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電熱水壺的密封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電熱水壺,特別是ー種電熱水壺的密封結構。
背景技術:
電水壺是常用的小家電之一,用于對水進行加熱,同時又可作為水的容器,具有使用方便的特點。電水壺的壺底設有電加熱裝置,較早以前,該加熱裝置為ー電熱管,自容器底部向上凸伸于容器內,以對容器內的水進行加熱,由于作為發熱部件的電熱管完全裸露于水中,容易因受到腐蝕而生銹,最后損壞而無法使用,并且影響衛生。針對上述問題,業內的設計者設計出了加熱面為平面狀的電加熱裝置,其平面狀的加熱面形成加熱容器的底部,直接與水接觸對其進行加熱。因此,電加熱裝置和容器之間的密封性為體現電水壺性能的關鍵因素之一?,F有技術中一般在加熱裝置周緣頂面與該凸 環底面之間設ー密封圏,并于軸向上設置ー個可壓縮的彈簧裝置,該彈簧裝置在軸向上施加ー個由下向上使密封圈壓縮以達到密封的作用力。在煮水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彈簧受水重力被壓縮,造成密封不緊出現漏水情況,同時該結構的裝配難度大,成本偏高。有必要作進ー步改進和完善。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g在提供ー種結構簡單合理、安全可靠、裝配簡便和密封效果好的電熱水壺的密封結構,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電熱水壺的密封結構,包括帶有把手的大身及其底蓋,大身內設置有發熱元件,其結構特征是所述大身對應發熱元件設置有大身開ロ,該大身開ロ與發熱元件相連處設置有密封部件,密封部件與發熱元件緊密設置,發熱元件外圍設置翻遍環形開ロ槽,翻遍環形開ロ槽內包容密封部件一端,密封部件另一端豎立在發熱元件外圍形成一個開ロ向上發熱盤容器組件,發熱盤容器組件開ロ與大身開ロ外壁密封連接。所述密封部件為娃膠密封圈,娃膠密封圈上設置有固定位,發熱兀件對應娃膠密封圈設置有翻遍環形開ロ槽,該翻遍環形開ロ槽環繞設置于發熱元件外圍設置;硅膠密封圈設于發熱元件上,固定位與翻遍環形開ロ槽配合固定,翻遍環形槽內腔大于翻遍開ロ處,硅膠密封圈固定位被固定不被向外移位而彈性密封連接,組成ー個開ロ向上外圍高中部低的發熱盤容器組件。所述發熱元件對應硅膠密封圈設置有翻遍環形開ロ槽,該翻遍環形開ロ槽環繞設置于發熱元件外圍開ロ向內、向外、向上、或向下設置;硅膠密封圈固定位設置在翻遍環形開ロ槽內配合固定,或固定位包裹翻遍環形開ロ槽內外密封固定。所述大身上的大身開ロ插入發熱盤容器組件開口內,硅膠密封圈包裹或覆蓋于大身的下部;硅膠密封圈的外壁與扣環相互抵靠,發熱盤容器組件與大身擠壓變形密封連接,大身開ロ的橫截面呈直線形、彎折形或傾斜形。所述扣環包括扣環開ロ,扣環開ロ兩端相互扣合固定或卡接固定,且共同圍成ー圓環形、圓形或橢圓形;硅膠密封圈、發熱元件和大身夾持固定于扣環之間。所述扣環與底蓋相連處設置有ー個以上的凸起,該凸起呈鋸齒狀用于折射光源,其環繞設置于扣環的上部;扣環的下部設置有頂圈,發熱元件與頂圈的上表面相抵靠,該發熱元件為發熱盤。所述扣環呈帶有開ロ的圓環狀,兩端收緊且共同圍成一封閉的圓環形、圓形或橢圓形;硅膠密封圈、發熱元件和大身夾持固定于扣環之間。所述底蓋上設置有與發熱元件電連接的溫控器組件、開關按鍵和電源連接組件;電源連接組件與底蓋活動連接;電源連接組件包括電源上蓋和電源下蓋,電源上蓋與電源下蓋之間設置有耦合器。所述把手與大身為一體設置或分體設置,把手與大身之間設置有蒸汽通道,蒸汽通道與大身的內腔相連通,大身的材質為玻璃制件或陶瓷制件;把手上設置有與之鉸接固 定的蓋體。 所述扣環與頂圈固定密封部件向上提升,密封部件設有由上至下漸大或等大的接觸面與大身開ロ的相配合,組成ー個底部加熱的防漏大身。把手與大身為一體設置或分體設置,把手與大身之間設置有蒸汽通道,蒸汽通道與大身的內腔相連通,大身的材質為玻璃制件或陶瓷制件;把手上設置有與之鉸接固定的蓋體。本實用新型的發熱元件上增設密封部件,密封部件外側設置有扣環,以實現發熱元件與大身密封連接,通過扣環在裝配過程中產生擠壓力,促使硅膠密封圈發生彈性變形,將發熱元件和大身之間的縫隙填滿,從而達到封閉的目的;硅膠密封圈、發熱元件和大身夾持固定于扣環之間,確保發熱元件與大身連接的緊密性,有效防止密封不嚴、錯位、產品漏水和滲水等問題,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同時其具有結構簡單合理、使用壽命長、成本低廉、適用范圍廣和便于加工生產的特點。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分解結構示意圖。圖2為發熱盤容器組件、扣環、頂圈裝配示意圖。圖3為圖I組裝后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中的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圖5為發熱盤容器組件的發熱盤與硅膠密封圈裝配后的結構剖示意圖。