧的作用下,使得瓶內的氣壓始終與瓶外的氣壓相當,拔出時非常容易,且堵頭也起到了很好的與空氣隔絕的作用,即使發生瓶塞被吸住的情況,只需將按鈕按下放入氣體,即可達到氣壓平衡的目的。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 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保溫瓶塞,它包含瓶塞本體(I),其特征在于該瓶塞本體(I)的中部設有上下貫通的孔(2),該孔(2)的下端設有通氣道,其上端為溢氣道,溢氣道的上面為凹口(7),所述的通氣道、溢氣道和凹口(7)的圓心處于同一條中軸線上,堵頭(3)設置在通氣道內,該堵頭(3)整體為圓錐形,其上端通過連接桿(4)穿過溢氣道與設置在凹口(7)內的按鈕(5)固定連接,拉簧(6)套在連接桿(4)上,其下端與堵頭(3)固定連接,其上端固定在溢氣道的側壁上,在通氣道和溢氣道之間設有貼合堵頭(3)的斜錐面,拉簧(6)在對堵頭(3)施加拉力時,堵頭(3)便會自動堵在通氣道和溢氣道之間的斜錐面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保溫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簧(6)上涂有防銹涂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保溫瓶塞,瓶塞本體的中部設有上下貫通的孔,該孔的下端設有通氣道,其上端為溢氣道,溢氣道的上面為凹口,所述的通氣道、溢氣道和凹口的圓心處于同一條中軸線上,堵頭設置在通氣道內,該堵頭整體為圓錐形,其上端通過連接桿穿過溢氣道與設置在凹口內的按鈕固定連接,拉簧套在連接桿上,其下端與堵頭固定連接,其上端固定在溢氣道的側壁上,在通氣道和溢氣道之間設有貼合堵頭的斜錐面,拉簧在對堵頭施加拉力時,堵頭便會自動堵在通氣道和溢氣道之間的斜錐面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構思巧妙,由于在堵頭在拉簧的作用下,使得瓶內的氣壓始終與瓶外的氣壓相當。
文檔編號A47J41/02GK202636706SQ201220120429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6日
發明者滕龍 申請人:金陵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