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帶有吸水管的水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日用品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帶有吸水管的水杯。
背景技術:
現在生活中,帶有吸水管的水杯已經由于其便捷越來越多的為人們所使用,但是,
現階段人們常用的水杯中,大多是軟管嵌入杯體,雖然使用方便,但是軟管容易損壞,如果在不想用管子的情況下,管子又很難取出,反倒造成了不便捷,而且,由于管子不便于取出,給后期的清理也造成了很多的麻煩。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吸管不方便取出給使用和清理帶來不便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帶有吸水管的水杯,這種水杯的吸管為分體式的,從而方便后期的取出
和清理。本實用新型的吸水管包括嵌入安裝在杯壁的直吸管折線形通孔,彎吸管的傾斜角度為B時內孔與直吸管內孔連通,彎吸管的最大傾斜角度B不小于折線形通孔相對于折點的中心角A,杯蓋上還設有透氣孔。直吸管的橫截面形狀為部分圓環形,直吸管內的L形通孔與水杯底部連通。彎吸管上設置有密封塊。透氣孔為設有中心孔的凸臺,凸臺上表面存在凹面,凹面與水平安置的彎吸管外壁相配合。直吸管的外側面附著有刻度指示。或者透氣孔為杯蓋底面的通孔,透氣孔上通過螺釘安裝有蓋板。直吸管的內側側壁設有凸塊。L形通孔底部邊緣設有過濾網。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1.吸管為分體式,方便取出清洗;2.吸管在不需要時,吸管的位置不會影響喝水;3.密封緊密,不會漏水。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裝配結構主視方向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裝配結構俯視方向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裝配結構的C處局部放大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裝配結構的D處局部放大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的俯視方向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俯視方向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I本實用新型的吸水管包括嵌入安裝在杯壁4的直吸管5和通過鉸支連接8安裝在杯蓋3內的彎吸管1,彎吸管I上存在折線形通孔,彎吸管的傾斜角度為B時內孔與直吸管內孔6連通,彎吸管I的最大傾斜角度B不小于折線形通孔相對于折點的中心角A,杯蓋3上還設有透氣孔11。直吸管5的橫截面形狀為部分圓環形,直吸管5內的L形通孔與水杯底部連通。彎吸管I上設置有密封塊9。直吸管5的外側面附著有刻度指示。或者透氣孔11為杯蓋底面的通孔,透氣孔11上通過螺釘安裝有蓋板2。直吸管5的內側側壁設有凸塊10。L形通孔底部邊緣設有過濾網7。使用時,彎吸管I有兩個位置,當水平擺放時,密封塊9可以堵住下方的出口,起到密封作用,傾斜到B位置時,能達到管道的完全打通狀態,液體自下而上流通,透氣孔11可保證液體的流通,當通過蓋板2,關閉透氣孔時,液體難以流通。直吸管上設置有刻度,可實時反映杯體內剩余液體的量。過濾網7可用于喝水時過濾雜質。直吸管5的內側側壁設有凸塊10,可通過對凸 塊10的施力提升或下壓直吸管5。當不需要吸管或需要清洗吸管時,可取出直吸管5進行清理。實施例2結構同實施例1,但是透氣孔結構為透氣孔11為設有中心孔的凸臺,凸臺上表面存在凹面,凹面與水平安置的彎吸管I外壁相配合。
權利要求1.一種帶有吸水管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水管包括嵌入安裝在杯壁(4)的直吸管(5)和通過鉸支連接(8)安裝在杯蓋(3)內的彎吸管(1),彎吸管(I)上存在折線形通孔,彎吸管的傾斜角度為B時內孔與直吸管內孔(6)連通,彎吸管(I)的最大傾斜角度B不小于折線形通孔相對于折點的中心角A,杯蓋(3)上還設有透氣孔(11)。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帶有吸水管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吸管(5)的橫截面形狀為部分圓環形,直吸管(5)內的L形通孔與水杯底部連通。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帶有吸水管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彎吸管(I)上設置有密封塊(9)。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帶有吸水管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氣孔(11)為設有中心孔的凸臺,凸臺上表面存在凹面,凹面與水平安置的彎吸管(I)外壁相配合。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帶有吸水管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吸管(5)的外側面附著有刻度指示。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帶有吸水管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氣孔(11)為杯蓋底面的通孔,透氣孔(11)上通過螺釘安裝有蓋板(2)。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帶有吸水管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吸管(5)的內側側壁設有凸塊(10)。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帶有吸水管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通孔底部邊緣設有過濾網(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日用品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帶有吸水管的水杯。本實用新型的吸水管包括嵌入安裝在杯壁的直吸管和通過鉸支連接安裝在杯蓋內的彎吸管,彎吸管上存在折線形通孔,彎吸管的傾斜角度為B時內孔與直吸管內孔連通,彎吸管的最大傾斜角度B不小于折線形通孔相對于折點的中心角A,杯蓋上還設有透氣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1.吸管為分體式,方便取出清洗;2.吸管在不需要時,吸管的位置不會影響喝水;3.密封緊密,不會漏水。
文檔編號A47G19/22GK202589143SQ20122019943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7日
發明者金亞若, 詹巍 申請人:金亞若, 詹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