圖6為發熱盤容器組件爆炸剖視結構示意圖。圖中1為蓋體,2為大身,2. I為大身開ロ,3為硅膠密封圏,3. I為固定位,4為溫控器組件,5為發熱元件,5. I為翻遍環形開ロ槽,5. 2為發熱盤容器組件,5. 3為發熱盤容器組件開ロ,5.4為翻遍環形槽內腔,6為扣環,6. I為扣環開ロ,6.2為凸起,7為頂圏,8為底蓋,9為電源上蓋,10為稱合器,11為電源下蓋,12為蒸汽通道,13為把手,14為開關按鍵。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描述。第一實施例[0026]參見圖I-圖6,本電熱水壺的密封結構,包括帶有把手13的大身2及其底蓋8,把手13與大身2為分體設置,把手13與大身2之間設置有蒸汽通道12,蒸汽通道12與大身2的內腔相連通,大身2的材質為玻璃制件。把手13上設置有與之鉸接固定的蓋體1,蓋體I與大身2轉動連接。大身2內設置有為發熱盤容器組件5. 2,發熱盤容器組件5. 2為發熱元件5和硅膠密封圈3密封連接,硅膠密封圈3上設置有固定位3. 1,發熱元件5對應硅膠密封圈設置有翻遍環形開ロ槽5. 1,該翻遍環形開ロ槽5. I環繞設置于發熱元件外圍設置,該翻遍環形開ロ槽環繞設置于發熱元件外圍開ロ向內、向外、向上、或向下設置;硅膠密封圈設于發熱元件上,固定位3. I與翻遍環形開ロ槽5. I配合固定,翻遍環形槽內腔5. 4大于翻遍開ロ處,娃膠密封圈固定位3. I被固定不被向外移位而彈性密封連接,組成ー個開ロ向上外圍高中部低的發熱盤容器組件5. 2。底蓋8上設置有與發熱元件5電連接的溫控器組件4、開關按鍵14和電源連接組件。電源連接組件與底蓋8活動連接,電源連接組件由電源上蓋9和電源下蓋11裝配而成。電源上蓋9與電源下蓋11之間設置有耦合器10,耦合器10與開關按鍵14電連接,開關按鍵14控制發熱元件5的打開和關閉。大身2對應發熱元件5設置有向外延伸的大身開ロ 2. I。該大身開ロ 2. I與發熱 元件5相連處設置有密封部件,見圖I、圖3。密封部件外側設置有扣環,扣環固定發熱元件與大身為密封連接,扣環6與底蓋8相連處設置有ー個以上的凸起6. 2,該凸起6. 2呈鋸齒狀,該凸起呈鋸齒狀用于折射光源,其環繞設置于扣環6的上部,扣環6通過凸起6. 2固定于的底蓋8開ロ處??郗h6的下部設置有頂圈7,頂圈7與扣環6和底蓋8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或通過卡扣固定連接密封部件向上提升。發熱元件5與頂圈7的上表面相抵靠,頂圈7可以對發熱元件5起到支撐作用,避免發熱元件5在煮水過程中受水重力被壓縮,扣環6連接固定密封部件向上提升。發熱元件5通過密封部件與大身2為密封連接,其目的在干提高電熱水壺的密封性能,可以有效防止密封不嚴、錯位、產品漏水和滲水等問題,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密封部件為硅膠密封圈3,硅膠密封圈3上設置有固定位3. I。發熱元件5對應硅膠密封圈3的固定位3. I設置有可彎折開合的翻遍環形開ロ槽5. 1,該翻遍環形開ロ槽5. I環繞設置于發熱元件5的外部。裝配時先將硅膠密封圈3從上往下設于發熱元件5上,將固定位3. I強壓到發熱元件5翻遍環形槽內腔5. 4,通過對發熱元件5上的翻遍環形開ロ槽5. I施加外力,使其彎折變形成開ロ小內腔大的翻遍環形槽內腔5. 4并與固定位3. I配合固定,以實現發熱元件5與硅膠密封圈3固定連接形成ー個發熱盤容器組件開ロ 5. 3的發熱盤容器組件5. 2,見圖2、圖5、圖6。硅膠密封圈3的內壁與發熱元件5形成ー開ロ向上的發熱盤容器組件開ロ 5. 3,大身2上的大身開ロ 2. I套接發熱盤容器組件開ロ 5. 3部內,硅膠密封圈3覆蓋于大身2的下部。硅膠密封圈3的外壁與扣環6相互抵靠,扣環6上扣環開ロ 6. I相互扣合固定,且共同圍成ー圓環形。其目的在于娃膠密封圈3、發熱兀件5和大身2夾持固定于扣環6之間,通過扣環6在裝配過程中產生擠壓カ,促使硅膠密封圈3發生彈性變形,將發熱元件5和大身2之間的縫隙填滿,從而達到封閉的目的,以保證電熱水壺的正常使用,見圖3-圖4。
權利要求1.一種電熱水壺的密封結構,包括帶有把手(13)的大身(2)及其底蓋(8),大身內設置有發熱元件(5),其特征是所述大身對應發熱元件設置有大身開ロ(2. I ),該大身開ロ與發熱元件相連處設置有密封部件,密封部件與發熱元件緊密設置,發熱元件外圍設置翻遍環形開ロ槽(5. I),翻遍環形開ロ槽內包容密封部件一端,密封部件另一端豎立在發熱元件外圍形成一個開ロ向上發熱盤容器組件(5. 2),發熱盤容器組件開ロ(5.3)與大身開ロ(2. I)外壁密封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電熱水壺的密封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密封部件為硅膠密封圈(3),硅膠密封圈(3)上設置有固定位(3. I),發熱元件(5)對應硅膠密封圈設置有翻遍環形開ロ槽(5. 1),該翻遍環形開ロ槽(5. I)環繞設置于發熱元件外圍設置;硅膠密封圈設于發熱元件上,固定位(3. I)與翻遍環形開ロ槽(5. I)配合固定,翻遍環形槽內腔(5. 4)大于翻遍開ロ處,娃膠密封圈固定位(3. I)被固定不被向外移位而彈性密封連接,組成ー個開ロ向上外圍高中部低的發熱盤容器組件(5. 2)。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電熱水壺的密封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發熱元件(5)對應硅膠密封圈設置有翻遍環形開ロ槽(5. I),該翻遍環形開ロ槽(5. I)環繞設置于發熱元件外圍開ロ向內、向外、向上、或向下設置;硅膠密封圈固定位(3. I)設置在翻遍環形開ロ槽(5. I)內配合固定,或固定位(3. I)包裹翻遍環形開ロ槽(5. I)內外密封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電熱水壺的密封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大身(2)上的大身開ロ(2. I)插入發熱盤容器組件開ロ(5.3)內,硅膠密封圈包裹或覆蓋于大身的下部;硅膠密封圈的外壁與扣環(6)相互抵靠,發熱盤容器組件(5.2)與大身擠壓變形密封連接,大身開ロ的橫截面呈直線形、彎折形或傾斜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電熱水壺的密封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扣環(6)包括扣環開ロ(6. I),扣環開ロ兩端相互扣合固定或卡接固定,且共同圍成ー圓環形、圓形或橢圓形;娃膠密封圈(3)、發熱元件(5)和大身(2)夾持固定于扣環(6)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電熱水壺的密封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扣環(6)與底蓋(8)相連處設置有ー個以上的凸起(6. 2),該凸起呈鋸齒狀用于折射光源,其環繞設置于扣環的上部;扣環的下部設置有頂圈(7),發熱元件(5)與頂圈的上表面相抵靠,該發熱元件為發熱盤。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電熱水壺的密封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扣環(6)呈帶有開ロ的圓環狀,兩端收緊且共同圍成一封閉的圓環形、圓形或橢圓形;硅膠密封圈(3)、發熱元件(5)和大身(2)夾持固定于扣環(6)之間。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電熱水壺的密封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底蓋(8)上設置有與發熱元件(5 )電連接的溫控器組件(4 )、開關按鍵(14 )和電源連接組件;電源連接組件與底蓋活動連接;電源連接組件包括電源上蓋(9)和電源下蓋(11),電源上蓋與電源下蓋之間設置有耦合器(10)。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電熱水壺的密封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把手(13)與大身(2)為ー體設置或分體設置,把手與大身之間設置有蒸汽通道(12),蒸汽通道與大身的內腔相連通,大身的材質為玻璃制件或陶瓷制件;把手上設置有與之鉸接固定的蓋體(I)。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電熱水壺的密封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扣環(6)與頂圈(7)固定密封部件向上提升,密封部件設有由上至下漸大或等大的接觸面與大身開ロ的相配合,組成一個底部加熱的防漏大身。
專利摘要一種電熱水壺的密封結構,包括帶有把手的大身及其底蓋,大身內設置有發熱元件,其特征是所述大身對應發熱元件設置有大身開口,該大身開口與發熱元件相連處設置有密封部件,密封部件與發熱元件緊密設置,發熱元件外圍設置翻遍環形開口槽,翻遍環形開口槽內包容密封部件一端,密封部件另一端豎立在發熱元件外圍形成一個開口向上發熱盤容器組件,發熱盤容器組件開口與大身開口外壁密封連接,翻遍環形槽內腔大于翻遍開口處,硅膠密封圈固定位被固定不被向外移位而彈性密封連接,組成一個開口向上外圍高中部低的發熱盤容器組件。本實用新型的發熱元件上增設密封部件,密封部件外側設置有扣環,以實現發熱元件與大身密封連接,確保發熱元件與大身連接的緊密性,有效防止密封不嚴和滲水等問題,提高了產品的質量。
文檔編號A47J27/21GK202589303SQ20122022105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日
發明者張毅蔚 申請人:張毅蔚